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2020年,你覺得哪個行業最有發展前途?說說你的看法?

重拳出擊


有前景的項目不會因為一場瘟疫而改變,同樣的,一場瘟疫不會產生有前景的項目,因為瘟疫終將成為過去,不可能是常態。或者國家和社會因為這次疫情產生對應的監察機制和預防系統,會多出一些崗位需求,但是說不上叫有前景。

一件突發公眾事件既然不是常態,在這個事件上所做的文章能有多少,其前景能有多遠大?

在2020年可以數出很多有前景的項目不過跟新冠肺炎真沒有什麼相關。


延平五哥


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2020年有很多行業都會迎來更多的發機會,在當前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下,行業領域的創新也將得到更多的關注,而工業互聯網作為賦能產業領域創新的重要方式,在2020年將得到更多的關注。從這個角度來看,工業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工業互聯網在2020年將有以下幾個發展特點:

第一:工業互聯網將成為企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內容之一。工業互聯網由於對於企業的創新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更多的企業將把工業互聯網建設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內容。當然,不同規模的企業,在發展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也會採取不同的方式,大量的中小企業可以用SaaS來獲得工業互聯網的賦能。

第二:工業互聯網將帶動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不同,工業互聯網與行業企業的結合更加緊密,將全面參與到企業的生產運營當中,所以工業互聯網能夠帶動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從價值空間的規模來看,工業互聯網的價值空間將非常巨大,而且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也非常強。

第三:工業互聯網將推動人才結構升級。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也將全面推動人才結構的升級,這使得掌握新技術的年輕人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這也會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活力。當然,對於廣大職場人來說,要想在工業互聯網行業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一定要積極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對於未來趨勢的預測,不僅僅是預言家們感興趣。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商界和企業界的人士。以及創業者都感興趣。對於大多數企業和組織而言,能夠預測或者是把握住未來的趨勢,將能夠佔領市場的先機,搶先一步,爭取更大的利益。往往到了年末歲初,大多數的網站,論壇、平臺機構,名人大咖都會暢談未來一年的趨勢。那麼我們怎麼來判斷2020年的商業趨勢以及行業的熱點呢?根據我們商業調研和企業諮詢的信息,在此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第一。渠道社交網絡平臺將更加興旺。因為電子商務和許多網上銷售的公司都需要大量的顧客和流量,而獲客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所以,導引顧客流量就成為一個痛點,一個重要的需求點。第二,社區生鮮類生活用品的網絡服務平臺,將更加完善。這是社區居民無法迴避的基本需求,而且購買頻率很高。第三,全新的職業化教育和專業培訓行業將更加興旺。培訓將更加接近實際,與企業緊密結合。重點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技能問題。第四,針對寶媽和兒童的專項服務和素質教育,特別是體驗式教育將會逐漸興起。第五,針對個人和家庭的健康管理服務。個性化定製的保健,營養,運動,病後恢復,食療等方面的服務將更加專業和配套。第六。針對退休老人的文化,旅遊、娛樂、再學習和保健服務平臺和機構將不斷升級。第七,以新零售為主導的新型超市,連鎖便利店,社區服務體驗網點將進一步發達。體驗功能進一步升級。第八,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5G網絡的應用。相對應的科技教育服務領域及生活服務應用領域會有新的更大的顛覆性商機。


巴菲特的午餐N


伴隨著就業壓力增大,大家對工作的憂患意識增強,那麼未來幾年,到2020年,比較吃香的行業有哪些呢?

第一名:互聯網服務行業

最近幾年,互聯網行業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變著以前的傳統行業,而它們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對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這兩年互聯網企業的漲薪速度曲線幾近陡直向上。一般來說,在一線城市,以BAT為代表的一線互聯網企業給應屆畢業生的起薪並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眾,實際上入職後的2、3年裡就很容易拿到10萬元以上的年薪。而在三線互聯網公司,同等條件下,普通技術員工的年薪一般也能達到15萬元左右。而準二線的互聯網公司的普通員工薪水基本也能達到或超過20萬元,與許多傳統行業相比,這樣的收入水平絕對令人豔羨。工作經驗超過5年後,互聯網企業中的收入差距就會拉大。

未來趨勢:互聯網本身是個瞬息萬變的大行業,不同子行業的熱門程度往往與所在行業的壟斷程度、發展速度和從業公司數量有關,目前較為熱門的有互聯網金融、電商、視頻、搜索等。從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來看, java、大數據開發、雲計算、搜索、移動互聯網等熱門領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第二名:教育和培訓行業

中國適齡勞動人口基數巨大,勞動力技術技能培養的需求也是巨大的,這個行業的潛力從新東方火熱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

第三名:農業

從創業的角度看,我國農村過去幾乎是一張白紙,由於新農村、新郊區建設的紅火,帶動了農民的需求和農村市場的興旺。農村飼養野兔、野豬、野雞、草雞、藍孔雀,種野菜等非常受城裡人歡迎,市場很大,而農村又急需城市人的知識、技術、科技和人才。

第四名:文化娛樂行業

以前一部大片,能賺個幾百萬都非常不容易。現在,一部成本幾千萬的小片,也能賺個十幾億票房。網絡經濟與網絡文化的融合發展,是當代網絡經濟與網絡文化的一大特色。網絡遊戲就是當代網絡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第五名、智能家居

統計數據顯示,智能家電就國內擁有過億的潛在客戶。2015年智能家電產值將達到1250億元,2020年或將衝破一萬億,成為家電行業發展最快的關鍵部分。目前智能家居市場的四個瓶頸:一是無法抓住客戶的痛點需求;二是購買成本高;三是購買和使用的便利性差;四是客戶服務跟不上。如果進一步發展的話,前景不可限量

第六名、信息安全行業

未來趨勢:從宏觀角度來分析,越來越大的市場規模,會導致人才需求劇增。

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對信息安全體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移動支付等領域的應用信息安全逐漸成為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賽迪顧問數據顯示,中國信息安全市場規模2012年為166.58億元,2013年達到186.51億元,2014年預計為228.03億元。目前普通信息分析師的月收入在5000~15000元不等,根據自身所具備的實際能力不同,薪酬也會有所不同。高級信息安全分析師的月收入在10000~30000元之間,而如果是高層次、實用型、複合型的網絡與信息安全利用和工程設計、管理人才,薪酬還要更高。

看到上面的分析,可以參考自己感興趣的放心,來選擇一個屬於自己的最有前途的行業。



Felix的貨鋪


不知道對烹飪類的專業感興趣嗎 例如 中餐 西餐 西點等等 相比較其他技術不會覺的枯燥 學習這些來實操課程多 理論知識少哦 此外烹飪類的專業就業率比較高,優勢也很明顯哦 烹飪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學校一般是理論和實操相結合授課,實操大於理論,在學校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適合社會的發展。2.隨著餐飲行業的突飛猛進,社會對烹飪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供不應求。3.人們的觀念與意識進一步提升,在飲食方面都注重營養。.廚師人人都需要,走哪都不開,人總是要吃飯的,所以不用擔心會失業。


安徽新東方謝謝


我說個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新興行業—區塊鏈

這個新技術大有趕超互聯網技術的趨勢

什麼是區塊鏈?簡單來說,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數據庫。我們一般在淘寶買東西,錢需要先打給馬爸爸,然後賣家發貨,我們確認收貨之後,這筆錢才會由馬爸爸轉給賣家。其中馬爸爸就是第三方,這個交易就是一箇中心化的交易。那萬一哪天程序出BUG了,我付了錢給馬爸爸,馬爸爸那邊沒有收到錢該怎麼辦呢?我是不是就白給錢了?(不用懷疑舉的這個例子,這個就是中心化目前實實在在存在的弊端)如果是去中心化的話,直接是雙方一個點對點的交易,根本不需要第三方,我把錢給賣家的時候我對所有在做記錄的人說一下,我把錢給他了,然後所有人都用一個小本本記下來(所有小本本上的內容就是分佈式賬本數據),我把錢給了賣家這個事讓所有人都記了下來,那是不是就完成了這個交易的一步啦?因為所有小本本上都有我把錢付給你的記錄,大家都可以為我作證,所以如果事後賣家說沒有收到我的錢,那就是在撒謊了。所有人用小本本記錄信息的過程就叫挖礦,挖礦是會有人給你代幣作為對你的獎勵。

也就是說,區塊鏈這個分佈式的數字賬本記錄了所有曾經發生過並經過系統一致認可的交易,每一個區塊就是一個賬本,賬本上面的信息通過密碼學技術進行加密,被保存的信息是無法被篡改的,這就是區塊鏈技術。

上面解釋了區塊鏈是什麼東西,那區塊鏈這項技術到底有什麼用啊?阿Q就給大家簡單的舉幾個例子。a

1.不再需要繁瑣的個人證明

就比如身份證上面的信息,或者說出生證、房產證、離婚證、處男證等等一切證明,一旦你走到國外比如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這些地方去了,可能就失效了,人家不認你這些屬於本國的證件,但是你的信息一旦在區塊鏈上公證了,那麼就會變成全球都通認的東西。

2.交易無需第三方

區塊鏈可以讓支付變得更高效、更便捷。區塊鏈允許用戶創建滿足某些條件時的智能合約,也就是if這個語句。(學過計算機的人都懂吧,最基礎的)說白了,比如要買東西,我和賣家創建一個買賣的智能合約,當我付錢的時候,這份合同就自動生效了,只有賣家把貨發過來我確認收貨這個條件成立了,錢才會給賣家,否則這筆錢就原路返還給我,整個交易沒有馬爸爸這類第三方參與,所以再也不用擔心第三方賺差價了嗚嗚嗚。

3.商品來源可以追溯

假設老王要買杜某斯,但是不知道這個杜某斯是不是正品啊,本來人老了東西就不好使了,那萬一再給買個假貨,這不雪上加霜嘛?別擔心,有了區塊鏈技術,你可以知道你現在買的這個杜某斯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這其中有專業的監測數據、有企業的質量檢測數據等等。

現在眾所周知,目前國人版權意識較弱。那怎樣防止別人來盜取自己的作品呢?比如阿Q現在寫的這篇文章,就可以把它放在區塊鏈上,一旦有人使用了阿Q的文章,那麼阿Q立馬就能知道,相應的版稅也會自動支付給我,這就是區塊鏈技術!


阿Q區塊鏈研究中心


這不一定是什麼行業,行行都可以,就是一定要創新的技術或模式。我最近一直在關注和研究山東的ITM產業模式,所以,對零售有一些新啟發,與大家探討。

2019年是流通零售業的轉折年,市場已由增量變為存量。

現在流通零售業危機面臨的不僅僅是管理和經營的範疇,很多人至今沒有看懂未來的流通零售方向。2019年就是轉折年,幾千年以來低買高賣、販售式賺取差價利潤的“買賣”方式將在2~3年內終結,所有的中間批發商、流通商這些搬運工要麼轉型,要麼就集體消亡。有很多人試圖在營銷層面去賣貨,還有些所謂自媒體做直播、做明星帶貨,還有的介紹一些營銷思路,都是錯誤的,甚至遊走在欺詐和非法集資的邊緣,非常危險。

98%的人對流通零售業的理解是錯誤的。片面的理解加別有用心的誤導,延誤零售業轉型。

98%的人總是將實體和電商一分為二地分開看問題,因此,導致大部分實體經營者埋怨電商的發展,去拿西方國家電商發展程度來對比我國,其實,再多的埋怨和悔恨,只能讓我們擁抱互聯網,哪怕你是“被迫的”,也要必須認同。其一是互聯網是我國信息化趨勢的發展,也是中國崛起,佈局全球化的必然;其二是,目前電商市場結構已經很清晰了,幾個巨型企業已經壟斷互聯網80%的電商資源,國家可支配的資源(除基礎電信外)也不多;其三,互聯網電商時代也即將過去,未來十年是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阿里和騰訊已經佈局,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二馬”的可怕,而很多電商,包括京東蘇寧在戰略上還是很侷限),電商現在除了清庫存之外,其實利潤非常低,不賺錢,也是賠錢賺吆喝而已,只不過實體的成本是顯性的,即貨幣流通屬性,比如房租、稅收、員工福利以及囤貨等;電商的成本則是隱性的,即砸錢給平臺企業進行數據引流和推廣等。

零售業是產業結構的縮影。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零售業沒有未來。

應該說,我們現在趕在一個劃時代意義的好時候。零售未來不會有所謂的“新零售”,但會有其他的市場形式存在,或許未來可能只有“新消費”的存在。改革開放40年,過去的企業經營結構是計劃經濟轉向粗放式市場經濟,因此,市場的需求量非常大,在管理上只要做到精細的成本控制,就能讓企業起死回生,不斷盈利。顯然這種管理更適合勞動密集型的生產製造業,因此,西方的制度化管理,以及日本“細節決定成敗”的精細化管理就受到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學習借鑑和規範式熱捧,甚至還產生了像海爾張瑞敏“人單合一”、“斜坡球理論”等一批優秀的適合中國本地化的管理哲學。

事實上也確實提高了生產的工作績效,中國今天的經濟成就就足以說明是有效的。但可惜,這種管理制度很可能會“落伍”,甚至可能被淘汰——已不適用於目前企業對90、95和00後員工的管理,尤其是實體制造業的“用人荒”現象並不單純是人口紅利和產業結構的偶然問題。所以,當前的企業管理構架、理念和方式措施完全不適合未來的企業存在形式。

伴隨5G的應用,2020將開啟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阿里騰訊已完成50%佈局,另外的50%就是和實體產業的爭奪戰。

那麼,未來是一個怎樣的企業存在形式呢?只有搞清這個,才能配套相應的管理機制,否則就是文不對題,衣不對人,沒有任何意義。

個人認為,未來企業均系“小而創”和“微而新”的形式居多——即10多人左右的小企業團隊,但擁有獨特的創造力、創新力和知識產權,這是其市場競爭的核心。日本有一家做不鬆動螺絲的公司,僅45人就壟斷了全球市場;一家玩具公司,僅13個人,年賺17億,讓迪斯尼嘆為驚止。放在國內也就是個體戶小作坊,頂多算小微企業。

國內當前的企業、商業和產業都在進行市場洗牌,洗牌後留存的大企業基本上升級為中國的巨型智能化、數字化的寡頭企業(包括實體制造業),其後一般就不會產生太大的寡頭企業了。換句話說,掌握數字化、智能化或特殊商業模式資源的企業成為大托拉斯企業(壟斷的高級組織形式),沒有核心的創新創造技術或可被複制的任何經營競爭模式,甭管現在規模多大很可能一覺醒來就宣佈破產了,其他存在市場的中小微企業必須要有其經營競爭的核心力,否則只是賺個辛苦錢或者根本存活不下去。

流通零售商如果不能順利轉型,或者還找不到轉型方向,絕大部分是跨不過2020年的。

流通零售業只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一個產業變革的縮影,行業現在要做的就是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我正關注的,山東的ITM產業模式是我認為中國第一個對當前流通零售業轉型升級最具理論和市場實踐的,遺憾的是其僅限於服裝服飾實體店的業態,能否適用於其他業態的產業升級,則還需要理論的研討和市場探索。另外,隨著去中心化、中間化的市場結構的趨勢,未來將以CPCS(消費端~私人定購智能生產~服務端)為主要產業結構。因此,當前的流通零售業將被符合這個結構或模式的密集的小型服務商所逐步取代。像目前扎堆商圈的大型商場或超大型城市綜合體、中間批發和流通商(除小型便利店外)將會率先在一二線城市消亡,5年內蔓延至三四線。正如ITM模式創始人對馬雲的評價:“其對中國商業最大的傷害就是通過互聯網破壞掉中國幾千年的商業結構後,並未構建出一個新的商業體系,反而要將中國商業帶入一個虛假的混亂低質時代”。比如馬雲提出的無人店,新零售均不符合中國的未來商業和產業結構,更不符合全球經貿的發展趨勢。


無語落天


今天‎的中國​依​‎然機會遍地,各‎種‎新‎舊‎思‎維、‎新舊‎動​‎能的轉‎換‎,產業變‎革的機​遇​‎千​載難‎逢​。我一直‎對‎我身邊‎的朋友說​現在‎賺‎錢機會真‎的​很多,在‎中‎‎國‎‎有‎很多‎‎不起眼的‎小生​意,‎過去​沒‎有被‎大家‎發現。楊‎國‎福麻辣燙​不知不覺開‎了5500‎家‎,核心‎是趁‎著​‎你對手是小‎作坊‎的‎時候,‎用工業文明去‎‎收‎割農業‎文明‎的緯​度​。

1979—2019,是中國經濟的上半場,以2019年為分水嶺,中國經濟正在開闢下半場,從現在開始,經濟正在出現一個重大轉折。

上半場和下半場最根本的區別是什麼呢?

簡而言之一句話:上半場,我們的收入來自於“資本”型增長;下半場,我們的收入來自於“運營”型增長。

先來搞清楚什麼叫資本?比如土地,房子,股票,各種優勢資源(礦產,廠房等等),也就是可以坐享其成的東西,這些東西在一個國家的發展初期,往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他們可以盤活整個社會的資本,還可以加槓桿,帶動一輪又一輪的經濟發展。

這也叫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所有高速發展的國家,都會經歷資本的原始積累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像“跑馬圈地”。誰的膽子大,誰搶的地盤就多。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有兩大紅利:

第一:“人頭紅利”,針對的是製造業和房地產。

第二:“流量紅利”,針對的是互聯網行業。

但是,資本增長到一定極端,就會出現增長乏力,比如礦產資源在2014年就不行了,股市從2015年以來也在3000點左右徘徊,土地在2018年就開始限價,房價在2019年也停止了飆升。

在互聯網時代,流量(即用戶數量)也是一種資本,比如1998到現在的20年來,互聯網用戶在不停的增長,然而到了2019年,用戶增長量也越來越緩慢。凡是能搬到線上的人基本已經搬上去了。我們已經明顯的感覺到:現在的互聯網行業,無論是成熟平臺還是創業者,都明顯感覺從外部獲得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

那麼什麼是運營呢?就是靠管理、優化、配置去盤活這些資源,使這些資源發揮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比如,現在已不缺房子,缺的是如何把閒置的房子利用起來的辦法;現在已經不缺產品,缺的是如何把合適的產品送到合適的人手裡去的渠道。

之前我們都是依靠資本的增長賺錢,比如房價翻了多少倍,股票升值了多少,然而現在資本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還想按照之前的那種邏輯,佔個坑就坐等升值,無異於守株待兔。

這個邏輯廣泛的適用於國家,城市,企業和個人。

按照這個邏輯,如何衡量一個城市、企業、個人的未來前途呢?就看這個主體的運營收入如何:

比如很多城市的GDP依然很高,但是公共收入很低,這說明這個城市正在走向衰落;

比如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依然挺高,但是利潤越來越少,甚至開始虧損,這說明這個企業也在走下坡路;

比如很多一線城市的人坐擁上千萬的房產,但是年收入還不足20萬,收入都不足以維持家庭的運轉,說明這個人也在入不敷出。

雖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趨勢一旦發生,很難逆轉,甚至還會加速……這些主體總有一天會遇到危機,然後開始變賣自己的資本(家產)度日,直到消亡。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雖然有的人、企業原始積累很低,但是輕車上陣,他們的運營收入非常高。

比如我一個92年的朋友,做了一個直播公司,只有20個人的團隊,雖然沒有自己工廠和產品,年營業額卻高達幾十個億,利潤非常可觀,超過現在一大批上市公司,這就是運營收入。

未來一大批靠運營賺錢的個人和企業將誕生,他們不靠資本的坐享其成,就靠新經營、新模式、新渠道賺錢,他們才是中國經濟下半場的中流砥柱。

有大破必有大立。一批人倒下,就必然有一批人站起來。


時間軸阿贇


不要聽下邊這些回答瞎扯。


如何判斷一個行業是否有發展前途,怎麼看?


看兩個方面,第一,是否解決了人的本質需求;第二,目前市面上是怎麼這種需求的。市場是否已經飽和。


前一個是看這個行業能不能掙錢,第二個是看這個行業現在能不能賺錢。


來,知道了理論,讓我們走入實踐來看一看。


假設你身處20世紀初的中國,大多數人都沒有聽過互聯網,中國註冊企業都沒辦法在工商局註冊的時候,有個人跟你說可以在網上賣東西,你覺得他是個騙子麼?


現在的你當然覺得很正常,但是那個時候,很多人覺得馬雲是個騙子,因為大家沒聽過,也沒接觸過,有很大的侷限性。


如果你是那個時候的人,你會怎麼判斷眼前的這個人是騙子還是未來?


根據第一條,他是否解決了人的本質需求,淘寶解決了人的購物需求,解決了,而且相較於以前更加節省時間,快捷。


所以這是個未來。


繼續看第二條,如果現在,2019年,有個人過來找你做淘寶店,你還要做嗎?


不能做,因為現在淘寶店的競爭已經很大了,不符合第二條現在還能賺錢,市場已經飽和了。所以未來不是他。


根據這兩條你去看其他的事情,心裡就有數了。比如前段時間的“趣步”剛出來的時候我就知道長久不了,因為他沒有解決任何本質需求,只是靠拉人頭賺錢。


果不其然,後來被查了。


根據兩個邏輯,我們來推論一下未來兩年什麼事是有發展前途。


有發展前途的有很多,刷臉支付算其中一項。


第一,他解決了支付的需求。 如果你出門在外沒帶手機想買個東西怎麼辦?可以,刷臉直接拿走,免除手機這個介質,真實可行的解決了需求。


第二,有市場。支付行業歷來都是賺錢很厲害的行業,但是無奈進不去啊,因為pos機二維碼市場都飽和了,你推一個商戶難如登天,只能看著別人每個月分潤十幾萬的拿而你想進場卻無能為力。

但是刷臉支付現在剛開始推,現在就是機會,市場一片空白,全國大部分商家都沒有的時候,前景廣闊。


新大陸山西運營中心


好前景的行業必然是順應時代發展而脫穎而出的,那麼未來2年,也就是2020年,什麼行業會有好的前景呢?

<strong>

下面,我帶大家預測下2020年前景好的行業:


農業 

農村的勞動力充足,自然資源豐富,發展農業成本低;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對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層次在提高。並且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農村創業資金扶持政策,使農村創業的機會變多且誘人。而農村又急需知識、技術、科技和人才,不少人發現了這一巨大商機,紛紛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踴躍投入到農村創業大潮之中,相信農業未來前景也會更好。

3D打印

30年前,印刷只有大公司能夠做到,而且印刷相當不方便,而且必須依賴於印刷廠。後來打印機出現在人們的桌子上了,文檔管理出現了重大的變革。這種情況也將會出現在3D打印的領域,雖然現在只有大型工廠可以涉足,但3D打印的發展必定會創造大批第二產業,產生全新的產品。

智能家居 

統計數據顯示,智能家電在國內擁有著過億的潛在客戶,尤其是年輕人對智能家電的需求更大,是最大的潛在客戶群,最近小米推出的智能AI音箱「小愛同學」就非常成功。根據數據預估,2020年或將衝破一萬億,已成為家電行業發展最關鍵的部分,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

O2O 行業

以互聯網為載體,讓線上線下相結合層遞消費,O2O這是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發展起來會衝擊傳統的零售行業,據此產生的一系列衍生技術和行業也會興起,比如移動支付、微商等。而關於這方面的人才,微商運營,移動支付技術,程序開發未來更是緊缺,行業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

  

根據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參考自己感興趣的,來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行業,藉此一飛沖天。

我來自百e國際,是一名創業者,歡迎朋友們關注和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我有更多財經知識跟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