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App會在後臺運行時偷聽你聊天,是真的嗎?

昆明新視野


十年前傳統互聯網時代,存在各種各樣的電腦病毒,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各類APP的安全性也是不一的。不少APP要保證正常運行就必須要有讀寫手機存儲及文件的權限,一旦授權,某些惡意APP就存在竊取用戶資料的行為。

而這幾年,不少APP被爆出“竊聽”行為,這些APP在後臺運行時會“偷聽”我們聊天,真的是這樣的嗎?

手機APP“竊聽”的先題條件

現在手機系統主要有兩類:iOS、Android,如果某款APP想聽我們說話,就必須要開啟語音或錄音權限!這些APP在安裝後第一次運行時就會彈出提示框讓你授權,此時你是可以拒絕授權的。

所以,當我們安裝某APP後,如果發現此應用沒有語音相關的功能卻要求你授權語音/錄音權限,那就要小心了。

手機APP在後臺錄音時前臺會有提示

另外,手機APP即使擁有語音/錄音權限,一旦它在後臺啟用錄用功能時,前臺也會有相應的提示的,比如:通話、微信語音等。

所以大家放心,不管是iOS還是Android系統在底層設計時會考慮到此安全因素的,不存在“竊聽”行為。

使用APP的安全建議

為儘可能保障用戶隱私不被侵犯,下面羅列了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 安裝APP時一定要在正規渠道下載安裝,手機不要“越獄”;

  • APP的權限嚴格控制,遵循“權限最小化”原則,即給各類APP最小的權限,如果發現對應功能異常再開啟相應的權限。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交流 ~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十年互聯網從業經驗,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科技知識!

網絡圈


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據,這個問題沒法給出確定的答案。

單從技術層面分析是有可能的。如果你的手機給這個app開通了麥克風權限,且它在運行時依然有這種權限,那它確實具備了監聽日常對話的能力。如果真有這種app,竊聽日常對話以後上傳,再對語音進行語義解析,然後進行大數據分析,那它能做的可就不止推送消息這麼簡單了。

可是這麼做還有個成本問題。對於安裝量特別大的app,如果要實時監聽,定時上傳,那麼這種app的服務後臺就會需要一個很大容量的文件存儲平臺。每人每天的語音文件有多大,再乘一千萬人呢?不過如果收益與成本成正比,我們也不敢保證真沒公司敢這麼做。

再一個就是合法性的問題。國家現在一直在打擊app非法獲取用戶隱私的行為,監聽用戶日常聊天毫無疑問是非法的。對於有法務部門的大公司,我相信他們應該不會這麼做的。


一紙清歡寄流年


對於ios,APP獲取錄音權限後,再次使用的時候確實不需要再次授權但是在錄音的時候前臺是有顯示的,用戶是有感知的,如果真能做到在ios系統上後臺靜默錄音,那估計屬於黑科技哇。

對於Android來說,APP在後臺運行本就是個難題,可能分分鐘被幹掉,需要各種技術手段維護,即使存活下來了,要錄音,但是Android的錄音是互斥的,也就是說一個APP開啟了麥克風功能,另一個APP是不能用的。

再有就是如果真通過某種 黑科技做到了,那本地做語音分析的可能性不大,應該是上傳到服務器去做,一個人要一天監聽你二四小時,那麼多用戶,這麼龐大的數據量,的用多大的成本去做,而且,即使監聽一天,獲取到的有用的東西可能就那麼一兩個。成本太高,roi太低。


測試吧


是真的!

PC時代的木馬/病毒/流氓軟件,現在手機上同樣存在,並且以多種形式存在。沒太多危害的話比如廣告彈出等,有風險的比如蒐集個人隱私/截取個人數據/上傳個人信息/自動自動安裝運行/控制攝像頭、麥克風等硬件,甚至刪除個人數據等等。建議非專業用戶,通過大牌應用商店安裝軟件,並且在使用各種應用中彈出的權限設置合理,對於應用內彈出廣告或者鏈接的謹慎確認安全性。另外,使用手機過程中也要有防範之心,儘量減少將個人重要資料證據或隱私圖片等長期放在手機內或上傳網絡。目前國家也在出臺一些涉及個人隱私的法律法規,對於合規品牌手機或應用開發商也都在改進或加強對用戶的保護。

但,陽光下永遠有陰影!


星域之外


APP竊取其他應用信息這項技術是肯定有的,最基本的權限開放,通訊錄,定位,語音等,這項技術一般可採用網絡請求抓取,你發的每條信息都會通過網絡協議傳送出去,通過抓取,記錄,持久化,這樣相對成本比較大,請求比較多,在應用商店基本會被攔截上傳的,所以無論iOS或Android,最好不要下載不是商店應用,但這也不是絕對安全的。所以要經常檢查是否有應用經常佔用你的後臺線程,這類軟件最可疑


TangYangDev


監聽聊天這個很少,基本沒有,但是獲取你手機裡的信息,通話記錄,短信等等,每個基本軟件都有,這些信息也是'app的收入來源,有專門收購這些信息的,包括我的銀行卡密碼他們推算的都很精準,短信驗證碼是最後一道防線,


青島奔跑烏龜


在互聯網大數據面前,個人是沒有什麼秘密可言的。


數據資本時代


當然,比如滴滴打車,就全程監聽並錄音。


灰太狼創客工作


網上曾有記者報道過。


課學佳少兒編程


大家好!我是商都一哥,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有些APP後臺 偷聽聊天 這個問題我估計不太可能,國家法律不允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