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印度出動10萬大軍,為何還戰勝不了猛虎組織?

775890709


一、印度有常規陣地戰。【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成為10萬印軍必需步步為營踞守的主陣地:欲進又無權超越【克什米爾停火線】去進攻【巴控克什米爾】;欲退軍回印度,【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從此不屬於印度領土。

二、【猛虎組織】有破襲戰。【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屬巴基斯坦領土,是【印控查謨一克什米爾】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共同意願;【猛虎組織】在自己的故土上行動不受【克什米爾停火線】限制,來去自由,駐守印軍再強大也有瞌睡時。


黃金時代當家


這裡所說的猛虎組織,應該是指斯里蘭卡泰米爾猛虎組織,是斯里蘭卡泰米爾族的反政府武裝組織,直到2009年才被斯里蘭卡政府軍打敗。

斯里蘭卡是個多民族國家,其中信奉佛教的僧加羅族約佔全國人口的74%,大部分居住在人口最集中、經濟較為發達的西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區和中部山區,在政治上占主導地位。信奉印度教的泰米爾族約佔全國人口的18%,主要聚集在賈夫納半島和東部沿海地區,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是19世紀中葉英國種植園主從印度南部招來的工人,政治和社會地位相對較低。

斯里蘭卡1948年建國後,泰米爾族人對政府在語言、就業、教育和宗教等方面的政策不滿,兩民族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多次發生流血衝突。20世紀70年代初,泰米爾人正式提出建立獨立的“伊拉姆國”的主張,1976年18個泰米爾人政黨組成聯合解放陣線,要求在泰米爾人聚居的東部和北部地區實行自治,一些激進分子後分裂出來組成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位於斯北部的賈夫納半島是其大本營,最高領導人為普拉巴卡蘭。“自殺性爆炸襲擊”是猛虎組織最常用的暴力手段。經常對斯國內建築、商業中心、軍用設施甚至佛教聖地發動恐怖襲擊。

猛虎組織為什麼戰鬥力強?

由於猛虎組織的政治主張被大多數泰米爾人接受,有群眾基礎,猛虎組織飛速發展壯大,最多時達到5千多人。裝備也較為精良,有作戰坦克、裝甲運輸車、遠程火炮、防空導彈及用於巡邏的炮艇等。

泰米爾人加入游擊隊沒有報酬,完全是憑信仰。黑虎敢死隊是猛虎組織的主要組成部分,專門蒐集情報和進行特種作戰。所有猛虎成員,為不被活捉而隨身攜帶用於自殺的氰化物膠囊,即使是那些猛虎組織的上層人員,脖子上都掛了一個裝有氰化物的容器。一旦被捕,就自殺而不暴露組織的秘密。

一個靠信仰作戰的軍隊非常有戰鬥力,再加上他們不畏懼死亡,戰鬥力相當可怕,印度軍隊打不過猛虎組織實在正常。

印度為什麼參與到斯里蘭卡內亂中?

猛虎組織剛成立的時候,為了私利印度暗中支持。一是長期對猛虎組織提供情報;二是為猛虎組織提供訓練基地,在印度納杜邦的泰米爾人聚居區就有大量猛虎武裝的訓練基地;三是為猛虎組織提供武器彈藥;四是提供資金支持。1987年6月5日,斯里蘭卡政府軍在對猛虎組織圍剿中,印度派空軍曾向猛虎組織空投25噸食品和藥品,幫助猛虎組織與政府軍作戰。

隨著猛虎組織的不斷壯大,其野心也變得更大,想建立一個包括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北部地區泰米爾人聚居地的國家。印度南部有泰米爾人6000餘萬人,斯里蘭卡境內有360餘萬人。一旦這個國家建成了,將是一個面積和人口很大的國家,對印度必將形成政治和軍事的威脅。在這一主張下,印度境內的泰米爾人產生了分裂的想法。於是印度著急了,開始遏制國內泰米爾人的分裂活動,同時派出部隊進入斯里蘭卡幫助維和。

印軍與猛虎組織的戰鬥過程和結果

印度派兵進入斯里蘭卡維和,自然引起了猛虎組織的不滿,就對印度軍隊進行報復。1987年10月8日,猛虎組織用迫擊炮襲擊了印度維和部隊的巡邏隊。此舉惹惱了印度,印度心比天高啊!怎能忍受這一恥辱。

為此,印度決定對猛虎組織進行打擊,從1987年10月11日到11月3日,先後對猛虎組織開展了3次軍事行動。

第一次,印度在1987年10月11日發動了代號為“帕瓦”的軍事行動,襲擊斯里蘭卡第三大城市的賈夫納大學,這裡是猛虎組織的總部所在地。但此次軍事行動被有準備的猛虎組織打了個落花流水,印度人5架直升機被毀,第13錫克旅的一個排士兵全部被殲。

第二次,10月15日,大約3個旅的印度軍隊在坦克的掩護下,搭乘步戰車向賈夫納發起攻擊。由於猛虎組織發動了人民戰爭,利用叢林、廟宇和民居對印度軍隊進行攻擊,導致印度軍隊損失慘重。其中,72旅的廓爾喀營在前往賈夫納的過程中,被猛虎組織伏擊,全營僅有兩位軍官倖存,士兵更是喪亡慘重。無奈,印軍只能停止進攻,等待救援。

最終,印度的馬拉迪步兵聯隊和41旅勝利會師,完成了對賈夫納的封鎖包圍,攻佔了賈夫納城,以及其他的猛虎組織控制的周邊城市。猛虎組織不得不撤出城市,轉移到南部的熱帶雨林裡繼續抵抗。

第三次,印度在11月3日再次組織了一次大規模攻勢,動用了陸軍米-35和海軍印度豹直升機做掩護,數千印軍向猛虎組織陣地發動攻擊,在猛虎組織全力阻擊下,行動失敗。11月底,印度軍在火炮和武裝直升機的支援下,組織了更大規模的一次攻擊,最終付出了262人陣亡,927人受傷的代價。

印軍在軍事進攻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只能與猛虎解放組織談判。猛虎組織的地方部隊解除武裝,而印軍維和部隊撤出賈夫納地區。談判之後的印度軍隊非但沒有撤出斯里蘭卡,反而不斷的在向斯里蘭卡增兵,到1988年印軍在賈夫納半島的總人數已劇增到10萬人。可見印軍一開始並不是投入10萬軍隊與猛虎組織作戰,只是後來不斷增兵才達到了10萬人。

印度軍隊為什麼無法徹底將猛虎組織消滅?

第一,地形的原因。猛虎組織成員更熟悉當地的地形,印度卻無法更好的利用地形。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戰鬥,猛虎組織成員先佔了優勢。並且,熱帶雨林裡,印度的的先進裝備無法發揮出作用,印度又失一籌。結果,印度軍隊當然鬥不過猛虎組織。

第二,戰鬥精神上決定了猛虎組織成員更能打。猛虎組織成員不僅熟悉地形,還有不怕死的戰鬥精神,他們完全是為信仰而戰。印度軍隊是為戰鬥而戰,在戰鬥精神上遜猛虎組織一籌。一隻軍隊的戰鬥精神非常重要,其中一方有戰鬥信仰,另一方缺少,戰鬥的結局肯定要倒向有戰鬥信仰的一方。

第三,印度不敢做的太過。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和印度境內泰米爾人同宗同源,一旦對斯里蘭卡泰米爾打擊太狠,殺戮過重,印度境內泰米爾人會有反應,甚至刺激印度境內泰米爾人做出過激行為。如果真哪樣,印度得不嘗失了。

以上三種情況影響了印度軍隊的戰鬥力,在與猛虎組織的鬥法中敗了下來,即使他們的人數比猛虎組織多,武器比猛虎組織先進也沒用。


總之說,兩軍相遇,決定戰爭勝利的因素有很多。人數的優勢、武器裝備的優勢,其實都不重要。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例很多。這裡面還包括戰略戰術問題、戰鬥精神問題、指揮員的臨場指揮問題等等。所以說,印度軍隊沒有戰勝猛虎組織很正常。(完)


無事說天下


這就與為了抓捕一個賊,要出動許多公安一個道理,因為賊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