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黛玉葬花“,誰能說說寶玉葬花?

紅樓夢讀書會


在書裡,寶玉有三次葬花。

寶玉第一次葬花:遇見黛玉,“原來你也在這裡”。

寶玉第一次葬花是在書中第二十三回,時間是三月,桃花盛開的時候。

寶玉讀著《會真記》,一陣風吹來,桃花飄落,“落的滿身滿書滿地皆是”。

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

寶玉回頭看見地下還有很多,正想怎麼辦,就聽見背後有人說話。原來是黛玉來了,而且“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黛玉也是來葬花的。黛玉葬花還有自己的一套程式,她告訴寶玉,直接把花撂在水裡不好,流到外面有人家的地方去,一樣會跟髒的臭的混在一起,“仍舊把花遭塌了”。

那該怎麼辦呢?黛玉說:

“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冢,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裡,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乾淨。”

顯然,黛玉葬花不是一次兩次了,不但有固定的程式,連專門的花冢都有。黛玉的憐花惜花之心,一目瞭然。

寶玉是男孩子,自然沒有黛玉的心思那麼精細。但是被桃花灑了一身後,不是直接抖掉,而是想著腳底下會踐踏這花,不如抖入清水,也很能說明他與眾不同的惜花之心了。

兩個都是惜花之人,都與眾不同,在這種情形下相遇,不是有一種知己的感覺麼?

所以接下來寶玉高高興興地幫黛玉葬花,倆人一起讀《會真記》,這就是《紅樓夢》裡非常經典的一幕。

這一幕的潛臺詞,多麼像後來的著名作家張愛玲的那一句“原來你也在這裡”,正是青年男女心心相印不言自明的美好。

那一幕,也發生在春天的桃樹下。一段美好情緣就這樣開啟,可惜後續並不如意。

寶玉第二次葬花:黛玉的點點滴滴已經記在寶玉心裡。

寶玉第二次葬花,是在書中的第二十七回,時間已經到了夏天的芒種節。

黛玉因為前一天晚上在怡紅院吃了閉門羹而生悶氣,見了寶玉也不理會。不明就裡的寶玉發現黛玉躲著他,又看見鳳仙石榴的各色落花落了一地,就想替黛玉處理。

“這是他心裡生了氣,也不收拾這花兒來了。待我送了去,明兒再問著他。”

於是寶玉等在場的寶釵探春走了,就開始行動。

……等他二人去遠了,便把那花兜了起來,登山渡水,過樹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處來。……

這裡有幾個細節值得注意。

一是寶玉見到地上落花,第一個念頭就是黛玉應該要收拾的,是心裡有氣所以不收拾了,自己要替黛玉收拾。——可見,寶玉對於黛玉的葬花心理已經非常瞭解。

二是寶玉兜起這些花,“登山渡水,過樹穿花”,也就是走了老遠的路,特地奔向上次和黛玉一起葬花的地點。——可見寶玉對於黛玉的葬花儀式和地點也記得很清楚,而且很尊重。

三是寶玉這些想法和做法,是特地避開了不知情的寶釵和探春的。甚至當時是寶釵約他們到外面去,寶玉一邊嘴裡應著“我就來”一邊兜起花來找黛玉的花冢了——可見在寶玉心裡,這個葬花儀式是他和黛玉共同的秘密。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自從上次跟黛玉一起葬花之後,黛玉的心思和習慣都已經被寶玉牢牢記在心裡,變成了他潛意識裡的追隨行動。這不就是倆人感情加深的證明麼?

果然,有情人就是心有靈犀。快到花冢的時候,寶玉就聽到了嗚咽之聲,原來是黛玉在哭。黛玉一邊哭,一邊吟出書中那篇經典長詩《葬花吟》。而在一邊的寶玉,聽得如痴如醉、心碎腸斷,自己也慟哭起來了,懷裡兜的落花撒了一地。結果反而驚動了黛玉,黛玉發現是寶玉,正想走開,寶玉追上去一番辯白,倆人才終於澄清誤會,冰釋前嫌。

這一段,就是倆人情感進一步的階段。過程很悽美,收尾有點小團圓的意思。然而,那首悲悽的《葬花吟》還是暗示了不美妙的結局。

寶玉第三次葬花:夫妻蕙、並蒂菱,都只能埋葬在土裡。

寶玉第三次葬花,是在書中第六十二回,寶玉過生日的時候。

這一回,黛玉不在寶玉身邊。

香菱和幾個丫環玩鬥草。香菱說自己有夫妻蕙,卻被荳官嬉笑。打鬧中香菱被壓到水窪裡,裙子弄髒了。幾個小丫環一鬨而散,只剩下剛好也採了些花草想加入鬥草遊戲的寶玉。寶玉手裡有一枝並蒂菱,和香菱的夫妻蕙放在一起,他覺得很有意思。但香菱此時哪有心思鬥草,只想著怎麼處理這條髒裙子。好心的寶玉就讓襲人拿了一條一模一樣的給香菱換了,同時自己也細心埋好了兩枝花。

香菱見寶玉蹲在地下,將方才的夫妻蕙與並蒂菱用樹枝兒摳了一個坑,先抓些落花來鋪墊了,將這菱蕙安放好,又將些落花來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香菱拉他的手,笑道:“這又叫做什麼?怪道人人說你慣會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你瞧瞧,你這手弄的泥烏苔滑的,還不快洗去。”寶玉笑著,方起身走了去洗手,香菱也自走開。

這裡也有幾個細節。

首先是寶玉將兩枝花那麼細心地埋葬。這不僅僅是他本來就有的惜花習慣,更有黛玉葬花的影子在裡面。因為只有黛玉才是那麼細心把花埋在土裡,而不是隨手丟在水中的。寶玉這個葬花動作,說明他早就在不知不覺中沿襲了黛玉葬花的習慣,包括具體的程式和動作。——這顯然是愛的表現。

其次是香菱對寶玉這個舉動感到好笑,這當然也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而寶玉只是笑笑不解釋。顯然,這樣的舉動只有黛玉能夠理解。這個細節,再次說明寶黛二人是靈魂知己,別人不懂他們。

最後是這兩枝花的詳細名稱,夫妻蕙和並蒂菱。本來有著多麼美好的寓意啊,結果卻被埋進土裡了,這個歸宿代表的悲劇意味不言而喻。香菱的婚姻是悲劇收場的,“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薛蟠娶了夏金桂之後,香菱就沒有好日子過了,最後也應該是年輕早夭。寶玉和黛玉就更不用說了,花開並蒂的願望,終究是一場空啊!

參見之前的相關問答:

《黛玉葬花大家都知道,寶玉為什麼也葬花呢?》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紅樓夢》我們只知道林黛玉葬花,黛玉的葬花詞,讓多少人淚流滿面!其實在《紅樓夢》中賈寶玉也葬花,而且不止一次葬花。他一共葬了三次花。每次葬花的思想感情不同。第一次浪漫、唯美;第二次哀怨、悲傷,痛得不能自已;第三次看盡春歸無處覓,只得平靜接受殘酷的現實,不悲亦不痛。

白銀市民俗民間文化研究會《陶政聰》



陶政聰


紅樓夢一書中具有深刻的象徵性意義的情節很多,其中,葬花不可不提。黛玉心地良善,戀花惜草,又本性高潔,對於世間萬物,求的不過是乾淨二字。為此,她做了一件很特別的事情,來抒發心志,就是將落花歸冢。書中一共描寫了三次葬花的場景,每一次在場之人、景、意都截然不同,非常值得再三品讀。

第一次葬花發生在春暖花開的三月。桃花盛放,遍地落英,寶黛二人在逛園子的時候,都對花瓣隨風落地後任人踐踏的境地,感到不忍和憐惜。但是兩人對於落花的處理方式卻截然不同。寶玉一貫不分貴賤,他也不顧身上會沾染泥土,用自己的袍子兜起落花抖在池中,讓花瓣隨流水而去,讓花兒迴歸大自然,可以說是文藝青年的典型做法。

黛玉則帶來一套專門為了葬花製作的專業工具,包括鋤頭、絹袋、掃帚等等,畢竟小女生都需要儀式感。用了這一套物事,她再把花瓣收集在一起,用絹袋裝好埋在土裡,為它做一個埋香冢,這事兒才算做到了極致。黛玉前生就是一株仙草,她葬花之舉有著對自我情懷的寄託,而寶玉前生則是灌溉仙草的護花人,他做這等憐香惜玉之舉,實在是出自本心。兩個人恰好遇見對方,不約而同做著這樣風雅的事情,不禁覺得眼前這個人實在太懂自己了,不愧是這世間難得的知己。在這飛花滿天、共讀西廂的日子裡,兩人情竇初開,開始互相試探和表明心意。

第二次葬花發生在芒種之時,正是黛玉去找寶玉卻吃了閉門羹,對他產生誤會的第二天。古來芒種要祭拜花神,黛玉來到兩人曾經一起埋葬落花的地方,睹景思人,黯然神傷。當時心心相惜的情景還歷歷在目,卻已經時過境遷。春光早已消逝,就如同生命中美好的時光,統統一去不返。

黛玉深感淒涼,她孤身一人來到這錦繡堆中,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和婚姻,只能冀望於寶玉的真心,可是這真心又顯得難以依靠,讓她看不到自己的前程會落在何地。她深怕自己也會像那落花一樣,縹緲不知去處,做出了催人淚下的葬花吟。恰在此時,寶玉也兜了落花來到埋香冢,無意間聽聞葬花吟之後,這個世間少有的痴心人由景推人,也深深地為黛玉和諸位姐妹未知的將來而感到恐懼和悲傷,這正是他憐花人的本性體現。

第三次則是在寶玉生日這天,正值清明,寶玉將象徵著夫妻的並蒂蓮埋入花冢,其實這個情節蘊含著極其深長的意味。當晚大觀園中群芳設宴,姑娘們在行酒令時,每個人都抽到了一種代表自己的花卉。她們擊節而歌,對花暢飲,歡聲笑語,難得的放鬆,難得的肆意。

正是這美妙的夜宴過後,四府盛極而衰,情勢急轉直下,大觀園中漸漸從群芳爭豔變成了朱顏凋零,寶黛之間真摯純潔的愛情,也沒能逃過命運之手的捉弄,就像那朵被埋葬的並蒂蓮一樣,只能在泥土中腐壞、消逝。黛玉悽然而終的那天,她的親人們正在舉辦一場喜事。她的知己不知自己受騙,還在為終於能得償所願而喜出望外。兩個人都沒能見到對方最後一面,實在是可憐、可恨、可嘆。三次葬花,暗合情節發展的三個階段,承上啟下如雲流水,將主角的性情和故事的脈絡描寫得一清二楚,讓讀者如見真人,如臨其境。


淮安軍子


導讀

黛玉獨葬百花作為《紅樓夢》的經典情節,曹雪芹借黛玉葬花猶如葬己,暗示大觀園眾女子的悲劇未來, 進而“葬花”也就成了黛玉的專有名詞。而《紅樓夢》中的葬花人並不是此一人,在林黛玉兩次葬花中,寶玉都有葬花的打算,但都是因為黛玉的精彩葬花演繹,讓寶玉的葬花表演付之東流。

在“憨湘雲醉 眠芍藥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中,賈寶玉真正進行了一次葬花,這次葬花看似沒有黛玉葬花場面和鋪墊多,但卻另有深意,畢竟男子葬花古來少有之。

寶玉獨自葬花的場景

由於寶玉過生日,恰巧王夫人不在家,寶玉於是在紅香圃,與大觀園的各位姑娘喝酒划拳。這期間因玩“鬥草”的遊戲 ,荳官說她有姐妹花,香菱接到我有夫妻蕙。荳官便取笑香菱是因薛蟠去了大半年,想夫妻了,香菱和其因鬥嘴發展到滾草地打鬧,把寶琴送她新裙子弄髒了。

此時寶玉拿了一枝並蒂菱想來對香菱的夫妻蕙 ,看到這種情況,於是讓襲人給香菱換條裙子。等香菱正欲走時,卻看到寶玉葬花的情景。

香菱見寶玉蹲在地下將方才的夫妻蕙與並蒂菱用樹枝兒摳了一個坑先抓些落花來鋪墊了,將這菱蕙安放好又將些落花來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

寶玉葬花是對“女清男濁”主題的暗示

《紅樓夢》本身主題就有著是對男權社會的批判,因此在寶玉塑造中,就一直將其女性化,賈寶玉一出場的面貌就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活脫脫的女兒態。

在寶玉葬花過程中,更是將女性細膩心裡表露出來,先是鋪上落花,再將夫妻蕙、並蒂菱放入,在覆蓋花朵,這種細心葬花場景,連林黛玉也過之不及,因為在黛玉葬花情景中,主要對黛玉吟唱、情感有過多描寫,而葬花具體細節沒有詳述。

通過對寶玉葬花細節的描述,就是要烘托“天地靈秀之氣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渣滓濁沫已”的抑男揚女的主題。

寶玉葬花是對香菱命運歸宿,更是他和黛玉愛情結局進一步暗示

夫妻蕙、並蒂菱本都是富有美好愛情含義的花草,而寶玉卻將它們全部埋葬。在接下來的群芳掣籤中,作為引起寶玉葬花的主角香菱,抽到的就是並蒂花,伴隨的詩句是“連理枝頭花正開”,確實她被薛蟠相中,娶進家門,可謂苦盡甘來。但該局詩出自朱淑真的《落花》,它的下半句是“妒花風雨便相催”,這和香菱後來命運十分吻合,被薛蟠正妻所妒,差點丟掉性命,最後也是因難產而死。

寶玉和黛玉愛情在黛玉兩次葬花中已有暗示,此時再重複一次葬花,其實就是對寶黛愛情悲劇進一步渲染。

寶玉葬花其實就是大觀園眾女子的輓歌

寶玉葬花的時間非常巧,正是自己生日的時候,此時王夫人不在家,寶玉和大觀園眾姑娘正是把酒言詩,肆無忌憚的時候。而在這種快樂場景中,寶玉卻孤零零的來了一回葬花,與此時此景十分不相配。

在葬花當晚的“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中,眾姑娘們喝酒、唱歌,可謂全無窈窕淑女形象,應該是她們最瘋狂的一次聚會,以至於第二天襲人說道“昨兒夜裡熱鬧非常,一個個吃的把臊都丟了 ”。

在此之後,大觀園中的人命運急轉直下,晴雯被逐、迎春誤嫁等等,寶玉在大觀園眾女子最後的歡樂絕唱開始前,默默進行的這次葬花,其實就是對她們命運走向的一次提前緬懷。


小依說說


寶玉葬花

—— 一浪漫、二哀怨、三成佛

《紅樓夢》我們只知道林黛玉葬花,黛玉的葬花詞,讓多少人淚流滿面!其實在《紅樓夢》中賈寶玉也葬花,而且不止一次葬花。賈寶玉一共葬了三次花。每次葬花的時間地點心理經歷都變的不同。第一次他葬花是浪漫的、唯美的;第二次他葬花是哀怨的、悲傷的,痛得不能自己的;而第三次看盡春歸無處覓,他無能為力只得平靜接受殘酷的現實,不悲亦不痛。

寶玉的葬花時

第一次葬花在第二十三回,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e600088f52d5136b03\

邪皇v587


紅樓夢說得清清楚楚,黛玉葬花,寶玉哭靈。當年黛玉葬花時,“寶玉那邊聽完了黛玉的葬花詞,早已哭昏在假山旁……”


ASSam


寶玉最憐惜花,覺得花落以後埋在土裡最乾淨.說明他對美有獨特的見解,意境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