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沉睡魔咒》一經問世,便引起世界範圍內迪士尼動畫關注者們的熱烈討論。

由於安吉麗娜朱莉的出演,加之結尾從傳統的"王子吻公主"改成了"後媽的真愛之吻",再佐以迪士尼近年來慣用的大手筆豪華製作,第一集最後的豆瓣評分定格在7.2分。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然而五年後的《沉睡魔咒2》卻呈現更加明顯的兩極分化之勢。正面評論各有千秋,負面評論幾乎一股腦地都集中在公主的"傻白甜"這個點上。


最後瑪琳菲森的鳳凰涅槃也妥妥將這位迪士尼最偏愛的公主比了下去,使其淪為徹頭徹尾的配角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而最後的評分也是慘不忍睹到剛剛邁過及格線,連第92屆奧斯卡也只入圍了"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也算不枉費朱莉每次戴上那對漂亮的犄角都要花費14個小時。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雖然第一部的結尾處理和2013年上映的《冰雪奇緣》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拋棄了王子,將親情放置在"真愛至上"的位置。

但第二部的劇情急轉直下,不僅拋棄了王子,還拋棄了愛情、甚至親情,將這位"惡毒後媽的領軍人物"徹底洗白,將全部故事重點全部放在瑪琳菲森的自我探索和蛻變上。


但這樣的改變並非頭腦發熱,而是迪士尼"蓄謀已久"的一場翻身仗。就像1959年上映的那版《睡美人》一樣,《沉睡魔咒》系列同樣是迪士尼的一次新的嘗試。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接下來,我們就從迪士尼的前世今生和《沉睡魔咒》系列的製作過程入手,對"睡美人"和"瑪琳菲森"之於迪士尼的特殊意義一探究竟。


"睡美人"是迪士尼最偏愛的公主之一


迄今為止,全世界一共有6座迪士尼城堡,其中睡美人的城堡有3處——洛杉磯迪士尼、巴黎迪士尼和香港迪士尼。

另外3處有兩座是灰姑娘城堡(奧蘭多和東京),而落成不久的上海迪士尼則是奇幻童話城堡,也是現有迪士尼城堡中最大最高的。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洛杉磯迪士尼

縱觀迪士尼的發展史中,《睡美人》的出現絕對稱得上是重要轉折點。

不同於1937年版《白雪公主》的開創紀元,1959年的《睡美人》雖然上映之後票房成績十分可觀,僅次於當時的著名大製作電影《賓虛》。

但前後長達6年之久的製作時間加上觀眾反響差強人意,客觀而言,這部電影給迪士尼帶去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損失。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賓虛》最著名的鏡頭之一

當然,專業媒體給出的犀利評語也為《沉睡魔咒》的問世埋下伏筆:

"該片的男女主人公僅僅相當於兩個符號,輕易地消失在了影片的背景中。"


在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放到今天的《沉睡魔咒》也成立):《睡美人》是一部有明顯瑕疵的傑作

接下來就簡單說說,《睡美人》被稱為"迪士尼劃時代的傑作"的具體原因。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睡美人》初始版海報

作為繼《白雪公主》和《灰姑娘》之後的第三部童話長篇,《睡美人》前後耗時6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製作精良"。

但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這部電影的問世耗時遠不止6年,如果加上劇本改編和人物造型原型篩選等細緻入微的工作的話,這部電影的總耗時時長應該在12年以上


首先,華特迪士尼欽點艾溫德·厄爾雷負責《睡美人》的背景設計。這位在21歲就騎單車橫跨美國,並用42幅油畫和一萬多文字記錄整個過程的天才,前後曾參與製作迪士尼10部動畫電影的製作。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中世紀掛毯和早期文藝復興繪畫的繪畫風格,配色陰鬱,線條流暢

加之因《愛麗絲夢遊仙境》享譽世界的Tom Oreb的盡心竭力,《睡美人》的人物造型也有了質一樣的飛躍和變化。

為了讓角色更好地融入厄爾雷設計的背景中,Tom選擇賦予《睡美人》中的人物更多的線條以及更貼近時代的服裝風格——微卷的頭髮、柔軟的披巾、離地20公分的裙子。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再加上以柴可夫斯基的經典之作作為創作基礎的背景音樂,可以說,《睡美人》是一部從內到外都很精緻的"公主"。


可這些心血之中,<strong>唯獨沒有華特迪士尼的身影。除了指派幾位特定的工作人員之外,華特迪士尼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其他事情上,這之中當然包括1955年7月迪士尼樂園的正式開放


1979年《睡美人》重映。在那之後的一次採訪中,有人問:

"如果給出相當於當時的三倍的預算來重製這部電影會怎樣?"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迪士尼九大元老之一的Eric Larson的回答放到今天重新來看,彷彿預言

"就算有這筆錢,去哪兒找到那些和當時的天才們一樣的人呢?當時的劇組成員都是頂尖級別的,而且他們的動畫已經是接近你們想要的完美境界。

自從1934年起,我們託華特迪士尼的福用畫筆創造出了一個工作,研究,追求完美的世界。現在的動畫師就是沒有這種經歷。

這樣的時光以前從來沒有過,以後再也不會有。"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僅第一部就耗資1.8億美元的《沉睡魔咒》似乎實現了迪士尼傳遞出的世界觀的轉折,卻再不能複製那個時代的輝煌和用心。


迪士尼的電影主題發展到今天,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對迪士尼的印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停留在"王子和公主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個層面。

其實怪不得觀眾,因為早期那些《小鹿斑比》、《小飛象》等傳遞更普世的價值和更能引起各年齡層觀眾共鳴的作品,在宣發和周邊製作上遠不及迪士尼的公主系列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小鹿斑比》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早在2003的時候,《美女與野獸》和《獅子王》的製作人唐·翰就表示想重啟《睡美人》,湊巧的是,獨立製片人Sean Bailey也剛剛和安吉麗娜朱莉說起要製作一部關於瑪琳菲森的電影。

而且《睡美人》的劇本主筆Linda對《睡美人》的"改頭換面"也成功地讓安妮麗娜朱莉說出很多人的心聲:

"這個劇本打動了我。我們都知道《睡美人》的故事,以及故事中洗禮時發生的事情。但是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在此之前發生了什麼。這個劇本就像解開了一個謎團一般。"

經過漫長激烈的討論以及反覆修改,最終《沉睡魔咒》呈現給觀眾的不再是"男歡女愛",而是更為質樸的親情(生恩不如養恩大的那種)——<strong>用最包容最原始的純粹,俯視著世間的千變萬化。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其實這樣的改變並非《沉睡魔咒》系列的首創,早從大女主的《勇敢傳說》開始,迪士尼就摒棄了"愛情"這一主題。

如果再往前回溯,《美人魚》也是迪士尼"愛情觀"和"世界觀"的重要轉折點——公主不再需要王子拯救,公主也可以為了自我而犧牲。


回看近年來的迪士尼作品不難發現:

  • 無論是敢於挑戰環境和王權的《美女與野獸》,還是勇於冒險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 無論是摒棄"從一而終"的《風中奇緣》,還是公然蔑視愛情的《冰雪奇緣》;
  • 亦或是像《勇敢傳說》那樣"沒有愛情的半邊天"的《海洋奇緣》

迪士尼向全世界觀眾傳遞的價值和觀念一直在變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海洋奇緣》劇照

而《沉睡魔咒》除了顛覆"王子公主的愛情"以及打了一場有關瑪琳菲森的漂亮翻身仗之外,電影中傳遞的環保、敬畏、殖民、戰爭、親情、陰謀、寬容等主題,也不容忽視。


寫在最後:童話也許沒邏輯,但脫胎換骨後的《睡美人》不再是童話故事


也許《沉睡魔咒》中的公主單純得過分,但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瑪琳菲森將她保護得很好,所以她對這個世界的詭譎多變絲毫沒有概念或預期。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從另一個角度出發,瑪琳菲森在《沉睡魔咒》系列中也一直經歷著成長和變化,直至最後的蛻變涅槃——這位最後的鳳凰直系後裔,似乎天生就<strong>註定孤獨。

這個世界回饋給她的除了一片魔法森林和一段悲慘結局的愛情,還有《沉睡魔咒2》中等待救贖的同類,似乎最美好的就是那個原本屬於人類的孩子——公主。


童話的本質從來都不是營造假象,也不是將世界原本的樣子扭曲到美好得不像話。

最好的童話從來都是<strong>用另一種方式去詮釋這個世界,用美麗的形象站在醜惡的對立面,讓熱愛它的人們對虛偽、殘酷等黑暗立時分辨。

走進《沉睡魔咒》系列,看背後那個“不一樣的迪士尼”

從前的童話也許很美好,但這個世界可從來不單純。

《沉睡魔咒》就是帶著這樣的願景和初衷,從《睡美人》中脫離出來,為觀眾呈現別樣的童話世界——很美,很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