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很多珠寶都扔進了故宮的深井裡,為何沒有人去打撈?

小龍談歷史


故宮共有大大小小的井有72口,經過了明清兩代末期的混亂,其井中也一定有奇珍異寶,但也並不是沒人打撈,也至少被打撈過四次!

這四次都是被不同的人打撈,最開始是被李自成。

李自成在攻下京城之後就開始對於京城中的富商官吏展開了嚴刑拷打想要詢問出財寶的下落,紫禁城中的寶貝自然也不會放過。

但崇禎是一個狠人,在揮劍斬殺了自己的妻兒子女之後,對於皇宮中的珍寶也可能會將其藏起來不給李自成發現。

李自成在皇宮中轉了半天也沒有想到其他的珍寶去了哪裡,於是就盯上了那些深井,組織人員開始打撈井中的珍寶。

但通過一番忙碌之後,打撈起來的也很少,於是就認為是被明朝官員給藏起來了,就開始了更加嚴厲的拷打。

第二次就是慈禧太后了,慈禧太后西狩的時候,也放了很多的珍寶在井中,甚至還投下去了一個珍妃。

在從西安回到北京之後,慈禧也想起來了那些被投下去的珍寶,於是就開始組織打撈,但扔下去容易,打撈起來的卻少了很多。

第三次則是在清朝滅亡之後,溥儀組織的打撈,那時候的清朝皇室窮途末路,缺錢缺的厲害,溥儀年幼,於是當時的妃子們也參與了打撈。

可是也沒有撈出什麼出來,最終只能被馮玉祥灰溜溜的趕出了紫禁城。

這第四次就是馮玉祥自己了,在將溥儀逐出皇宮之後,馮玉祥也打撈了一次井中的珍寶,也和之前一樣,馮玉祥也沒有撈出什麼出來。這也是因為故宮中井的特點決定的。

故宮的井口十分狹小,稍胖一點的就會卡在井口,並且十分的狹隘,並且水井的下方也並不都是水坑,很多都是在地下暗河的上方,珍寶扔下去之後,很多都被沖走了。


三書青史


去過故宮的朋友,都知道故宮大大小小小小的井有72口,1995年考古專家,在故宮的一口井中打撈出一個明朝的窯器,做工精美,品相好,這讓人們相信故宮的井裡有很多珍寶。

據說199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為了活命,走的匆忙,只帶了一部分的金銀珠寶,大部分都扔到了故宮的深井當中。那麼,為什麼故宮的深井裡有這麼多的珠寶,卻無人去打撈呢?有書君分析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繁華背後是非多,打不上寶貝可能打上白骨

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自然是個奢華之地,也是一個是非之地。在皇宮裡為了得到皇帝的恩寵,妃子們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各種陰謀手段無奇不用。

而這一口口的井,就成了人們自殺或者被殺的工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珍妃井”。在八國聯軍攻打紫禁城時,慈禧因為一直仇視珍妃,便在倉惶西逃前,命人將珍妃推入到了貞順門內井中,因此得名“珍妃井”。

再者,那時候個各宮的娘娘想要處死宮女或者太監的時候都會把他們投到井裡,這樣不容易被人發現。所以,故宮的井就成了藏匿屍體的最佳場所。隨意打撈的話,可能撈上來的不是寶物而是屍骨。

2.井口小,打撈難度大

故宮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裡面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文物,都有一定的價值。之前因為參觀者的安全,很多古井下面都用石頭堵死了。如果硬撈的話,不但會對古井造成損壞,嚴重的還可能出現塌方。

而且古井的井口也都很小,想要安全打撈需要器械進行輔助,難度很大。

3.時間久了,珠寶隨水而去

很多人認為水井就是一個坑,其實,水井下面是跟地下河相連,即便有再多的寶貝扔下去,時間久了也會被水流沖走或者被河沙河沙掩埋,所以,扔下去時間久了,就很難再撈到。

4.影響遊客的參觀

這些井早就成為人們投幣的許願池,即便裡面有寶物,也早就被這些硬幣所覆蓋。再者,每天慕名到故宮參觀的人很多,很多人都來自很遠的地方。

如果打撈必然要將故宮有井的地方進行封鎖,這樣十分影響遊客的參觀,搞得人們怨聲載道,有點得不償失。

所以,有書君認為與其,去打撈那些費力不討好,又或者早就不存在的東西,不如讓給故宮保持一份神秘感。讓更多的人對故宮產生興趣,從而促進故宮的文化發展不是更好嗎?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非常感謝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最近特別盛行一種類型的視頻,那就是不少人拿著強力磁鐵或者是金屬探測儀去戶外去河中還有深井打撈東西,以獲取播放量。還別說,人們對於這些比較難以探知的地方所存在的好奇心是非常大的,所以播放量一直不錯。這裡面這些視頻發佈者除了想要以此來吸引粉絲收穫播放量之外,也存著指不定就能撈到什麼貴重物品,發上一筆橫財。而打撈深井就成了他們的首選,畢竟一般的古井存在時間長,而且很少有人去探測,加上之前流行的許願啥的喜歡往井裡扔財物等等。

那麼其實要說哪裡的深井最有可能存在寶藏,那就是故宮莫屬了。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皇帝居住的地方,國家的中心,裡面的寶藏肯定是數不勝數的,這一點就從目前故宮博物館中展出的一些珍品就可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要知道,在這之前,軍閥,八國年均,甚至包括皇宮內部人員,都曾經盜竊過故宮的寶藏,而且還有很多的寶藏都是不被展示出來的。而作為故宮中比較神秘的地方,深井中也一定存在著不少的寶貝。因為這裡藏寶藏難以發現,而且真要找的話又容易,所以就成了不少人選擇的好地方。但是自從建國以來,很少有人去將這些寶貝打撈上來,就算是所謂的專家也沒見站出來發表打撈井中寶藏的言論。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無外乎就一下幾點原因

第一點,井裡雖然寶貝眾多,但是同時也是個殺人拋屍的好地方,從明到清,上到嬪妃下到宮女太監,日積月累的下來,肯定聚集了不少的陰氣,雖然作為新時代的好青年,不應該相信這些,但是畢竟也確實膈應不是。還有一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都有死者為大的概念,故而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其實也不會去叨擾這些亡魂。

第二點,雖然井中的寶藏肯定存在,但是量也不會太大,相比於故宮本身存在的文物,其實也就沒有必要費時費力的去進行打撈。還有一點是,故宮現在是屬於國家財產,全人民的共同財產,就算是這些文物一直在井中,那也是我們的財富,並不會被人所盜竊,把他們留在井中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保護。畢竟真要被打撈上來了,那麼財帛動人心,到時候指不定又有什麼流失的可能。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目前故宮中的井口都不是很大,如果想要打撈或者是挖掘的話,必然會破壞故宮古井的結構,這樣的結果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畢竟故宮中的任何一件文物建築都是我國的財富。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不確定的寶藏去破壞現存的文物建築,這樣的做法實在不可取。而且很多遊覽故宮的遊客,都喜歡將硬逼扔進井中,以求平安,長此以往,井中的硬幣數量達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數字,真要想要打撈,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此種種,才導致了無人打撈故宮井中寶藏的原因。但是最後最主要的一點還是,從個人層面來講,有著國家在保護文物的措施,肯定不太現實,從國家層面來講,國家沒有必要去挖掘打撈,所以最後就成了現今的局面。


櫛比輿言


國外列強的侵略和掠奪,國內新思想、新運動的爆發,使得這個延續了兩百多年的王朝從當初的繁榮,走向了衰敗的深淵。據說在當時,為了防止紫禁城中的珍寶被掠奪、被搶走,一些滿清的貴族們選擇將珍貴的文物丟到井裡。可一些在宮中的宮女、宦官們明知道井中有很多珍寶、明知道在井中有很多的寶物,但卻沒人願意去取,沒人願意去拿,這一時間成為了很多人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故宮中的井

在明朝的時候,故宮中的水井所起到的作用是“飲用”和“滅火”,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在故宮中水井很是常見,據相關人員統計,故宮中的水井多達上百口(也有人說是七十多口)。可能是出於技術問題,或是一些講究,這些皇宮中的水井大都深而窄。在最初的時候,這些水井所起到的作用還是供人們進行飲用,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皇帝的更換,皇宮中水井的作用便慢慢的只是成為了滅火所用,已經沒有人去打水飲用了。後來在晚清的時候,這些水井居然還成為了皇家珍寶的儲藏之地。

打撈有難度

要知道,故宮井的設計是極其簡單的,它是深而窄,水井的寬度也大都只有十寸左右,約等於現代的三十三釐米左右;這已經不是有點窄,而是相當的窄了,這就使得宮中之人若想去打撈的話,會非常的有難度,是極其不方便的。而且因為他們是做見不得光的事情,若想去打出什麼東西,是不可能在晴空萬里的早上,而是既有可能在隱蔽性較高的晚上;畢竟古代的時候沒有電燈和手電筒等發光照明設備,只有一盞微弱的油燈,所以這更會在無形中加大了他們的“施工”難度,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井口、這樣的天氣,以及在這樣的時候進行打撈,說不定會使得這些來碰運氣的人腳底一滑掉進去,溼滑、狹窄的井壁,以及冰涼的井水足以讓落入者送命。

因為害怕而不敢打撈

在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後,一些有氣節的明朝妃子以及宮女們,不是選擇上吊自盡,便會選擇投井自殺來保全名節。大家想一想,宮中的宮女這麼多,而故宮裡的水井也就百餘左右,可想而知在這些水井裡會有多少屍骨。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事情,所以在滿清貴族入住中原,在故宮居住下來後,他們的飲用水便是從外界打來的,而水井也就自然成為了擺設和滅火應急之物。因為宮中的一些“老人”都知道這些水井的“黑料”所以不僅自己不打,也一定會一再告誡“新人”,畢竟在古時候,很多人都非常的迷信,所以對這樣的事情也就自然非常的害怕和忌諱,這便使得他們即使知道在水井中會有珍寶,但絕不會去打撈的原因之一。

因為猜忌和爭鬥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有人的地方也就會有江湖,畢竟在宮中的還是一群宦官和宮女,這就自然而然的使得他們互相博弈,互相耍心眼。畢竟皇宮中也是一個小社會,他們這些下人的升遷,所仰仗的便是自己主子的提攜和培養,他們正是在這深宮中學會了低調、忍耐以及鬥爭。


木劍溫不勝


當年,慈禧太后因為害怕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城而向西部逃竄時,許多宮中寶物沒有帶走,又擔心被八國聯軍掠去,於是下令丟入宮裡的深井中。後來溥儀被逼退位,許多東西沒法拿走,也埋入紫禁城或扔到深井去。新中國成立後,考古專家在故宮中也挖出過不少的珍貴文物。

故宮七十二井

據說故宮裡有72口井,而用來喝水的卻非常少。有些井還曾經溺死過人,比如光緒的珍妃就是被慈禧投入到了井中而死,因此如果去打撈的話,撈上來的可能有很多屍骨。再說,故宮的井口很狹小,稍微胖一點的人就有可能卡在井口。真要打撈的話,用起器械來,在這麼狹隘的空間施工也是特別困難的。



而許多井的下面早已用石頭堵死,需要大型機械拆除,才能摸進到井的深處打撈。這樣的話很有可能損壞這些古井,甚至在施工過程中很有可能發生塌方,而破壞了井體,那也算是對文物的損壞。另外一個原因是,這些古井被許多遊客當作為許願池,很多硬幣被拋入下去,文物已經被掩埋,或者很有可能已經被損壞。


綜合上述種種因素,因此沒有去故宮裡的深井打撈東西。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故宮佔地雖然只有七十多萬平方米,但是裡面卻有七十口深井,其中還不包括被封的,

和荒廢的。

這些井都是被用來飲用和防火災的。明朝滅亡以後,很多珠寶都扔進了故宮的深井裡,為何沒有人去打撈呢?

首先,因為這些深井都是鎖龍井,水井下面都是地下溝或者是地下小溪,它們都是井水

的源泉。

甚至有的深井是直接與地下河聯通的,所以珠寶扔進故宮的深井裡後,除了些特別沉重

的金銀首飾以外,其餘的像珠寶這樣比較輕的珠寶,就會被地下溝的水流沖走,因此,

珠寶扔下去,過一段時間,就被水衝跑了,是撈不到的。

另外,故宮裡的深井口都特別的狹小,稍微體胖一點的人就會被卡在井口。

如果要打撈的話,必須運用機械設備,而在這麼狹隘的空間動用機械是不可能的,並且一些井的下面,有些已被石頭堵死,需要用大型設備拆除,才能進入到井的深處打撈,

這樣的操作就會把古井損壞,甚至在施工的過程中,還可能會發生塌方,損壞井口,破

壞文物。

在清朝滅亡的時候,軍閥們曾允許溥儀在皇宮繼續住居,但是也沒給什麼生活費,因

此,宮裡的太監們為了宮內的生計,就會想方設法將宮裡的寶物偷到外面去賣,來換取

生活必需品,所以他們也會在故宮的深井裡進行打撈。因此,深井裡能夠打撈到的珠

寶,也會被他們打撈乾淨。

再就是慈禧西逃回京後,故宮雖然遭到重創和搜刮,慈禧還是會對重要的寶物進行重新

規整,將出逃之前扔在深井裡的寶物打撈起來,這樣就更加減少了深井裡的寶物了。

筆者認為,故宮深井裡曾經可能有過很多的寶物,但是經過後來的種種行為,可以確定

裡面還有一些寶物,但是少之又少.


江水趣談


故宮佔地七十多萬平方米,據現在的不完全統計,裡面至少有七十口井,其中還不包括被封的、荒廢的。這些井的目的主要是用於飲用和防火的,而且正如問題裡說,裡面也有著不少的名貴珠寶。

可為什麼如此近水樓臺,卻沒有人去打撈呢?這主要是有兩方面的原因。


明清太監或者宮女為什麼不去打撈故宮井裡的寶貝呢?

首先是沒機會,要知道打水吃飯或者取水滅火都不可能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有專門的打水、救火人員,成群結隊地過去。這時如果有人想要撈出裡面的珍寶,那要不就得瞞過其他人的耳目,要不就得賄賂其他人一起打。

這就導致了打撈珍寶的成本和危險性過大,因為一般的小太監和小宮女是不敢打的,也不知道那口井裡會有寶貝,而管事太監也不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就算真的打撈出寶貝,也得上交朝廷。

再者,我們知道故宮井裡的冤魂是很多的,光清朝就有珍妃投井、五妞投井等命案,尤其是珍妃井,相傳自珍妃之後那裡就一直鬧鬼,為此慈禧還用了不少辟邪之物,又是鐵門又是鎮牌的,還下令任何人不準靠近那口井。那連靠近都不能靠近了,又談何打撈呢?


而且這還只是清朝,明朝崇禎皇帝上吊後,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宮嬪妃和宮女為了不受到賊兵的侮辱,她們會選擇怎麼辦呢?答案:投井。

據《明史》記載:紫禁城破當日,光跳玉帶河自盡的嬪妃宮女就達兩百多人,還有不少宮女是跳井自盡的。這其中還有一段故事:一個姓費的十六歲宮女跳井後沒死,被闖軍打撈了出來,於是謊稱自己是長公主(皇帝的女兒),被許配給了一個姓羅的將領,半夜費氏懷揣利刃刺殺了羅某,然後自刎。

可以說故宮的每口井在明朝末年就已經背上至少一條人命了,這對於很看重吉祥,忌諱人命的國人來說,自然不會去打撈,萬一沒打撈起寶貝,反倒打撈出一具白骨,那自己不但感到晦氣,更是百口莫辯了。在清朝入關後,故宮井水很多都已經受到了汙染,所以清帝是特意安排從西直門去玉泉山那裡打水來飲用,而不敢直接去打井水來用了。

而滅火的話,則是先儲存幾大缸水備用,反正那些故宮井水是沒人敢再用了。所以故宮井裡雖然有不少寶貝,但卻沒人去打。身份低的沒資格打,身份高的不屑於去打,更何況那些珍寶大概都隨著水流不知流到哪裡去?要撈的話也不是在井撈,而要去河邊碰碰運氣了。


故宮各處都有專門用於滅火的儲水大缸



一貳一橙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原因一,撈不到。

很多人認為水井就是水坑,這是完全錯誤的。

其實,水井的下面肯定是地下河至少是地下小溪,這就是井水的來源。

有些深井是直接同地下河聯通的。

大家知道什麼是鎖龍井嗎?

其實就是井下面是很大的地下河,所以才可能深不見底。

故宮也是一樣。

珠寶扔到故宮的井中,除了一些非常沉重的金銀首飾,其餘較輕的珠寶很容易被地下河的水流沖走。

所以珠寶扔下去,時間一長就沒了,撈不到。

原因二,早就被人撈過了。

誰都知道,宮女、妃子自己投井自殺,是株連家族的大罪。

所以宮內的這些女人是很少跳井的。

跳井的時候,無非是兩種情況,一是明末李自成和滿清攻入時,宮女為了不被淫辱,投井自殺。但李自成殺入紫禁城以後,早已打撈過井中的屍體,尋找是否有寶物。滿清也是一樣。

二是被害死的女人,比如被慈禧太后下令投入井中淹死的貞妃,還有其他可憐的女人。

但這些人均是零星的,稀少的,而且很多是被被人投入井中而不是自己跳下去。

所以,他們帶著的寶物是很少的,不值得一撈。

原因三,就算有也不敢撈。

古代的迷信思想是,女人自殺或者被殺時攜帶的珠寶,不能隨便佔有,不然可能有大禍。

一種說法是,這種珠寶帶著主人的陰氣,很容易讓私吞者遭遇不幸。

說通俗點就是怨靈纏身。

你別說,薩沙還真看過類似的案例。

上海有個雌雄大盜,女的在富婆家做保姆,男人讓女友私下開門,入室殺死富婆搶劫。

兩人跑路時,男劫匪將從富婆手中脫下的大寶石戒指,送給女友佩戴。

結果兩人跑路試圖進入香港時,香港邊檢通過大陸通報的案情,尤其是這麼大的寶石戒指,將兩人抓捕後遣返回來,都槍斃了。


薩沙


末代皇帝溥儀寫過一本回憶錄,名為《我的前半生》,其中詳細提到過滿清滅亡後宮裡的珍寶去向。

溥儀曾說,當年跟隨洋人帝師莊士敦學習的時候,莊士敦曾告訴他一個秘密,辛亥革命以後,地安門的大街上突然新開了許多家古玩鋪,這些店鋪的老闆有曾經宮裡的太監,也有不少當年內務府的官吏,因為是辛亥革命以後,整座紫禁城已經由北洋軍接管,因此大批的宮中太監和滿清遺老被迫離開皇宮,溥儀幾乎每天都能看到有人搬離皇宮,從此再也沒回來。

而據莊士敦所言,當時一些太監在被遣散離開皇宮後,便會帶著從宮中拿出去的寶物到地安門前的大街上去賣,短短几年間,故宮內的大量珍寶頻繁出現在各家古玩店中。

這表明當時的很多珠寶,已經被大量的帶出皇宮,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文物,只是一少部分,再加上當年八國聯軍的大肆搶掠,以及後來清室滅亡幾經混亂,不可計數的珍寶也早已流失出宮,就此下落不明。

至於問題說的扔進深井裡,其實故宮的底部有一條地下河,連通午門處的“內金水河”,幾乎貫穿整座故宮,主要用以提供日常用水,並起到排水作用。

如果當年的確有大量珠寶扔進深井,那麼我想大多數珠寶也早已經由地下河流走,或是沉沒於井底之中,試想動盪年代,時值兵荒馬亂,而紫禁城又是政府管控重地,不會有人能趁機進入打撈,更何況想要從深井中打撈東西,絕非一朝一夕之舉,相反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再加上故宮裡的井,相信去過的人都知道,一般都很深,而且很窄,僅供一人入內,在如此狹小的空間裡想要撈起來沉重的珠寶,不單需要過人的臂力,也需要多人的團隊才能完成。

當然深入思考,還有一個關鍵因素,不知所謂的“很多珠寶都扔進了故宮的深井裡”這個傳說,是從何而來?

如果是滿清宣告滅亡,那些昔日的奴才和太監拖著大箱小箱的跑還來不及,為何要把珠寶都扔進深井裡?難道是為了日後再回到宮裡好取出來嗎?

那為啥不乾脆直接帶走呢?

如果日後回到紫禁城,全是荷槍實彈的北洋軍站崗把守,就算有八十個腦袋,那也不夠闖一回的啊。

要我說,這種說法純屬坊間傳聞,信不得真。


錢品聚


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結構古建築,一定是北京故宮。

明朝、清朝兩代大部分皇帝都生活在故宮中,中國古代故事最多的地方就是皇宮,所以故宮故事特別多。

北京故宮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

故宮現在至少還有70多口水井,這些水井分佈在故宮的各個角落。

故宮裡的水井非常特別。井水不能喝,只能用來澆灌花草、或者消防滅火。

故宮的深井中肯定有珠寶

故宮的水井還有兩項特殊用途:一項是用來掩藏屍體或者殺人;另一項是用來收藏珠寶。

明清時期,皇宮中的太監、宮女為了洩恨,有時候會偷偷把嬪妃的珠寶扔進水井中;嬪妃預計自己即將受到懲罰了,也會把珠寶扔進水井中,不讓他人得到。

大規模把珠寶扔進水井的,應該有兩次:一次是李自成進入皇宮前夕,崇禎帝及其嬪妃們,會把大量珠寶投入井中,不讓農民軍佔有;

第二次是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準備西逃時,帶不走的珠寶都會投進水井中。

所以,故宮的深井中一定有珠寶。

故宮深井中的珠寶至少被打撈過四次

李自成、慈禧太后、溥儀、馮玉祥都打撈過。

李自成進入故宮後,冊封劉宗敏為汝侯,節制文官,主持對明朝官吏拷掠索餉。

因為在皇宮中搜索到的珠寶太少,劉宗敏組織人員打撈過井中的珠寶,但是,撈上來很少,所以,李自成與劉宗敏認為珠寶金銀都被明朝官員收藏起來了。

劉宗敏命人特別趕製了5000副夾棍,用來逼迫明朝官員們交錢。

第二次是慈禧太后從西安回到北京故宮之後,組織人員打撈過一次。

這次打撈是有針對性,只是把逃跑時藏匿珠寶的水井打撈一遍,目的是取出投下去的珠寶。

慈禧太后從離開北京,再回到故宮,間隔時間不是太長,哪些水井中投放了珠寶,還是記得的。

另外兩次打撈故宮中的珠寶,發生在清朝滅亡之後。

清朝滅亡後,第一次打撈故宮水井中的珠寶,是溥儀生活在故宮時期。

清朝末帝溥儀被逼退位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准許他住在故宮,並且每年撥款400萬兩白銀用於生活。但是,很多時候資金撥付不能到位。

袁世凱忙於賄選、應付戰爭,自己的經費、軍費都是捉襟見肘,哪有錢撥付給溥儀呢?

其他軍閥,都和袁世凱,差不多。

只有後來大富豪軍閥張作霖確確實實資助不少真金白銀,用於溥儀維持生活。

張作霖資助之前,沒有經濟來源的溥儀,主要依靠變賣故宮珠寶維持日常開支。

故宮珠寶是有限的,再說有一些珠寶,溥儀也是捨不得變賣的。

因為宮中有的人知道,水井中有些珠寶,所以,溥儀組織太監打撈過水井中的珠寶。

溥儀挺顧家的,對待家裡人會盡力資助。

溥儀父親維持一家人的生活,有一段時間,也是依靠變賣故宮珠寶,那些珠寶中的一部分就是從水井中撈上來的。

清朝滅亡後,第二次打撈故宮水井中的珠寶,是在馮玉祥將溥儀逐出故宮時期。

馮玉祥之所以將溥儀趕出故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需要軍費,需要用故宮中的珠寶充當軍費。

溥儀住在故宮13年,一方面皇宮生活需要經費,變賣了一部分珠寶;另一方面溥儀親人生活也需要經費,也依靠變賣皇宮珠寶;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故宮其他人員也會從故宮中將珠寶偷盜出宮。

馮玉祥進駐故宮時,明的能獲得一些珠寶,但是,遠遠不夠軍費開支的,馮玉祥命令士兵在故宮中大肆搜索珠寶,包括組織士兵對故宮中的水井進行打撈,能撈上來的珠寶、都撈上來了。

除了以上四次打撈之外,真的沒有人打撈過故宮的水井。究其原因,可能是以下三點:

第一點:煞氣太重,不敢打撈

明清時期,故宮的水井中,不僅藏有寶貝,也有不少死人。

有的太監、宮女犯了錯,就被扔進水井淹死;明爭暗鬥中,導致死人,屍體也會掩藏進水井中。

明朝萬貞兒不知道將多少妃嬪的屍體、小孩的屍體投進故宮的水井中了。

慈禧太后命令太監把珍妃活活推下水井,今天,才有珍妃井。

水井中有屍骸,當然就有陰氣、有煞氣。

明顯有屍骸的水井,即使有珠寶,也是沒有人敢打撈的。畢竟中國人還是敬畏亡魂的。

第二點:井口太小,不好操作

故宮的井,有一部分井口特別小。人進到井中操作非常困難;即使機械也不好操作,搞不好,造成水井塌方,損失很大。

故宮是世界瑰寶,故宮中的一磚一瓦、一井一門,都是不可複製的珍品。

為了打撈水井中寶貝,從而破壞水井原來結構,甚至毀壞水井,那就得不償失、那就是破壞文物、那就是重大事故。

第三點:政府管理,不讓打撈

除了住在故宮中的人,有條件、有機會打撈井中的珠寶之外,外界人士沒有機會打撈井中珠寶,因為政府嚴格管理,不讓打撈。

國民黨政府管理故宮時,不讓隨便打撈故宮水井中的珠寶。

共產黨非常重視中華民族文物的保護,對故宮中的珠寶進行嚴格的保護。

專家精心整理故宮龐大的文物資源後,判斷故宮水井中的珠寶相對來說很少,打撈價值不大。

故宮是國家重要財產,保護非常嚴格,普通盜賊無法進入,即使存放在展示櫃的珠寶,一般情況下,盜賊都無法竊取,何況深井中的珠寶呢?

萬一聰明的盜賊偷盜成功,很快也可以破案的。

政府非常重視,故宮工作人員認真負責,那些躺在故宮水井中的珠寶、暫時不打撈,是不會丟失的。

故宮工作人員除了高度的責任心之外,他們對故宮、故宮文物以及故宮水井,還懷有強烈的敬畏心。

每天推開故宮大門的時候,工作人員都會對著故宮裡面大喊三聲:我進來啦!——我進來啦!——我進來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