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在剛結束不久的第77屆金球獎頒獎典禮的現場,一部電影引發了眾人熱議,它就是成功擠下《愛爾蘭人》和《婚姻故事》一舉拿下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的《1917》。


《1917》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1917海報)


這幾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為在此之前它實在是太冷門了,沒辦法,馬丁斯科塞斯關於漫威的言論鬧得沸沸揚揚,給上線Netflix的《愛爾蘭人》吸引了不少目光。同樣,黑寡婦斯嘉麗自身的話題度也給《婚姻故事》帶來不少流量。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婚姻故事)


相比起來,只有導演薩姆·門德斯能給《1917》帶來一些圈內的目光,這個曾執導出《美國麗人》的英國導演,在34歲的時候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但是,這部影片卻有一個最大的噱頭,那就是119分鐘的影片,一鏡到底。


從影片開頭士兵坐在睡下小寐到影片結束時士兵再次坐在樹下閉上雙眼,整部影片,首尾相連,一氣呵成。


那這部號稱一鏡到底的一戰影片,到底怎樣?


01

小人物的聚焦


關於戰爭的影片實在是太多,但不少影片是以二戰為主題,關於一戰的電影實在是不多見,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抵就是斯皮爾伯格的《戰馬》。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戰馬)


談論到為什麼要以一戰做背景時,導演薩姆·門德斯表明《1917》是根據他祖父阿爾弗雷德的回憶錄改編而成,導演的祖父是一戰時期派遣在法國參戰的士兵,承擔信號兵一職,也就是穿過敵區,及時傳達信息和尋找在戰場上失散的士兵。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影片中,中尉布雷克和下士斯科受命前往前區給麥肯齊上校送達停戰的信息,如果消息送達不及時,幾千將士就會落入對方的陷阱,這其中就包括布雷克的哥哥。為此,他們必須要穿過德軍的防線,在天亮之前將將軍的信件成功送達。


劇情簡單而又明瞭,沒有揉入太多的複雜性,當然,這也必是導演使用一鏡到底拍攝的一大理由。


不同於其他極具主人公色彩的戰爭片,導演將影片人物刻畫集中放在兩個極為平凡的小人物身上,說實話,兩位演員在“顏值”上實在是不出挑,若不是鏡頭一直跟隨著二人,筆者也都把握不準這是主角。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相比聚焦上位者的戰爭電影,小人物的視角反而更接地氣,也更容易讓沒經歷過戰爭的觀眾聯合日常生活產生共鳴。


片中,斯科疑惑的詢問將軍如此危險的任務為什麼只有兩個人去,將軍的回答耐人尋味,“無論下到地界還是登上王位,獨自旅行的人走得最快。”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但第一視角和第三視角的來回切換,在增強身臨其境的觀影體驗的同時也犧牲了多個人物角色塑造,遊戲般的掃描視角註定觀眾看到的每個人都是主人公視線之內的人物。這就使其他人均成為主人公完成終極目標路上的路人甲。如“卷福”飾演的只在片尾出現的麥肯齊上校,“臉叔”飾演的不近人情的艾林摩爾將軍,及馬克·斯特朗飾演的半路施以援手的上校等。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總的來說,這場針對小人物聚焦的一戰戲碼,利弊各顯。


02

偽長鏡頭還是一鏡到底?


在去查找影片資料的時候,筆者發現了一個比較好玩的事情。那就是影片攝影師羅傑·迪金斯在瞭解導演一鏡到底拍攝的要求後曾一度表現擔憂,怕影片成為一個過度炫耀形式而失去故事內核的“攝影美片”。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導演薩姆·門德斯和攝影指導羅傑·迪金斯)


其實這種擔憂並不稀奇,而且在影片拍攝中經常出現,導演在拍攝中總想讓影片的形式更有美感,而攝影師總會擔心喧賓奪主弱化了故事性。可見,影片中形式和故事的均衡是導演與攝影師極力配合的成果。


導演堅持一鏡到底也有其自身的考量,他認為這樣會讓觀眾得到浸入式的體驗,身臨其境,更有代入感。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從一開始我就想以實時方式拍這部電影,讓觀眾一同踏上旅程,與角色同步呼吸。‘一鏡到底’是講述這個故事的最好辦法。

當然,所謂的一鏡到底,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鏡到底,而是有多個長鏡頭拼接而成,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1917》是偽一鏡到底。


但即便如此,剪輯師李·史密斯也不敢放鬆,他負責將這些長鏡頭無縫拼接在一起,這就要求每一個銜接處和剪輯處都要非常精確,才能呈現出全片一鏡到底的效果來。


另外,電影之所以在影視美學上極具風格,也不單是因為一鏡到底這一藝術手法,畢竟早先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就已在《俄羅斯方舟》中實踐過,而是因其技術和藝術的完美融合,故事本身的藝術性和技術的服務性無疑讓影片在視聽方面做到精湛,從而也就使影片更加驚豔。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03

戰爭美學的另類詮釋


《1917》除長鏡頭外,另一引人注目就是它的戰爭美學。


其中,影片色調前後就變換四種。


主人公在接到任務及穿越敵區那一段是陰冷的黃色,泥濘的黃土,髒汙的河水以及隨處可見的屍體是影片前半部分的主要基調。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二人成功越過敵區後是草原的綠色,這裡的草地尚未被彈藥染成一柸焦土,甚至還有櫻桃樹和產奶的奶牛。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接著,就是影片中最美的一段,黑夜中,斷壁殘垣的

紅色火光猶如末世時的地獄之路,雖然美麗卻暗藏兇險,而燃燒的十字架也不知將英魂引向何方。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在照明彈的投擲下與時間賽跑的斯科,必定會載入影史成為被屢次提起的鏡頭之一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然後,在主人公跳入河中後極致的藍色便侵佔熒幕,抱住枯木隨波沉浮的男主在飄飄灑灑的櫻花瓣中獲得了新生。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最後,完成任務的主人公如釋重負的走向一棵樹,色調再次迴歸綠色,象徵著生命的留存。


1917這部一鏡到底的一戰電影到底如何?

不少人在觀畢影片後都讚歎影片的美麗色彩,甚至把它評為當下最美的一戰電影。一直以來,戰爭與美麗從不搭邊,但在薩姆·門德斯的電影中,戰爭成為一種獨特的美學。


總的來說,《1917》拿到金球獎實至名歸,同時,這部片子也在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的提名名單中各佔一席之地,是否能繼續拿下大獎,還需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