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茲成像技術,穿透、無損、高速視頻,替代X射線

太赫茲成像技術,穿透、無損、高速視頻,替代X射線

一種新技術使用太赫茲(THz)電磁波來產生具有高幀率的視頻,這可能對產品的無損檢測很有用。

太赫茲成像技術,穿透、無損、高速視頻,替代X射線

太赫茲輻射,又稱THz波或太赫茲,包含了頻率為0.3到3THz的電磁波。適用於從電磁輻射的毫米波波段的高頻邊緣(300 GHz)和低頻率的遠紅外光譜帶邊緣(3000 GHz)之間的頻率,對應的波長的輻射在該頻帶範圍從1mm到0.1mm(或100μm),所以也叫作“亞毫米波段”。前綴“ tera”表示1000000000000或10^12。

太赫茲攝像

最大的應用之一是作為X射線的安全、無損替代品。太赫茲輻射可用於多種成像,例如在機場或無損材料測試中。現在,一種新技術將其用於高速視頻。

研究人員使用所謂的太赫茲輻射,以每秒3000幀的速度產生視頻,該電磁波是在電磁頻譜的紅外區域的長波長端發出的。為了快速捕獲圖像,他們首先將輻射穿過了激發的銫原子雲,然後將其轉換為綠光,從而使他們可以使用標準的光學相機來捕獲視頻。這項工作為非侵入式成像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可能使工程師能夠在產品通過生產線時窺探產品內部。

從理論上講,太赫茲信號(波長大約在30微米至3毫米之間)對於生產線產品的無損檢測是理想的選擇。這些電磁波可以穿過織物、塑料和紙,並且不會造成離子化,這意味著,與x射線不同,它們沒有攜帶足夠的能量來去除原子和分子中的電子。但實際上,與較短和較長的波長相比,此波長範圍很難檢測。另外,太赫茲波源的工作功率往往比電磁頻譜其他部分的功率低,太赫茲檢測器的靈敏度較低。儘管存在太赫茲成像技術,但它們無法快速,高分辨率地捕獲圖像。

與其試圖解決當前技術的侷限性,不如開闢新方法。英國的達勒姆大學的凱文·韋瑟爾(Kevin Weatherill)及其同事嘗試了另一種方法。研究生露西·唐斯(Lucy Downes)解釋說:“我們將太赫茲光子轉換為可見光子,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已經非常完善的光學高速相機技術。”

太赫茲成像技術,穿透、無損、高速視頻,替代X射線

太赫茲視頻顯示了一個以700 rpm旋轉小輪,其中包含許多的狹槽,以每秒3000幀的空前速度捕捉視頻。

研究小組使用銫原子進行轉換。首先,他們用三束連續的激光束撞擊石英池中的銫蒸氣,使它們自發地衰減為基態,從而不斷激發原子。研究小組選擇了能產生處於所謂的裡德堡態的受激原子的激光頻率,在激態中,受激的電子幾乎沒有辦法附著在原子上。然後,為了創建圖像,他們通過單獨的太赫茲光束照射移動的物體,並使“陰影圖像”撞擊激發的銫蒸氣。

唐斯說:“裡德堡態的受激原子對入射的太赫茲場非常敏感。” 當這些原子之一吸收太赫茲光子時,它會轉移到另一個裡德堡狀態,該狀態在衰變過程中極有可能發射綠色光子。對於吸收的每個太赫茲光子,有52%的機會會發射綠色光子。使用綠光,研究人員可以在短時間內輕鬆拍攝大量相對詳細的快照。

該團隊以700 rpm的轉速旋轉一個小輪,以3000幀/秒的速度創建視頻,太赫茲光從輪輻之間的縫隙中穿過。他們還以每秒500幀的速度成像掉落的水滴。

太赫茲成像技術,穿透、無損、高速視頻,替代X射線

太赫茲視頻顯示了每秒500幀的水滴下落過程。

唐斯說,該團隊計劃進一步改善系統的視頻功能。“我們可以進行很多細微的更改來優化系統並將幀速率提高到更高水平,例如提高激光穩定性並使用針對綠光進行了優化的光學相機。”但是,上限受到了原子狀態的限制,最高為每秒一百萬幀。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生物物理學家彼得·維特曼(Peter Weightman)表示,這項工作“在各個領域都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這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這是快速太赫茲成像系統發展中的一項顯著進步,這是由於非常聰明地利用了銫原子電子結構中的細微特徵而得以實現的。”

這項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 X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