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電腦怎麼樣?

二次元TV解說


小米筆記本不錯,價格合理。

筆記本電腦各家品牌都是組裝,然後預裝win10系統,硬件主要是處理器,主板,顯卡,內存,硬盤,顯示器顯示效果大小,購買需要自己考慮來選擇。系統基,現在技術已經成熟,基本沒有什麼毛病,可以放心購買





王語諾


電子產品更新換代之快,讓我有點兒追趕不上,但是有些必需品又不得不跟上潮流,比如筆記本電腦。2008年擁有了自己第一臺電腦,也是筆記本電腦,只能用厚重來形容,沒法用美來形容,而且那時候256G的機械硬盤就很大滿足了。直到2014年實在是沒法用,換了第二臺電腦,還是厚重,但那時候也已經有了輕薄本的概念了,由於那時候我還是玩遊戲比較多,輕薄本的技術也還不成熟,所以不在我考慮範圍之內。但是隨著工作出差越來越多,遊戲玩的越來越少,帶著這麼厚重的筆記本跑來跑去,實在苦不堪言。就這樣,在2018年中旬,決定更換一臺輕薄本。而且之前一直用14寸的,覺得有點兒大,12寸的又有點兒小,13寸剛好。又考慮到間歇性發作遊戲癮,配置還不能差,獨立顯卡是必須的,酷睿i7必須的,8G內存必須的,還有就是固態硬盤必須的,要的就是這速度。選來選去,論顏值,論配置,論價格,決定放棄原來一直使用的品牌,更中意於小米筆記本Air 13.3" 四核增強版。

開箱篇

因為已經購買半年有餘,簡單介紹下。採用小米特色包裝,簡約而不簡單。正面一張電腦圖片,四周分別是小米筆記本字樣和MI Logo。而背面只是貼了一張簡單的配置介紹及生產信息。打開包裝,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筆記本主體,深空灰,深空灰,深空灰,我的最愛。除了電腦出題就是電源插頭、電源線、入門指南、保修卡。充電器最大支持65W(可向下兼容最小15W),兩插,而且插頭部位可以收縮,收納非常方便。輸出及電腦輸入端均採用Type-Cj接口,非常前衛。但是我這裡有個建議,希望把插頭一側的改為usb,這樣對於經常出差的人來說就不用帶那麼多充電線了。

外觀篇

首先深空灰顏色愛的不要不要的,整個主機非常的漂亮。A面沒有任何Logo或者其他標誌,這一點很符合我的審美。如果喜歡DIY的朋友也可以根據喜好貼起來,完美!筆記本四周依次來看一下。正面沒有任何孔,在正中間位置,有一個凹陷設計,打開就很方便了。長短適中,大概佔總長度的1/5,弧線設計,圓潤,看起來很有美感。而後面就更簡單了,只能看到兩側的轉動軸連接處。方方正正,我喜歡。

左側分別是HDMI高清多媒體,USB3.0以及3.5mm耳機接口。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非常實用。這個HDMI線對我這個經常出差的就很實用,想看什麼電影直接用HDMI線接到酒店電視就很爽歪歪了。電腦用耳機的時候不多,而且可以用藍牙耳機,不過多一種選擇總是好的。

右側兩個接口分別是USB3.0和全功能USB-C接口。兩個USB3.0可以說是非常厚道了,非常贊。這個USB-C就更強大了,不僅可以充電,還能數據傳輸和視頻輸出,關鍵是數據傳輸能達到5Gb/s。

電腦的背面一張貼紙上介紹了主要配置供應商,AKG/NVIDIA/Dolby/Office等這些大家都不陌生吧。有兩個揚聲器出口,一個散熱口,以及一個MI logo。還有五個皮墊支撐,把電腦抬高,可以讓聲音和熱量盡情的散出。其實除了這個散熱孔,在電腦屏幕轉軸處還有一處,這樣可以儘量的讓電腦散熱更好更給力。

掀開電腦屏幕,整體都非常好看,屏幕邊框也算比較窄了,黑色鍵盤跟灰色也很搭,屏幕16:9寬屏,最大開合可以達到135°。屏幕上方有一個攝像頭和兩個麥克風口。以及攝像頭邊上一個感光的元件。兩個麥克風收音效果會更好。屏幕正下方是一個MI logo。

C面是鍵盤、觸摸板和一個core i7的標識。開機鍵在鍵盤的右上角位置,觸摸板上,還有一個指紋識別位置,並沒有違和感,反而識別的位置很方便。

而整個電腦只有半包紙巾的厚度,不論是上班還是出差攜帶都非常方便,輕薄就是爽。

使用篇

配置不用多說了,官網上寫的都很清楚。用魯大師掃描下配置如下圖,跑了下分185847 。屬於中上等水平,即使大型遊戲都ok。何況我只是辦公用,主要是圖個輕薄不卡,所以綽綽有餘啦。

自帶正版office,再也不會有全網去搜索破解版或者秘鑰的痛苦了。不論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都必不可少的軟件,原裝了,省去很多麻煩。系統開機激活後直接激活即可,這裡要注意有個期限哦,系統激活後6個月內必須激活office,否則就無法使用啦。續航方面,在不接通電源的情況下,正常辦公基本上能用5-6個小時,相當滿意,完全夠用。而得益於usb-c的快充,2小時多就差不多能充滿了。還有兩個USB3.0用起來也特別的爽,傳輸速度很快,配合藍牙鼠標,兩個u口也完全夠用了。音效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看電影的時候。還有一點我也是非常喜歡的,就是指紋解鎖,非常的靈敏,方便。還可以配合小米手環,靠近就可以解鎖(需要下載小米智能解鎖)。

網上看到有人說風扇聲音大,通過我自己的體驗,開機過程中風扇聲音會有鐵皮摩擦的聲音,但是就箱幾下就變得非常安靜。網上還有人說散熱不好,確實是,即使辦公用,多開幾個軟件,電腦明顯會發燙,畢竟這麼輕薄的筆記本,而且同時開幾個軟件的概率也不大,這一點我覺得我可以接受,而且我也用了有一段時間了,也沒有出現問題,所以不用擔心,但是對遊戲玩家來說應該接受不了,可以考慮小米專門的遊戲本。確實散熱這一點我覺得也是必須要持續改進的。

小結

目前我已經用了差不多半年了,還沒有發現什麼問題,輕薄配置高用著就是爽。簡約而不簡單的外觀,更是喜歡的不要不要的。唯一覺得不足的就是品控,D面兩側是有凸出來的,好像是螺絲擰緊了,摸起來會有割手的感覺。(主要是圖便宜在某東第三方低價買的,拆了就不退不換。)不過這樣的配置,這樣的價格,我也還能接受,畢竟不影響我使用。目前這款筆記本已經出了2019款,固態硬盤也提高到了512G。


進擊DE氪星人


我買的是pro的中配版,只能說屏幕和音響真的挺好的,至於發熱什麼倒沒怎麼感覺到,遊戲方面我就下了個lol一開始能在190幾,後面150吧,有一個挺奇怪的就是一打開lol風扇就開始吹,是一點開哦,沒什麼吐槽的


暈奶的奶娃


我有一臺小米筆記本air pro,13寸的屏幕,i7的處理器,英偉達mx150顯卡。

就是下面這貨,

這款電腦買的時候平臺的價格時候是5999,但是用了300塊的平臺券,最終到手價是5699。在i7的陣營裡面還是性價比很高的。

再來一張正面照,顏值還是在線的。

不過,在後蓋上面皮了一下,貼了一個蘋果的logo,要不實在是太單調了。

看完外觀我們再來看一下硬實力,

1080P的屏幕,看起電影來也是賊爽,可以播放藍光的片源。

玩起遊戲來也是一把好手,英雄聯盟自然不在話下,像刺客信條奧德賽這類耗顯卡的遊戲也可以支持,不過cpu過熱的時候會出現卡頓的現象,所以我也是配了一個散熱器。

可能是因為金屬機身的緣故,一打起遊戲來就發燙嚴重,所以沒有散熱器的話,摸到鍵盤都會感覺到有點燙手。另外,還有一個問題,當週圍環境比較安靜的情況下,能聽到機身內部沙沙作響,貌似這個問題也見其他網友也說過此類的問題。

寫到最後

好了,我的分享就到這裡,各位朋友,你們也用的小米筆記本麼,有用的話一起來討論一下你家的小米筆記本用起來怎麼樣吧。


雪狼二十九號


客觀評價一下小米筆記本。我是一名電腦維修工,前面接觸到需要維修的小米筆記本,說真的,沒有拆機前感覺挺高大上的,外觀既有蘋果電腦的細膩又有自身的風格。

但拆機的那一瞬間,碉堡了。內部線路混亂,各種連接線亂飛,和山寨本本有一拼。

還有,小米筆記本的大部分款式CPU和內存硬盤都集中在主板上,給升級和維修更換帶來極大的不方便。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不同,它的辦公和遊戲屬性要強於手機,所以散熱也是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人們說小米手機燙,那是沒有見識小米筆記本的威力。

售後問題也是個不容忽視的硬傷,畢竟筆記本不像手機一樣屬於快消品,對於售後的需求遠大於手機,而互聯網品牌的小米,需要在售後服務上多下的功夫。

當然,小米筆記本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個人認為,小米筆記本就是放大版紅米手機,也在此希望小米能改善思維,筆記本和手機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以及後續銷售售後的區別。積累經驗,分析考慮用戶需求。筆記本電腦畢竟不是快消品,也成為不了快消品!


長沙的那些那些事


感謝您的閱讀!

唯一一次維修筆記本,就是小米筆記本電腦 Pro,我之前使用的是戴爾,後來真的被小米筆記本的外形所吸引,最關鍵的是,被它的價格所打動,毅然決然購買了這一部小米筆記本Pro 15.6英寸版本。

我們先不說這款筆記本帶給我的感受,我就說為什麼我去維修這檯筆記本呢?實際上,我維修它,並不是因為它壞了,而是它的Bug!

因為放的內容太多了,所以我進行恢復出廠設置,恢復出廠設置之後,問題就出現了,因為筆記本,基本上就出現崩潰,啟動不了筆記本。

我還記得非常清楚,因為這件事發生在晚上大概九點多鐘,所以我抱著試試的心態去找了消滅的客戶,客服非常耐心的跟我解釋了出現這種情況之後應該怎麼去做。不過,他教我的一些方法是沒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雖然說他的服務態度非常好,可是小米筆記本的這個bug,確實讓我覺得非常的惱火。

後來,在客服的指引下直接預約了維修,並且到了當地的客服中心進行了系統的重裝。這件事確實讓我對小米筆記本的這個bug有些不滿心理。其實我覺得這種bug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恢復出廠設置和手機恢復出廠設置沒有什麼兩樣,怎麼會出現這種系統bug?

拋開這個因素。我對於小米筆記本還是非常的看好的,我自己在使用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什麼不適,反而會覺得這款筆記本的流暢性比較高,不管是在玩遊戲還是在打開網頁等等方面,表現的還是比較不錯的。

其實,我最主要比較喜歡它的簡約,外形上並沒有太多的花裡胡哨,顯得有一點類似於蘋果的機型設計。在硬件方面它確實做到了,目前國產筆記本中的佼佼者。

總體來說,在同價位中它還是很有優勢的,除了我剛才提到的那個bug之外。到底值不值得考慮?我覺得可以去體驗,去店去體驗一下。


LeoGo科技


這個問題無法直接的回覆好或者不好,因為沒有產品對比,沒有使用需求,更不瞭解主觀的喜好!所以,回答上面從個人理解和整理的優缺點方面進行回答,希望對於你在選擇上面有所幫助。


以下是目前官網的一個情況,更多的細節可以自行訪問查詢。這裡不做具體的一一對比,籠統對於小米筆記本進行評價,不足支持,還請評論的老司機多多補充。



外觀方面

<strong>

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可能是不喜歡品牌。

我個人覺得外觀方面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我一直認為設計是會趨同的,所以無論誰先誰後,多少相同。自己喜歡就可以了!


正面沒有LOGO,唯一的LOGO在B面。有人說,這個是為了自己貼一個蘋果的。當然,有些段子笑笑就可以了。我個人比較傾向於說,節約一個LOGO的工藝,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成為一種獨特,便於製造話題,無論正面或者負面,對於產品都是一種傳播。可以說,這樣來解釋的話,很小米。


配置方面:

12.5" 集成顯卡 m3 第七代處理器

13.3" 獨立顯卡 i5 / i7 處理器

M系列是Intel Core的超低功耗系列處理器,M3-6Y30則是其中最低端的型號。主頻為0.9~2.2GHz,TDP 4.5W。適合日常辦公。

i5 6200U是Skylake架構的低電壓處理器,主頻達到2.3~2.8GHz,TDP(功耗)為15W,玩玩遊戲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具體的對比其他品牌就不比了,關注參數的可以直接在網上打開幾個差不多價位的對比就好了!配置行不行,很大的程度還是看自己的實際需求,是日常辦公,遊戲,還是其他更專業的方向。


總體上來說在配置方面還是具備一定的性價比的。具體使用,推薦看看用戶的測評(是普通用戶的分享,不是數碼網站的測評)


最後還想補充說一點,就是DIY。其實我覺得這也是比較討喜的一種做法。明明知道用戶就喜歡折騰,就喜歡換,就是不同,那麼,為什麼不做順水人情?一方面轉移一部分有特殊需求人的注意了,另一方面也讓其他吃瓜群眾覺得似乎像是多了附加值一樣。


至於最後是不是DIY,重點不在於給不給你留端口,而是,你有沒有動手的能力或者需求。當然,這些都不是小米真正關心的。重點是,你買了,就好了!


因為沒有用小米的筆記本,部分參數內容源於網絡,更多的方面期待評論的補充!


我是火星測評,只寫有溫度的評測。


火星測評


在今年9月份,小米發佈了今年最新的筆記本電腦系列產品——小米筆記本PRO,這款產品在性能和設計上都要比初代的小米筆記本有了很大的提升,筆者身邊也有朋友在使用,那麼這款產品是不是能夠打敗其他同價位老牌筆記本呢?

從外觀上來看,小米筆記本PRO和蘋果的Macbook Pro很相似:屏佔比大致類似,只不過一個寬額頭,一個長下巴而已。小米筆記本PRO配備的是15.6英寸的窄邊框全高清屏幕,側邊框尺寸為6.52mm,屏佔比為81.5%,雖然邊框相比於戴爾XPS 13的5mm邊框還有距離,但是屏佔比還是不錯的。

在接口方面,從實用性角度來看,小米筆記本Pro還不錯,2個USB Type-C接口、2個USB 3.0接口、三合一SD卡槽以及HDMI接口和3.5mm耳機接口各1個,基本滿足當下的辦公和娛樂使用需求。不過兩個USB-C接口實際帶寬只有5Gb/s,與Macbook Pro採用的高達40Gb/s的全功能雷電接口差距還是很大。

接口show

配置上,小米筆記本Pro最高搭載Intel第八代酷睿i7處理器(性能提升40%)、專業級調校NVIDIA GeForce MX150獨立顯卡、16GB雙通道大內存、高速固態硬盤可擴容256GB PCIe*4 NVMe SSD、哈曼定製播放器、60瓦時電池,以及全新佈局超強散熱系統(加大號雙風扇、散熱管、散熱片,對稱式散熱佈局),支持Windows Hello指紋解鎖功能、精準觸摸板。從性價比方面來說,6999元的小米筆記本Pro也算得上是高性價比的“爆款”!不過,該機僅採取了雙風扇單銅管散熱系統,散熱性能較差,因此在散熱方面,小米還需要進行改善。

其他方面還有,全金屬強化機身+鎂合金骨架、全尺寸1.5mm高鍵程專業背光鍵盤、1C快充,35分鐘衝50%電量、以及具備指紋識別模塊的高精度觸摸板。

從數據上來看,不出意外的話,小米筆記本Pro算得上是一款高性價比產品,如果只是白領用來辦公的話可以考慮入手,但是就日常需要進行大量圖文處理或者是設計開發的程序猿們來說,小米筆記本Pro還是略有欠缺。


天極網


作為一個有著多年電腦網絡維修經驗的電腦愛好者來說,我可以推心置腹的跟你分享我的經驗,希望我的解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首先在我個人眼中,我對於小米筆記本的唯一看中的就是性價比高,就如同小米旗下的手機一樣。說這話我並非什麼米粉,只是作為一個長期從事電腦行業來說,僅僅是個人的看法而已。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小米筆記本,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交流。

在這裡以相同型號的CPU處理器i7-8550U的兩款筆記本作為對比,分別解析一下他們各自的優缺點。


小米Air 2019款 13.3英寸筆記本和聯想ThinkPad 翼480 14寸筆記本

我們選筆記本無非就是看它的配置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兩款筆記本的處理器同為第八代英特爾酷睿i7-8550U,內存都是8G容量的。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不同的地方,先說硬盤,小米Air用的是PCIe × 4 NVMe 512GB 的固態硬盤,聯想翼480用的是M.2 128G SSD+1T 5400轉的機械硬盤,從現在市面的固態硬盤的趨勢來看,這兩者從性能上前者肯定有優勢,從性價比上來看我也會選512G的,但有一點我不知道這兩款筆記本的硬盤具體是什麼型號什麼品牌的,所以這裡其實很多東西也不好說,也不見得後者的硬盤組合比前者差。也有的人會選擇後者,因為可以同時盡享大容量與高速度完美體驗。在來看看顯卡,兩款都是顯存容量為2G的獨立顯卡。小米Air用的是NVIDIA GeForce MX250,聯想翼480用的是AMD Radeon RX550 ,兩個顯卡都是低功耗入門級遊戲顯卡,從理論上來講後者的性能高於前者,但是現在市面上超極本上用的大部分都是mx250,因為它的功耗更低一點,優化的更好一點。

緊接著兩款的筆記本的外置接口基本上能滿足日常辦公的需求,在續航能力上聯想ThinkPad 翼480會更久一點。

最後總結一下,小米Air筆記本雖然是性價比很高,但是要是我自己買筆記本的話我還是會選擇聯想的,從我做電腦維修開始,維修過不少聯想的筆記本 ,無論從工藝上還是從質量上以及售後方面做的還是很不錯的,畢竟人家做電腦行業這麼多年了。就包括我第一張圖片就是聯想ThinkPad t420,已經有6個年頭了至今還是一樣能抗造,換個固態硬盤日常的辦公影視娛樂還是完全足以的包括在我維修的過程中遇到很多公司用的二手筆記本大部分都是聯想的。

這裡說這麼多相關聯想的筆記本,也並不是說小米不好。無論選擇那一個品牌的筆記本,永遠記住一點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以上闡述純屬個人經驗,喜歡的記得點個贊哦!謝謝!有什麼說的不好的地方也可以在下方評論指出哦。謝謝!


浩哥微林分享


小米目前銷售的筆記本系列有:

  • 小米筆記本 Air 12.5" 3599元起

  • 小米筆記本 Air 13.3" 4999元起

  • 小米筆記本 15.6" 4199元起

  • 小米筆記本 Pro 15.6" 5599元起

  • 小米遊戲本 6699元起

針對不同人群:

小米筆記本 Air 12.5" 3599元起 針對移動辦公人群

特點:內存小,核顯,cpu性能不是很強,1.07kg

其主打輕薄便捷,主要適用於移動辦公,使用電腦時間短,不需要過高的性能的人群。

這款比較不推薦。

小米筆記本 Air 13.3" 4999元起 適合製圖 PS 遊戲

特點:屏幕適中,有獨立顯卡,第八代intel處理器,固態,1.3kg

其適合長時間使用電腦辦公,即能方便攜帶,又能有不錯的性能,可以完成製圖,PS,的複雜任務,並且能遊戲娛樂的人群。

這款想要方便攜帶又想玩遊戲的,可以推薦。

小米筆記本 15.6" 4199元起 不溫不火

特點:屏幕大,獨立顯卡,第八代intel處理器,固態+機械 ,2.18kg

這個中規中矩,沒有較大的特點,相比上臺,顯卡弱點,固態容量減少,機械容量增加。

這款一般,推薦一般

小米筆記本 Pro 15.6" 5599元起 性能不錯的

特點:屏幕大,獨立顯卡,第八代intel處理器,固態,支持M2拓展,雙通道內存,1.95kg

這個總體不錯,在輕薄本中性能最高,拓展性強,娛樂性強。MX150獨立顯卡,滿足大部分遊戲要求。

這款值得推薦

小米遊戲本 6699元起 遊戲玩家的選擇

特點:屏幕大,GTX1060/1050Ti顯卡,第八代intel處理器,固態+機械, 雙通內存,2.7kg

對於想玩遊戲的玩家,小米的筆記本只能考慮這款。整體性能不錯,散熱系統也不錯。滿足大部分3a遊戲。缺點就是2.7kg,不過大多遊戲本都這麼重


總結:小米筆記本的外觀是挺好的,越來越簡單化,類似蘋果,性能擴展也不錯。推薦

小米筆記本 Pro 15.6"這款,滿足大部分人群的要求。如果想買遊戲本,小米這個價位的遊戲本還有很多品牌可以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