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體溫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類為什麼不朝高體溫進化?

小靜遊戲解說


體溫高有利也有弊,體溫高代謝就快,雖然免疫力提高了,但同樣也加速衰老了![捂臉]


一修哥丶


你可能對進化這個詞有所誤解,進化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沒錯,但也不是想往哪個方向進化,就能往哪個方向進化。要是能這樣隨心所欲的進化,人類早就進化成蝙蝠俠,一抖翅膀滿天飛,飛行的同時隨便也解決了體溫的問題。

體溫升高,免疫力增強,也沒錯。你也可能最近聽到太多蝙蝠百毒不侵的故事了。蝙蝠就是個飛行的病毒庫,隨身攜帶上百種病毒,從狂犬病毒,到SARS、埃博拉病毒,各個都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存在,但蝙蝠卻能百毒不侵,這就歸功於其高體溫以及強大的免疫系統。

蝙蝠是地球上唯一能飛的哺乳動物,想要飛起來,那消耗的熱量之大,可想而知。蝙蝠飛行時,心率號稱可達1000詞每分鐘,這樣高強度的運動使得蝙蝠的體溫,日常維持在40度及以上。蝙蝠只所以稱為流動的病毒庫,而自身不受影響,它高體溫下的強大免疫系統可以控制病毒的繁殖,能夠在有限的程度和病毒共生。

而我們人類只有在發燒時才能提高體溫,發燒相當於最高級別的動員,讓免疫系統開組馬力,在這期間要麼免疫系統把病毒殺掉,要麼高燒把自己殺掉。就像下面的對話一樣:

人類:免疫系統,為什麼我發高燒了?免疫系統:我提高了你身體的溫度,因為病菌無法在高體溫下存活很長時間。我:可是我也無法在高燒下,存活很長時間啊。免疫系統:我打賭病菌比你先死,如果賭輸了,那麼希望下輩子還有機會合作。

量子實驗室


既然體溫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類為什麼不朝高體溫進化?這是個好問題,隨著體溫的升高,使侵入身體病毒數量死亡的概率也會隨之提升,這就是通常為何我們生病會發燒的原因。那麼既然體溫高能夠抑制或者殺死更多的病毒,為何我們人類不進化為體溫更高的情形呢?

原因就出在生存成本上。地球上的任何生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自身基因都在發生著變異,這種變異是沒有方向性的,當適合環境的變化、有利於提高種群數量的突變則是有利突變,會在自然選擇進程中更好地被保留下來;而不利於環境的變化的突變,則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會明顯下降,在自然選擇中會逐漸被淘汰,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特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

在生物進化時,還有一個方面需要考慮,那就是突變帶來的生存成本問題,即所有的有利突變,在符合適應自然變化的同時,必須需要以更小的生存代價來換取最高的生存資源。有的突變雖然有利於適應自然,但對食物的獲取、能量的獲得、新陳代謝的速度等如果不利於機體健康或者加重了維持機體健康所承載的資源負擔,那也是不可持續的。

體溫調節機制就屬於這個生存成本優化的進化問題。當體溫升高以後,雖然能夠殺死的病毒、細菌、真菌等的數量,但同時也會帶來消耗能量的大幅提升,需要更多地來獲取各種食物、水、礦物質等來保障機體的正常運轉,同時也需要更加有效的體溫恆定機制來避免體內熱量的無效散失,這無疑加大了自身生存的負擔和代價。

另外,當體溫繼續升高之後,體內大量的有益細菌也會因為體內環境的不適應,而大批量死亡,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通過長期的進化,所有恆溫動物的體溫,都處在36-42攝氏度這個區間之內,而人體的恆定溫度則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在這個溫度之下,絕大多數的入侵病毒是不能夠生存的,也就是說,對於人體的37攝氏度,是一個最優化的生存成本溫度。

此外,人體還有著複雜有效的免疫系統,包括皮膚、黏膜組織、吞噬細胞、淋巴系統等等,對侵入的病毒和細菌有著強大的干擾和抵抗機制,因此更不需要以提高體溫這種高成本的方式來對付病毒的入侵了。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因為人類運動越來越少,所以體溫一直在降低。幾十年前正常體溫37攝氏度。現在正常體溫36.6攝氏度,降低了0.4度。而蝙蝠正常體溫40度。因為蝙蝠每天拼命在飛。人體每降低1攝氏度,免疫力降低30%,而且低溫有利於癌細胞生存。所以要變熱性體質就要每天做運動。


含有無意義的字母


既然體溫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那人類為什麼不朝高體溫進化?我們知道一些細菌病毒等病原體都有著自己的適應條件,高溫環境、強紫外線環境以及人類的消毒物品等對它們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那麼有人可能就會想,為什麼人類不進化出高體溫,這樣就可以自然的免疫所有病毒了?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我們一點點來思考一下。首先說生物進化論,在很多人的理解中生物的進化是有方向的,就是朝著“十全十美”的方向進化,也就是從人到神的一個過程。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生物進化的前提是有基因突變或者變異,這些變異的基因表達出不同的性狀。而在自然的環境中,某種性狀更利於存活,因此就被自然所選擇下來。

例如長頸鹿脖子為什麼那麼長?從進化論的角度來考慮,因為基因突變先出現了脖子長的群體,而自然環境的變化食物大量減少,只會脖子長的個體才能吃到更高處的食物,而脖子短的食物不夠就被餓死了,因此長久以往脖子長的長頸鹿基因遺傳下來。還有一種錯誤的理解方式,就是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他認為長頸鹿的長脖子是因為用的多。


從上邊也可以看出來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適應環境的過程,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進化出高溫體制來進行阻殺病原體?這還要從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是我們現在的免疫系統是否是不堪一擊?這個問題大家都很清楚,人類的免疫系統足夠強大,其實可以應對很多的細菌和病毒入侵,方式就是通過發高燒。並且我們並非時時刻刻都有病毒入侵的,如果一直處於高溫狀態並不合理。



身體溫度並非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需要細胞提升新陳代謝的速度,而這個速度的提高一般就意味著壽命的變短,因為細胞分裂複製的次數是固定的,新陳代謝越快消耗越大,我們的壽命會變短的。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身體已經找到應對病原體的方法了,那就是免疫系統。我們在進化的同時,實際上病毒也在不斷的進化。你想著把體溫提升到40攝氏度,那麼病毒最終就可能進化到適應這樣的溫度。


用高溫來抑制病毒在自然界中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那就是蝙蝠,這是翼手目動物的統稱,大約共包含1200種,它們也是哺乳動物下僅次於齧齒目的第二大類群。也是唯一具備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實際上正是需要飛行,同時體型較小散熱較快,因此蝙蝠需要有超高的新陳代謝速度,蝙蝠的心臟每分鐘可以跳1000下,正常體溫可以達到40攝氏度,這些都是為了飛行能力。

而恰巧這樣的高溫體制也讓蝙蝠成為了大多數病毒的自然宿主,什麼是自然宿主?這就意味著宿主是可以和病毒共生的,蝙蝠的壽命最高可以達到30年,這在它們那個重量級的絕對是超高壽命。科學家在數百種蝙蝠身上共發現了大約4100多種病毒,現在的新冠病毒的源頭大概率是蝙蝠。而其他一些常見的如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SARS病毒等等都來源於蝙蝠。


每種生物都有自己應對自然的辦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並非是缺什麼就會進化出什麼?那豈不是比神仙還厲害了?



科學黑洞


這種觀點其實是對進化論的誤解,認為進化總是會朝著“無敵”的方向進行,會朝著“完美”的方向進行,某種意義上也是“用進廢退”的觀點。

什麼是用進廢退?舉個通俗的例子,有人經常這樣說“人類一直做振臂飛翔的動作,最終就會像鳥一樣飛起來”,這就是用進廢退的直接表現。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不然的話,人類早就是無敵的存在了。

進化,是基於兩點發生的:基因突變,自然選擇。而基因突變是非常隨機的行為,我們無法控制也無法預測人類基因到底如何突變。但無論如何突變,最終都要生活在大自然環境中,而這時自然選擇就發揮作用了,會選擇更適應環境的基因突變保留下來,而不能適應環境的基因突變就會被淘汰,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再舉個例子,長頸鹿為何脖子很長?不是因為長頸鹿經常伸脖子試圖吃高處的樹葉,而是長頸鹿在基因突變的過程中出現了脖子長的長頸鹿,也有脖子相對較短的長頸鹿,而脖子短的在自然選擇過程中被淘汰了,最終只剩下脖子長的長頸鹿!

或許在遙遠未來,人類在基因突變過程中會出現高體溫的人類,而如果高體溫人群更適應環境,相對低體溫人群不太適應環境,低體溫人群自然會被淘汰。

但我們考慮問題不能僅僅從一方面去考慮,高體溫確實能更好地殺死病毒(提高免疫力並不嚴謹),但也僅此而已,但高體溫的負面效應更多,比如意味著人類必須需要更多的能量來維持高體溫,這對於人類生存並不利!

說白了,進化,並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進化是非常隨機的選擇,我們無法預測,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來選擇!


宇宙探索


你只看到了表象根本不明白內在原因,體溫升高能提高免疫力這是謬論,只有說發燒能提高免疫力,人為什麼會發燒?發燒為什麼能提高免疫力,那時因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在發揮作用的時候才會發燒,因為需要大量的白細胞運往感染部位,血液循環加速,所以才會表現為發燒,也可以說發燒是人體抵抗病毒的表現,你單純的提高體溫有個毛用!!!


Nero747


蝙蝠體溫高並不是為了抵抗疾病,它是為了飛行,蝙蝠是哺乳綱唯一會飛行的動物,飛行需要高的耗氧量,高水平的新陳代謝,緊跟著就是高速的心跳與呼吸頻率。而人類不需要飛行,不需要高的新陳代謝頻率。鳥類也是這樣的,只不過蝙蝠是哺乳綱動物,與人類親緣關係相對鳥綱更近一些。

從長期來看,人類在向降低新陳代謝速率的方向演化,所以人類平均體溫呈微量下跌趨勢。




厲害了word戈


提這個問題的人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那就是認為人體可以無限的提高能力,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無論人體還是其他生命體都必須受到大自然基本規律的約束。

人體可以基本類比為一臺可以進化升級的機器。這臺機器的終極目的是生存,但可獲得的資源和能量是有限的。所以這臺機器需要經過突變來不斷調整自身形態,來適應環境從而不被淘汰。有人會說,那往獲得更多能量資源的方向進化不就行了?事實上有很多生物就是這樣進化的,但它們最終都滅絕了。比如恐龍時代出現過幾十上百噸的大型陸上生物,每天吃的食物以噸記,利用的能量和物質比人強太多,但毫無例外,這樣的生物都智力低下,行動遲緩,而且不能有效得應對環境變化,條件稍有不好就滅絕了,在生物史上存在的時間可謂曇花一現。相反倒是小型生物,比如蟑螂,各種真菌,吃不多喝不多,卻在地球上存在了幾億年還興旺不衰。由此可見,能量和物質的獲得不是關鍵,利用效率才最為重要。

這個推論應用到人體上,就會明白在有限能量物質獲得的前提下,人體能獲得的進化是有限的。人體當然可以向高體溫方向進化,但這個進化的效率令人懷疑的。作為同一個世界的生物,人類可以這樣進化,病毒細菌同樣可以,而且肯定比人類快得多。而由於資源有限,人體在獲得高體溫的同時,肯定得放棄其他某些方面的特長,這買賣值不值就只能交給大自然去判斷了。


玄鋒夜話


高體溫,會造成高新陳代謝速度,高能量消耗,高機體器官損耗,結果是,壽命縮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