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不會傷害到我母親的感受?

享受自己生活


謝謝


風鈴52539582


這個問題感同身受。我父親去世較早,後來我和我媽就一直是相愛相殺的一對母女。

她和我的感情生活都是一地雞毛,然後我倆明明知道彼此都是唯一的歸途,卻依然彼此嫌棄彼此鄙夷彼此攻擊。幾乎所有的溝通都以她哭泣告終,我贏了嗎?完全沒有。

這麼和題主說吧。

第一,必須要搬出去,同時減少溝通頻率。不是徹底劃清界限,只是人和人之間需要一個界限感,不必事事告知,讓彼此都有自己的生活。

第二,向她證明你可以過得很好。很多時候,長輩的過度干預是因為你讓他們覺得你不行,如果你可以展示出強大的內心並過得好,就沒有那麼多事情了。

第三,讓她有事可做。不管是什麼,只要不讓她把太多精力放在我這裡,我都鼓勵她去做,我媽60了,從她退休我就支持她跳廣場舞打麻將談戀愛旅遊,都做完了以後我媽現在開始幫別人公司做賬,又有收入又充實。唯一的說教都成了為數不多的視頻通話裡的點綴,那個時候,我只需要回答嗯嗯嗯好好好,皆大歡喜。

就這樣。堅持必要的爭執,其他隨老人高興,展示能力並將一切交於時間證明。


週一點兒


看你描述,我覺得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你心裡跟很明白你的媽媽不喜歡他是因為怕你受到傷害,那麼為什麼她會有這種你跟他在一起會受到傷害的感覺,一定有她的道理。

所謂當局者迷,很多東西你看不到,當母親的,看過了那麼多人世浮華,看人比你可能要準一點,我覺得她可能是有道理的。

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我閨蜜戀愛的時候她媽媽就不喜歡她的男朋友,但是因為戀愛也沒有說強制分手,後來她要和這個人結婚,她媽媽堅決反對,但是她堅持結婚了。可是,她媽媽依舊不喜歡她老公,偶爾去她家裡,生分的跟客人一樣,話也不多說的。

所以,至少目前是沒有兩全的辦法,想讓你媽媽改觀,除非你老公拿出誠意,讓她覺得你是可以生活幸福的,或者你就堅持在一起,證明結果是好的,否則,她肯定會為你擔心。當然了,枉顧媽媽的勸誡非要在一起,也是有風險的。


恰逢其詩


從小到大不管大事小事我都會第一時間跟媽媽說,媽媽生我養我不容易,我要先顧及她老人家的感受。因為我知道,別人誰都可以害我,自己的父母是不會害我的。不是我懦弱膽小,自己不能拿主意,而是我更在乎父母的意見。



樣樣紅136819


從小到大不管大事小事我都會第一時間跟媽媽說,媽媽生我養我不容易,我要先顧及她老人家的感受。因為我知道,別人誰都可以害我,自己的父母是不會害我的。不是我懦弱膽小,自己不能拿主意,而是我更在乎父母的意見。


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君


1、做事不要單方面認為一定要相互溝通,讓彼此瞭解彼此的想法,所以第1步先跟母親溝通你的想法,你的做法。

2、其次你自己要判斷你做的事情是否真的合適自己,是否合法合規,是否也是母親認為它對你是有價值幫助的,這樣的好處是能夠解除你內心的不必要的顧慮。

3、第3步你認定了做這件事情之後,一定要讓自己不要猶豫不決,不要優柔寡斷,不要前思後想,既然決定了就要果斷下定決心,善始善終,有頭有尾的做好。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你做不好一件事情之後,找到理由藉口想起當初的顧慮。

4、當你準備要去做,或者是在做了開始階段,一定是多做少想,有時候你做的時候問題會比較少,當你只是想的時候問題會很多,所以不在於你考不考慮母親的感受或者是其他方面,關鍵是你自己做出成績之後,其實你當初的顧慮擔憂基本是不會有的,很少很少。

5、一定要跳開這個問題的局部,而跳到局外去看待這個問題以及付出行動,你要不斷的擴大你的心量,心量越大,心容量越大,你思考的那個問題當時給你的阻礙,給你的顧慮,它就會越小,它對你的影響力就會越小。所以問題的大與小有時候並不是取決於這個問題它難度本身有多大,而是取決於你個人內在的眼界,和內在的容量的大小。


千奇士


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訴說了多少人的貪戀與無奈。

看到這個問題,不得不說,你是既幸運又不幸的,我們來分析一下造成如今局面的原因:

一、離異的原因沒有及時和母親說明。

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今生一次插肩而過,緣分這東西,妙不可言,沒有的人日盼夜盼,擁有的人不知珍惜。因為自己一時意氣,就離婚,帶著孩子回孃家,這不是一個成年人該做的,因為,你既沒有考慮到家裡長輩和孩子的感受,也沒有給家裡長輩一個明確的交代,闡明離婚的原因,從而誤導了長輩,讓長輩以為你是因為受氣才離婚的,要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為人父母,肯定是不忍讓自己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受苦的。

二、沒有處理好母親和前夫之間的關係。

即使唇齒相依,也難免會有牙齒咬住舌頭的時候,作為夫妻,吵吵鬧鬧也在所難免,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聰明的女人知道給閨蜜傾訴,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更會家醜不外揚,即便是面對母親,可是,你卻恰恰相反,在母親面前一通抱怨,進而讓你母親以為都是你前夫的錯,要知道,人都是護犢子的,要讓自己的母親眼睜睜的看著你再次踏入“火坑”,那是不可能的。

三、先斬後奏。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來有之,這不是封建思想,而是從側面反應了對於婚姻伴侶選擇之慎重。離異再婚,就現在這社會來說,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因為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可是,你卻先斬後奏,要知道,被雙方父母祝福的婚姻才會更加幸福,你在沒有告知家人的情況下,就擅自做主復婚,你把家裡人放在什麼位置呢?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怎麼解決:

一、讓前夫和母親多接觸。

若不是因人品、原則問題離的婚,就讓前夫多努努力,既然同意復婚,說明他還是在乎你的,既如此,家是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的,是男人,就要有所擔當,迎難而上,讓他多和丈母孃接觸接觸,用真心感化。

二、以孩子為切入口,通過孩子來傳話。

隔輩親,這是世世代代都有的,想必你的母親也一定很疼自己的小外孫女,那麼,就讓孩子來當你的傳話筒吧,讓她來表達你復婚的渴望和決心,建起你與母親之間的這座橋樑。另一方面,完整的家對於孩子的成長很重要,這是為人父母都知曉的,所以,不妨直接告訴母親,為了孩子,你也要復婚,態度要堅決。

總而言之,每個人都在這世間歷練,體會著五味雜瓶。而,身體健康,闔家平安才是重中之重,那麼,作為成年人,你要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買單。


夜的黑你不懂啊


人生選擇太重要,三思而行!

和父母商量著辦,溝通是唯一的方法!

切不能暗箱操作,先斬後奏,一家人有商有量,獲得支持,你沒有後顧之憂,一路前行暢通,這有多好?

作為母親,多說二句,父母的心願都是希望孩子幸福,對孩子的選擇,說清利弊得失就行,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試試看末嘗不可!


平平4040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誰也不能活在誰的控制裡 哪怕是夫妻父母和各種親密關係 以愛和為你好做理由的其實都是想控制和佔有 有時候這些人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行為的的隱形傷害 但作為有自省力的人一定要懂得邊界感是每個人應該給與別人的最起碼尊重 你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母親的感受永遠不會和你同步和感同身受 因為年齡生活方式思維邏輯甚至對幸福的感受力都是不能跟你產生共鳴的 ,做到不爭吵不解釋 更不做無條件屈服 可以溝通最好 不能換位思考的溝通那就不要試圖努力了 只要你身體健康和他們在一起時候有快樂有笑容就是對母親最好的狀態


不辜負生命


先屢屢問題:你做好了決定復婚,其中很大原因是為了孩子,目前的問題是你媽媽反對,你又理解她的良苦用心,瞞了一年,陷入兩難,希望自己做決定,並得到媽媽的支持,完美!

首先,因為同樣是女兒、是媽媽,我理解你!你也是很孝順!

其次通過你的描述,客觀分析一下你的復婚決定:

1、你女兒希望能和爸爸媽媽一起住(這點可以理解,作為媽媽肯定希望女兒幸福,即使自己不如意一點,也可以克服,但是否考慮過,如果爸爸還是老樣子,你們還是感情不好,住在一起,對女兒的傷害更大呢?)

2、你希望可以有自己的家庭(這點也可以理解,儘管父母是我們的至親,但畢竟有著一定的代溝,做兒女的多少都要被管制,還有一起居住很多無奈……,但是否考慮過缺少母親的助力後,自己照顧孩子、工作是否可以應付?)

3、希望可以自己做決定選擇自己的生活(人都不希望被否定和掌控,只要有理由支持,不管是否周全,也會優先選擇自己決定的事,這是人性)

以上是你描述的復婚決定的原因,信息不多,但從一個局外人來看,比較不靠譜,過於輕率。何況愛你甚至過於愛自己的母親?

再來分析下母親反對的原因:從她的觀感、以往的既定事實,擔心你再次受傷害。觀感來自於你以前不開心時的陳述以及你母親的調查和判斷,既定事實是以前你所受的傷害。

所以,想兩全其美的建議是:

1、和母親坦白溝通,你決定的原因,請母親給分析一下,存在哪些問題(不要怕被決絕和反對,這才能知道母親真正反對的癥結)。如果你認為母親有道理,就再觀察一下,還是堅持自己的決定就試著溝通下面第二點。

2,和母親溝通先自己獨立生活一段時間,半年左右,想好獨立生活的規劃,讓你母親放心。

3、呈現出前夫的變化和改觀,讓母親結論出你不會再次受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