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什麼要發展成現代白話羅囉嗦嗦?

琳琅儒玉


您好,我是南山000。我來回答您的問題: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什麼要發展成現代白話囉囉嗦嗦?

人類先有語言,後有文字。我國古代的文字一開始是刻在石頭、龜甲、獸骨等堅硬的載體上面的。想要刻字你就得有工具,這工具顯然不是人人可以具備的。再者,刻字,特別是在石頭、龜甲、獸骨這些堅硬的東西上刻字,並不像我們現在寫字那樣容易。這就決定了,有條件刻字的人很少,而刻字的人也會將字數,精簡到最少。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具和載體不斷進步,記錄越來越輕鬆,文字得到很大的發展。 後來有了竹簡、絲帛,但竹簡依然比較笨重,而絲帛有很貴重,還是不可能大範圍的使用和傳播。在孔子之前,是隻有貴族才可以接受教育的。東漢時期造紙術的發明和使用,加大了文字的傳播和使用範圍。


語言分成兩類,一類用於說話交流,也就是口語。時間久了,各地口語都有不同變化,形成不同的方言。一類用於書寫記錄,也就是書面語。書面語需要簡潔清晰,後又出現多種文體。這類變化一直不大,這也是中國文化可以傳承下來的依仗。古代的書面語就是文言文。

對於古代的老百姓來說,文言文也是難懂的,於是出現了白話文。就是用接近口語的文字來記錄。

其實早在唐代建國之初就出現過一次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爭議。代表人物是韓語,他反對魏晉時期的駢文,提倡接近口語表達的散體文,以增強語言的實用性。唐代使用白話文最多的是寺廟,他們向眾生宣講佛法教義,為了讓百姓都聽得懂,使用了故事等方法。

後來出現了說書人,出現了話本。再後來的明清小說,大都是半白半言。白話文在傳播中的優勢越來越大。


近代胡適等人提倡白話文,因為白話文更方便學習、傳播。但並不是現代人完全摒棄文言文了,很多人都在學習,也有人在嘗試用文言文寫作。個人喜好不同吧。

以上是個人觀點。


南山000


這個問題,其實在民國時期就有過爭論。那時胡適等一眾新新人類主張新文化運動,要求擯棄文言文,而倡導白話文。於是就有人問他:你說白話文的各種好處,我都不否認。但有一點,寫詩卻是文言文好,白話文如何寫詩呢?

於是,胡適就用白話文寫了一首。

蝴蝶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若僅就這一首詩,或許白話文也是可以寫詩的。但論及文字的信息含量,白話文是完敗文言文的。文言文一字多意,及富遐想。單字含義頗多,這恰好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所以文言文的作品言簡意賅,讀來卻意味深長。

許多優秀的古文作品,用字華麗而多變,通篇極少重字。且重視用典,而典故又加深了文章的含意。如王勃的滕王閣序,讀來如玲瓏玉塔,非常立體。真正做到了初讀言景,再讀言志,意同而詞不同,變化莫測。其典則運用的出神入化,加厚了文章的底蘊,不愧為千古絕響。

但是,古文有這麼多好處,為何後人卻棄而不用呢?

這就要說說文言文的缺陷。

因文言文用字繁雜,其字意需要與上下文組合,方能得以限制,否則不知所云。所以文言文必須觀全而得其意。

貴族的密碼

文言文為貴族的語言,是一種只能用於書寫的語言。所以古人說話和寫文章是不同的,文言乃成文之言,白話乃口說之言。所以普通人之間的對話是不能形成書面文字的,這中間需要一個轉換,所以普通人無法使用文字,而中介者彷彿是掌握了一個密碼,可以打開通向權利的核心之門。

這顯然是種少數人才能使用的文體,對於近代化的中國,文言文遇見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科學的表達?這時文字的歧意成了它致命的缺陷,原本作為文學語言,可以讓人有更多遐想,但對於科學,卻不允許有更多的文字想象,必須嚴格的界定字詞含義。另外,文言的斷句需要極高的素養,普通人也很難掌握。因對古文斷句而產生的誤差,往往與原意差之千里,甚至含義截然相反。這不能不說是文言文的致命缺陷。

如今,我們看到的文言文,都是經過改良,加入了西文的標點符號,已經被專家斷好句的文言文。所以古語有識文斷字之說,就是指這個。

其實,民國時期的那些倡導新文化的大師們,他們給自己定下的使命不僅僅是要廢掉文言文,他們的終極目標其實是要連文言文的載體漢字也要一併廢除的。只是現代化中國並未因此而落於人後,漢字才被保留了下來,並且文言文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

其實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文言有其優點,也有其短處。白話文也一樣。只要用其長處,避其短處,文言與白話也是可以共存的,就像它們千年來共存於世一樣。

如果愛好文學,詩詞多些,那就不妨試試文言文,會讓你的詩文寓意更深。若是喜歡科學,那就用白話文吧!


鳴地


宋.歐陽修在翰林院時,與同院他人出遊,見有匹飛馳的馬踩死了一隻狗。歐陽修說:"請你們嘗試描述一下這事。"

一人說:"有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另一人說:"有馬逸於街衢,臥犬遭之而斃。"

歐陽修笑說:"像你們這樣修史,一萬卷也寫不完。"那二人說:"那你說呢?"

歐陽修道:"逸馬殺犬於道。"

那二人臉紅地相互笑了起來。



江蘇阿洋


中國文言文是真正漢語,現代語言參雜了大量日文。日文的語法系統與漢語是不一樣的,造成漢語的混亂。比如徐州,很清晰了,就是指一個叫“徐”的州,現代偏偏再加上一個“市”。到底是州還是市,分不清楚。沙市市,更是個笑話。派出所,是個標準的日本叫法,用漢語理解:派出勞務呢?還是派出別的什麼?人民,主義等等,用漢語都是沒法理解的。這種現象的產生還要歸結到上世紀的新文化運動,把大量日文拿來直接使用而不顧後果,造成語言混亂,歧義迭出。用漢語寫成的論文各方理解不同,後果就是漢語無法成為世界通用論文語言。而形成的協議,條約,法律文件也是各種各樣的解釋。

這種情況影響到現實社會各方面,使得各行各業不能精確。大概,差不多,八成,可能,大約這些詞彙盛行。製造業不能精益求精,產品粗劣。進而整個社會不求甚解,科學無法發展。與德國對比,德國追求嚴謹,我們追求“差不多”,高下立判。


王保平安


不行了,看到這麼多人瞎說一通,有必要在這裡科普一下,不管有沒有人看。

中國的語言和文字非常奇怪,在幾千年發展過程中,書面和文字居然是分開發展的,也就是說話使用一種語法和表達方法,文字又使用另外一種。按照語言文字發展的歷史,首先有語言,文字是為了把一些信息保存下來才產生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結繩記事,但結繩本身和語言沒什麼關係,隨著要記錄的東西越來越多,文字慢慢開始變複雜,慢慢開始嘗試用文字來記錄語言。

這個過程是很長的,需要創造大量的文字或符號,中國文字起初是以象形為主,一個文字或者符號表達的意思很多,隨著文字進一步發展,中文逐漸發展為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註,假借六種造字法,這樣文字的意思變得含義越來越多,但在語法結構和表達上依舊保持著原來的精簡的方式。

這個發展其實嚴格意義並不是什麼好事,文字越精簡,文字本身意思越豐富,那麼他們組合在一起,形成的信息就越難理解。不要噴我,舉個例子,孔夫子作了春秋,自己不停的修改,不停地提煉,搞微言大義,結果呢,後人們很難解讀了,於是就出現了三個不同的解讀方向,大家都知道的春秋三傳,春秋的解讀後人一直沒停過。古代中國還有一種獨特的書,叫做注書,就是解讀一些經典的註釋書,不作注,一般人很難學習,經常為書裡的原意煩惱,大家可以看看諸子百家的文章,學文言文時是不是比唐宋難多了。

隨著文字的發展,文字也吸收了語言的特點,比先秦時期同樣的意思,明顯長了,看看漢代的散文,如賈誼諸葛亮等人的散文,明顯和諸子百家很不一樣吧,自此,中國的文言文基本在漢朝定型了。到了宋以後,出現了新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興盛,市井文化開始興起。比如有了戲劇和說書,受眾由貴族和文化人逐漸擴展到普通市民,他們聽不懂之乎者也那些雅言,於是在這個行業首先產生了白話作品,也就是文字語法和表達與平常說話的語言保持一致,如話本的誕生,後來小說的流行將白話文帶到了高潮,比如三國演義等,明清的世俗小說的白話程度基本十分貼近平常說話了,大家讀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基本都能夠感覺出來。最後形成白話的文體是詩歌,新文化運動開始後,才有真正意義的白話詩歌(白居易還沒到這個地步)。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不管大家承認或者不承認,文言文的表達,做不到十分精準,意思很容易理解錯了,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等等,而且和語言脫節,學習難度也很大,不易於流行,結合白話文的出現,文言文本身也是一直在向白話發展的。

手機手打,錯字見諒!


楚流光1234


首先聲明一下,文言文並非絕對的言簡意賅,現代白話也並非絕對的囉囉嗦嗦。比如,如果要說一個人眼淚止不住的流,文言文我們可以用成語“泣涕漣漣”來說,似乎就已經很簡單了,但是,用我們現代的白話“淚奔”,也能表達出來這樣的意思。個人覺得還要更生動,有氣勢。

下面言歸正傳,說說為什麼。

01 說和寫不一樣帶來的麻煩

我們知道,語言的基本用途是交流,語言的定義是“人類用來交流的工具”。人們先是創造了口頭語,後來又發明了文字,文字是用來記錄口頭語的。

既然文字是記錄口頭語的,那麼就應該平時怎麼說話,文字就怎麼記錄。世界上大部分的語言都是這樣的,但是中國的古代漢語卻不是這種情況。

古代漢語的口頭語是一套語言系統,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白話;而書面語又是一套語言系統,也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文言。

這樣就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你會說話,但是不一定會寫文章。你認識字,但是也不一定就能讀懂文章。

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要想讀懂文章,就必須再學一套語言系統。這個語言系統,就是文言,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

這樣想起來就很麻煩。

還要強調一點,古人不都是用文言寫文章,也就是說不是古人寫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古人又是也用自己的口語寫文章,這樣的文章叫做“白話文”。

02 為什麼會有這種麻煩?

漢語剛開始的時候,口語和書面語是一致的。也就是文章裡寫的和口語中說的是同一種語言(當然存在口語和書面語的語體區別,今天的現代漢語也有這種情況,比如父親和爸爸。),這種情況,一直到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漢語的口語已經向前發展和演進了,可是寫文章還在沿用著之前的語言,當然,這種沿用其實只是模仿,不同時期的人,都會不可避免的把自己那個時代的詞彙和語法摻雜進去,但是從那時起,漢語的口語和書面語還是分離了

現在的學術界一般把1840年以前的漢語稱為古代漢語。在古代漢語中,大致以南北朝為分界線,將古代漢語分為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又以宋元為界,分成近古漢語;1840年之後,古漢語結束,現代漢語產生。

一直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後,漢語的口語和書面語一直分離。

大家發現沒有,這幾個時間點還挺有趣,都是歷史上外民族大舉入侵的時候,這時候往往帶來語言的交流。

還要特別說明一點,有許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因為紙沒有發明,古人的文字要麼要刻在金屬上,比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或者龜甲骨片上,比如甲骨文,要麼寫在竹片上,或者其他什麼絲帛之上,造價昂貴,為了節約材料,所以才把文字寫的很簡練,出現了文言文。

聽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不是這樣。

有可能寫的時候儘量簡練一些,但是寫的那些文字,基本和當時的口語是一致的。

03 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時代的召喚

時間到了晚清。那時國門被外民族打開。

外國人除了帶來大炮鉅艦,還有西方的思想文化。

而文言的語言特點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特別是向普通老百姓推廣思想文化的要求。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裘廷梁為首的知識分子就掀起了一場倡導白話文的運動,但是影響並不大。

到了五四運動前後,一大批份量很重的文化先驅,都積極倡導。這些人包括:胡適、李大釗、陳獨秀、魯迅 。最終,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

為什麼其它幾次社會變化沒有撼動文言文的地位,這一次就被打倒在地了呢?

原因是這一次的變革,是一場接受新的思想文化的變革。宣傳新思想,就需要說普通群眾能聽得懂的話,如果你用文言文,顯然效果就不好。

白話文運動最偉大的成就就是

用白話文代替了文言文,使得對普通大眾的教育得以普及。意義很遠。

為了讓每個人(不是隻有讀書人)都可以方便、自由的讀寫和表達,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

04 文言文和白話文各有千秋

文言文和白話文到底誰更簡便?

學過文言文的都知道,文言文的閱讀和使用作為一門技術來說超級複雜,沒有持之以恆的高強度訓練根本不可能正確而流利的讀和寫。

而與此相對的,白話文的書寫和閱讀異常簡單,你只要認識字並且會說話,那麼就能輕鬆應付白話文。

打個比方,文言文就好比是是五筆輸入法,而白話文好比拼音輸入法。

五筆輸入法,看似簡潔優雅,但是掌握五筆輸入的過程極為複雜;

拼音法每輸入一個漢字都要比五筆輸入多敲擊幾下鍵盤,看似一點都不簡潔,但實際上只要會使用拼音就會使用拼音輸入法,掌握這門技術異常簡單。

你只看到了文言文的簡潔,卻沒看到簡單的外表下面繁瑣的學習和複雜的使用過程,這就犯了片面看待事物的錯誤,如果將裡外兩方面綜合起來看,那麼文言文無疑是比白話文更加複雜的文體。

所以,文言文不能簡單的看成言簡意賅,白話文也不能簡單的看成囉囉嗦嗦

05 文言文的歷史貢獻

雖然書面語和口語是兩套語言系統,對使用語言的人來說,很麻煩,但是書面文字不去追隨口頭語言的變遷,而要維持自己的獨立性,也是古人偉大的理念。

我們現在只要學習一些文言知識,就可以看懂從先秦到明清的大部分典籍文字。一個古代海南島的讀書人,即使一句北方話也聽不懂,卻可以通過文言與北方的另一個讀書人交流。

試想,如果我們用現代白話文記載了歷史,若干年後,隨著口語的變遷,後代讀到這個記載的時候,那就不一定能看懂了。

那個看似麻煩的理念,讓文言成為一種可以輕鬆跨越時代、地域限制的語文體系。

06

不是文言文要發展成白話文,而是歷史選擇了白話文。

看似簡單的文言文,並不是那麼簡單,而看似囉嗦的白話文也沒有那麼的複雜。

文言文曾經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是白話文的推廣真真正正提高了中國大眾的綜合素養


煙花三月09


題主問:中國古代文言文言簡意賅,為什麼發展成白話文,囉囉嗦嗦?

面對這個問題,我一時感到沉默。不知題主是對文言文情有獨鍾,還是對白話文十分討厭?才提出如此別出心裁的問題。

文言文一般語言簡煉,含義深刻是真。但是,對於文化水平較低,文言文基礎知識掌握薄弱者來說,能夠讀通讀懂文言文,確是一大難題。

文言文也有實詞虛詞之分,兼語詞,通假字,都需要熟練掌握。同時,文言文的語法,也與白話文語法有較大的不同,難於掌握。

再說,古時候文言文並沒有“標點符號”,一寫到底,也不空格。讀文言文必須自己“斷句”,那更是一種難事。唯有老私塾先生才能夠搖頭晃腦地:之,乎,者,也,矣,焉,哉……

總之,學習文言文難度較大,文言文難於理解,不易掌握。特別是“通假字”較多,容易鬧出笑話。例如:

《碩鼠》:碩鼠,碩鼠,莫食吾黍,逝將去女,莫為我顧。 其中:逝將去女,假如讓人們離開原文去解釋,卻鬧出天大的笑話。

有人解釋,逝將去女:死了大將,丟了女兒! …… 豈不可笑?其不知“逝”通“誓”,“女”通“汝”,它們都是通假字。 “逝將去女”本意卻是:發誓離開你!

還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中的一句:如我能將幾何?……相信有較多的人不能夠正確解釋。

雖然有些文言文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比白話文難多了。下面這段文言文雖然很淺顯,但是頭條上能佔多少能夠正確解釋的朋友呢?

“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是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可見文言文基礎知識掌握稍差者,非能解釋也。

再說,文言文不能直接用於人們的語言交流。一個個“之乎者也”的國人,豈不成了“孔已己”世界:多乎哉?不多也……。

再說,白話文哪裡不好?!

它簡單明瞭,符合人們的語言習慣,

何有“囉囉嗦嗦”之嫌!

當年文學巨匠魯迅先生也提倡白話文,他率先寫了許多白話文小說和雜文。

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也主張使用白話文,不提倡文言文。

總之,文言文發展成白話文是大勢所趨,適應潮流,任何人都不阻擋!一切復辟主義都是痴心妄想。

簡化字永遠不會再變成繁體字,白話文永遠不會再變成文言文!

歷史的車輪決不會倒轉!大浪淘沙,只會勇往直前!不論你是喜歡還是討厭,歷史規律不會因你的意志而改變!


老張9844


第一,文言文是貴族學問

任何文字都是從繁至簡,才能推廣。

因為過去沒有印刷,甚至沒有紙,最初只能金屬刻畫,比如:

看見上面刻的字嗎?

這樣的東西,文字就必須簡練。然而,這樣的文字記錄,普通貴族也沒幾個能夠玩得起,所以文字掌握在高級祭司與皇族手上。

春秋時期,劃時代意義的是竹簡木牘。

這表明,文字書籍脫離了皇族掌握,孔聖人才能教授知識給徒弟。

然而,竹簡木牘依舊昂貴。

以最便宜的竹簡來說,一片民用竹簡,最多隻能寫15至20字,一根竹子,大約分八節,每節分八片,剔除空格與菲頁,基本就只能寫1000字。而製作一本5000字的書,那就需要一個勞動力花費一個月時間去砍竹子、清理剖片、煮透晾乾、磨平穿孔、書寫裝訂,這還沒有計算人工與更換錯字。

至於羊皮卷與帛書,那就更玩不起了:

因此,唐代能讀書的,依舊是豪門。所以紙張與印刷得以令文字推廣應用,但這已經是到了宋代去了。

二、統治者為何推廣文治?

世家統治之下,庶民、寒門地主都是讀不起書更是讀不到書的,國家政權就始終控制在世家的手上,因為普通地主都很難讀書,自然就不能當官。哪怕隋唐搞科舉,但通過科舉者依舊是豪門為主。

這是不利於政權穩定的。

而宋代成功推廣文治,耕讀傳家得益於世家消亡,文字書籍的普及。

同樣,文字走向民間,自然也就出現了市井化的白話語,宋代是開端。此後越發不可收拾,承接自古存在的市井俚語的白話語伴隨戲曲而推廣起來(過於文言文的戲曲,老百姓怎麼聽得懂?),讀書不多的百姓也就逐步接受了。而白話語的影響又反推了白話文的發展與最終成為官方語言。

三、文言文的缺陷

正因為簡練,文言文放棄了很多定語、限制詞,表達意義並不完整。

比如,吾有一梨。其涵義太多了:

1、我有一個梨子。

2、我有一顆梨樹。

3、名吾的人,有一個梨子,或一顆梨樹。

雖然聯繫上下文可以得出解釋,但語言是說出來的,上下文可聽不見。

譬如那個著名的:逸馬殺犬於道。

問題是,誰的馬,什麼時候的馬,踏死了誰的犬,道又在哪裡?

都沒有解釋,這樣的文言文,雖優美簡練卻缺乏文字語言的溝通功能。


四川達州


首先上結論,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確各有優勢,但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卻是大勢所趨,是不可避免的。

為什麼怎麼說呢?分四個層面來回答。

第一,文言文產生的歷史背景。

正如題主所說,文言文具有言簡意賅的特點。那麼,這種特點如何發展而來的呢?我們來看一下古人使用文字的場景。

今天,我們所能見到最早的文字就是刻在龜背上的甲骨文,再往後就是竹簡木牘,這中間也有寫在絹帛上的,然後才是紙張。

所以,在紙張大規模普及之前,古人寫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寫的人費勁,看的人也麻煩,像厚厚的一撂竹簡,其實並沒有多少字。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節約成本,也為了大家都省事,人們在寫字時就儘可能用少的字表達更多的含義。

這就是中國的文言文力求簡約的最初背景,發展到後來,就形成了這麼一個傳統。

第二,文言文的貢獻。

簡約是文言文的一個重大特點,好處是可以節約耗材。而且,中國區域太大,方言眾多,不同地方的人見了面,大家說起話來都聽不懂,但寫在紙上都一樣的文字、文章,溝通毫無障礙。

而且,幾千年後的中國人,只要稍加訓練,依然可以讀懂古人的文言文著作。這得益於文言文的穩定性,是白話文所不能比擬的。

所以,文言文的另一大貢獻是維護了中國在文化上的統一、傳承和凝聚力,這一點是無論如何不能否認的。

第三,文言文的缺陷。

文言文的缺陷同樣明顯。其一,文言文是脫離了口語的書面化語言。你會說話,會寫字,可如果要寫文言文仍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這一點就決定了在古代讀書寫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習成本太大。

其二,文言文表達意思不夠精準。由於文言文力求簡約,用盡量少的字表達更多的意思,導致一句話往往有不同的理解。直到今天,我們仍在為許多古人著作的理解而爭論不休。這就是文言文所帶來的弊端。

第四,文言文式微的必然。

近代中國飽受列強之侵略,有識之士紛紛從文化源頭上尋找中國衰敗落後的原因,其中文言文就是批判對象之一。因為當時的知識分子認為中國要迎頭趕上,就必須開啟民智。

開啟民智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底層群眾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文言文的門檻太高,既費力不討好,又不適應時代的需要。此時,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優勢就體現出來,簡單易懂,表述準確,便於普及。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的文言文是獨立發展的封閉系統,在近代突然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許多詞彙、表述方式是原來文言文當中所沒有的。如果文言文要繼續發展,就勢必要對這些進行消化吸收,但這需要時間。

但時間不在當時的中國那一邊,與其費盡力氣重建文言系統,還不如直接將現成的白話文拿來用。

這是我對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一點粗淺看法,敬請各位網友批評指正。


鄣南煮史


倘若現在使用的還是文言文,起碼有一半以上的人得是文盲。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也勢必受到文言文的拖累,學生的課業難度不知要增加多少倍。

文言文以單音節詞為主,一詞多義,還有通假字,無數的異體字,以及為了避諱故意寫錯的字,啟蒙教育耗時耗力,學生也很容易變成書呆子。

古人寫文章又往往喜歡用典,理解起來更難。文言文的根基是各種經典,如果繼續使用文言文,我們恐怕很難從傳統思維裡跳脫出來。

白話文確實沒有文言文那麼典雅、優美、蘊藉,但勝在通俗易懂,能夠快速回歸語言的本質屬性——溝通。文言文適合寫詩歌和散文,白話文適合寫小說、戲劇,二者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

白話文推廣以後,知識開始大量普及,文化得到迅速傳播。如今,我們要建立全新的文化自信,絕對不能沉迷於故紙堆,躺在昔日的榮耀裡不肯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