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那么怕死

为什么我们那么怕死


我们所有的本能,都是我们曾经经验过的,这就是为什么对死亡的恐惧依然存在。我们已经死过几百次、几千次了,知道死亡的痛苦。所以一旦进入一个身体,我们会很爱它且害怕离开,因为我们对它有了感情的执著、依恋。

有些人有很老很老的车子,像一九四三年的道奇车。即使给他们最新的道奇车,他们也不想要。也许你会这么说

:“你的车已经不行了,可能会造成塞车,因为你一小时只能开十里,而别人的车一小时可以开五十五里,你需要一辆新车了。”佳通管制局可能会强行拖走你的车,把你丢在废车长,但是车主会坐在车子旁边哭泣悲伤。对身体的执著就如同对车子的执著、迷恋。


造物主的管理规则是这么说的:如果衰老的身体被强迫带走了,他必须给你一个新的身体。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一点,仍坚守着身体,即使它已衰老至死。那恒久不变的执著、依恋破碎了,又会再次执著、依恋,再次破碎,就是为什么我们那么怕死了。这又是我们对真实本性无知的另一个障碍。

所以,所有隐藏的、薄弱无力的、会中断的或持续不变的障碍,都应该慢慢地舍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继续向前迈进。

为什么我们那么怕死

文字节自沙吉难陀大师讲述的《巴坦伽利的瑜伽经》(陈景园 译本)


以下文字摘引自本书的“讲述者序言”:


“巴坦伽利对瑜伽有完整的诠释,我欣赏其文辞清晰、简洁、深刻。他优美地呈现出各个支派——从浅显到最深入、完整且精确的瑜伽学问,它是一部现行的经典,照亮了我们的心灵通道。

《瑜伽经》的内容既紧密又简洁,一定要慢慢地念,小心地念,并带入冥想,你可以用“心”来学习一些最重要、最有用的知识……你每看一次,就会吸收得更多,进而帮助你成长。就让我们慢慢地学习,不管我们知道多少,让我们练习它,不断地练习。练习是瑜伽最重要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