設立根服務器需要世界相關組織批准嗎?

86611359


按照目前國內互聯網管理的已有政策,以及運營商的網絡架構,別說v6,就是v4也不需要經過美國的根服務器,除非訪問國外站點(包括實際部署在國外的國內站點)。

為什麼?

首先,根服務器是幹嘛用的?我們訪問網站是通過域名(比如 )訪問的,而互聯網傳輸數據卻是基於IP地址的(比如168.0.0.1),當我們要訪問baidu,電腦或手機需要將域名轉換為IP地址,而向誰要這個對應關係?就比如我要打電話找劉大爺,誰告訴我劉大爺的電話號碼?這個角色就是域名服務器dns,相當於電話局的接線員(後來被程控交換機取代)。當然了,我們如果詢問本村的劉大爺只要找本村的接線員就行,如果要找美國的劉大爺,那就得找所謂的根服務器即最頂上的接線員。

雖然原則上互聯網是網狀的,但實際佈局中只有主幹網是網狀的,到下邊還是樹形結構的。家裡的寬帶需要走運營商的網關,然後到運營商的主節點,然後訪問各個運營商提供的託管服務器。

目前運營商的各個網絡節點都有dns緩存服務器,比如我們電腦、路由器上的dns服務器並不是指向美國的根服務器,而是指向運營商提供的dns緩存服務器。所以通常我們訪問絕大多數站點解析域名的時候是不需要直接訪問根服務器的,而根服務器也不具備同時服務全球幾十億用戶的能力,因此dns服務也是分級的。

比如當我在家裡通過聯通訪問baidu,聯通會直接告訴我baidu的服務器IP地址。那麼聯通是怎麼知道的?原則上當然是.com這個域名的根服務器提供的數據,即聯通需要去根服務器查找 對應的服務器IP,然後告訴我,聯通可以緩存這個數據(因為這個對應關係是相對穩定的,就比如電話號碼不會隨便更換一樣),但最終數據還是從.com來的。

然而,剛剛說了,去根服務器查找數據只是“原則”上的,而實際上:

1、baidu的服務器就在國內運營商的機房裡(即便在baidu自己的機房裡,其IP地址也是運營商分配的),所以運營商當然知道 對應的IP地址!

2、更何況,按照國內互聯網管理政策,但凡在國內存放以及在國內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站點,都需要備案,因此各大運營商自然知道國內互聯網廠商的域名、IP對應關係。

鑑於以上兩點,國內用戶通過國內運營商訪問國內服務器,根本不需要訪問存放在國外的根服務器,除非訪問國外站點才需要。所以十多年前海底光纜斷的時候國內用戶只是訪問不了國外站點,而訪問國內站點包括 這樣的域名都不會出問題。

當然了,這麼做顯然不那麼地道,總被某些公知們詆譭破壞互聯網的開放性。剛好今天看到一個新聞說伊朗網絡突然癱瘓了幾個小時,大家自然聯想到美國的網戰部隊。

互聯網的初衷其實也不是什麼眾生平等(各個節點平等),互聯網的產生是美國軍事通訊為了避免關鍵節點被破壞而導致網絡通訊中斷所研發的技術:因為是網狀結構,即便部分節點被攻破,其它節點的通訊依然不受影響。

後來互聯網被商業應用,被某些公司、人權人士、公知吹噓為眾生平等。如果所有人能夠鋪設網線、光纖,大家對等互聯,這確實是平等的,然而商業化的互聯網必然被各個運營商、大型站點將信息和數據把持在自己手裡,“關鍵節點”已然出現,所以平等就不可能了。你在baidu上跟另一個網友是平等的,但baidu可以隨時更改、刪除甚至封停你的賬號。

鑑於美國人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做出越來越出格的事情,未來的互聯網必然是以國家或地區為單元,而美國的互聯網設備廠商(包括有線網、無線網)將逐漸失去全球市場。

單純回到技術,域名、IP這樣的基礎架構還能堅持幾個十年,很不好說。因為域名是瀏覽器時代的解決方案,近幾年的互聯網應用場景中域名的存在感越來越弱,至於何種技術會取而代之,想必各大互聯網基礎設備廠商已經有方案了,只差一個時機


水滴的聲音


中國首臺域名根服務器即將落地,打破國外統治局面。

根服務器在整個互聯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相當於整個互聯網的大腦。當我們要打開一個網頁,輸入網址之後,網址信息先傳到根服務器。然後根服務器通過目錄找到這個網址對應的真實地址,有了這個地址就可以訪問你要訪問的網站內容。

由於美國在互聯網行業的重要地位,最初的根服務器都是由美國主導架設。當前全世界一共13臺根服務器,其中1臺主根以及9臺輔根都在美國。這就相當於,我們的上網數據都需要經過美國的根服務器。想想是不是覺得很危險。

ICANN負責對根服務器進行管理,ICANN的全稱是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是一個常駐美國的非營利機構。其董事會成員集結了了全球網絡界商業、技術及學術各領域專家。其中也包括我們中國。

前幾天,網絡上還報道IPv4的資源即將枯竭,利用這次機會,中國啟動了“雪人計劃”。在全球範圍內部署25臺IPv6根服務器,這一次中國部署了4臺根服務器,美國部署了3臺,這樣一來網絡的控制權就不會被別國掌握了。

“雪人計劃”由我國下一代互聯網工程中心領銜發起,聯合WIDE機構(現國際互聯網M根運營者)、互聯網域名工程中心(ZDNS)等共同創立。並且在全球招募運營者負責管理。

“雪人計劃”在國內設立根服務器是由工信部批准的。同理,如果在其它國家設立也同樣應該由他們的工業和信息化管理部門來審批。


手機故事匯


設立根服務器需要世界相關組織批准嗎?新的IPv6根服務器的架設本來是有我國牽頭髮起的一項工程,是聯合大多數重要國家共同協商部署的,理論上是不需要相關組織批准,但現實上卻又繞不開一個重要的組織:ICANN。

“雪人計劃”之前全球根服務器的現狀是:1臺主根服務器以及9臺輔根服務器放置在美國,1臺輔根服務器在英國、1臺在瑞典、1臺在日本。這13臺主輔根服務器掌管了全球IPv4的支持43個網站地址,可見掌控權可以說完全操控在了美國的手裡,也就是說全球互聯網只是一個單邊管理,那就是美國一手操控。

雖然名義上美國已經把互聯網的相關業務全力,完全下放給ICANN接管管理,然而ICANN雖被外界成為“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但卻實實在在是個“私人公司”。甚至被稱為ICANN可以不用與其它企業競爭,沒有公司能夠與它分享市場的壟斷公司,它甚至可能會很任性而不負責任。


全球互聯網越來越凸顯的重要性、以及理論上完蛋有終點的IPv4地址、以及美國可以單邊操控互聯網給別國帶來的威脅性(現實中也發生過美國讓別國的國家後綴地址,瞬間在互聯網消失的惡劣例子),所以趁新的地址登上舞臺的契機,全球新設立IPv6根服務器登上了檯面,我國帶頭主導的“雪人計劃”迎來了我們根服務器的春天。

因IPv4協議框架的限制,包含43億個IP地址、以及根服務器臺數的限制,以及無法滿足目前互聯網的需求。於是我國與2015年6月23日發起,聯合日本WID、國際互聯網名人堂入選者Paul Vixiez博士、互聯網域名工程中心等全球組織和個人共同創立和發起了“雪人計劃”。從此突破13臺根服務器的限制,改變了互聯網由美國“單邊治理”及操控的局面,在全球16個國家新設立25臺IPv6根服務器。從而形成了IPv4的13臺根服務器以及IPv6的25臺根服務器的局面,形成了“多邊共治”的新局面。


但這並不是說我國或者其它國家就起到了互聯網共治的主導作用,起主導作用的依然是美國,“雪人計劃”新增的25臺IPv6根服務器是IPv4的延伸,繼承了IPv4根服務器的基礎數據,IPv4的根服務器對IPv6的根服務器擁有解釋權,IPv6的根服務器地位是要低於IPv4的13臺根服務器的。

美國通過ICANN依然掌控著互聯網,其在互聯網中的地位根基沒有打破,這可從“雪人計劃”是在ICANN的會議上正是對外發布而可見端倪,所以美國也在第一時間申請加入到“雪人計劃”。只是今後會變為一超多強的治理模式,美國的任性可能被減少了發作的機會。


更多分享,請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12月6日消息,工信部已批覆同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設立域名根服務器及域名根服務器運行機構。”

與由美國主導的IPv4有所不同,下一代互聯網IPv6國家工程「雪人計劃」是由我國牽頭髮起連同多國協商部署的。可以說“雪人計劃”的存在,讓中國第一次獲得了話語權。

本質上說IPv6根服務器不受限於任何組織,但仍繞不開非盈利組織ICANN。

在IPv4時代,可以說全球各國對美國互聯網的依賴性非常大,所有IPv4根服務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IPv4根服務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美國把互聯網域名管理權(IANA)完全交給ICANN,根服務器現就由非盈利組織來運營。而IPv6是與現有IPv4根服務器體系架構充分兼容為基礎進發,全球互聯網域名根服務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還依然繞不開ICANN。

IPv6時代,我國也憑藉“雪人計劃”獲得了話語權。

我們知道全世界只有13臺根服務器,1個為主根服務器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服務器,其中9個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中國一直尋求向美國申請爭取一臺輔根服務器,但一直被拒絕。

我國牽頭髮起的「雪人計劃」於2016年在美國、日本、印度、俄羅斯、德國、法國等全球16個國家完成了25臺IPv6根服務器架設。事實上形成了13臺原有根域名服務器+25臺IPv6根域名服務器的新格局。國內目前部署有4臺服務器,其中含有1臺主根服務器和3臺輔根服務器。

隨著互聯網接入設備數量增長,原有IPv4體系已不能滿足需求,IPv6協議在全球開始普及。可以說基於IPv6的下一代互聯網,是互聯網演進升級的必然趨勢。

IPv6的發展,也讓我們看到了弱化了美國對互聯網的控制權的事實。我國不遺餘力的推進「雪人計劃」是其必然意義的,“要致富先修路”,對於互聯網來說何嘗不是如此!


IT小眾


根服務器主要用來管理互聯網的主目錄,所有根服務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根服務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這13臺根服務器可以指揮Firefox或Internet Explorer這樣的Web瀏覽器和電子郵件程序控制互聯網通信。由於根服務器中有經美國政府批准的260個左右的互聯網後綴(如.com、.net等)和一些國家的指定符(如法國的.fr、挪威的.no等),自成立以來,美國政府每年花費近50多億美元用於根服務器的維護和運行,承擔了世界上最繁重的網絡任務和最巨大的網絡風險。因此可以實事求是地說:沒有美國,互聯網將是死灰一片。世界對美國互聯網的依賴性非常大,當然這也主要是由其技術的先進性和管理的科學性所決定的。所謂依賴性,從國際互聯網的工作機理來體現的,就在於“根服務器”的問題。從理論上說,任何形式的標準域名要想被實現解析,按照技術流程,都必須經過全球“層級式”域名解析體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層級式”域名解析體系第一層就是根服務器,負責管理世界各國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務器下面是頂級域名服務器,即相關國家域名管理機構的數據庫,如中國的CNNIC,然後是在下一級的域名數據庫和ISP的緩存服務器。一個域名必須首先經過根數據庫的解析後,才能轉到頂級域名服務器進行解析。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根服務器!全世界只有13臺。1個為 根服務器架構主根服務器,放置在美國。其餘12個均為輔根服務器,其中9個放置在美國,歐洲2個,位於英國和瑞典,亞洲1個,位於日本。


破冰時刻


“極客談科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根據當前域名服務器的實際情況,可以分為兩類根域名服務器。一類是以IPv4為主的根域名服務器,一類是以IPv6為主的根域名服務器。前者由於歷史原因,一直由美國負責管理;後者由中國主導,多國參與共建的方式完成。

因此,申請設立根服務器需要從IPv4、IPv6兩個方面來考慮。


如何申請IPv4根域名服務器,是否需要進行申請

先來談談美國當前負責IPv4根域名服務器的機構,叫做國際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IPv4根域名服務器被美國所牢牢掌控,並不會授權任何國家來建立根域名服務器。當前全球共計13臺IPv4根域名服務器,主根在美國 ,其餘12個IPv4輔根服務器9個在美國,2個在歐洲,1個在日本。

當前唯一可能建設的就是IPv4根域名服務器的鏡像服務器,可以同步更新根域名服務器的信息,但是不可以對域名信息進行更改和新建。前不久工信部同意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設置F、I、K、L根鏡像服務器就是如此。IPv4根鏡像域名服務器需要ICANN審批,獲得許可之後才能夠從IPv4根域名服務器來同步數據。

這13臺IPv4根域名服務器已經形成了接入壁壘,美國並不會將主動權讓給任何國家。


如何申請IPv6根域名服務器,是否需要進行申請

IPv6根域名服務器是由我國下一代互聯網建設中心領銜發起,聯合WIDE機構、互聯網域名工程中心等共同創立(又被成為“雪人計劃”)。計劃全球建立25臺IPv6根域名服務器,其中主根IPv6域名服務器3臺,輔根IPv6域名服務器22臺,具體的分佈數據大家可以參考下圖。

IPv6根域名服務器是由我國發起,因此並不需要向美國ICANN申請。IPv6根域名服務器的出現,打破了美國在根域名服務器上的壟斷地位,同時這也是我國首個根域名服務器,預示著我國想要成為互聯網強國的強烈願望。


如何來看待美國與我國根域名服務器的關係

首先有幾個問題我們先來思考一下,美國是否會放棄根域名服務器的領先地位?答案是絕對不會!中國能否憑藉“雪人計劃”來取代美國在域名服務器上的地位?答案同樣是不會!

那麼,究竟該如何來理解我國主導建設IPv6根域名服務器的意義呢?

  • 首先,打破了美國13臺根域名服務器的壟斷地位,當前戰略意義大於實際應用;

  • 其次,IPv6是萬物互聯的基礎,優先佈局可以搶佔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先機;

  • 最後,建立一個世界一個互聯網的願景,同時可以避免單一機構維護域名服務器存在的故障問題。

隨著IPv6的發展,IPv4逐步平滑演變至IPv6時,將會是我國IPv6根域名服務器全面反超美國的最好時機。


關於根域名服務器的問題,您還有哪些想要討論的問題?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感謝您的閱讀!

你可能會說,應該需要聯合國,或者美國批准吧?比如,現在的IPv4,就是通過IANA(互聯網數字分配機構)是負責協調分配的!那麼,什麼是根服務器呢?
我們知道IPv4的根服務器只有13臺左右,甚至沒有一臺在我國。最為關鍵的是,主根服務器在美國。12個個輔助根服務器,9個在美國,英國和瑞典各1個,亞洲1個位於日本。

13臺根服務器,確實會給網絡帶來極大負擔,這種負擔影響了整體的iPv4互聯網的發展。其實,根服務器的主要作用管理互聯網!

那麼,到底是誰在管IPv4根服務器?其實,iPv4根服務器,是由美國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IPv4根服務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所以,第一個批准的是ICANN!那麼,是不是有其他的機構呢?我們以“雪人計劃”為例子,它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IPv4問題。在這裡,它們通過創立雪人計劃,來實互聯網根服務器提升。

我們知道,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工程中心領銜發起,聯合WIDE機構(現國際互聯網M根運營者)、互聯網域名工程中心(ZDNS)等創立了雪人計劃。

雪人計劃將會在全球16個國家完成25臺IPv6根服務器架設,這確實像宣傳的那樣,未來的IP地址將會多到,每一粒沙子都有IP地址。

這樣看來,我們又找到了WIDE,以及ZSNS等多個機構,影響根服務器。所以,不管IPv4還是IPv6都是會對根服務器有影響的。


LeoGo科技


    你好,題主所說的“世界相關組織”指的是美國的ICANN,美國將根服務器的管理權交給了民間非營利機構ICANN,那麼設置互聯網的根服務器需要ICANN批准嗎?下圖顯示了一臺編號為K的根服務器。

    ICANN組織

    ICANN,全稱是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是一家“多方面利益相關者”的非營利性機構,負責協調全球域名與IP地址策略。由於互聯網誕生於美國的歷史原因,長期以來,全球域名和IP地址管理的核心職能是經由美國與ICANN簽訂合同,授權由ICANN負責協調管理。


    目前,美國已經將域名管理,根服務器的管理交給了ICANN組織,ICANN也成為全球的“互聯網電話簿”。但是美國依然保留了在緊急情況下的干預的權力。

    當前根服務器的佈局

    根服務器是互聯網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負責全球頂級域名的解析,比如cn、com、net、org等。由於IPv4技術的限制,全球根服務器長期以來一直被限定為13臺。唯一的主根服務器位於美國,另外12個輔根服務器9個在美國,2個在歐洲,1個在日本,形成了單邊控制的模式。

    雪人計劃

    近些年來,隨著智能終端、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的快速發展,IP地址需求呈爆炸性增長,IPv4的地址長度為32為,全球最多42.9億個地址,IPv4的地址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早在2014年,APNIC(亞太互聯網信息中心)就宣告IPv4地址已經分配完畢。


    我國在加快發展IPv6,主導了IPv6時代的“雪人計劃”,IPv6的根服務器形成“多邊共治”的局面。根據規劃,1臺主根和3臺輔根位於我國,詳情如下圖所示。


    總之,在IPv4時代,美國仍然有絕對的話語權,隨著IPv6的到來,形成了多邊共治的局面,美國的主導作用將會大大削弱。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必須的。因為你的根服務器要跟全球其他服務器相連接。如果你自己私自設立,那麼你只能算是局域網,不能算互聯網,你只能訪問自己服務器的內容,外網你是進不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