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圈禁”在北京城的皇帝,雍正為何從未離開過北京城?

康熙六下江南,主要是治理水患,整飭吏治。

乾隆六下江南,以盛世太平之聖君自居,南巡也辦了很多政事,但更多是彰顯自己,好大喜功, 那麼作為承上啟下的雍正皇帝卻一生從未離開股過北京城,那麼我們來聊聊如此巨大的反差,究竟是為什麼?


被“圈禁”在北京城的皇帝,雍正為何從未離開過北京城?

寶寶心裡苦


封建王朝最忙碌的皇帝

雍正稱“以勤治天下”,這絕非自誇之言。據統計,現存的雍正朝奏摺共有41600餘件,其中漢文奏摺35000餘件,滿文6600餘件,以他在位年限計算,平均每天批閱奏摺約10件。除奏摺外,還有六部及各省的大量題本,據統計估算,雍正朝共處置此類題本192000餘件,每天平均處置40件以上。

而且要親筆硃筆批註,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有的硃批竟達千字。除此之外,還要處理各種軍國政務,官吏任免,農業工商等事情雍正也要親自過問,可以想象雍正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以至於每天只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皇帝做事是沒有人來督促的,全憑自覺,雍正堅持做了13年,這就是他最可貴的地方。

平心而論,從一名政治家的角度來看,雍正皇帝但得起“偉大”二字。


被“圈禁”在北京城的皇帝,雍正為何從未離開過北京城?

雍正熬夜批閱奏摺


雍正為何“必須”如此勤勉

提到這個問題,先來看看雍正即位時所面臨的環境。康熙末年,由於太平盛世已久,又因為康熙以寬仁治國,導致吏治鬆弛,文恬武嬉,貪汙腐敗之風甚囂塵上,國庫常年虧損,邊境戰事頻頻,積累了大量的社會矛盾。大清王朝表面太平盛世,其實卻暗流湧動。面對這樣一個局面,壓在他肩上的擔子那是十分沉重。

在這種情況下,以整頓吏治為切入點,清理國庫虧空,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雍正就電光火石般的連續頒佈了11道諭旨,嚴厲警告各級官員不能借錢抵擋虧空,為了切實落實政策,又設立了會考府,負責國庫的審計並對其收支情況進行整頓。


被“圈禁”在北京城的皇帝,雍正為何從未離開過北京城?

雍正整頓吏治,雷厲風行


又徹底取消了人頭稅,改為攤丁入畝,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在法律層面上徹底取消了賦地徵收,使廣大農民獲得了實際利益。

雍正還廢除了從宋朝就流出下來的賤籍。賤籍是在士農工商之外的戶口,不得從事其他行業,更不能讀書科舉,並且世代相傳不得變更。雍正廢除賤籍後,將原來的賤民編入民籍,賦予了他們普通百姓的身份、權力和社會地位。

在他的嚴厲打擊和勤勉治理下,雍正末年,國庫虧空不但完全彌補,還有數千萬兩餘銀。 總的來說,雍正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起到了承上啟下關鍵性的作用,填補並解決了康熙留下來的虧空與吏治問題,才有了後來的康乾盛世。


被“圈禁”在北京城的皇帝,雍正為何從未離開過北京城?

總算不負所望,國庫豐盈

縱觀雍正一生,他把有限的時間都用在處理政事,治理這個千瘡百孔且龐大的國家上面,根本沒有時間踏出北京城半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