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些人覺得男的30歲沒結婚很正常,而女的30歲沒結婚卻被叫剩女?

正能量黃老虎


“剩女”這個詞,可能是21世紀發明新詞彙中被用的最多的詞之一,而且還貌似“約定俗成”的給這個“剩”字加了一個期限——30歲!


但凡將要或者已經跨過這個“門檻”的女生,無論身份、相貌、地位如何,統統會被冠上“剩女”的名號,接受大家的“可憐”!


從之前在節目上屢次被“催婚”的陳喬恩,到最近42歲剛結婚的林志玲都是剩女行列的一員,即使是一個底層屌絲,都會“吃不到葡萄嫌葡萄酸”的說:“都那麼大了還沒結婚,也挺可憐的。”......

(圖:39歲的柳巖)


你看,連經濟和地位都明顯高於普通人的女明星都難逃“剩女有罪論”,更何況我們普通女生呢!


那憑什麼女人過了30就被叫“剩女”,而男人無論多大不結婚都沒人說呢?這要從以下幾點說起:


從古代“男權社會”延續下來的婚姻組合觀


早在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就曾頒佈過一部“婚姻法”,之中有一條是這樣的:“男二十不娶,父母有罪;女十七不嫁,父母有罪。”潛臺詞就是:女人要比男人結婚早才正常!加上古人無數老夫少妻的例子,我們能從中得知:從古代時起,人們就認同“男大女小”的婚姻模式。


並且,這一模式一直被延續至今,在現在各種各樣的相親節目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比方說:40歲的男人通常會選擇35歲以下的女性交往,30歲的男人會選擇25歲以下的交往,以此類推。


在這輪簡單粗暴的年齡搭配下,就造成很多與男性同齡的女生被“剩下”。當然,我們不排除社會在家庭責任方面的男女不平等,相對於結婚之後要面對“一地雞毛”的可能性,讓很多優秀的女性選擇主動“被剩下”。


但無論是你主動還是被動的“剩下”,相同年齡下的女性總是會受到更多的指責。

(圖:40歲的陳喬恩)

人類“繁殖本能”所帶來的恐慌


任何生物從誕生起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和“繁殖”,而女性恰恰是擔任“繁殖”這一本能中重要的一部分,醫學上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0~30歲這個年齡段。


超過了這個年齡的女性,在受孕和生產中的危險都會成倍增加,而“剩女”群體的存在就動了人類“繁殖”這個“奶酪”,使人們潛意識開始恐慌沒有足夠多的後代來延續,因而自發形成社會輿論來給女性帶來壓力!

(圖:46歲的李冰冰)


“剩女”這個詞背後的“陰謀論”與可能後果


從整體來說,現在還是以男性為主流的社會。而男性在基因裡就帶著“掠奪”和“征服”的因子,“征服”和“掠奪”的對象中很重要的一個點是:年輕女性!


擁有一個年輕漂亮的女性為妻子是每個男人都有過的願望,但現在社會思想越來越開放,女性地位也在提升,她們自己玩的也自得其樂,怎麼才能說服這些女性趕緊走進婚姻呢?用社會輿論!


這種社會輿論會無時無刻的告訴這些年輕女性:你要趕緊結婚,要不就嫁不出去了!你要趕緊結婚,要不好男人都被別人選完了!......等等等等,說這些話的人可能是你的同事,也可能是你的父母,甚至可能是你的閨蜜!


日復一日的“洗腦”給這些人生觀、價值觀還未構件穩固的年輕女性,造成嚴重的緊迫感!這樣,很多女性往往會迫於社會輿論壓力,急急忙忙的找一個“看對眼”的就結了,至此,“輿論”贏得勝利,而男人就是這一回閤中的“既得利益方”!


但這樣做的潛在危險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這些女性隨著閱歷的增加漸漸認清楚自己婚姻的本質,忽然發現自己“慌不擇路”選的另一半並不是適合自己的,於是,掙扎和糾結自此開始,這也是造成離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圖:50歲的許晴)


這時,你可能要問了:那為啥非要給年輕的女性故意製造壓力呢?答案很簡單:因為年齡大的女人不好“騙”!


所以,真心希望那些至今還堅持“被剩著”的女生,不要著急,不要上當,慢慢選哈~~


卦嬸


現實中這與一部分人的認知有關係,他們認為,男人年齡與魅力能力成正比,也就是男人隨著年齡增長,魅力和能力都會相應增長;而女人年齡與魅力成反比,年齡越大,反而魅力越低。

所以他們覺得男人30歲沒結婚反而更容易娶到好老婆;而30歲女人恰恰相反,女人一過30歲,魅力值直線下降,如果30歲前未婚,那被剩下的概率很大,所以30歲女人被叫剩女。

其實,這一部分人,忽略的一個問題,“優秀”是不分男女的。我們身邊肯定也會有一些很優秀的女孩,她們30左右,雖已成家,但並沒有被年齡限制,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魅力十足;相對應的,我們身邊也能看到一些油膩“大叔”,已年過30,卻仍然單身,其實稍微瞭解後就會發現,他們大多做著平庸的工作,沒有任何想法,除了身體發福,其他方面毫無建樹。

所以說這個問題其實還是相對的。


今天就脫單


男人最好的年華是從30歲開始的,所以男人30歲不結婚就是一支潛力股

對於女人來說,最好的年華是20歲到30歲之間的這段時光,在自己最好的年華沒有嫁出去,自然就成了“剩女”。

三十的男人小有所成,找個二十五六的女人年齡正合適,財力也承擔得起,一切都是正好。所以結婚不難,全看自己奮鬥的如何,總之主動權在自己手上。

反過來女人三十不太可能找到二十五六的男人,想找同齡的三十歲男人又競爭不過二十五六的女人,只能再往上去找三十三以上更大的單身男性,這樣的男性數量更少,優質的更更少。

我們也經常能聽到30左右的女人嫉妒20出頭的女人年輕 美貌,背後陰陽怪氣說閒話;卻很少聽見30左右的男人背後說閒話嫉妒某個20出頭的男人很帥 、身材好。年紀的弱勢引起女人的敵意比男人大的多 。


談情醉夢


我的看法: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1.剩女的由來

為什麼說30歲的沒結婚的女人就叫做剩女,卻沒有叫做剩男呢,其實我覺得這是在男權社會下的一個產物。

我們從母系氏族社會出來,就進入男權社會,男權掌握著社會輿論的話語權,加諸在女人的頭上,剩女,就像是人被物化了,帶有嚴重的歧視色彩。


2.男女的生理發展特點不同

因為男人30歲的身體條件非常好的,然後男性的衰老也要相對於女性來說也更慢一點。

但是女性到了30歲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到了一個開始衰老的一個時期,表現在膠原蛋白大量減少。開始出現皺紋,甚至隨著新陳代謝的降低,身材也開始出現發福的狀況。

較之男性,因為女性擔任著繁衍後代的任務,然後年紀大了的話,就是生孩子,就容易產生風險。現在醫學上規定超過35歲以上的產婦就叫做高齡產婦,因此,30歲沒結婚的女人,揹負的社會壓力相對更大一些。所以男人喜歡找年輕漂亮的,就算沒什麼工作能力。

年輕,具有更好的生育能力和產後恢復能力。漂亮,除了讓自己有視覺享受之外,還能夠為下一代遺傳自己自認為很優秀的基因。


3.雙方的社會定位不一樣

男方30歲,正是立業立家的好時機,在傳統社會意義上說,男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業,就不愁沒有好的結婚對象。年齡四十都還說一枝花呢,何況三十?古往今來,多少年齡超過二十歲的夫妻以愛之名結秦晉之好啊!男人沒點事業,女人會死心踏地?想想都刺激!

對於女人來說,就不是你有事業就有婚姻,年紀太大,在婚戀市場就處於被嫌棄的地位。一個事業有成的奔了三的知識女性,還經常會拼不過年輕貌美的小丫頭片子。想想也挺心寒的。


我是寓見韓雨,專注回答婚姻兩性問題。歡迎一起聊聊天!有婚姻問題可以向我傾訴!希望能把它寫出來……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寓見韓雨


男人三十歲已奮鬥的小有成就,可能買了套房,再不濟也開著一輛好車,而女人三十歲,還在整天想著怎樣變美,怎樣變優秀,閒暇時間跟姐妹逛個街吃個下午茶,我就不明白怎麼就成剩女了呢?

三十歲的男人開始漸漸發福,具有潛力的啤酒肚,具有潛力的地中海,是這個意思所以才叫做潛力股麼?

可股市這方面誰都說不好,萬一漲著漲著爆跌,這不也是常有的事,要不怎麼會出現在股市賠的傾家蕩產的呢。

我認為到了什麼年齡就該幹什麼事情,可結婚這事還真說不好,誰規定一定要在25歲前結婚的,不嫁給愛情,這樣的婚姻形同虛設,而且婚姻是大事,不可以隨便敷衍。

至於女人到了三十歲,確實是不如20歲的小姑娘水靈,可哪個不優秀呢?除了臉上有了皺紋,可她們更懂得怎樣去生活。

男人最好的年華是從30歲開始的,所以男人30歲不結婚就是一支潛力股,

對於女人來說,最好的年華是20歲到30歲之間的這段時光,在自己最好的年華沒有嫁出去,自然就成了“剩女”。

女人都想著自己能找一個比自己年齡大的男人結婚,所以30歲的女人相對於30歲的男人,擇偶範圍就小了很多。

男人可以找一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女人當老婆,所以30歲的男人的擇偶範圍是非常廣泛的,而且還是不斷增長的。

三十歲的男人一般是不想找三十歲的女人結婚,那麼三十歲的女人只能找一些四十歲左右的男人。這部分男人基本上都是二婚,或者已經有了孩子,三十歲的女人嫁過去就是做後媽的命運,自然而然就成了剩女。

三十歲的男人,一般情況事業才剛剛起步,所以這個年齡的男人都是潛力股。


heaven黑牡丹


林子大什麼鳥都有,社會環境中,永遠存在一些閒人,他們有閒心,製造閒事,關注閒事。一天沒有點兒閒事支撐著,會寂寞難耐,或寢食難安,總想製造點兒是非。就當今社會環境而言,男女三十歲沒結婚都很正常。不要讓思維模式,還停留在建國初期婚姻法規定的,男二十,女十八的結婚階段。人生,事業為重。沒有自己事業的人生,是人生的失敗。沒有事業的收穫保證衣食住行,婚後兩個人喝西北風啊!閒言碎語別在意,堅持對於理想目標的追求。為自己的未來生活努力創造資本。俗話說:聽閒言失江山。如果你誤聽誤信你會很慘,當初說閒言的人,在你淪為乞丐時不會施捨你一粥一飯。


三清山居士


因為人類自然生理客觀規律是,女子七七四十九天癸竭,男子八八六十四腎精衰。女性比男性早熟2~3年,但要比男性早衰10多年。所以男人30歲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沒結婚很正常,但此時的女人已經接近中年,沒結婚生育將意味著什麼?!大家都很清楚。人類自然生理客觀規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男女最佳婚配年齡是男性比女性大2~8歲最為科學,最為般配,最為穩定。女子22~26歲生育最佳,孩子健康,漂亮,聰明,母親生育風險性最小,而母親年齡越大生育風險就越大,危險性就越高,而孩子患痴,傻,呆,苶,殘疾及各種先天疾病的幾率就會顯著增加。所以尊重人類自然客觀規律,人類才可能幸福得長久,否則不尊重自然客觀規律,無視人類自然客觀規律,就很有可能受到自然客觀規律的懲罰,所謂幸福只是曇花一現!


健康衛士262


不是呀,30歲過後的男人也叫剩男呀按照你的概念。

你以為剩女都是什麼人?能不嫁的都是有房有錢的女人啊親。不用說也是不將就的。就等於你們男人發財了還會將就嗎那麼簡單。因為女人有錢了男人就不是必需品了可有可無,這句話男女適用。但是為啥剩男叫剩女別降低要求?很簡單呀他們知道老天鵝也不會讓癩蛤蟆吃肉的,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的,他們第一想,呵呵你們剩女那麼討厭不讓我們剩男討到好,那就大家也別想好!他們第二想,如果某天哪一個剩女降低要了,那剩男大隊馬上就會少一個人。那怎麼可以!明明自己也是剩男大軍一員憑啥先退隊的不是自己?不公平!為啥空手套白狼的不是自己?不公平!所以就想著剩女千萬別降低要求啊,要剩就大家一起剩,那就沒那麼鬧心了,正所謂不患貧而患不均。

我們大齡剩女心態就是,穩,很穩,為啥我們不能求高?本來男人就不是啥必需品,自己有錢有小房子有小狗,找不到又沒啥損失,慢慢找唄,又不等米下鍋也沒有指望誰養活我。等不到就單著唄,單了那麼多年了也沒啥呀,要我們好像那些哭哭啼啼喊後悔的女人一樣為了男人一地雞毛我們可是鳥也不鳥你。高質量的陪伴也是要看緣分的,但對我們來說也是可有可無吧,就是很穩很佛系,高貴的單身也很不錯。

究竟是在等什麼呢?嗯,等一個值得讓自己盲目起來的男人吧,簡稱有feel的又不會給我們生活質量帶來任何影響的男人。

別忘了,基本上現在娶不上老婆的絕大部分都是三無甚至四無的男人。那女方三無憑啥找個三無的死窮鬼?女人怎麼窮怎麼三無也剩下物以稀為貴優勢,代孕功能,妓女功能。男人呢?男人三無基本上就可以說一無是處毫無吸引力和辣雞差不多。女人可不會像男人一樣精蟲上腦什麼關了燈都一樣也會將就玩。女人看到醜男歪瓜裂棗他們碰自己一下都覺得反胃,噁心渾身不自在。

三無男娶三無女=將就爽,

三無女嫁三無男=反胃噁心,

那三無女又不是傻的。沒事找噁心?哪怕要噁心也要討到點好處才肯噁心啊。沒好處的事情誰幹?如果對方有錢那女人還可以有理由說服自己誰叫你窮啊噁心點惡惡也就過去了,反正錢出去工作也難賺。但如果對方是三無,你有啥理由讓自己去獻身一個油膩大叔?所以啊女人哪怕不找單著也不可能找和自己差多三無的男人。優秀的女人就更別說了,老天鵝也不會讓老癩蛤蟆吃的

男人不著急,也就沒那麼多單身漢,娶不到老婆了,女人只有不願意嫁的,沒有,嫁不出的,男人只有找不到的,沒有不想找的。


毛線小乖


30歲不結婚的男的很正常嗎?普通人已經不是很好找老婆了,除非你家庭非常優越有錢,不然是很難找到好姑娘的,正常多數的女人找老公都是相差3歲左右,30歲的老男人想娶20歲的小姑娘家裡沒礦的,多數都是做夢的所以醒醒吧,我身邊超過30的哥們最後找到的老婆基本就是沒辦法湊在一起的,別再被這些無良的新聞騙了,男人還是不要超28歲,多數大齡男人找老婆是不好找的,有好多都是找二婚女的,一味吹剩女沒市場優秀的大齡剩女就會下嫁嗎?


人生如戲13538


先不說30歲的年齡,就說說這個”剩“字才是問題關鍵。

為什麼大齡未婚女叫剩女呢?大約有兩層意思。

一是”剩“為挑揀後留下的,叫”剩“。誰挑的呢?一開始當然是女的挑,挑來挑去沒合適的,就把自己剩下了。然後就是男人再挑,挑來挑去還有更年輕的,所有大齡女又剩下了。有沒有不在乎年齡的?有。當然還要互相挑其它方面的,男的不在乎了,女的又在乎了,所以還得剩下,於是被尊稱為稱作”剩女“。

二是不願意早結婚或有獨身傾向的,對婚戀根本不感興趣。所以遲遲也不想談什麼朋友結什麼婚,外界很難理解她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也稱她們為”剩女“。其實,這一類女人也可以稱作為”聖女“,只是一般男人很難走進她們的心。

年齡大的男人早已就有了光榮的稱號,”光棍“!光棍可不是剩下的,壓根就什麼都沒有,沒人瞧得上。和”剩“字無關,就是光棍一條。

其實,到了現在社會這個樣子,無論男女,結婚也好,獨身也罷,都是個人正常的選擇。女人只要想結婚,絕對是剩不下的,因為光棍是無選擇條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