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中國很多人認為能喝酒的才是真男人?

快樂的狗子abc


一個習俗,好像跟人沒有共同的愛好,就交不到朋友,看自己的圈子而定!


享受2020


喝酒的男人勇敢,真正享受喝酒的人,只是少數,很多男人喝酒,是為了維護工作中的圈子和人脈關係。畢竟在國內,如果對方請你喝酒而你拒絕,給人的感覺是“不給面子”,“不會來事”“沒誠意”,“不講究”,結果就是“下次不帶你玩了”,可能會因為難以融入圈子,損失人脈,很多時候男人喝酒也是為了事業硬著頭皮上,請體諒他們的難處,看到他們的堅強一面。作為一個男人,喝酒之後自己同樣難受,但在圈子裡發展,就要遵守圈子的規則。有一次陪經理去談客戶,大家都已經喝得差不多了,對方老闆招呼服務員再上一輪酒,被經理給勸下了,說:“這些同事還有工作,得好好休息,老闆我單獨陪你喝。”平時有人覺得經理整天忙於應酬對同事沒什麼感情,但那一刻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充滿了敬意,出來混,每個人都不容易,能幫你擋酒的人尤其勇敢。喝酒的男人大氣豁達,喝酒的男人普遍健談,他們有更開放的胸襟,接納眾人的心態,相比處處設防的人,愛喝酒的男人更容易成為朋友。歷數豪放派的大詩人,李白、蘇軾、辛棄疾,都是好酒之人,“一飲一斗心浩然”,和好酒的人交往,他們不會和你絮絮叨叨傳播負能量,卻會告訴你,人生短短几個秋,不醉不罷休,醉笑陪君三萬場,不用訴離殤,只有愛酒的人,能把糾結瑣事丟在腦後。喝酒的男人更重視對方感受,我們在日常閒聊時,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對話:“上次吃飯你們公司那個小張不錯啊,敬酒就喝,來者不拒,一看就是爽快人”,“那個xx公司的不行,什麼呀,磨磨唧唧,敬酒一到他那就冷場,沒勁!”

在一些國企、機關單位的飯局上,有個不成文的結論,即“酒品如人品”,如果一個新人酒量好,又不推脫,會讓人認為這個人“有責任感”,是“可用之才”,老闆帶出去也會很有面子,也許意外的就會受到重用。反之,酒桌上敬酒不飲是大忌,所謂敬酒不吃吃罰酒,會被認為這是對敬酒方的侮辱。這也說明,喝酒的男人更為顧全大局,別人向他敬酒時他很少拒絕,讓對方感覺到被尊重、被重視。不能說喝酒就代表著真誠,但至少是敞開了心門接納對方交流,而如果你選擇了拒絕,很可能意味著不留絲毫餘地給對方接近你。



暱稱都被人用完了


關於說能喝酒才是真男人的問題。其實,我不贊成這個觀點。

首先,這可能只是一句勸酒的話。在酒桌上為了讓某人多喝幾杯,往往就會有人起鬨,說什麼“男人就要度量大”、“能喝酒才是男人”、“才喝這麼一點你還是個男人嗎”等等。其實,本來勸酒是一種流傳已久的文化,是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而想讓對方多喝幾杯體現主人的誠意。而後來慢慢的卻變了味,變成整人的一種不良的陋習,這個是不可取的行為。

其次,也許是愛酒人士的藉口。有些人嗜酒如命,酒癮很大,一天三喝,落下一頓心裡就不舒服。而且每次喝酒還喜歡喝醉,不醉不過癮,喝醉之後容易鬧事,回家還容易家暴,進而引起夫妻矛盾。如果,妻子說他少喝點,或者別喝了,他可能會說:“能喝酒才是真男人”,所以說這可能只是是他們為了喝酒而找的理由和藉口。

總之,是不是真男人不是以喝酒多少來衡量的,相反一些成大事的男人酒量可能不太好。還有人家能控制住每次所喝的量,不把自己喝醉,或者不被別人灌醉,這樣的才是真男人。


江蘇雨哥


1.喝酒的男人重情

中國人本性拘謹,而酒,確實能讓拘謹的中國人,顯露真性人情。大多數人不喝酒的時候,情感理智,交流都比較客氣,說話很難“掏心窩子”,而三杯兩盞淡酒下去,人人都打開話匣子,大家聚餐,經常是在喝酒前都比較拘束,喝到面紅耳熱後放開了,水到渠成的找到很多共同話題。

因為酒能傳情,才有“酒逢知己千杯少”。和父母喝酒,喝的是溫情暖暖,訴說一些平時不會說出口的感激之情;和戀人喝酒,喝的是情投意合,心心相惜之語;和兄弟喝酒,喝的是情真意切,酣暢淋漓,推心置腹的信任和託付。

2.喝酒的男人大氣豁達

喝酒的男人普遍健談,他們有更開放的胸襟,接納眾人的心態,相比處處設防的人,愛喝酒的男人更容易成為朋友。

歷數豪放派的大詩人,李白、蘇軾、辛棄疾,都是好酒之人,“一飲一斗心浩然”,和好酒的人交往,他們不會和你絮絮叨叨傳播負能量,卻會告訴你,人生短短几個秋,不醉不罷休,醉笑陪君三萬場,不用訴離殤,只有愛酒的人,能把糾結瑣事丟在腦後。

3.喝酒的男人更重視對方感受

我們常常說“酒品如人品”,如果一個新人酒量好,又不推脫,會讓人認為這個人“有責任感”,是“可用之才”,領導帶出去也會很有面子,也許意外的就會受到重用。反之,酒桌上敬酒不飲是大忌,所謂敬酒不吃吃罰酒,會被認為這是對敬酒方的侮辱。

這也說明,喝酒的男人更為顧全大局,別人向他敬酒時他很少拒絕,讓對方感覺到被尊重、被重視。不能說喝酒就代表著真誠,但至少是敞開了心門接納對方交流,而如果你選擇了拒絕,很可能意味著不留絲毫餘地給對方接近你。

4.喝酒的男人對待問題更主動

那些忙於應酬的男人,也許他們沒有那麼愛喝酒,但人與人的結交,需要認同、融合、減少隔閡,無疑酒局是解決這種需求的上佳場合。

同理,如果幾個人準備成為合作伙伴,“一起吃個飯”是最好的驗證方式,我們會發現,身邊那些積極組織酒局的男人,多是社交圈子的靈魂,他們執行能力強,敢於直面問題,辦事果斷。

5.喝酒的男人真實簡單

喜歡喝酒,是真性情的一種表現,試想如果一個人永遠保持克制,生活如帶著假面具一般,是多麼的無趣無聊;或者是在喝酒時喜歡找各種藉口推脫,也會然人覺得太做作,不爽快。

大多數人交朋友,還是會選擇那些有些小缺點,但真性情,遠離那些淡如水般的“完人”。

所以明末的名士張岱才會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csz淡定


這個世界上真正不能喝酒的男人很少,但是不想喝酒的男人卻很多。雖然說“無酒不成宴”,但是面對宴席,是男人最不想喝酒的時候。女為知己者容,喝酒的男人也是如此,男人喜歡和自己喜歡的朋友一起喝酒,只有在這個時候男人才會把喝酒真正的當回事。但是男人卻不願意在自己喜歡的女人面前喝酒,喝了酒的男人往往容易表現出一種易感或偏激,對於喝醉酒的男人更是 如此,這時的男人會顯得比平時更多愁善感和脆弱,也會顯得更冷酷和無情。男人還知道女人最不願意的就是和一個渾身沾滿酒氣的男人上床,而男人總是努力在自己喜歡的女人面前表現得更完美一些,無論是在哪方面。

男人開心的時候喜歡喝酒,酒可以讓男人的興奮進一步達到極致,酒同時也能讓男人的興奮保持得更長久一些。這時男人喝酒喝得要比平時慢得多,似乎不僅要細細品味這美酒,也更要品味伴隨自己的這種興奮。這時的男人並不容易醉酒,酒量要比平時大得多,男人這時喝酒最能享受到酒的那種甘美、醇香與柔和。

男人不開心的時候更喜歡喝酒,喝酒成了男人排遣鬱悶和憂愁的一種最簡捷的方式。這時的男人喝酒特別喜歡把眼睛盯著杯中之物,似乎想透過晃動的酒杯看到自己那憂傷的內心世界。這時酒的品質和佐酒的菜餚是否精緻對於男人來說是無關緊要的,男人只是在期待這一杯杯喝下肚的酒能將自己的鬱悶和憂愁沖淡。不開心的時候男人很容易喝醉酒,而且醉得比平時更厲害。不開心而醉酒的男人這時一般很想要女人,但並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女人,因為此時他已可以把一個陌生女人當成自己心中最親的女人,如妻子、情人、戀人乃至母親。

男人愛喝酒,男人愛女人,酒色一氣,酒能壯色膽,色亦能助酒興。男人不可貪杯,更不可貪色,聰明理性成熟的男人絕對不會讓酒和色同時成為自己的嗜好。女人如酒,淺嘗小酌可以怡情,狂飲濫啜則能亂心。太好酒的男人容易使自己的思想漸漸麻痺而變得頹廢,而且太好酒的男人身邊肯定缺少一個能讓他感覺得到安慰和溫柔的女人。男人一旦成為經常酗酒的酒鬼是可怕的,他體內血管裡的不再是熱血,流動的只是酒精,他的其它方面都與死人一樣,沒有感情,沒有慾望,只有一顆冰冷的心。

好男人不會同一個喝酒不爽快的男人交朋友,好女人也不會愛上一個為喝酒而推三阻四的男人,“喝酒”與“賭博”雖然並不是男人最應該做的事,但卻是最容易見到一個男人品性的事。男人最豪情的時候就是喝酒,男人最能表現出質感的時候也是喝酒。記得有一個女人曾說過,她很喜歡看男人喝酒,從男人舉杯邀酒,輕脆碰擊到翻轉酒杯的整個過程都讓她感覺很性感,從中就能感受到男人的一種野性粗曠和原始的力量。





再見了往事321


在我看來會喝酒的男人是情商高的!

我說的會喝不是死喝那種,而是能把場子搞熱的那種!

中國的社交文化其實就是酒文化,俗話說酒喝好了,事情也就辦成了!喝酒這個事越往北方越講究,比如魚頭魚尾酒,主配的座位要呼應,酒司令的安排,倒酒的順序要講究或端著酒杯的姿勢,這些都是文化,如果你不懂,對不起,你就融入不進去!還有什麼比一個會喝酒懂喝酒的男人更有魅力的呢?如果有,那肯定是一群!

其次是會喝酒的男人是有品位的。

懂酒,不僅是酒桌上的談資,在生活中也能增添質量和樂趣。當然,高階的人是品得了陽春白雪,也喝得了二鍋頭,飲酒時的從容不迫,不同酒桌上有分寸的表現,保有真我,又能讓別人舒服,以及對更好的自己和生活無止盡的追求。

最後我覺得能喝酒的人女人緣都比較好

酒場如戰場,不是你醉就是我吐,所以笑到最後的人最有可能抱得美人歸!我有一個朋友阜陽人,特別能喝,每次都是所有人都醉了他還沒事,處久了他告訴我,不是他能喝,是他比較撐!最關鍵的就是每次妹子都是被他帶走!!!你說能喝酒重要不重要?男人不男人!不說了,去泡酒了[捂臉][捂臉]



叫火山的小夥砸


1.喝酒後能看清一個男人的本性

俗話說“酒後顯真情”,陌生人相見一般比較拘謹,酒過三巡後人的心裡防線打開,開始滔滔不絕,心聲得已表露,平時的壓抑都會流露出來,讓心情釋放。同時也顯露出一個人的人品,酒後發瘋的人,往往人品不會很好。

2.喝酒的男人事業會比較好

酒是人類一種交流感情的燃燒劑,能很快點燃陌生人之間的一層隔膜,幾杯酒下肚,陌生人能成為好朋友,好兄弟,同時也維護工作中的圈子和人脈關係。如果說不喝酒,很難很快和陌生人打好感情基礎,很多的生意都是在喝酒以後成交的。

3.喝酒的男人確實比較豪氣 .率真.豁達.重感情!

我相信很多男兒都把喬峰當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男兒,喬峰喝起酒來豪情萬丈,為朋友兩肋插刀,對愛人始終如一。相反有一部分人永遠剋制著自己,生活尤如帶著假面具,沒有真情流露,在喝酒時喜歡找各種藉口推脫,總讓人人覺得不夠真誠,不爽快。

4.當然喝酒也有不好的一面,

酒能成事,也弄敗事,酒能養生,也能喝壞身子。凡事都有個度,拿捏好這個度,人生豈不美哉,樂哉。

總而言之:喜歡喝酒,酒品又好的人絕對是個出色的人。




茶如人生茶不涼


中國的酒文化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但是啊呦認為,酒文化是隨著生產力的變化而變化的,如今確實一部分人認為能喝酒的才是真男人,但是這樣的酒文化並非自古有之。

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糧食極其珍貴。釀酒所需要的糧食太多,加上工藝的問題,能喝的起酒的人並不多,所以原始社會並沒有這樣的說法,用能喝酒來證明真男人的程度實在是太奢侈了。

到了商代,青銅器技術日趨成熟,農業生產能力提高,糧食多了,物品交流也多了,經濟繁榮了起來,釀酒也逐漸多了起來,但也只是社會上層人士能夠享受,由於工藝的問題。酒精度數並不高,商紂王酒池肉林的奢靡傳說,就是一個例證。可這個時候,也沒有真男人是要用喝酒來證明的說法。

經過了春秋戰國的發展,鐵器技術逐漸取代了青銅器技術,到了漢代,鐵器技術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大發展。這個時候的生產力和生產技術已經能夠支持釀酒行業的普及,那如果我們將視角放到全世界,公元前這個時期也是古代科技發展,人員流動劇增的時代,隨著張騫歷盡艱辛開拓了一條穩定的絲綢之路開始,中華文明與西方的交流開始大規模增加,也是這個時候,西域的物品傳進中國,東西方的交流讓大宛國的汗血寶馬傳進了中國,馬背上的葡萄酒也隨著陣陣駝鈴聲,跨越大漠與綠洲,傳進了中國。

三國魏晉時期,可以說是酒文化大大發展的時期,從詩歌上可見一斑,當時的阮籍,嵇康等人,這一群人聚集在竹林中飲酒賦詩,世人稱之為竹林七賢。然而這一群人是名人雅士,更沒有必要用喝酒來證明自己的雄風,詩文足矣。

魏武帝曹操的一句: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慷慨好賣也正是這個時代酒文化的倒影。酒,正式成為了名人雅士的代表。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隋唐時期的酒文化,更加豪邁,詩仙李太白的一首《將進酒》,淋漓盡致展現了這個中國輝煌時代的豪邁大氣。“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篇章千年未變,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壯語豪言更是聞之擊掌,我不禁想說一句:太白,偉哉,壯哉!而豪邁,也被揉進了酒裡,香飄千年。

月圓月缺,後來的亂世硝煙裡,宋朝屹立了起來,這是我心中文化與經濟最繁榮的時代,宋代的酒,是不一樣的酒。

歐陽修的酒是:“山川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怡然。酒是山水的宏偉。

范仲淹的酒卻是:“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的悵然。酒是心中的溝壑。

還有蘇東坡的酒,辛棄疾的酒,逝者千年,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詩歌,與他們對酌。跨越空間與時間,感悟天下之悠悠。這個時代的酒真正開始了普及,平民百姓販夫走卒皆可享受美酒,也許正是從這個時期,市井氣息也摻進了酒裡。

走吧,走吧。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秦漢已經做古,宋元也已逝去。明代的酒,是水滸裡武松的打虎景陽岡,林沖的風雪山神廟,是三國裡曹孟德的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是關雲長的溫酒斬華雄,刮骨而療傷。

後來,李自成進了北京城,滿清也進了北京城,再後來,一代偉人也進了北京。那就是我們現在的時代了。時代的變化,總是伴隨著無限的感慨。酒,是一種最好的連接,溝通古今。或許,慣看了秋月春風的你,呼朋引伴,酒酣耳熱。大喝一聲,我還能喝,再來一瓶!此時的豪邁不知會不會化成過後嘔吐的狼狽呢?如今的酒文化是時代發展與社會變化的產物。人人都能喝酒,所以人人都能對酒產生自己感悟。芸芸眾生,感悟各有不同,所以有一部分人認為能喝酒就是真男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認為:能喝的才是真男人這樣的說法,真的很俗氣,中國歷史上那一個是因為能喝酒而青史留名的?其實他們是沒有明白酒的意義。在他們眼裡,喝酒是一個結果,展現所謂真男人的證據。殊不知,喝酒其實是一個過程,是你微醺其中,怡然自樂的愜意。

真正的男人是不需要用能喝酒來證明自己,反而是那些真正的男人,讓酒增加了自己的男兒本色!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個關注吧!碼字不易,感謝支持!啊呦是個不務正業的美食博主!感謝觀看我的回答!


阿左和啊呦的小日子


這跟男人在中國的地位作用所決定的,古代,男人上戰場,要喝壯行酒,酒壯慫人膽嘛!喝了酒,人才會變得興奮,才會變得不怕死!這個對拼的是體力和勇氣的冷兵器時代來說至關重要,甚至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曹劌論戰中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雖然說的不是酒,但是類似的道理;而現代社會,依舊是男主外女主內佔主流,男的負責養家餬口,男人為了生活,為了扛起一個家庭的責任,就必須四處奔波,努力工作,而要想工作出成績或者生意興隆,就必須經常應酬,陪領導,陪客戶一起吃飯喝酒,很多感情都是這種吃吃喝喝中建立起來的,很多生意也是在這種吃吃喝喝中定下來的,因為人喝酒之後,大腦皮層會變得興奮,人一旦高興那可能什麼事情就都答應了。所以從古至今來看,酒是男人立足社會必不可少的東西,會喝酒也就成為了真男人的象徵



姜華-六品


男人為什麼一定要點喝酒?

男人的一生,絕大多數時間是和酒度過的。真正的男人不可以沒有女人,更不可以沒有酒。每個男人心裡都有關於酒的回憶:有的意氣風發,有的柔情綿綿,有的悲喜交加,有的則快意恩仇!酒與男人有著不解之緣,男人的情懷,全裝在酒裡。

1、酒——靈魂

酒,天生為男人而生,一壺在身,可馳騁於沙場之上,彈劍於江湖之中,流連於兒女之間,陶醉於桃源之內!

酒遇紅顏,即使錚錚鐵漢,倒上一杯,也會多愁善感,起舞徘徊,情難自已;酒烈似火,哪怕世外高人,吞下一口,也難免心花怒放,拋仙棄佛,大呼痛快。

男人的魅力,一半繫於身,一半寄於酒。

2、酒——知己

因為酒,男人們湊到一起,朋友也罷,哥們也好。真正的大男人,不應在自家飯桌上自斟自酌,而當與朋友狂歡作樂。

“酒逢知己千杯少”,舉杯推盞,酩酊大醉,帥氣、豪氣、霸氣,統統迸發,仗義幹雲,肝膽相照,酣暢淋漓,毫無芥蒂。即使沒有詩仙詩聖的才氣,也要作出凡夫俗子的放浪不羈。三杯落肚,話匣子立刻爆開,海闊天空古今中外一股腦兒湧動出來,說個滔滔不絕,水漫金山。

好男兒在酒桌上,即使是死敵,煮酒論談後,也會生出英雄間的惺惺相惜之情,冰釋前嫌;即使素未謀面而初次邂逅,也會發出“相見恨晚”的慨嘆。

3、酒——壯志

男人的傲骨,剛直,完全可以從酒中喝出來,酒氣的炙熱讓男人精神抖擻,讓一切煩惱之事煙消雲散,此刻,可以豪言壯語,可以赤手空拳單劈猛虎。

古代戰場刀酒人生,無論戰勝戰敗都以酒視為士氣,戰勝喝酒慶功,戰敗喝酒壯志,激昂鬥志,熱血沸騰,轟天戰鼓,飲血酒,拔戈刀,衝鋒陷陣,無所畏忌,皆因酒。

4、酒——消愁

男人一生難免起起伏伏,跌跌蕩蕩。當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之時,酒能及時消融男人心潮裡的冷月黑波,此時,酒成了男人心靈棲息的港灣。

取一杯百年的甘釀,趁機把沉澱的心事一起下肚,激盪的瓊脂,顫抖的泥漿,激起千載豪氣。

大多時候,男人喝下的不僅僅是酒,而是幾絲感傷、幾點回憶、幾多心痛、幾縷哀愁。推杯換盞之後,酒讓男人暫時忘卻一切愛恨情仇的糾纏、成敗得失的困惑,迴歸真我,或笑、或哭、或痴、或顛,但醉過後,男人更加清醒;醉過後,男人更加懂得珍惜;醉過後,男人更加體味到幾重繁雜、幾多倦意。

想喝就喝,這才更男人。

5、酒——歲月

什麼人喝什麼酒,什麼年齡說什麼酒話,不輕浮,卻陶醉。

10歲喝酒,初次接觸,誰都會有種辣喉之痛,面紅耳赤,眼直脖粗,一下口,入腹中便知炙熱燒喉的感覺。

20歲喝酒,開始借酒消愁,初知酒性,凡是聚會,一片狼藉,酒瓶橫七豎八,酒量不行,膽子還大。說我沒醉,還是要喝。

30歲喝酒,與酒成摯友,事業之酒,多的就是應付,很難喝出自己,很難暢飲。更多了應酬,酒杯一端工作搞定,酒杯一舉合同到手。

40歲喝酒,無奈之舉,上有雙親下有兒女,和二十歲因遊戲輸酒而鼓著腮幫子直往肚裡狂灌來比,此刻的喝酒才是真正的喝酒,人生失意,需借酒下肚,需借酒梳理思緒,借酒整理人生,從新整步。

50歲喝酒,生活已定,難以左右,悲嘆命運,感慨生活,長談失意,回望幸福。

60歲喝酒,把酒對月,人生幾何。

70歲喝酒,自己敘舊,回首舊事,可能會老淚縱橫,也可能洋洋喜氣。

為什麼一杯酒能勾起那一曲離愁、一腔鄉怨,讓人一醉不願醒呢?大概是因為酒裡有滄桑,酒裡有思量,酒裡有故事,酒裡有彷徨,酒裡有自身,酒裡有風塵,酒裡有歲月,酒裡有光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