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嗎?我們該怎麼辦?

昨天的一個熱搜是“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著實讓人嚇了一跳。

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嗎?我們該怎麼辦?

根據報道,大致是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傳遞出的信息:“衛生防疫專家強調,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包括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至於這裡所說的衛生防疫專家是誰,並沒有明確指出(也就是沒寫出參考文獻來源是哪裡),而且這屬於上海市級的一個發佈會,並非全國性的機構。但是,被媒體捕捉到這個信息後經過不斷髮酵,這很容易誇大它的影響。一時間引起網友們的極度恐慌:傳播途徑包括氣溶膠傳播,那豈不是空氣中還能飄過來病毒,防不勝防了?

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嗎?我們該怎麼辦?

這不,今天國家級機構趕緊出來闢謠了:新冠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尚無證據。也就是告訴大家,不用那麼恐慌,現在絕大多數的病例還是可以追蹤到他的傳染源的接觸史,基本都是通過近距離接觸傳播感染的,只要做好防護,還是安全的。

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嗎?我們該怎麼辦?

就像網友提出來的問題:到底該相信哪個專家了?
目前來說,沒有證據證明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當然,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它不會通過氣溶膠傳播。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辦?小心謹慎總是沒錯的!
雖然氣溶膠傳播可以將病毒帶到很遠的地方,但是想要引起發病還需要達到一定數量的病毒,才能由黏膜進入人體。而在實際生活中,對於不是直接面對患者的普通人以及非疫區的人來說,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一般氣溶膠顆粒比較大,通常大於10微米、50微米以上的最多,所以我們戴的普通的醫用口罩就可以阻擋它們。而小一些的氣溶膠微粒,由於重量比較輕,會隨風飄走,被人呼吸到的可能性不大。再者,隨著不斷飄遠,病毒的濃度越來越低,致病的可能性也進一步下降。

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嗎?我們該怎麼辦?

之前制定的防護措施其實已經包括了應對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比如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等等,所以不用太過擔心,更不要恐慌。有的人可能會問:氣溶膠傳播的話,開窗通風不就把病毒放進來了嗎?其實對於一般的小區來說,基本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開窗通風利大於弊。而如果小區裡或者一棟樓裡有隔離者,就要小心了。
不要求所有人都做個高素質的人,起碼也要做個有公德心的人。這幾天看到很多新聞,有的人不戴口罩四處亂竄,有的人在電梯裡吐口水,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應該予以嚴厲打擊。不管他們有沒有攜帶病毒,都有傳播的故意。
這場疫情就像一場考試,我們雖然還不知道最後的“答案”(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起碼知道潛伏期14天這個“提示”。從年三十以來,我們目前已經成功熬過了第一個14天的潛伏期,基本將所有明確和疑似的傳染源都控制住了。剩下的就是要找出仍在潛伏期的人,這些人就是潛在的傳染源,而控制住他們,切斷傳播途徑,應該就能看到戰勝病毒的曙光。如果這些人還在四處傳播,那就還要繼續等待。我想絕大多數人還是更想早日結束這場戰“疫”的。

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嗎?我們該怎麼辦?

不管目前是否存在氣溶膠傳播,上海發佈會給出的7個建議大家還是可以認真學習一下的:
一要取消一切人員聚集活動,要勸阻重點疫區的親朋好友來訪;
二要常開窗,多通風,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對門把手、桌椅、馬桶坐墊等重點部位用 75% 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講個人衛生:飯前便後用流動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來洗手,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彎曲遮掩口鼻;

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氣溶膠傳播嗎?我們該怎麼辦?

五要避免空氣和接觸傳播:家庭成員要避免接觸可疑症狀者身體分泌物,不要共用個人生活用品;就餐時,公筷分餐,快進食,少說話,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擁抱,拱手微笑講禮儀;
六要嚴格做好居家隔離:外來人員要配合相關調查,準確報告實情、主動接受隔離;需要居家隔離、觀察的,應儘量與家人分住所居住,條件有限的,要分房間居住,單間隔離,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員都要戴好口罩;


七要密切關注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自覺避免接觸他人,佩戴好口罩後儘快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力配合治療。
希望戰勝病毒的曙光早日來臨!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