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時候,謠言也大量爆發。這些謠言,有的是大家誤解,有的則是一些人故意混淆視聽。今天,南陽市委網信辦再次為您盤點部分流傳較廣的謠言,希望各位網友都能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謠言

大量喝水能預防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細胞,在上皮細胞中增殖,大量喝水並不能阻止病毒進入呼吸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乙類傳染病,人群對其普遍易感,預防的關鍵是不接觸傳染源。

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謠言

服用提高免疫力的藥物可預防感染

免疫力強並不表示能夠抵禦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先前尚未在9人類中發現的病毒,人體對新型病毒不具有肯定的免疫作用。新型冠狀病毒以呼吸道傳播為主。免疫力低的老人固然要注意防護,平時很少生病的年輕人也要做好防護措施。

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謠言

鹽水漱口能預防感染

網傳“鍾南山院士建議鹽水漱口防病毒”。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團隊闢謠:鹽水漱口有利於清潔口腔和咽喉,對於咽喉炎有幫助。但是新型冠狀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沒有辦法清潔呼吸道。其次,目前尚無任何研究結果提示鹽水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殺滅作用。

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謠言

新冠病毒能通過雪花傳染

這幾天,一條“空氣中的新型冠狀病毒會被雪花帶到地面”的消息在互聯網上傳播,提醒大家,千萬別玩雪。空氣中真有冠狀病毒嗎?真的會沾染在雪花上沉降到地面嗎?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病急診主任王凌航表示,不用擔心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雪來傳染。王凌航告訴記者,關於氣候條件和呼吸道傳染病流行之間,實際上沒有必然聯繫,下雪和呼吸道疾病的消長之間沒有確定的因果聯繫。冠狀病毒主要還是積聚在人的身上,是要依靠人體的組織才能實現自己的複製增殖,在空氣中它很快就會死亡。如果說空氣中都有病毒,那豈不是任何情況下都會有傳染的風險了,所以不太可能。大家也不用把下雪和疫情聯繫起來,也不用擔心病毒會通過雪來傳染。當然考慮到打雪仗、堆雪人往往是多人參與的活動,人與人之間如果無保護下近距離接觸,通過飛沫等的確有傳染的風險。因此大家還是要少去人群扎堆的地方,正常做好適度防護。

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謠言

朋友圈吃蝙蝠

2月5日下午18時許,群眾向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森林公安局舉報稱,有人在微信朋友圈發佈吃“蝙蝠”的視頻。民警迅速鎖定了涉事人員為符某,於2月6日上午依法傳喚他到派出所接受詢問。經調查,符某為蹭疫情熱度,用手機對飯桌上的牛肉及老鼠肉拍了一段視頻,並配發文字“自己吃了一半一半加上半蝙蝠,不夠吃”上傳至其微信朋友圈,幾分鐘後又自行刪除。依據職責管轄,符某已被移交至縣公安局橋南派出所處理。

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圖片來源:法制日報、環球時報微博截圖

謠言

氣溶膠傳播就是空氣傳播

2月8日下午,在上海市衛健委舉行的發佈會上,有衛生防疫專家表示,目前可以確定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增加了一條:氣溶膠傳播。很多人認為氣溶膠傳播就是空氣傳播,覺得呼吸都不安全了,實際上這個理解是不準確的。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對於氣溶膠傳播,要重視,但不必恐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表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通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例多可以追蹤到與確診的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的情況。

氣溶膠雖然容易形成,但要感染人並不容易,而且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預防。由於一般氣溶膠顆粒比較大,通常大於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一般的醫用口罩就可以阻擋

特別小的氣溶膠微粒(半徑小於0.1微米),重量輕,主要分佈在高空(來自土壤的靠近地面),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氣溶膠質點比表面能很大,又有電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壞,存活度不高。而通過氣溶膠形式懸停在衣物、皮膚的病毒,只有極微小的比例能通過手部觸摸進入眼口鼻。這樣的病毒量,引發疾病的可能性不高。

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謠言

南陽發佈復工通知

2月8日,南陽很多網友都在轉發南陽復工的“權威”消息。

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南陽市委網信辦提醒:這些疫情謠言不可信!


經核實,這一消息為謠言。復工內容為其它城市發佈的內容,有網友把文件的城市名修改成南陽的發佈出來。

2月8日晚,南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致廣大市民群眾的一封信》。信中指出:當前,我市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期、攻堅期,稍有鬆懈,就可能造成疫情擴散、前功盡棄。請廣大市民自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對網上各類未經證實信息,不隨意轉發、不惡意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