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夜洛城聞笛》中,為什麼詩人聞著柳後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

lipangaofeng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是一首七絕,四句話沒一個生僻字就不需繞舌了,從詩的角度,個人覺得兩個詞用得好,一個是″暗飛",悄然而起,嗚嗚咽咽,惆悵感油然而生。另一個是'散入″,若隱若現,若及若離,惹人愁腸。這詩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有個詞叫′開元盛世",是大唐鼎盛時期,而東都洛陽,經武則天的打理,更是花團錦簇。而此時李白三十出頭,躕躇滿志,從安陸出發,奔京城長安而來,準備大展鴻圖。可就在這年初春秦州大地震,李林甫當朝為相,前途末卜。詩人是種敏感的動物,善於捕捉疊加或對立的點。玉笛,春風,異鄉,獨眠,聞折柳之曲,碾側難眠,那離愁被放大成佳作,很是自然。順便說一下,思鄉曲為什麼稱為折柳呢?這個習俗很早,漢樂府中就有折柳一詞,古時送人,最重的情誼,送到城外護城河邊,河邊易種柳樹,這柳與留諧音,且枝柔綿長,主人折一枝柳條相贈遠行的客人,表示挽留,惜別,友誼地久天長的意思。也有一說,柳樹遇水而活,隨遇而安,折柳也有寄寓平安的祝福。遊子在外,思念故土故人,最傷懷的也是這折柳送別的情景。因此,折柳就成為友誼和鄉愁的代名詞。


梅里一了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首《春夜洛城聞笛》,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客居洛陽,於夜深人靜的時候聽到笛聲而抒發的鄉愁。笛聲隨春風傳遍,作者因折柳曲而思鄉。合理的想象,浪漫的誇張,語句流暢,情感真摯,餘韻悠長。全詩扣緊一個“聞”字,聞到了悠揚的笛聲,思鄉之情就油然而生。

為什麼詩人聞著柳後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呢?

因為那笛聲中的“柳”意味著故鄉,意味著分別,意味著殷切的祝福之情意啊!

下面我們就從這三重意思入手,來詳解一下“柳”的具體含義。

  • 一有柳的地方就是家,就是故鄉。

柳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樹種,在我國,從南到北,幾乎隨處可見。城市、村莊、庭院,都可以看到它嫋娜的身影。柳自古就是辟邪之樹;又諧音“留”,留住家裡的人,留住家裡的財,故有“房前種柳,屋後栽桑”,“門前一棵柳,金銀財寶往家走”之說。柳木材質輕,幹後不變形,易切削,可供建築、作板材之用;纖維含量高,是造紙的好原料;木頭和樹枝又是好柴薪;柳條可以編箱籠、筐、帽子等;柳葉還可以作羊、馬的飼料。另外它枝條柔軟,春天時候很早發芽,清風拂綠柳是一幅很動人的美麗圖畫,可做觀賞。所以,許多人家的院外,鄉村的路邊,城市的郊外,甚至護城河的兩岸,都栽著柳樹。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這是魏晉時陶淵明的家,而且還因為他家宅旁有五棵柳樹,號“五柳先生”;“日常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這是唐朝楊萬里的家;“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這是白居易《長恨歌》裡皇帝的家。“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是韋莊筆下臺城的柳;“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這是孟浩然詩中東城的柳;“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這是王之渙眼中護城河的柳;“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是韓愈心中皇都的柳……柳,簡直栽遍城市鄉村的所有角落,搖曳在天涯路上每個遊子的心中!

  • 二折柳的時候就意味著別離,意味著遠行。

最先把柳賦予別離意義的應該是《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把戰士出征的場景渲染得依依不捨,纏綿感傷,也是醉了;但卻由此奠定了“柳”作為離別象徵的文化基調,以後就陸續有更多的“柳”入了離別的詩詞中: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出現了《折柳枝》(又名《折楊柳》、《楊柳枝》)的樂府詩,梁•簡文帝《折楊柳》中有了“楊柳亂成絲,攀折上春時”的句子。唐朝時關於折柳的詩句就更多了:白居易《青門柳》“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李商隱《離亭賦得折楊柳》“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許混《重別》“留卻一枝河畔柳,明朝猶有遠行人”……你說這“柳”招誰惹誰了,就因為枝條依依,有不捨之意;又因為諧音“留”含有挽留之情,所以就被折來送別,一半一半地折呀!

  • 三折柳的行為裡隱含著深深的祝福。

為什麼這麼說呢?古人遠行,山高水長又交通不便,吉凶莫測又音信難通,這一別,不知何時再相見;這一去,弄不好天人永隔。而“折柳”,不單單是依依挽留之情,更包含了殷殷祝福之意!為什麼呢?“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樹的生命力及其頑強,折一枝插到土裡,就能活了,就能長成新柳樹了。古人早就發現柳的這種特質了,後來宋•《太平御覽•木部》中說“柳,斷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橫之亦生,生之易者,莫如斯木”。既然分別已是必然,誰不希望親朋在異鄉能適應能過得好呢?柳樹隨地可活,寄託著送行的人期盼遠行的人能象柳樹一樣隨遇而安,萬事順遂!

“折柳”是笛曲,其音哀怨,傷離惜別。

自春秋時產生了“折柳”送別的風俗之後,代代相傳。有了折柳的詩,就不愁折柳的曲,更何況詩可入曲,曲可填詞。《宋書•五行志》記載“晉太康末,京洛為折楊柳之歌,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辭”;《唐書•樂志》亦記載“梁樂府有鼓吹歌雲‘上馬不提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此歌辭源出北國,即鼓角橫吹《折楊柳枝》是也”。折柳是笛曲,可以據曲填詞,多是離情別緒,所以,聽得懂笛曲的離家之人,笛曲對上心境,就格外地思念家鄉。

  • 總結語

這就是在《春夜洛城聞笛》中,詩人聞著柳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的原因!因為詩人離家在外,折柳笛曲又象徵著別離,所以思鄉之情更濃!


hyg陌上花開


首先來解釋兩個詞“折柳”和“故園”,然後再來回答這個問題。

“折柳”其實為“折楊柳”之名;“故園”就是“故鄉”之意。

《春夜洛城聞笛》

唐 ·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起句)

散入春風滿洛城。(承句)

此夜曲中聞折柳,(轉句)

何人不起故園情。(合句)

(一)“折楊柳”在詩裡指的是什麼?

1.“折楊柳”,古《橫吹曲》名。傳說漢代張騫從西域傳入《德摩訶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魏晉時古辭亡失。晉太康末,京洛有《折楊柳》歌,辭多言兵事勞苦。南朝梁、陳和唐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而懷念徵人之作尤多。曲為五言,唯唐有七言者。參閱晉崔豹《古今注·音樂》、《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二·折楊柳》。

2.詞牌名。即《楊柳枝》。(本引用來自百度)

個人理解這裡的“折楊柳”應該是橫吹曲名,是表達離別悲傷的曲子。為什麼呢?

起句就說:不知道誰家的玉笛吹著曲子。

承句交代:笛聲隨著春風瀰漫了整個洛陽城(誇張手法,詩仙的必殺技)。

根據起承兩句意思來推測,轉句“此夜曲中聞折柳”的“折柳”,想必就是“折楊柳”這首橫吹曲名,聽到這離別之曲,自然而然就會想起家鄉來。

(二)為何有“折楊柳”之說

古人遠行,因交通不便,遠行多則半年,近則三個月。故多選在春節過後,春暖花開之時出發,此時楊柳開始轉綠,為朋友送行,常折柳枝相送。借寓“留”,為不捨之意。所以古詩裡寫柳者眾,借柳思友,借柳思鄉。

一說“桃精柳鬼”,桃柳都有驅鬼辟邪之功,也寄託送友人能平安健康之意。

還有說,柳生命力強,寄希望朋友遠行能適應新環境,隨遇而安。

所以柳賦予濃厚的離別之情,聞之便起濃濃思鄉之緒!


古詩詞司馬沉香


折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後人用折柳隱晦離愁之情,也有暗示思鄉之情的

王之渙的《涼州詞》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其中的楊柳是代指兩種事物.一種就是真正的塞外楊柳樹,還有一種就是折柳曲.暗示戍守邊關將士思鄉的心態.

“折柳”一詞寓含“惜別懷遠”之意:

在我國的古代,親朋好友一旦分離,送行者總要折一支柳條贈給遠行者.“折柳”一詞寓含“惜別”之意 .我國“折柳送行”的習俗最早見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裡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古時柳樹又稱小楊或楊柳,因“柳”與“留”諧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離別贈柳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捨的心意.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枝》,歌詞是:“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人.”

李白“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就說明了這樣一個風俗: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十里長堤,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白居易《青門柳》“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魚玄機《折楊柳》“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折柳贈別”蘊含著一種對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願,也喻意親人離別家鄉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

人們離別時折柳相送,在思念親人、懷念故友時也會折柳寄情.“折柳”一詞也寓含“懷遠”之意.張九齡“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無令長相思,折斷楊柳枝.”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寒柏隴臥子認為,要說明作者李白在其詩作《春夜洛城聞笛》中,為什麼流露出濃重的故園思鄉之情?就必須要了解李白的生平經歷和唐代折柳習俗代表的意思是什麼?這樣才能更好,更全面的理解在此詩中李白聽聞折柳曲後濃濃的思念故鄉之情。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一生活動主要在唐朝中期的玄宗、肅宗時期。

一. 其人簡介: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於唐武后長安元年(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

民間流傳說李白其人,是特別豪放可愛的。李白祖籍在甘肅省天水市附近,隋朝末年他家流落到西域,李白就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碎葉當時屬於唐朝的安西都護府管轄。

李白五歲時,隨父親遷居到四川,並在這裡長大。後來,他又漫遊湖北、湖南、江蘇、山東、山西、安徽、浙江各地,創作了許多詩篇,成為著名的詩人。

其四十多歲進京,當時的皇帝李隆基(唐玄宗)要他在翰林院做個供奉(官名)。但是因為李白蔑視權貴、無視封建秩序,得罪了皇帝身邊的人(包括宦官高力士、楊貴妃),被權臣貴戚饞毀,玄宗逐漸疏遠了他,在政治上毫無建樹,最終不到三年就被排擠出京。

後來在洛陽(天寶三載四月),他和杜甫相識成為好朋友,又在全國各地遊歷了多時,過著飄泊浪遊的生活。

安祿山造反之後,李白曾參加李璘(永王)的抗敵軍。因李享(唐肅宗)以為李璘要與他爭皇位而將他打敗,李白也受到牽連入獄流放,被放逐至貴州。後在半路上受到赦免重回安徽,最後死在當塗,離開了人世。


二.《春夜洛城聞笛》和折柳送別習俗

從漢代起,人們就有折柳枝給親友送別的習俗,並且作有樂曲《折楊柳》,其內容多為敘述離情別意。

折柳送別的習俗,傳至唐代更為盛行,很多唐代詩人的詩詞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春天,李白在洛陽遊歷,夜間聽見笛聲吹奏著《折楊柳》的曲子,引起了他的思鄉之情,於是便寫下了這首七絕: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詩詞大意:不知是從哪一家傳出來的美妙笛聲,隨著這春風傳遍了洛陽城。在這幽靜的夜晚聽著這首《折楊柳》,誰能不引起思念故鄉的情意呢!


三. 綜述

⑴ 李白的一生,在政治上未能有所建樹,未能施展自己的政治報負。通過自己的經歷,看透了黑暗腐朽的政治現實。

其對封建權貴的鄙夷,對封建秩序和富貴利祿的蔑視,對自由的嚮往,對人民百姓的同情,以及自身的經歷和所受的打擊,使其形成了豪邁的性格,熾烈奔放的感情,對自身才能的高度自負,和對政治、生活及理想的熱烈追求。

而他一生存在深刻的思想矛盾,理想與現實、建功立業與隱逸求仙,對國家、人民的關切同情和對黑暗腐朽現實的痛恨等,是他詩歌浪漫主義精神的思想基礎和創作方法。

所以說他是浪漫的、比較容易激動的、也是敏感和奔放的、更是浪漫而感性的。


⑵ 《楊柳枝》是隋朝就有的一種曲調,一直傳至唐代中期,是一種折柳贈別的習俗。

唐代很多詩人的著名詩篇,在當時就被人們配上曲調演唱。大約在盛唐之後,仿照民歌形式或按舊有曲調寫作,專供歌唱的詩詞逐漸增多,就比如:楊柳枝詞、竹枝詞、浪淘沙詞等。

所以說,《楊柳枝》曲詞本就是唱唐人的風俗——折柳送別的。


總結:

李白的經歷、性格,加上其常年外放或遊歷在外,再及聽聞演唱辭別離送的曲調,有感而發寫下該詩,當然流露出思念故鄉的感情了!


另:參考資料有《唐詩故事》、《中國古典文字知識叢書》

注:圖片部分來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注:如需轉載,請事先告知,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以上,就是寒柏隴臥子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淺見薄識。如果各位還滿意的話,請記得寒柏隴臥子。本人專注於文化寫作、文玩收藏、郵票知識、詩詞對聯、謎語諺語及文史知識等方面,大家關注後可以看到我的其它文章、微頭條與問答。


寒柏隴臥子


大家好,我是雋永柴扉,一位熱愛文學尤其是詩詞和世界名著的文化類創作者。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抒情詩。散發著濃濃的思鄉之情。

《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為什麼詩人聞著柳後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呢?

我們一起來賞析下這首詩吧。賞析的過程中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先從“洛城”說起,那是現在的河南洛陽。唐朝的時候被稱為東都,在當時洛城是一個極其繁華的都市。

想象一下,在一個春風怡人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次熄滅,洛城白日的喧囂也早已平靜。忽然傳來了陣陣嘹亮的笛聲。悽清婉轉的曲調隨風飄飛到洛城的各個角落。

這時,有一位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有入睡,他倚窗獨立,看著窗外嬌嬌月光,聽著悠悠的笛聲,陷入了一片沉思,想起了故鄉以及親人們。笛聲吹奏的是一曲《折楊柳》。這是一首漢樂府的古曲,抒發的是離愁別緒的行旅之苦。古時候人們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楊柳相送;楊柳依依,正好表達戀戀不捨的情緒。所以詩人聞著柳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吟出這首詩。

全詩妙就妙在這個‘聞’字,它抒發了詩人聞笛後的感受。

“誰家玉笛暗飛聲”

笛聲不知是何人吹奏,來自誰家?陌生的吹笛人只顧自吹自樂,卻不期而遇了周邊的許多聽眾,打動了他們的心。

“散入春風滿洛城”詩人採用了誇張的手法,他想象著在這靜夜裡,玉笛的悠揚曲調隨著春風,飛到了洛城的大街小巷。似乎全城的人都聽到了。

笛聲咋一飛來,細細才聽出是一曲《折楊柳》。這才有了第三句“此夜曲中聞折柳”。“折柳”二字也用得精妙,既指曲名,又讓人聯想到折柳送別的一種習俗。它營造了一種折柳送別的場景,渲染了離愁別緒的情思。

“折柳”是離別、送別的意味,喚起了詩人一連串的回憶,那蘊藏在胸中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一發而不可收拾。

“何人不起故園情”,此情此景,哪個人會不思念故園之情,詩人自己就深深陷入了這種情緒之中。

鄉愁、思鄉是一種人之常情,遠離故鄉的人尤其為甚。觸景生情,人人都會產生思鄉的情懷。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的感情相似。詩人李白,一生遍遊中國,對生他養他的故鄉總是充滿著思念之情和複雜的感情,之前還寫過: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故鄉在四川的綿陽江油市青蓮鎮,但他二十多歲就遠離家鄉,向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等地,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詩人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所以,這首詩寫的是聞笛,卻表達的是思鄉之情,濃濃的故園之情,這才是這首詩感人的地方。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謝謝閱讀,祝大家健康幸福!


雋永柴扉


春夜洛城聞笛

唐 ·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就是李白的一首思鄉佳作。唐代另一位著名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詩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和劉禹錫的《竹枝詞》中的“楊柳青青江水平”都提到了柳。看來柳樹在詩人心裡很有分量。

為什麼詩人李白看見柳後就觸景生情感懷故鄉呢?我想這和柳樹的生長姿態和生長季節有密切關係。柳枝一般春季先於其它樹木發芽,在其它樹木還是光禿禿的枝椏,柳絲就新著滿了鵝黃嫩綠。在孟春還是冬日一片枯黃之中,很容易躍入詩人眼簾。兼之柳絲細長,,隨風飄忽不定。聯繫到作者漂泊在外,飄忽的柳絲,婉轉的笛聲,很自然勾起作者對故鄉的回憶。而且柳在古代種植很普遍,房前屋後,驛館旅舍,古道溪邊,津口渡頭都有柳樹。隨處可見。

冬去春來,花紅柳綠的春天,正是踏青訪友旅行的好時節。作者在春天裡,柳色中,旅途上,異鄉的夜晚,觸景生情,感懷故鄉,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明月初照一江秋


李白是聽到了《折柳》聲,才發出的蹉嘆。在唐代,折柳往往意味著惜別之情,當然,也暗含著思念故鄉之意。《春夜洛城聞笛》原詩如下: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一說,並不是李白的發明。我們現在常說的依依惜別之情,其實,來源於《詩經·采薇》,講得是一位戍邊的戰士,踽踽而行,遊子思歸的故事: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至此,楊柳就與別離(離開邊關)和思歸(思念故鄉)聯繫在了一起。這樣一來,折柳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親朋好友在離別時,折一枝垂柳相贈,姑且留作念想吧。


唐詩宋詞,都不是憑空登上藝術高峰的,而是一貫的文學傳統的傳承和昇華。繼《詩經》之後,漢代的《樂府詩集》對唐詩的影響也頗大。在《樂府詩集》之《折楊柳歌辭》中,第一次出現了折柳的典故: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


可見,李白的用典,皆出自於此。在潛移默化之中,玉笛、春風、離別、折柳、惆悵和思鄉之情,不但寫入了詩篇,其實,這些元素,已經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了。


請問,現如今,春節歸鄉之前,會幹些什麼呢?朋友幾個湊在一起喝頓酒嗎?還是再道一句一路順風?無論如何,折柳的事,肯定不常見,發發朋友圈卻是司空見慣的啦。


現在的人們,是不是由於生活節奏加快,從而缺少點人文情懷呢?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吧。


俚言雜談


在《春夜洛城聞笛》中,為什麼詩人“聞折柳”後就產生了濃濃的故園情呢?

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不僅要了解此詩的創作背景,也要理解“折柳”的含義以及“折柳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關於“折柳”

古人離別時,有折柳枝相贈的習俗。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後人用折柳隱晦離愁之情,也有暗示思鄉之情的。

那麼古人為什麼會“折柳”送別呢?說法有三:

1.諧音感懷

“柳”諧音“留”,留戀之意。

詩有云“跋山涉水輕別離,天涯芳草一萋迷。只因登程常折柳,橋畔岸邊皆禿枝。”

2.哲理啟迪

清朝褚人獲在《堅瓠廣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於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去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願耳。”大致意思就是柳樹和其他樹木比起來,其特點就是“隨處可活”,這正好拿來祝願遠行的人到了異地後,能夠很快地融入當地生活中,一切順遂。

3.文化傳承

《詩經·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是《詩經》名句,讀書人盡人皆知,“楊柳依依”表達了戰士出征前懷戀家鄉的離情別緒,也為後來的送別詩奠定了文化基調,而且古人作詩講究“無一字無來處”,可見其對文化的傳承。

二、關於“折柳曲”

“折柳送別”時,要吹笛,有時還要放聲歌唱,所以,古詩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聯繫在一起,來表達依依惜別之情。

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中的《折楊柳枝》,有一首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中的“聞折柳”,就是《折楊柳枝》這支曲子。

三、《春夜洛城聞笛》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遊洛城(今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在靜謐的夜晚,偶然聽到笛聲,從而觸發了故園情,所以寫下了這首詩。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

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呢?

圖為答這道題時所畫

全詩緊扣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誰家玉笛暗飛聲”是猜測性語句,那個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卻不知道自己的笛聲已經打動了聽眾的心。第二句“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說笛聲被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一種藝術上的誇張。第三句“此夜曲中聞折柳”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折楊柳》。最後一句“何人不起故園情”說哪個客居他鄉的人不被這笛聲引發思念家鄉的情感呢,令人回味無窮!

關於此詩的後人評價:

明代桂天祥《批點唐詩正聲》“唐人作聞笛詩每有韻致,如太白散逸瀟灑者不復見。”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折柳’二字為通首關鍵”


不定時讀書


這首詩是唐代詩仙李白寫的。詩詞的原句是: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如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誰人在這暗夜裡吹奏著柳笛,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散著飛入整個洛陽城中。今天晚上聽著這《折楊柳》的曲子。能有幾個人不勾起這思鄉的情緒來呀?

笛子。也可稱柳笛。春 天萬物生長,柳樹發芽之時。牧童的笛聲就吹響了。空靈悠揚的笛聲隨著春天而來。而春天最先發芽的就是柳樹,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般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而柳是留的諧音。過去《長亭送別》之時,人們都有折柳條相增的習慣。就是想要留客的意思。比如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楊柳岸,曉風殘月。

還有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和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嗯,很多於柳樹有關的詩句。都與離別有關。

現在人們在晚上聽到這首折柳曲。夜深人靜。獨在異鄉的遊子們。告別一天的繁忙。本應是跟家人團聚。母慈子孝,兒孫繞膝。盡享天倫之時,當聽到這一曲幽咽的折柳曲。怎不讓人黯然神傷?思鄉之情油然而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