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裡的一些怪現象,該如何生存?

來自馬頭山


現在在事業單位改制,2020年是最後期限了。但很多事業單位目前改制停滯,面臨著錢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的尷尬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人心浮動,前途未卜,只能混吃混喝,走一步算一步了。

當然也可以毅然跳脫,但這正遂了單位的意,給單位省錢了。是去是留等2020年再做打算吧。在這段混亂時期,可以學習、讀書、賺外快,有很多事情要忙啊!


仰望人生星程


在體制內,閒的閒死,忙的忙死,這是永恆不變的定律。很難杜絕,也不可能杜絕。尤其在事業單位。

有個兄弟就是這種類型的人。這個兄弟全家老小都在體制內,父親和爺爺還是有點職位的人物。由於是家中獨苗,全家人都圍著他轉,研究了他桀驁不順的性格,從讀書開始一直混到大學畢業,什麼都沒學到,找不到工作。家裡沒辦法通過一次直接面試考核的機會,把他弄進了事業單位。這小子自從進了事業單位,就沒好好上過班,不是遲到就是早退,交給他的任務幾乎沒完成過,惹得領導同事都很煩,可又拿他沒辦法。這還不算,關鍵是這小子抓住了領導們的想法混成了精,但凡領導有重大安排,他都會老實待在單位,以至於經常還可以撈點美差。

有一次,單位有個任務需要派人去外地考察,領導原本準備派單位的一個業務骨幹過去,可後來因為單位臨時有大活動,領導擔心任務完不成,又把這個業務骨幹留了下來,改派這位兄弟去出差,一前一後正式出差加翹班兩天,又得了一個星期休息,還美其名日有公務。把業務骨幹氣的要命,好不容易有個機會出去,沒去成還撈了一攤子事。

這就是體制。有些人有資本閒;有些人沒資本閒,但有膽量閒;有些人沒膽量閒,但會偷著閒;只有那些老老實實的,沒本事閒,不想閒,也不敢閒,最後成了最忙的人,想閒都閒不下來了。


80後小公


在很多事業單位裡“忙的忙死,閒的閒死”的現象是正常現象,並不是怪現象,在這種單位裡的生存之道,就是要不攀比、不抱怨,做好自己,莫管他人。

一、首先要適應單位裡忙閒不一的現象

不止是事業單位,在體制內單位裡“忙的忙死,閒的閒死”的現象都是正常現象,在有些企業這種現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體制內單位更突出一些。這主要是由於體制內單位是“鐵飯碗”,基本不會被辭退,所以就會出現幹多幹少都一樣,干與不幹都一樣的現象。

所以要在體制內單位工作就要適應這種情況,大環境如此,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要適應環境,否則只能辭職離開。

二、其次要適應最能幹的往往不是提拔最快的事實

不止幹活有多幹、有少乾的,而且還會有幹活多的不一定能評優評先,最能幹的並不是單位提拔最快的情況。這就是官場,提拔晉升不是光看工作能力,而是要看多方面的綜合情況,比如人脈關係、比如為人處世能力、比如溝通表達能力等,其中以人脈關係為最重要。既然在體制內單位工作就要適應,如果想進步就要學習。

三、如果想在體制內單位更好的生存就要學習一定的策略和技巧

第一層次學習如何進步提升。體制內單位想提拔晉升,要看多方面的能力因素,最重要的四種能力就是為人處世能力、協調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公文寫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為人處世能力,其中就包含人脈關係。人脈關係要麼是先天自帶的,比如父母親戚、領導關係等,要麼就得自己慢慢建立。在注重其他三方面能力提升的同時,重點鍛鍊為人處世能力,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尤其是高層領導關係,如此才能進步快。

第二層次擺脫多幹活的角色。如果想進步的話,一定程度的多幹活是必要的,如果不想著進步,則可以學習一定的技巧,適度偷懶。比如一是可以故意將工作不做好。刻意的將領導交給的工作做的不夠好或者較差,又或者拖拉遲到交任務,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領導不再願意給你安排工作了,這樣你的工作就輕鬆了。道理很簡單,領導都喜歡把工作安排給幹得好的下屬,這樣省心放心。二是可以刻意請假躲躲。如果有比較大或者規律性的工作時,提前預判好時機,找理由請個假,把有些工作錯過去,以減少工作量。三是個人真有事更要毫不猶豫請假。要記住一個原則:工作是單位的,健康和家庭是自己的,單位離開誰都能轉,所以真有事就該毫不猶豫請假。

第三層次調整好自己心態。如果前面的都學不來,那就學著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攀比、不抱怨,做好自己,莫管他人。要知道人家能不幹活或者少幹活,而領導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都是要麼有關係,要麼沒追求的,如果自己不具備這樣那樣的條件,那就調整好心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得起每天的工資即可。活可以多幹,心理別再憋屈了。

綜上所述,體制內工作如果僅僅是想“生存”的話並不難,畢竟不用擔心飯碗問題,只要調整好心態,不攀比、不抱怨,再加一點點小技巧,做好自己,莫管他人。

歡迎關注獨善者眾也,1年創業、2年企業、7年體制內工作經歷,專注分享職場成長策略,解答體制內外工作困惑。歡迎討論,提出您的意見。

獨善者眾也


這其實不是一個怪現象,而是一個常規現象,俗稱鞭打快馬。

事業單位的人員,其實按照二分法分一下類,一是有沒有背景和資源,二是願不願意工作。

有背景有資源的人努力工作,結果一定是被提拔,所以這種人不會經常出現在某個單位裡。

有背景有資源的人不努力工作,只能長時間呆在某個單位裡,但是領導拿人家沒轍。

沒背景沒資源的人努力工作,提拔的機會是有的,但一個人能否提拔,工作表現只是其中的一個參考。所以很多沒有被提拔的人就容易感覺不平衡,感覺不平衡,往往就會對待工作有情緒化。這個時候就開始分化,有些人呢,破罐子破摔,豁得出一張臉,和領導摩擦幾次,終於被放棄了。有的人抹不開面子,然後就繼續幹活了,繼續繼續再幹活。

沒背景沒資源的人,不努力工作。這類人也是有的,天生心大,領導也為之奈何。

單位領導在與各種人磨合一遍之後,很快就會選擇出主攻對象,那些能幹活的人,大浪淘沙一定會被領導淘出來,然後就開始不斷加擔子。用一份力可以出七分活的人,和用十分力才能出三分活的人,你選哪個?

公平固然重要,但是對於領導來說,效率顯然更為關鍵。


白水90944696


茉莉的想法是,管他們呢,我們做我們的事情。

茉莉以前在國企也是這樣的,按照過去的做法和大家分享看法,希望我們能做的開心又舒心。

第一,案例分析

茉莉以前在國企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忙的人忙到頭暈,公司的發的勞保毛巾,我們都說是用來擦眼淚的,還有擦汗的。特別是在上月,茉莉的一箇舊同事才又來找我訴苦,說自己的領導太懦弱了,被其他領導欺負,就連倉管的工作也要他們部門兼顧,明明是後勤部的事情,現在轉到了業務部,然後一堆貨,現在扔在業務部的辦公室,業務部的同事每天都艱難通行。由這個小事,就可以知道,業務部的生存環境有多艱難。但是有啥辦法呢,一天在那裡工作,一天就要接受這個事實。

所以茉莉勸同事,那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貨物放在那裡,首先是要保證安全,不要絆倒同事;其次是要注意貨物的數量;還有就是還是及時將這些貨物推出去。因為本來就不該你們部門管,所以就算這個不是專業工作,你們也是不懂怎麼處理的,後面有其他閃失,就不好說了。

第二,做好本職工作

其實茉莉當時在國企的心態還是蠻好的。我忙,是 因為我沒人,我靠的就是自己,所以我就必須要做很多事情;別人閒,是他們有人力資源,他們的本事就在這裡,所以可以過來打卡就好。我們廣州有句老話:叫做同人不同命,同遮唔同柄。還有一句話就是:各有前因莫羨人。

所以茉莉很忙當時也沒有什麼想法。但是後來促使茉莉改變和離開的,是因為我做了那麼多,竟然莫名其妙可能要去做背鍋俠,這樣就不好了。但是茉莉告訴大家,可以避免做背鍋俠。

因為他們不上班,事情有可能落在我們頭上,所以首先我們要守住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放鬆,做好自己的事情,一旦他們的工作要給我們,就要做好工作記錄,同時整個過程,是誰的崗位在職責的,到時一定要把整個事情都讓對方知道,反正就算要背鍋,也是兩個人的鍋,這樣還能降低一點點風險,畢竟是有這個人和你一起承擔,以後你自己也不會那麼痛苦。


其實後來茉莉就知道了,在這種單位,這些事情是永遠都避免不了的,所以如果是一看到有這些同事在你的部門,最好就是他的工作,你能不碰就不碰,要不以後受苦的還是我們自己。臨時工,或者是沒有人的人,還是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工作能力,要不,一個鍋過來,工作就沒了,到時如果沒有技能,出去外面會很痛苦的。

一邊在這種單位積攢實力,想跳的時候可以跳走;不想跳的話,學會生存,以後發展副業,讓主業成為你的基礎就好了。


Molly小秘書


社會有兩部份人,一種人群是代表,一種是被代表人群,你不得不承認你是被代表人群,只能努力工作,不努力就下崗,沒有選擇餘地。


從祖開源


不上班的是有後臺的,每天簽到的是和領導關係好的,你有啥?啥都沒有就只能老老實實上班的。


寸土zz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b7000439570478e9ae\

東莞老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430000889bfeebc183c\

宜豐電子商務


當你不在和別人攀比鬥氣,自己有自己的方式時候,你做人的境界又上一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