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從小到大,受歷史教育和自己喜好影響,很早就知曉“北魏政權”的存在,但一直沒重視,也沒怎麼研究過,只認為是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那個中華分裂內戰了近四百年昏暗中,一個區區的地方少數民族政權而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三國紛爭、兩晉、南朝四代、北朝十六國……,城頭變幻大王旗,英雄輩出,然而對於黎民百姓,太苦了,太亂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直到有一年,湊巧大同旅行,其實我對大同也沒什麼特殊概念,既來之則安之,百度了西郊的雲岡石窟,順路拜訪一下。我是一個純粹的無神主義者,對所謂的石頭雕塑啊佛像啊沒什麼概念,一進入到石窟,整個人,被震撼了……,氣勢磅礴,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巧奪天工……,古人的驚天之筆,讓我跪拜的五體投地。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雲岡石窟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雲岡內石窟


在石窟的盡頭,甬道邊,有一現代石刻,雋刻著餘秋雨先生的一行題詞:“中國由此邁向大唐”,當時不是很理解,回來之後,細細研究這個喜歡開鑿石窟的北魏政權,重新認識了北魏,才知道這是一個被廣大民眾所忽視的政權,曾經是多麼強悍的一個存在啊,亦可以算現代中華文明的鼻祖之一。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從這裡邁向大唐

《“正朔”問題》

中華文明是一個很講究“正朔”的文明,凡事都要計較一下是不是正朔,這其實是對“繼承人”的一種制度化。

正朔,是由於我國古代天命理論,大一統思想,以及華夷之辨等古代思想理論的發展而產生的政治概念。即”正統“的意思。象徵著一個王朝統治、代表中國的合法性與唯一性。而其他同時期並列的政權,則往往被稱為是”番“、”虜“、”夷”、“賊"等等。

承有正朔並不意味著完全的統一,而是一個朝代對中國(華夏)衣缽的正統繼承的資格。也因此,它與”偏安“不是對立的詞語。同時,“正朔”一詞也代表著我國古代民族國家觀念的存在與發展。

說起來,也是挺有意思的,反正就是,後朝把前朝給替代了,必須找一個理由出來,證明自己是“奉天正朔”,證明自己的合法性。以中國儒家宗法制社會的要求來算,正統王朝要麼前朝禪位,要麼前朝稱臣,要麼前朝被後來者所滅。

目前的歷史和教育觀點,習慣是正統順序是: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這個理論,其實在南北朝階段,史學界有意的做了一些模糊概念,並沒有講清楚誰是正朔。南朝和北朝,到底誰是正朔呢?

中華文明起源於傳說中的堯舜禹,然後啟建立夏朝、湯滅夏建商朝、周武王伐紂、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一統天下、西漢東漢、漢獻帝禪讓曹魏、魏禪讓西晉、東晉禪讓宋齊梁陳。歷史發展到陳朝的程度,始終是在漢人之間進行傳遞的,無論禪讓或推翻,依次是後朝替代前朝。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為什麼東晉南朝四代,始終能夠以未完全開發的江南一帶,抗衡實力強大的北朝呢?正因為東晉南朝,始終是漢人眼裡“正朔”,無論民眾或是文人,均有一種心理認同感。

後來的故事呢,北方草原興起了“魏”,史稱“北魏”,後來演化成東、西魏、又成了北齊、北周,最後北周統一北方,其外戚楊堅又篡位,建立了隋,公元589年,隋滅陳,統一了天下。歷史發展到這裡,其實原來傳統的中華之“正朔”、華夏之“淵源”已經滅亡了,如同夏商發源一棵大樹,主枝幹到了陳朝這裡,已經死亡,只留下了空樹穴,另外移植來了一棵大樹佔據了這個樹穴,繼續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北魏—東、西魏—隋—唐,中華文明從這裡走向了大唐,成為“正朔”。

《北魏的興衰史》

一、北魏起源

北魏是一個純粹由少數民族部落建立的政權,鮮卑族拓跋部。原來居住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過著遊牧生活。東漢以前,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跋部在部落首領拓跋詰汾的率領下,也逐步向西遷移,進入原來北匈奴駐地,即漠北地區。到拓跋力微時期,拓跋部又南下游牧於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後又遷居到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與曹魏、西晉發生往來,但這時拓跋部仍處於氏族部落聯盟階段。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傳說中的鮮卑族起源

315年,拓跋力微之孫拓跋猗盧因幫助西晉幷州刺史劉琨與匈奴族劉聰、羯族石勒相對抗有功,被西晉封為代公,進而封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國,都於盛樂,邁入奴隸主佔有制的階級社會,逐漸強大起來。

376年,前秦天王苻堅攻代,代國滅亡。 在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以前為苻堅征服的各族紛紛獨立,建立自己的王國。

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糾合舊部,在牛川(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東洋河南)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正式恢復了代國。 即位不久,因牛川偏遠,便遷都盛樂。同年四月,改國號為魏,自稱魏王。

二、縱橫捭闔,困境中成長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北魏雖然建國了,但在當時的亂世,仍為北方的一個弱小部落政權。當時北朝十六國裡,先後強大的是後秦、後燕等政權。北魏雖然面臨諸多對手,情況複雜多變,但能審勢度勢,確定先後打擊的目標,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太武帝拓跋燾等一系列皇帝,都是比較優秀的雄主。

北魏當時所處在如今的內蒙古和山西交界處,遠離當時中原,所以北魏的崛起沒有被當時的北方大國看在眼裡。當時北方最強大的是慕容垂的後燕。

最開始時,北魏臣服於後燕帝國,在大國的保護下安穩的發展。後燕國和北魏國本來就是世代聯姻,拓跋珪復國之初的歷次內亂和對外攻戰,後燕都曾出兵支援,所以兩國結好,每年互派使者往來。但隨著北魏國力日益增強,雄心勃勃的拓跋珪開始萌生滅燕之心了,後燕也想控制住拓跋氏,雙方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

說起後燕,這是一個當時很強大的北方強國,基本疆域在如今河北省、河南省北部一帶,皇帝是慕容垂是一代雄主,軍事和政治才能均很出眾,如果正常發展下去,後燕是很有可能統一北方的,但慕容垂致命的缺點是年紀太大了,已經近70歲了,而且後繼無人,其子慕容寶,志大才疏,才能平庸。

隨著北方地區只剩下北魏和後燕這麼兩個強國,也都有著統一天下的雄心,因此大戰不可避免,總有一個弱者會被滅國的,這是歷史的必然。

公元395年,北魏與後燕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進行了戰略決戰。大敗後燕具體經歷為:公元395年五月至十一月,後燕太子慕容寶率領八萬後燕軍進攻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採取“敵進我退,誘敵深入,拖而不打”的戰略,渡黃河南下,與後燕軍隊隔河對峙。後燕軍隊長途跋涉,不能速戰速決,加之天氣漸冷,又誤信慕容垂去世的消息,決定撤兵。被拓跋珪率領的二萬北魏軍在參合陂大敗。這場戰役加速了後燕的滅亡,也奠定了北魏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最終經過數年的攻殺,公元397年,北魏攻入繁華一時的後燕國都中山,後燕滅亡。

三、平城稱帝,東征西討

公元398年,得意洋洋的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稱帝。拓跋珪擊敗後燕進入中原後,鼓勵農業生產,其奴隸主貴族也逐漸漢化轉化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納漢族大地主參加統治集團,加快了鮮卑拓跋部的漢化進程。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此後數年,北魏注重於鞏固內部及既得地域,也時而與北部的柔然和關中的後秦交戰。如北魏天興五年(後秦弘始四年,402年),北魏大軍以圍城打援、分而殲之的戰法,於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大敗後秦軍,殲滅3萬餘人。

永興元年(409),拓跋珪被殺,其子拓跋嗣繼位,史稱明元帝。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年),魏明元帝乘宋武帝劉裕病卒之機,憑藉強大軍力,沿黃河流域全面開戰,重點進攻,奪取黃河以南虎牢(今滎陽西北)、洛陽、滑臺(今滑縣東)等軍事重鎮。

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燾繼位,史稱魏太武帝。此時,北方除大夏、北涼、西秦、北燕和柔然外,皆為北魏所佔。拓跋燾雄才大略,更是一個狠角色,通曉兵法,在歷次戰爭中,常親自率軍出征,臨陣勇猛,多獲勝利。

當時的另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柔然,也在草原上崛起。北魏始光元年(424)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紇升蓋可汗)聞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率6萬騎攻入北魏雲中(今和林格爾西北),殺掠吏民,攻陷北魏故都盛樂,包圍了雲中城。拓跋燾當太子時,對柔然的戰術也頗為熟悉,於是他力排眾議,親自率2萬騎兵急赴雲中救援。柔然依仗人多,將趕來救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及所部,竟包圍達五十餘重。起初,北魏將士十分恐懼。但是這位不到16週歲的少年皇帝拓跋燾卻“臨敵常與士卒同在矢石之間,左右死傷者相繼,而帝神色自若”。因此使得北魏的將士們“是以人思效命,所向無前”。先是柔然的兩位大將大那、社侖所發動的進攻被北魏軍擊退。之後,柔然大將於陟斤被北魏軍射殺,拓跋燾趁勢率軍大縱深地向前穿插,北魏奮力突擊柔然軍,柔然軍頓時被攪得一片混亂,大敗而逃。

16歲的拓跋燾即位後,即位主動反擊柔然,先後13次出兵柔然,征服了漠北一帶,使柔然臣服。拓跋燾於公元427年,用3萬騎兵攻破了堅不可摧的胡夏統萬城。公元431年滅胡夏,平山胡,西逐吐谷渾,又於436年滅北燕,439年滅北涼,使北方的分裂割據局面復歸統一。

至此,北魏統一了北方,繼前秦苻堅後再度使北方歸為一統。從而與南方的劉宋政權並立,形成南北朝對峙的格局。 北魏能夠統一北方並長期保持,既有時局造英雄這樣的偶然因素,也與自身因素和歷代明君雄主不懈的努力密不可分。

四、南北對峙

南北朝整體的趨勢是,北強南弱,但完美超越前代的拓跋北魏,卻為何同樣如前秦苻堅大帝一般飲恨長江了呢?始終未能統一全國呢?

1、魏宋對比。鼎盛的北魏面對的是南朝最強大的劉宋。

公元420年—公元589年的南北朝,雙方沿黃河、淮河一線對峙,170餘年間互相攻伐,南朝是漢人的傳承,一直也想恢復中原,最令人扼腕嘆息的是:宋文帝元嘉時期的3次北伐(公元430年-公元452年),總結宋文帝的敗因,可以歸結出文帝遙控指揮、疏於經略淮北邊鎮等諸多失誤。但劉宋北伐雖然未能成功,卻並不代表劉宋是一個衰弱的王朝。正相反,在南朝四代之中,劉宋朝的疆域最為廣大。

與後面的齊梁陳相比,劉宋不僅統一中國南方,還坐擁河南和山東等地,甚至一度收復了關中。宋魏之間的戰爭多在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土地上進行,相比後來歷經侯景之亂的打擊,躲在長江天塹後面瑟瑟發抖的梁陳二朝,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劉宋能夠連續發動了三次規模浩大的北伐,動員軍隊總數達到六七十萬人,可見綜合國力之強。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而北魏此時接手的是一個飽經喪亂的中原,可謂白骨遍野,民不聊生。拓跋燾就算是戰神再世,卻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能夠保住北方半壁江山,不重蹈符堅大帝之覆轍,已很了不起了。

也正因如此,在拓跋燾被刺殺而意外離世後,繼任者馮太后和孝文帝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國力恢復上,並與南朝實現了睦鄰友好。

2、人心向背、江南氣數未亡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南征時,曾寫信給劉宋盱眙守將臧質說:“我派出的攻城兵,都不是鮮卑族人。攻東城的是丁零人、匈奴人,攻南城的是氐人、羌人。你殺死這些人,省得他們在我國內作亂,對我只有好處,你盡力殺吧!”脅從的少數民族尚且如此,對敵對的劉宋軍隊態度更是可想而知。

彼此,北魏仍是一個剛從奴隸社會走出來的封建部落政權,文化文明水平極其低下,北魏太武帝時期的南征與其說是志在天下的統一戰,不如說是一場場野蠻而殘酷的征服、擄掠的戰爭。《魏書》所載:“十一月,永昌王仁攻懸觚……盡坑其眾”,而被斬首的劉宋俘虜和百姓頭顱“積之城西,高與城齊”。可以想象,在鮮血染紅,硝煙未盡的戰場上,凶神惡煞般的鮮卑士兵挑起一個個漢人頭顱,其景象是何等可怖!而此等血腥的民族政策,又怎能獲得南方士族和平民的人心?

前秦苻堅南征東晉時候,重要謀士王猛也曾勸導苻堅,江南乃文明傳承,氣數未盡,勿輕動刀戈。苻堅堅持南征,導致淝水之戰的慘敗,身死國滅。北魏鮮卑人的開化程度尚不如前秦呢,難以征服劉宋,亦為正常。

3、後期漢化嚴重,國力腐朽,與南朝成均衡之勢;逐漸分裂滅亡

南朝自劉宋之後,國力日漸衰落,齊朝、梁朝是一個不如一個,按照到說,是北魏統一天下的好機會,但歷史發展真是均衡,北魏也腐朽了

公元455年後,英明神武的北魏太武帝去世,繼任者馮太后和孝文帝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國力恢復上,鑑於國內階級矛盾嚴重,開始推行漢化,關於這個漢化的好壞,在下文詳細分析,有得有失。

總之,導致其中的一個後果就是:北魏喪失了草原民族的“狼性”,統治階級日益腐朽,社會動盪,權貴諸侯並齊,早已經喪氣了統一天下的雄心。

四、國家分裂、北魏滅亡;後世傳人,圓夢統一。

公元520年~公元534年,經歷期間一系列的六鎮起義、爾朱榮霸權、高洋宇文泰爭雄等折騰,終於在公元534年,北魏被權貴高洋和宇文泰,分裂為東魏與西魏,雖然名義仍為北魏之皇家餘脈,但已經名存實亡了。

公元550年,高洋接受東魏孝靜帝禪讓,建立北齊。公元557年西魏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魏氏皇族一系,徹底滅亡。

後世的北周和隋興起,面對的又是南朝中最弱的南陳,可謂摧枯拉朽,勢如破竹。但不能忘記的是,隋朝能統一中華,實是有著北魏百年勵精圖治留下的家底,也算是圓夢統一。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隨後出現的大唐盛世,中國成為空前的世界大帝國,始終有著這個逝去的鮮卑前輩的身影。

《北魏的興衰分析和對後世的影響》

一、 利弊明顯的“漢化”

北魏興衰的話題,逃不掉的就是一個“漢化”。君不見,歷史上少數民族政權征服華夏的原因,都靠著是骨子的那股“狼性”,無論草原派的匈奴、鮮卑、蒙古,或是東北寒地派的契丹、女真,均是起身草茫茫土蒼蒼之地,文化文明極度落後的部落,茹毛飲血的習俗早就了勇猛的“狼性”。

快速作戰的騎兵特點,團結一心的部落模式,少數民族政權先後多次進入中原,佔住華夏文明的地盤,大肆搶掠之後,必然要統治這片領土,逃脫不來的就是“漢化與否”?

1、 為什麼要漢化?

首先是:拓跋皇族自身的需求,主動漢化。北魏初期並非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以拓跋族為核心的軍事聯盟形成的部族。部族便是形成國家的前身。拓跋部自拓跋珪以後,便開始部族向國家轉化。而國家的形成過程中便會誕生新的階級——代表絕對統治的皇權。原拓跋部組織結構中,首領雖然權力更大,但地位上與其他部落酋長是等同的。拓跋皇族想要變成最高統治者,那麼自然會與原有貴族階級產生矛盾。這一新生的政權形式對拓跋皇族也是陌生的,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運作。因此拓跋皇族漢化,是肯定必須經歷的階段,除非他們甘願讓出自己的權力。“漢化”是一個拓跋皇族走向“中央集權”的過程。

其次:統治形式的變化和農業的發展。起初,北魏從草原進入平原,一味的大肆掠奪,但當這片土地成為北魏的國土的時候,必然要進行當成自己的土地來經營。這個時候農業替代了放牧。隨著北魏軍事征服,自身疆土不斷擴大,拓跋部統治下的漢人也逐漸增多。

這樣鮮卑貴族間便形成了兩種利益團體:畜牧封建主與田園封建主。畜牧封建主是鮮卑傳統軍事貴族,而田園封建主便是新興的漢化鮮卑貴族。

無論雙方如何爭奪利益,隨著拓跋部的內遷,拓跋部本族人都逐漸安定下來,不再遊牧,大量族人的閒置,不得不開始注重農業的發展,畢竟人都需要吃飯。

漢族農業文化便這樣在拓跋族內傳播開來。

我們知道,漢文化中重要的一項便是農業文化。北魏農業的發展,便足以推動拓跋族漢化。

最後,是漢人的巨大人口優勢。

拓跋珪想要專制集權,學習漢家制度,還有比漢族士大夫更好的老師嗎?北魏想要從當地士族中學習執政經驗,建立能夠鞏固自身的政治制度。

其實,無論少數民族起初多麼強大,人口基數畢竟小,但當你獲得大量中原土地後,卻沒有足夠的人去治理(漢化前鮮卑族大多是武將),為了鞏固自身統治,也需要與當地的漢人世族融合。而漢家世族不願離家南下,為了自身的利益,也得想法融入北魏,獲得統治權。

漢家大族的加入,便將漢族封建統治文化傳入拓跋貴族中。拓跋貴族在潛移默化下,也會逐漸接受漢化。而當地士族又需要北魏強權來保護自身利益。這樣漢族封建文化便從而滲透進拓跋族的統治階級中。

這個時候皇權與漢家世族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朝堂中擁有絕對的優勢。隨著時間日久,漢人的巨大人口優勢就顯露出來了,強大的一如北魏、滿清,最後都被漢人所同化了。

2、漢化對北魏的優勢

改革自然有阻力,一個民族要全面革新是非常艱難的。北魏馮太后和孝文帝力排眾議,積極推行漢化政策,必須要引起守舊勢力的反對,漢化對北魏的好處是什麼呢?

簡單的說,好處就是:農業發展了,經濟極為強大了,緩和一部分階級矛盾,同事強化了皇權,真正把少數民族政權演變成了漢人士大夫承認的正統政權。

拓跋皇族在保持作為鮮卑人的意識的同時,又逐漸產生了遠遠超出鮮卑意識之上的階級意識——作為中華皇帝的意識。

他們已經取得北半個中國,有什麼理由不奢望整個中國?如果一直蟄伏在苦寒地帶的大同,仍被中原認同嗎?雖然最終統一天下的偉大理想沒能實現。可是,北魏作為正統王朝逐漸得到漢人的認同,被稱為“北朝”,與“南朝”相提並論,統治華北地區達一個半世紀之久,這一點上,漢化功不可沒。

北魏末年,漢族大臣高乾臨終前對子孫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社稷阽危,人神憤怨,破家報國,在此時也!”還有一位漢族名士封隆之,則發起勤王號召:“國恥家怨,痛入骨髓,乘機而動,今實其實。”由此可見,漢族士大夫這時已經將北魏看成自己的王朝,寧願犧牲小家以報效。從這個角度看,北魏的漢化改革也確實成功了,被漢人認可了。

3、 漢化對北魏的劣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北魏的漢化,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確實是一件豐功偉績,但也間接導致了北魏的滅亡,可以說這是北魏統治者起初沒有預料到的。

首先,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的北魏王朝,日益腐朽,貪圖享受,皇室內部爭權奪利,官僚貴族貪汙腐化。這是難以避免的一個封建王朝的輪迴,國家強盛和太平了,統治者就會腐化。關於這個歷史週期律的問題,偉大領袖毛主席和黃炎培在延安窯洞裡也探討過, 何為“歷史週期律”?百度百科說指中國歷史上的政權經歷興衰治亂,往復循環呈現出的週期性現象。1945年延安的一個窯洞裡,黃炎培先生就直問中共領導人毛澤東,中國共產黨能不能跳出歷史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週期律?

中國歷史上的世襲王朝無不有這樣的病症。王朝建立初年,或者有雄才大略且能體察民情的君主,或者有處事靈活而能力突出的官僚集團,或者因為結束了戰亂與無政府狀態、重建秩序而獲得民眾的暫時許可,都會呈現興盛局面,內部變得安定,對外擴張領土,如果連續數任君主能維持這一趨勢則會出現所謂“盛世”。但統治穩定時間一長,統治者變得自滿而驕奢,統治階層內部裂痕增大,產生更多的衝突乃至演化為戰爭,民間的反抗日益激烈,一個王朝就不斷朝著衰落的方向走下去。北魏也沒逃脫這個規律。

其次,是六鎮起義。

北魏從大同遷都到洛陽主要目的便是為了漢化,但卻急於求成,沒有解決遺留的原鮮卑貴族問題。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原來,在北魏立國後,沿著故都平城(大同)以北的長城防線建立的六個軍鎮,自西向東分別是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後來泛指以上述六鎮為主的北魏北方所有邊鎮。六鎮恰好處在北魏統治中心的北方,扼守平城(大同)出塞的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通過六鎮與長城防線的有效調度,北魏進可攻退可守,大大降低了草原部族對平城(大同)和北方邊境的威脅。

因此六鎮設立以來,北魏王朝十分重視其防務,選派的將領幾乎全部由鮮卑貴族擔任,六鎮軍人立功嘉獎豐厚,同時享有“復除”等升遷特權,吸引了不少魏國良家子弟前往塞上建功立業。可以說,是北魏六鎮支撐著北魏王朝的赫赫武功,北魏王朝能夠在北方諸國中殺出血路,一統北方,這六鎮軍人,功不可沒。

但是自從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形勢就發生了變化。北魏故都平城地位下降,同樣,作為屏障的六鎮地位也大大下降。南遷洛陽的鮮卑大貴族與漢族門閥合流,留在北方的鮮卑軍民日益邊緣化,加上遷都和南征導致北魏國家財政緊張,對六鎮的經濟支持不斷減少,六鎮長官開始勒索士兵。而且許多發配的罪犯也都發往六鎮去當兵,各種矛盾在這裡錯綜複雜在一起,過去光榮的六鎮將士逐漸變成了恥辱的代名詞。

終於在公元523年,草原部落趁機復興,率兵偷襲六鎮,六鎮本來就衰敗無力,無力抵抗,損失慘重,在這個刺激下,爆發了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的六鎮大起義。在六鎮起義的刺激下,契胡豪族爾朱榮趁亂崛起,以鎮壓六鎮起義起家,掌控了北魏大權,最後爾朱氏覆滅,便宜了高氏,宇文氏,東,西魏分立,子孫淪為傀儡。

從這一點來說,漢化之初,確實沒考慮這麼多或長遠。

4、 對於改革的總結

歷朝歷代,改革是最難的,改革就是一場利益的重新分配,“真正的改革”就是會撼動“權貴者的利益”,但同時,改革也會觸動很多階層、民眾的利益,引發很多蝴蝶效應。

改革是必須的,歷史上最成功的變法是“商鞅變法”,有秦孝公支持,從上而下的貫徹下去,方方面面的進行了改革。即使繼位的秦惠文王,因為私怨處死了商鞅,但並沒有廢除改革之法,秦國也累六世明君,政策一脈相承,最終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北魏的改革,失策在只考慮了遷都洛陽,全面漢化的好處,卻沒有考慮到留守大同六鎮的原邊民的利益,直到矛盾嚴重,造成禍亂。

王朝興盛是期望的,但興盛之後,如何避免腐化墮落,也是統治者要考慮的。全面的廉政制度建設、合理的人才遞升通道等,都是需要完善的。這也給我們每個人提供一些啟發。

二、北魏為後世留下了什麼

北魏國祚存續170餘年,作為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進統中原的帝國,給後世留下了什麼呢?

1、重塑正朔,從這裡邁向大唐

東晉及南朝文化,雖然說是原華夏文明的正根兒,但其文弱、清談的習氣,也早就其始終不強大的特性。

中國文化的巨大同化力,如那句話說的那樣:誰征服了我,誰就成了我。北魏從一個偏遠的草原部落,一步步的壯大,統一北方,主動融入漢文化,分分合合,把草原狼性基因融入華夏大文明,正因如此,才能化身隋唐,創造盛世。

中國文化的巨大同化力,如那句話說的那樣:誰征服了我,誰就成了我。以至於南朝有人去訪問後不禁感嘆道,還以為是個蠻夷之地,不料文物之聲勝於南朝,難道天命真的已經不屬於南朝了嗎?

北魏,重塑正朔,從這裡邁向大唐,毫不為過。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2、民族大融合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這是出自北朝時期的一首民歌,後來被譯成漢語並被廣為流傳,這句民歌直接描述出北魏時期的時代特點。由於在三國兩晉的南北朝時期,是一直處於分裂的態勢,由於中原地區大量湧進了北部與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北魏時期逐步實現了民族的融合與統一。中華民族最終實現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並且各民族更能相互學習,保留其民族特色,實現了互通有無,並共同創造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燦爛文化。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3、 燦爛的文明

北魏政權,因為是少數民族政權,也恰巧以開放心態,容納和引入了許多外來文化,佛教正是這個時期,引入了中原,繁榮起來。

北魏時期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和瑣羅亞斯德教,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僧尼的人數曾發展到二百多萬。北魏道教,主要是經過寇謙之改良的天師道。當時佛道兩家的鬥爭十分激烈,魏太武帝拓跋燾曾經大舉滅佛。瑣羅亞斯德教教在中國稱為祆教或拜火教,主神被稱為“胡天”,主要在入華的粟特人當中傳播。魏

北魏大部分時期,由於國家及私人贊助,佛教藝術十分興盛。雲崗佛教石窟約興建於460年,由上千位工匠歷時約三十五年後完工,洞窟內有雕塑及與繪畫。之後,北魏孝文帝亦於龍門興建石窟。 雲崗石窟的佛像屬較靜態的罽賓風格,龍門的造像形式則較流線飄逸,開始展現中國風格的影響。北魏的陪葬陶器亦受到佛教影響,強調“正面性”(frontality) 及對稱。與此同時,位於敦煌的莫高窟也在北魏時期發展較快,如第243石窟北魏時代的釋迦牟尼塑像,巍然端坐,身上斜披印度袈裟,頭頂扎扁圓形髮髻。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北魏的石窟分佈很廣,西起今甘肅,東至今遼寧,保存至今的除了的有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敦煌石窟外,還有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永靖的炳靈寺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龍山萬佛洞,河南鞏縣的石窟寺等。在這些石窟寺中有古代藝術工匠所塑造出來的數以萬計的佛像,代表了當時中國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至今仍是馳名世界的藝術寶庫。

此外,北魏文學方面也很出色,北朝民歌充分體現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徵,風格剛健,語言質樸,感情真摯。《敕勒歌》《折楊柳歌》《木蘭詩》就是當時民歌的代表。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既是一部地理名著,又是一部文學作品,同時又是一部佛教著述,提供了北魏遷都洛陽40年間的佛教史料。《水經注》從文學角度看,也不愧為一本文字優美的遊記。

北魏,從邊陲小國,一步步的發展壯大,入主中原,登堂入室,最終繼位正統,為中華文明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積極融入中華文明,為中華文明的燦爛多樣性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功勳。

中華文明在公元3世紀到6世紀的三百年亂世中,浴火重生。

致敬這個自強的正朔王朝——北魏政權。


中華文明之重生——正朔的“北魏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