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汽溶膠是種什麼物質,是自然界的產物還是實驗室合成物?

A—老劉


有的氣溶膠是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由於人類活動,如煤、油及其他礦物燃料的燃燒物質,車輛產生的廢氣排放至空氣中的大量煙粒等。比如,霧霾的成分主要是硫酸鹽氣溶膠,燃煤是罪魁禍首。

當氣溶膠的濃度達到足夠高時,將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尤其是對哮喘病人及其他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

空氣中的氣溶膠還能傳播真菌和病毒,會導致一些地區疾病的流行和爆發。已經有研究表明:懸浮顆粒對人類的健康會產生重大影響(比如新冠肺炎的傳播),尤其是氣溶膠中水溶組分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更大。

而氣溶膠的消除,主要靠大氣的降水、小粒子間的碰並、凝聚、聚合和沉降過程。


山石嶙嶙


簡單來說,氣溶膠就是空氣中懸浮的小顆粒,顆粒的直徑為0.001~100μm,分散介質為氣體。這樣說來,我們平時所見到的霧霾、做飯時灶臺上跑出來的煙霧、沙塵暴來襲時的小顆粒都算,當然這上面舉的例子都算自然界中。

人造的話像吸菸時吐出的煙氣,化學爆炸時的煙霧也都是氣溶膠。

所以說,氣溶膠沒有自然界和合成物的區別。

至於為什麼給這些顆粒取名叫“氣溶膠”呢?是因為這些顆粒可以粘附一些氣體或者液體,呈現“膠”的一種狀態。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種經歷:走在樓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圍幾十米之內都沒有人,但仍然可以聞到煙味(或者屁味),我們聞到的就是菸草燃燒後形成的幾百納米左右的顆粒(或者人放屁後粘附在顆粒上的氣體分子)。

實驗表明,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裡,幾乎不下沉,始終停留在空氣中。這也是為什麼抽菸的人可能早已經消失不見,但餘味還久久不散。

氣溶膠形成後,是有一定的危害性的。假設患病人群打噴嚏時噴射出了含有病毒的氣體和液體,這些氣體液體粘附在空氣中懸浮的小顆粒上,當這些小顆粒被健康人群吸入器官中時,極易引發病毒的傳播,這種傳播方式叫做“氣溶膠傳播”。

可惜,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日前被發現:該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這給防控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當然了,氣溶膠雖然容易形成,但病毒要通過氣溶膠感染人並不容易。

由於一般氣溶膠顆粒比較大,通常大於 10 微米,一般的醫用口罩就可以阻擋,所以帶口罩是預防氣溶膠傳播的重中之重。

特別小的氣溶膠微粒(半徑小於 0.1 微米),重量輕,主要分佈在高空,稍有氣流就會隨風飄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

綜上所述,氣溶膠泛指空氣中懸浮的小顆粒,氣溶膠的形成對於病毒的傳播提供了途徑,但我們也不必過分緊張,畢竟這種傳播方式完全可以通過戴口罩的方式避免。


科學驛站


它是一種物質形態。

可能大家都有過這種經歷:走在樓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圍幾十米之內都沒有人,但仍然可以聞到煙味。我們聞到的其實是菸草燃燒後形成的顆粒。

越小的顆粒,空氣的粘性作用就越明顯。微米級的顆粒在空氣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裡,沉降速度很慢。1微米的顆粒,在靜止空氣中沉降時間就達到1小時以上。而環境中又總有風吹草動,於是這些顆粒幾乎永遠不會沉降,始終停留在空氣中。這也是為什麼抽菸的人早已經消失不見,煙味還久久不散的原因。

這種在氣體中穩定分散懸浮的液態或固體小顆粒就叫做氣溶膠(aerosol)。之所以翻譯為 “膠”,大約就是取顆粒與媒介之間黏黏糊糊、難分難捨之意。

飛沫核尺寸就在亞微米到微米的範圍,與菸草燃燒後的顆粒尺度類似。因此,飛沫核在空氣中可以懸浮很久,並且在空氣湍流的推波助瀾下飄向遠方。飛沫核中若有冠狀病毒,再被人吸入體內,就有可能導致感染。

“糞口傳播”的方式可能是氣溶膠

2月1日,深圳第三人民醫院在某些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RNA)陽性。雖然RNA不等同於有活性的病毒,但也使得糞便中存在病毒的情況成為可能,這讓 “糞口傳播” 引起關注。

“糞口傳播” 最可能通過氣溶膠和呼吸傳播。這是因為與呼吸活動類似,排洩活動也可以產生氣溶膠。排洩活動也是牽扯到軟物質和複雜流體(液體和氣體)的力學過程,這些過程甚至可能比較劇烈,因此產生氣溶膠是也很自然的。

氣溶膠的傳播距離之遠可能超過我們的想象。一個相關的研究證據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地區涉及437個馬場的馬流感傳播事件。這些馬場間距平均距離約為1公里,最遠達13公里。馬流感開始時,隔離政策的宣傳和執行都很到位,沒有馬與馬的近距離直接接觸,但仍發現很多馬被感染。原來,感染區域與風向也密切相關:馬流感在氣溶膠模式在固定風向的作用下可能具備公里級的超長距離的傳播能力。

溫和的呼吸:防不勝防的危險

與噴嚏、咳嗽、說話相比,病毒攜帶者的正常呼吸是最溫和的活動,但也是最防不勝防的。在呼吸的時候,肺部在做大量、長時間的霧化,並且霧化的顆粒極小。病毒攜帶者哪怕不咳嗽、不打噴嚏,也可能悄無聲息地不間斷地釋放含病毒的氣溶膠。

科學家發展了動物模型來研究病毒在哺乳動物間的傳播途徑,值得注意的是甲流的幾內亞豬(guinea pig)模型。感染了甲流的幾內亞豬會有發熱症狀,但是不咳嗽,這就排除了大飛沫傳染的可能性。但研究發現,相距三英尺的兩個籠子中的幾內亞豬仍然可以被感染,這是呼吸導致的氣溶膠傳染模式的有力證據。

病毒濃度或隨距離急劇下降

有學者認為,在氣溶膠狀態下,一小時後病毒都可能保持感染能力。他們認為呼吸道上皮細胞可能脫落併成為病毒離開人體的載體,為病毒保持活性提供條件。而這一小時內氣溶膠憑藉風勢可以上青雲,也可以傳播到幾公里外的地方。

當然,我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即使病毒能通過氣溶膠進行長距離傳播,隨著距離的增長,病毒濃度也會急劇下降,會達到遠遠低於感染劑量的水平。


跪射俑


氣溶膠,又稱氣膠、煙霧質,凡是可以穩定懸浮於空氣中的物質,都可以稱之為氣溶膠。

最典型的,就是飄散在空氣中的煙霧。

膠體有兩種存在狀態,即半流體的溶膠和半固體的凝膠,在一定條件下,氣溶膠和氣凝膠兩者可以互相轉化,其實是同一種東西。

但兩者並沒有本質區別,因為他們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可以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懸浮時間長達幾個小時甚至更久。

氣溶膠本身並不可怕,我們無時無刻不處於氣溶膠中,但其長時間懸浮的特性,導致一旦有病毒可以利用氣溶膠進行傳播,就非常可怕。

我舉個例子,香菸燃燒散發的煙霧,就是一種典型的氣溶膠,雖然屬於沉降很快的重型氣溶膠,但在密閉環境下,你抽只煙,一兩個小時後,這裡依然有煙味,尤其是電梯。

這個煙味長時間懸浮在空氣的特性,非常形象的表達了病毒懸浮於空氣的能力。

如果我在這個地方吸了口煙,過一小時,你還能聞到煙味。

那病人在這個地方咳嗽了一下,過一小時,你聞到的,就是病毒。


醫者悟龍子WLZ


汽溶膠是自然界的產物,不可能是人為製造。是宇宙四大神獸造成的。每個人現在都是自私自利的,人類自己不願意管理人間現在老天自己親自要直接來管理人間了,這樣一生擁有紫薇老人彌賽亞物理學界四個神獸彩虹戰士統領三教九流的人才能夠出來拯救世界。就是來源物理學四個神獸。第一神獸,縮地成寸芝偌龜。第二神獸善推演能知萬物拉普拉斯妖。第三神逆轉時空麥克斯韋妖。第四超越生死薛定諤的貓。


陽輝881


汽溶膠是一種氣體分散體系。其分散相為固體或液體小質點,其大小為0.001~100μm,分散介質為氣體。液體氣溶膠通常稱為霧,可自然產生,也可人工形成,是自然現象,新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帶好口罩能有效預防,莫恐慌




仁者為醫908


氣溶膠可以理解成密度比較低的雲,空氣中有一些懸浮物質密度比較均勻的就可以算作一種氣溶膠,生活中很常見,像丁達爾現象形成的光柱,就是光線穿過氣溶膠留下的有意思的痕跡。


淡淡小法師


氣溶膠有天然的也有人類生產的。天然氣溶膠:雲、霧、靄、煙、等。工業化氣溶膠:有殺蟲劑、消毒劑和衛生消毒劑、洗滌劑和清潔劑.


宇宙天體物理


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這些固態或液態顆粒的密度與氣體介質的密度可以相差微小,也可以懸殊很大。顆粒的大小一般從0.001~100μm。顆粒的形狀多種多樣,可以是近乎球形,諸如液態霧珠,也可以是片狀、針狀及其它不規則形狀。在工程技術中,特別是勞動保護和環境保護工程中,為區別於潔淨空氣,常通俗地使用含塵氣體或汙染氣體來稱呼氣溶膠。從流體力學角度,氣溶膠實質上是氣態為連續相,固、液態為分散相的多相流體。

據有關專家介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以通過人體飛沫造成氣溶膠以後,得到傳播。



像風像雨也像雲


氣溶膠不是汽溶膠。所謂氣溶膠指的不是“膠”,而是可以在空氣中自由擴散的固體微粒,代表它的小和能隨空氣自由流動,其可以是任何物質。病毒也是微粒物,能從一個人呼出的廢氣和飛沫,通過空氣傳給另外的人,一個房子內的人基本都能呼吸到這種病毒飛沫。不過,不一定每個人都能達到發病程度,只有密切接觸者幾乎是100%感染,其他人必須高度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