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業(主要指文化課輔導)在未來3-5年,還有多少發展空間?

中考面對面付老師


您好,教育培訓行業在未來3-5年的發展空間,我認為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量:


一、您所在的地域。文化課輔導這幾年競爭非常激烈,自從中高考改革以來,素質教育一直呈上升趨勢。如果您是在一二線城市,我認為要謹慎投資。如果是四、五線城市,我認為還是有可發展空間的。因為頭部目前還下沉不到那裡,而在四、五線城市一般缺乏品牌意識,如果要做建議做中高端,用高品質高服務來搶佔用戶心智。

二、您做文化課的面向的學生年齡層次。初高中是剛需,因為中考、高考的原因。這兩個階段的競爭也很激烈。反而小學的語文、英語我認為是未來的趨勢。我這本小學英語繪本閱讀可以做到1年1萬五。所以,要進入這個行業,要選定您所要面向的年齡層次,來選擇項目和戰略。

三、國家政策。國家現在在重拳治理培訓機構,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會有兩個方向的教培做的不錯。一種是小而美的,比如我的朋友專門做語文工作室,一年收入百萬。一種是真正有實力,能夠提供好品質及服務的。

另外,如果熟悉國家政策,會發現其實有幾個領域在興起,而且3-5年會大力發展。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我是微藍老師,二胎創業寶媽,12年教培經驗,專注OMO模式及戰略策劃。有問題可以私聊。


微藍老師


回答之前說一句:不要總去聽所謂成功人士告訴你他怎麼成功的,誰都不會把成功的核心秘訣全盤托出。但可以多聽聽失敗過的人告訴你因為哪方面導致的失敗,你多加以提防,對你更加實用!

本人自2006年開始從事教育培訓行業,至今已有14個年頭,其中也經歷過文化課輔導類型的教育培訓學校的創業,最輝煌的時候在大連開設了五家分校。但後來因為種種因素導致學校的規模不斷的萎縮,最終我選擇轉型至別的教育培訓項目。

總體上我認為教育培訓業,特別是文化課輔導的教育培訓,在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壓力依然會很大,而且市場會被壓縮的越來越小。從以下幾方面因素來看:

第一個我看到上面有人說學生體量大這個沒錯。但是中國人做生意有一個特點,市場體量大的生意競爭會越來越大,都覺得這行賺錢,所以湧入這個行業的學校會越來越多,會持續增加這個行業的競爭力。每一個培訓機構生存的壓力都會越來越大,到最後拼的有可能是誰的資本大,誰就可能持續生存下去。你可以自己衡量是否有足夠的資本,和市面上這些靠資本運作起來的培訓學校相抗衡。

第二個就是文化課輔導機構,其核心的競爭力就是這個學校的師資力量,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更多關注的也是到底是哪位老師給我的孩子上課。師資力量無非分為兩種類型:全職教師、兼職教師。全職老師是自己的輔導機構培養的教師,多以師範類專業畢業生為主。兼職教師則是依靠在職的公辦或者民辦學校的老師作為兼職老師給輔導機構兼職授課。我們簡單來說一下這兩種老師的各自利弊。

第一種全職老師穩定性相對比較高,但既然是師範類專業的畢業生,心裡一定有個考取公辦教師的夢。假如一有考取公辦學校教師的機會,你的全職老師會不遺餘力去考取。因此即使是全職教師,也做不到足夠穩定。教學是講究一個週期的,這個教學週期內師生足夠的穩定,才能最大限度保證教學效果。再就是家長對輔導機構的全職教師認可度偏低,家長會本能的認為你學校的全職老師各方面能力不如學校裡的老師,才只能在你的輔導機構上課。因此導致全職老師在家長眼裡可信度不高。

第二個就是利用學校的在職老師作為兼職老師來授課,這種方式首先的弊端就是教師不穩定。隨時都要處理調課停課等問題。其次在職老師的心氣都比較高,他到你的輔導機構作為兼職並不是他必須要做的工作,那麼他既然做了首先考慮的就是一定要高收益他才會去做,那麼在職老師普遍的課時費相對偏高,這就導致了文化課輔導機構的成本大幅度增加,利潤少的可憐,甚至有的輔導機構為了圖一個這個老師的名聲沒有利潤也給孩子在上課。如果這種授課方式佔得比重大,你的機構一定必死無疑。千萬不要寄希望於通過教師名聲帶來更多的學生就好了,這只是理想狀況,現實中永遠不會出現。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會制約文化課輔導機構的發展。比方說其實現在輔導機構的最大的競爭對手並不是其他輔導機構,而是學校的在職的老師。雖然國家明令禁止不允許老師私自辦輔導班,但是實際情況作為一個教育培訓行業的人都應該清楚現實情況是怎麼樣的?輔導機構你可能花心思做了很多廣告,做了很多事,但是回過頭你的客戶也就是學生,他本身就是在學校裡面,你做再多宣傳都抵不過他的老師一句“你到我這裡來上課吧”有用。

以上是個人一些膚淺看法,但都是實際工作中摸索的經驗。供參考,供探討。謝謝。


大巖侃球


未來3到5年,正規辦學的文化課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為什麼說是正規辦學的文化課培訓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2018年9月份,教育部下發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整改通知,特別是文化課類的校外培訓機構更是重點整治對象。


從整改開始到現在,已經陸續很多文化課培訓機構因為各方面條件存在違法辦學而關停,很多想從事文化課培訓的也都卡在辦學要求的困難下。

正規辦學的文化課培訓機構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呢?

(一)隨著違法辦學機構的取締,很多流失的學生會重新篩選正規的培訓機構,對於文化課培訓招生提供了不少便利。

據調查,18年下半年開始,大型品牌文化課培訓機構各類課程的報名人次上漲了30%左右。

(二)應試教育只要存在,文化課培訓發展空間一直存在

目前中國教育方面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學生升學還是主要以分數來決定,有時候一分之差就會影響到幾千個學生,所以家長的重點還是放到文化課成績提升上而選擇校外機構突擊提升。

(三)經驗豐富的個別文化課老師選擇校外輔導

對於校內的薪資待遇不滿意,或者達到退休條件的文化課老師,現在很多選擇校外機構上課培訓學生,一方面是提高了薪資待遇,另外小班輔導更輕鬆,所以校外文化課機構師資上並不比校內老師差,這也是家長讓孩子選擇校外機構原因。

(四)辦學成本提高、利潤率降低

  1. 成本支出方面:辦學許可證、房屋面積、消防設施、教師帶證上崗等門檻的提升,使辦學成本增加。

  2. 競爭方面:對於部分中小型文化課機構,面臨著新東方、好未來等大型機構的低價戰,隱形宣傳招生的支出,利潤率下降已經是各個機構的事實。
  3. 上課時間上:教育部規定,課外培訓機構最晚下學時候不能晚於8點半,這樣對於培訓機構的排課量也減少了很多。
  4. 收費方面:教育部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能一次性收取超過3個月的培訓費用,這樣對於機構的資金迴轉有一定限制。
總之,校外文化課培訓機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有很長時間的發展路程,前提是按照教育部規定的要求合法辦學。

小紅人教育先生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不斷地增加,教育行業一直備受人的關注,尤其是輔導班機構,人們對輔導班的需求逐漸加大,開輔導班的市場前景是不錯的。不僅在未來3~5年,我覺得教育培訓業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應該會一直不錯。

老話說“再苦再窮不能窮教育”確實是這樣的,吃喝、穿著、居住····這個和教育比起來都沒教育重要。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曾經在2011年5~6月對北京、哈爾濱、石家莊、銀川、成都、西安、南京、廣州8個城市4960個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家庭進行調查,調查顯示: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國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平均佔家庭養育子女費用總額的76.1%,佔家庭經濟總收入的30.1%。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家庭的教育支出以平均每年29.3%的速度增長,明顯快於家庭收入的增長,也快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雖說這個數據是往年的,但是身邊的學生家長,沒有幾個不給孩子報輔導班的。

為什麼我覺得有很大發展空間呢?

1.學生量大,

教育部發布《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38萬所,比上年增加2105所,增長0.41%;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70億人,比上年增加545.54萬人。這些都是潛在的學員。

二胎政策的放開,潛在學員的數量會越來越大。

2.家長的重視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越來越重視。教育資源相對來說是個不公平的,所以更多的家長會給孩子選擇輔導班。而且相對來說,給教育投資的回報是最大的,而且教育也是最公平的。

因為孩子接受教育程度的多少與以後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孩子在校內接受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學生了,而且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同,那些學習成績差的肯定會去課外輔導班去補習功課。

3.社會現狀

隨著經濟壓力的增大,現在雙職工的家庭增多,照顧孩子和輔導孩子的時間和精力都比較少,爺爺奶奶又輔導不了,所以家長只能將孩子送到輔導班去。

所以我覺得,輔導班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


然規教育說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發佈以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影響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各地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整頓,取締了無照經營的培訓機構,並對執照的培訓機構辦學行為進行了規範,明確規定開展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知識培訓內容不準超標,超進度,培訓時間不得與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不得留作業,不得聘用學校在職教師;嚴禁組織學科類等級考試、競賽及進行排名等。以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收到了一定成效。

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務院發佈的《意見》各地還推出中小學生校內課後託管的措施,經費採取政府給予補助,學校無償提供場地,本校教師進行輔導,工作量計入課時,也有引進第三方公益普惠收費,家長承擔少部分費用,教師合理取酬等方式,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校內課後服務機制,減少了家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被動需求,很受家長歡迎。

從這兩個方面看,這次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整頓肯定會對其校外教育培訓業造成很大的衝擊,會促使行業內進行規範整合,一些規摸小,單純以語、數、英等文化學料補課為主要內容的培訓機構,許多會因生源、資金、師資不足等問題而關門,而一些資金雄厚,知名度高,管理規範〈如,全國連鎖培訓機構),由於培訓內容以培養學生興趣、特長為主,兼顧文化補課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東海5712


教育基業百年大計,中國培訓行業的興起才30-40年,你得去看看臺灣和日本都火爆成啥樣了,只是說我們的轉變培訓模式,這是重點。


Tiger老師數學思維課


針對教育培訓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空間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優者更優,弱者更若。

隨著國家對培訓市場的整頓,培訓市場會變得越來越規範,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會擠壓培訓市場的市場空間,那麼這樣的話,家長在選擇培訓服務的時候會更注重品牌效應和培訓效果。那麼就會導致小作坊式的培訓公司生存會變得越來越難。

VIPKID、松鼠AI等一批在線教育品牌的崛起,說明借用科技,基於個性化的培訓市場會成為主流趨勢,政策高壓不會導致培訓市場的持續低迷,反而會培育出強大的龍大,甚至會導致井噴現象,因為政策的約束並不會給影響到家長對於提升孩子學業的強烈渴望,也無法改變家長工作導致無法輔導孩子的現象,所以會引起品牌廠商的井噴效應,而小企業則生存會越來越難。

以上為個人觀點,如有更好的觀點,歡迎在下方討論。


青橙客看教育


教育培訓行業發展空間一直都挺大的呀,文化課輔導加盟行業的空間也沒有被壓縮。這個主要是根據咱們的社會情況決定的。現在人們的經濟水平都有所提升,那放在孩子教育上的經費就會增多,那教育培訓行業市場發展空間也會變大;換句更通俗的話來講,只要有初高考、有學校、有學生需要提高成績的情況,那教育培訓業文化課輔導就會一直存在。那您說文化課輔導加盟還有多少發展空間呢?


凹凸個性教育


網校系統開發\r知識付費系統\r在線教育平臺開發\r企業內部在線培訓平臺\r歡迎各位朋友、老師、領導洽談合作!


Eduline在線教育開發


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根據艾瑞諮詢《2018年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報告》表明,我國受教育人口上本科的人數只佔到27.5%,遠不及美國43%、日本37.7%和德國46.6%。

而從小學到中學,重點學校的資源一直是緊缺的,家長不得不選擇課外補課的方式來助力升學。因此未來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空間只會越來越大。

但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因此教育培訓行業的監管也會越來越嚴格,無門檻的時代已經過去,市場將逐漸淘汰一部分不負責任的企業,留下一些行業標杆,最終在每個教育的細分領域,形成幾家龍頭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