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去看老太監,結果被老太監稱呼他為萬歲爺,他是怎麼迴應的?

歷史小俠客


溥儀三歲登基六歲就退位了,所以自己對於當皇帝時做的事情已經沒有了什麼印象,況且當時溥儀也沒有親政的能力,自己只是名義上的皇帝。但是中國人的封建思想是十分嚴重的,在清朝遺老遺少的眼中皇帝無論變成了什麼樣子他還是皇帝,是世界上最尊貴的人。

溥儀退位之後,由於民國政府對於清朝皇室的優待政策,溥儀不僅可以繼續住在紫禁城,還可以每年領取數百萬的生活津貼。但是溥儀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就這麼一點錢怎麼夠用,但是錢就這麼多,溥儀只好將皇宮中多餘的人全部給清退,這其中最悲催的就是太監了。

其實很多太監都是自己去勢的,為的就是到宮中混上一口飯吃,現在皇帝說沒就沒,那麼自己不是白白浪費了嗎。在《末代皇帝》這部電影中,溥儀站在城牆上看著數以千計的太監跪著痛哭流淚,溥儀也沒有辦法,他實在養不起這些閒人,

新中國成立之後,溥儀也成為了一位普通的公民,他也曾經去看望過自己當年親信的老太監,老太監顯然沒有認出來,因為這些年溥儀遭受的磨難也很多,歲月也改變了他的樣貌,在他介紹自己之後,老太監大驚失色連忙跪下高喊“萬歲爺”,顯然老太監已經忘記了當年溥儀驅趕自己離開皇宮,自己的心中也已經沒有了仇恨,但是在新時代這樣稱呼實在是不妥,溥儀只好將老太監扶起,告訴他現在我們兩個人是平等的,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不能叫“萬歲爺”,要叫“同志”。

溥儀和老太監也稱得上半個親人,兩個人抱在一起相擁而起,誠然,從主僕關係到現在的朋友關係,世間的事情難以想象的有太多太多,溥儀雖然有著悲慘的前半生,被廢、傀儡皇帝、被蘇聯俘虜,但是很慶幸溥儀的後半生過得很幸福,不僅有了愛自己的妻子,還體驗到了普通的人活著的樂趣,溥儀也是十分幸福的。


七七談歷史


  • 那是新中國成立後,被改造後的漙儀出獄後,一次傳儀去看望尚在世的太監,老太監見到溥儀後,馬上膝蓋一軟就跪倒在地:“萬歲爺!”院裡的其它幾名風燭殘年的老太監也跑了出來,紛紛跪倒在地,激動地老淚橫流,除了一聲聲“萬歲爺”,他們似乎也說不出其它的話來。薄儀眼眶一酸,趕緊把身邊的老太監扶了起來,“別價,現在是新時代啦,可不興這麼喊咯!”太監們抹著眼淚:“可你就是我們的萬歲爺!”溥儀嚇得直往兩邊看:“你們老哥幾個是還想害死我不是?想再讓我進去是怎麼著!不喊這個,要叫我……溥儀吭哧了半天:“嗯,對了,要叫我同志!”老太監們懵圈了:“幾個意思?萬歲爺……同志?”

溥儀聽到這些太監喊他“萬歲爺”,漙儀肯定是非常的震驚和訝異,必然要連忙制止他們不要這樣稱呼:

“使不得、使不得,現在是新社會了,你們喊我同志就行了。”


冷雨似箭


在1959年,溥儀經過10年的改造之後,終於被特赦了,終於成了一名自由的公民,回到北京之後,溥儀也特別想念他的老朋友。溥儀在三歲的時候就進了皇宮成為皇帝,在童年的時期是在太監的陪護之下長大的,因此溥儀非常想去看望那些還在世的老太監。

經過多方打聽,溥儀才知道這些老太監住在北海公園的萬壽街興隆寺裡,其實就是太監的養老院,沒錢置辦房產的老太監們大多數住在這裡。溥儀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就去拜訪他們,然而這些太監們看到皇帝,看到溥儀非常的激動,於是高聲的呼喊萬歲爺,這下讓溥儀非常的驚訝,畢竟自己當了這麼多年的戰犯,已經沒有人這麼喊過他了,而現在太監高聲呼喊也讓他恍如隔世,無比的尷尬。

溥儀立刻就對太監說,這可使不得,現在不興那一套了,我已經不是皇帝,而是一名普通的公民了,下次叫我同志就行了。有的老太監還是非常的激動的。畢竟在他們的眼中溥儀就是他們的萬歲爺,所以說溥儀讓他們改口,他們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怎麼扶也不肯起來,後來溥儀還經常看望他們,但也立下的規矩,應該叫他同志。

既然溥儀開口的這些老人也很配合,見到溥儀之後就稱他為同志們,但是也總不能見到一個人,就叮囑一下,後來他調到北京植物園工作經常坐公交車,這個時候只要有人認出溥儀來,還是經常會山呼萬歲的,剛開始溥儀還要解釋,後來乾脆直接走開了,溥儀還是非常的識趣,畢竟大清已經亡了半個世紀了。萬歲爺的確已經過時了,不應該再叫了。

溥儀現在想要做的就是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1962年4月30日,溥儀和護士李淑賢結婚了,在1967年的10月17日,因為得了尿毒症,醫治無效,溥儀在北京去世了,享年61歲,在生命中的最後幾年中,他過得還算平淡,實現了自己的心願,安安靜靜的走過了生命中的最後幾年。


奇葩歷史大觀


清朝雍正皇帝為了讓年老出宮的太監、宮女晚年有個棲身之所,特意在紫禁城的西城區開了一塊“御賜”恩地,賜銀萬兩,給予土地,讓他在那裡居住,管理當地寺廟的香火、土地產業等,所得收入除一部分上交之外,其餘的都給了太監和宮女。

到了民國時期,居住在紫禁城的溥儀因為宮裡太監偷盜之風過盛,“無一不偷,儘可放膽地偷”,溥儀一怒之下,除了一些照顧後宮嬪妃的太監之外,其餘全數遣散,大力整改內務府。

由於一下子湧入太多的太監,恩濟莊無法負擔,很多太監只能另謀出路,多是找另外的寺廟寄身,像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在馮玉祥“逼宮”事件,從宮裡出來後就找到了北京北長街的萬壽興隆寺寄居。


溥儀作為接受過新式教育的皇帝,本來對太監這種特殊階層人物就沒什麼好感,可在從撫順接受教育改造後的溥儀,深感“人生而平等”的道理,對這些服侍了他前半生的太監們,內心總是有種愧疚,所以在他從撫順離開並回到了北京後,特意抽空去看了在各個寺廟裡居住的太監們,並親切地稱呼他們為“老朋友”。

據說一些老太監在見到溥儀後,還高呼舊社會的“萬歲爺”稱呼,更有甚者還直接下跪,搞封建王朝那一套,這事溥儀本人並沒詳細記載,到底是否有太監喊“萬歲”和下跪的事,我個人認為還是有的:畢竟當時溥儀去看一些遺老重臣的時候,他們“面容似乎還有點拘謹的嚴肅”。並且還有不少人表示:願意跟著溥儀走。溥儀開導他們,說“我跟著共產黨走”,遺老們才表示:“我也跟著共產黨走”。


連作為封建社會高階層的遺老們,內心還存在著“吾皇萬歲”這樣的封建糟粕,何況是被奴役了數千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太監們,他們內心的奴性早已是根深蒂固,在見到溥儀後會高喊“萬歲”和下跪這些事,我個人其實並不會覺得奇怪。

當然由於溥儀沒寫細,我們也無法得知溥儀是如何應對的,有說溥儀嚇得慌忙跪回去,有說溥儀親自扶起他們,併為他們開導:新社會不搞這套了,也有說溥儀嚇得扭頭就跑。

不過溥儀畢竟是見過世面的,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對老太監的封建做法,溥儀應該是微微一笑,將他們全部扶起來,然後坐在一起和他們談論出宮後的生活和新社會的風氣,教育他們,以後沒有皇帝了,大家都是平等的。

而且當時的太監們也已經不像剛出宮那時候的悽慘,“正在民政局為他們專辦的養老院中安度晚年”,相信溥儀在聽到這些後,內心的愧疚至少也能減輕一些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溥儀聽到老太監這麼一喊甚是尷尬,畢竟那是他曾經的職業,現在的他是共和國的一名普通公民,雖然兩者地位有天壤之別,但是溥儀都經歷了。從本質來說,溥儀是這些太監們的舊主子,當太監喊出“萬歲爺”這三個字時,往日的榮光如電影一般一幀幀閃現在溥儀和老太監們眼前,畢竟那是他們共同經歷過的歲月,是他們的回憶。但是往事已隨風而逝,雖歷歷在目,卻已成為舊時光了。溥儀心裡還是暖暖的,畢竟這個世界上還有記得他的人。

其實當時溥儀沒有回應,一切都在不言中,來敘舊已是最大的幸福,這些老太監是他的老朋友,能跟老朋友聊一下往事,也算是晚年的溥儀最有意義的事情了,至於“萬歲爺”“太監”等等的主僕關係已是幾十年前的老黃曆了。





上善似水


傅儀晚年的時候,他曾去看望曾經在宮裡侍奉他的太監,但是沒想到一見面,太監就對其磕頭跪拜,口中直呼“萬歲爺”三字,傅儀聽到之後感到非常難堪,因為他早就已經不是皇帝了,而今只是一介平民,“萬歲爺”這三字對他來說只是諷刺。其實傅儀是本著感恩的心去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