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談談自己做自媒體所走過的坑,給後來人一點建議嗎?

敬畏者無畏一切


我是很早就註冊了頭條號,當時也是跟風註冊完以後就一直是閒置狀態,偶爾會發一個視頻,或者文章,回答幾個問題,簡單幾句那種。粉絲也沒過兩位數,也沒有收益。今年過年趕上了新肺炎疫情,沒有工作在家自行隔離,實在無聊就又想起頭條號這件事,2月7日算是開始正經面對創作,自己在網上找了比較有話題性的新聞,把圖片下載好,在弄上自己的理解,就有了第一篇文章,剪輯了一些電影片段放上去,沒想到到8號播放量就有了幾十萬,文章閱讀量也有二十幾萬,看著收益欄裡的9塊錢,我很興奮。當時註冊頭條號沒有認證,也沒有填寫相關領域,所以收益很低。現在後知後覺,看到了收益就有了動力,前期小白的我這兩天都在搜一些自媒體前輩們發的經驗視頻,看看他們是如何操作的,這也讓我少走路彎路。

通過這兩天的學習,我發現自媒體最重要的還是得堅持,前期一定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平時多看新聞,善於發現最近的敏感詞彙,熱點事件,這都可能成為你的創作素材,後期慢慢積累自己的粉絲,提高自身創作能力。

還有一點要說,大家一定要注意一點,認證領域要慎重,你一但選擇了自己的領域,你今後的所有創作都要圍繞自己的領域展開。這樣才會有高曝光量。我先選了領域,後來想改結果現在只能1個月以後重新申請,白白耽誤一個月的時間。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希望大家相互關注,互相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敬畏者無畏一切


有做自媒體這個想法應該是在2017年,現在回想起來,如果能夠在那個時候開始好好做,現在應該能做得風生水起。畢竟俗話說得好: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可是我覺得,自己連豬都不如。

我最大的缺點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說得簡單一點就是不自律。2016年為了做自媒體,開始看各種學做自媒體的視頻,花錢買了不少寫作課和公眾號運營課,通常都是看了幾集就看不下去了。加入了各種寫作課的群,老師要求上傳作品,我從來沒有上傳過一篇。可以說,作品一篇沒寫過,想運營的公眾號甚至連賬號都沒有開。

之後由於買房買車或者一些家庭矛盾,深深感覺到能解決這些問題的只有錢。但是自己的主業所賺的錢並不能完全解決自己的問題,於是又考慮把寫作作為副業,想想再把自媒體做起來試試。後來再次失敗。這一次公眾號開好了,各種寫作課都認真看了好幾遍,可是始終沒有提筆的勇氣。寫出來的東西自己都覺得比起讀書那時候是差遠了。想想,也可能跟工作十多年缺少閱讀有關。

所以,給後來人的建議就是:1.自律,爭取一天一篇文章; 2. 閱讀,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這樣才能下筆如有神。


陳滿麗


1.個人定位

既然是做自媒體,個人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先確定好自己做那個領域的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來覺得之前想要發展的方面。

2.文章內容

確定好了個人定位。文章的內容就可以根據該領域的熱點和相關信息來傳遞給用戶。記住提供的內容一定是要有價值有乾貨知識。只有推薦量上來了你的文章曝光率才會增加。不然怎麼吸引用戶成為你的粉絲。內容也不要太枯燥無味。表達的儘量生動有吸引力。

3.營銷推廣

也有很多自媒體人文章寫的非常好。瀏覽量、推薦量也還是沒上來。這個時候也不要灰心。我們也要學會如何推廣自己。可以在各大平臺上都去發文不要侷限在一個平臺,可以多試一試。或者也可以加一些與你領域相同的交流群。這樣推廣人群更加的精準!在推廣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個小細節就是你的標題和內容了:標題決定瀏覽量、內容決定轉發量!

自媒體的賺錢方式

1.發視頻發文章

發文章是可以根據閱讀量來賺錢的。一萬的閱讀量大概有7、8元左右。視頻是根據播放量來的

2.付費專欄

部分優質作者平臺會開通付費專欄。寫好文章,讀者想觀看需購買後再觀看。這是一個很好的變現方式。只要堅持做收益就非常的可觀。

3.用戶讚賞

很多讀者看了你的文章之後覺得很不錯就會給你讚賞,比如你有1萬粉絲。一次是10元。這一天你寫了一篇非常不錯的文章。有50個人認同給了你贊善。那麼這一天你的收入就有500元。

4.接推廣

當你的粉絲量和推薦量起來的時候。會有商家主動上門來找你請你幫他們的產品宣傳。


495年的波紋


盲目的學習自媒體。我覺得應該去百度上查一下怎麼學習自媒體,而不是看什麼抖音上面,然後盲目的去學習。一步一步的來,不著急。


愛吃麵條的小可愛



歐洲賽事爆料推薦


做自媒體,每天就是考慮每天拍些什麼,找出吸引人的地方,怎麼提升粉絲量。


阿靜生活日記


很早就註冊了,不知道怎麼用?也不知道怎麼賺錢?求人帶,謝謝。


胖二豆豆


剛開始做自媒體,也在摸索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