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英語變成副科,為什麼有的人極力反對?

君子玉言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話說學十幾年英語到後來正式場合還是需要翻譯 ,普通人會說簡單的就夠了


futcc


英語作為必考主科存在幾十年,早已形成一條培訓賣資料的產業鏈,將英語變成副科,肯定動了既是既得利益也是考試裁判者的奶酪,故找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由,故然改革的阻力很大,但從國家民族利益著想必須改變。

其實英語作為主考科目業已完成階段性的使命,早應修改為選考科目!國民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讀書育人,整體提升國民素質,為國家培養各行各業的人才。讀書學習往往需要個人天賦,且絕大多數學生不可能都成為科研人員和學者。學習英語擠佔了學生大量的時間,造成母語英語水準均半桶水,德育、體育近乎荒廢。教育的偏向結果,就是培養出不少缺乏社會擔當只會考試的精緻利已者。

當然英語還是要作為主科來學習,只是高考改為選考科目,將必考英語設置到研究生階段。天生我才必有用,將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和精力轉移到學習數理化上來,重點提高國民的文化和科學素養。在考試設置上合理分流,人盡其才,各取所長。這樣有成為科研人員潛能和有語言天賦的學生自然會選考英語。社會的分工,使到大量外語專業人才從事專業資料的翻譯工作,這樣就可以使那些沒有選考英語,但有些英語基礎的各行各業技術人員,能夠學習和接收到外國的資料和信息,成效必定更優勝。所以英語是要學習,但完全可以作為高考的選考科目。


本來的生活


英語如果你不想閉關鎖國,如果你不想國家越來越落寞請努力學習英語。如果你是有遠見卓識的人請努力學習英語。

第一,地球有200多個國家構成,我們是其中一份子,地球不是為了中國人才存在,說一句難聽的話,沒有中國人地球一樣好好的!我們要適應世界發展,不是讓世界適應我們!

第二,閉關鎖國自古以來就是落後的真理,喊了幾十年不要閉關鎖國,現在不能忘記啊

第三,目前英語就是世界通用語言,不要妄自菲薄,好高騖遠,夜郎自大!學英語不丟人!英語學好更好融入世界,吸取世界精華!

第四,如果要減少學科壓力,那麼我覺得語文是作用可以減少,能表達清楚意思,認識字就行啦!至於孔孟之道,論語中庸文言文可以去掉了!詩文有啥用?天天弄些沒用的東西,浪費紙張。應該把精力放在科學,物理化的專研!幾千年科舉制度詩文一直延續到現在,坑害了幾千年中國人的科舉制度,就是最大弊端!


靚爸除油劑七元包郵


很明顯!只有觸動了他經濟利息的人才會反對!

一類是課外英語輔導類人員。這一類絕對是佔絕大多數。這類人只關心自己的收入。

二類是崇洋媚外的被洗腦的頑固分子。這類人奴性相當高,受國外文化洗腦入侵,骨子裡認為外國文化比中國文化好。

其實說來說去,歸類來歸類去總不外乎這兩類人。要麼改革擋了他的財路。要麼改革動了他的思想。


用ANNA表示很喜歡你


我反對,因為我覺得應該把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羅斯語還有日語、韓語、印度語都整成主科,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不會閒的沒事還有空玩手機![微笑]


故鄉新雨後


首先,在2018年很多高校大面積的取消了英語專業的招生,證明英語已經走向生活化和大眾化,大眾的英語水平和積極性已大幅提高,不再需要國家的某種刻意強調。同時也意味著市場普遍性的專業英語人才已經過剩,國家也沒有必要浪費更多公共教育資源在英語教育上,以導致人才的社會供需不匹配。

第二,不再過分強調英語也其實是中國影響力逐步提升的表現,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主動學習漢語。

第三,80、90後中小學教授的英語,很多人在步入社會後用到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再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符合現代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殊不知有多少人僅因為一門以後根本用不到英語而被好大學拒之門外,這其實是一種教育的解放。

第四,英語雖然逐漸大眾化了,但如口譯、同聲傳譯等高級人才確是萬里挑一,培養一個高級翻譯人才不是大學裡每週幾節英語課就能培養出的,花費的起碼是五年以上沒日沒夜的培訓和實戰指導。人人都變成英語行業的專家明顯是不現實的,所以把英語作為副科並不是不重視英語了,相反是更重視了,因材施教,結合學生自身興趣培養,把最合適的資源留給真正想學且適合學的人,以此培養最合適的人才,才是教育的根本之道。


遇見小杰哥


不要管他了 身邊隨便讓外語侵入吧。。說多了 不合適了 小心有關部門找你


手機用戶59235930137


你看把英語變副科、還不影響ta個人收入的情況下,還有人反對嗎?動了飯碗而已。教英語的像美國——太裝逼,不允許其他小語種有不同聲音。

英語可以不取消,但必須引進普及日語、俄語等語種,叫學生自主自由興趣選擇。到時候你看教英語的哭不哭——已經壟斷性教學了,就別得便宜賣乖了。


瀋陽新觀察


嗯,也別變成副科,直接取締得了。因為普通老百姓不但學英語沒用,數理化語也沒多大用啊,比如數學,兩位數的加減法平時買菜就夠用了,普通老百姓什麼時候用到微積分啊,理化也根本用不上,語文學學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也就行了,最好是退回到刀耕火種的時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吃個半飽,不能知道的太多,這樣的社會最穩定。

鼠目寸光、井底之蛙這類人太多了,教育的失敗!!!


月色田園


美國高三學生已經到了寫論文,登期刊論中國股票市場,電子行業的論文英語水平了,他們進入大學之前,就要把美國大學的教材全部自學完成,大學中的四年都是在參加研發工作中的。相比之下,你讓中國的大學生四年中才開始學英語語法,連科學論文都看不懂的情況下,中國的科技水平什麼時候能追得上西方國家?!少年強則中國強!科技發展不靠孩子們中提拔出來的人才,靠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