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普通醫生夫婦的一線抗疫故事

“ 你是武功蓋世的潛水艇,什麼病毒都不怕 ”

潛水艇老師是南瓜屋簽約作者中,唯一的醫生。疫情爆發之初,我輪番轟炸,期待他貢獻一些防疫知識。他很快交稿,然後銷聲匿跡。我並不知道,他其實已經投身“抗疫”一線。品文識人,30年老醫生,既當醫生又帶學生,如此危難關頭,他怎可能置身事外。2月7日,在李文亮醫生去世後,我們刊載了交流良久的武漢周邊一名基層醫護工作者S的故事,丟到群裡後不久,潛水艇悄無聲息發出這篇文章。於是,我們又捕捉到一個普通醫生的抗疫日常。天使在人間。

一對普通醫生夫婦的一線抗疫故事

(我們都應該是第一次這麼近見潛水艇老師)

1、醫務人員都是血肉之軀,都是易感人群,誰不怕被病毒傳染呢? 清晨,我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驚醒,打開手機一看,才恍然知道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

時間過得真快,正月初七從老家貴州回到四川已過了一週,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醫院一線參加疫情防控。

我所在的醫院地處鄉鎮和社區基層,是防疫工作最脆弱的環節,老百姓防護意識較差,對病毒傳染的嚴重後果缺少認知。

周邊的鄉鎮醫院和其他小型醫院幾乎不再接診病人,他們的主要工作要麼到社區街道發放疫情宣傳資料,要麼到各個重要路口設卡點測量體溫,並登記外來人員的行蹤。

病人大多集中來我院就醫,我院雖不是治療“新冠肺炎”的定點醫院,但每位醫務人員肩負的壓力都很大。大傢俬毫不敢鬆懈,都知道誤診和漏診帶來的嚴重後果,疫情可能在不經意之間傳播或擴散。

非常時期,醫務人員也不例外,大家都是血肉之軀,都是易感人群,誰不怕被病毒傳染呢?我也上有老下有小,挑著家裡的重擔,但醫生的天職和責任提醒我,必須和廣大的醫務人員衝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火,我每天必須認真排查到診室就醫的每一個患者,絕不放過一例可疑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

其他醫生遇到的疑似病人,隨時來找我會診。我還必須與病人面對面接觸,詢問病史,仔細查體,然後組織醫生們一起坐下來討論檢查結果,必要時與疫情防控專家們進行遠程會診,最後決定是否轉到定點醫院進一步診治。

疫情形勢嚴峻,距醫院約十公里處的鄉鎮已有兩位患者被確診,接觸過患者的人有可能來我院就診,醫務人員和院內的其他人隨時面臨可能被傳染的危險。

兩天前,我參與會診的兩例“大白肺”肺炎患者已轉到定點醫院住院,昨天反饋回來的信息是核酸檢測陰性,暫時排除了“新冠肺炎”。我心裡喜憂參半,高興的是與患者密切接觸的醫務人員和家屬暫時不需要隔離,擔心的是典型的“病毒性肺炎”CT片會不會因為一次核酸檢測陰性而漏診。

2、大家以院為家,方便麵成了主食,每天飽一頓飢一頓 半月前,自從武漢封城,疫情警報拉響,多數醫務人員顧不上與家人團年,一聲號令齊聚醫院,夜以繼日的連續抗疫奮戰,大家的體力和腦力已經過度透支。

許多醫務人員擔心成為“隱性感染者”,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親人。於是,大家以院為家,方便麵成了主食,每天飽一頓飢一頓,就這樣慢慢地在疫情防控一線煎熬。

令我比較感動的是內科文醫生和陳護士長,他們倆是夫妻,都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他們安排上高中的兒子到他爺爺家去生活,夫妻倆從年三十至今,沒有離開過醫院,三天兩頭值班,處理各種重危病人,下夜班又到防疫第一線協助工作。

文醫生一副樂觀的心態面對疫情,護士長小陳偶爾會發一些牢騷:“我們不怕疫情,只怕對醫務人員的工作不理解。現在需要醫務人員時,人人都在誇你好,等疫情一過,傷醫、殺醫的事情又冒出來了。希望有良知的人喚醒哪些沒有良心的病人或家屬,不要再讓醫務人員的心滴血!”

我也在醫院職工宿舍駐紮下來,隨時為年輕醫護人員們鼓氣加油!醫生小胡對我說:“楊老師,我們擔心你受到傳染,你不應該提前結束休假回來參加抗疫,目前感染死亡的患者幾乎都是中老年人。”

我笑道:“怕什麼?八十多歲的鐘南山院士都親臨武漢坐鎮指揮抗疫,我一介草民醫生才年過半百,何懼之有?”

我不停叮囑他們,醫院抗疫物資短缺,每人每天只能領到一個一次性外科口罩。輪流坐“發熱門診”的醫生們,每人只能領到一件防護服。大家一定要加強自身防護,做好消毒隔離。

3、你穿白色的防護服,我穿黑色的防護服,我倆是黑白雙煞

一對普通醫生夫婦的一線抗疫故事

(潛水艇老師的夫人,她曾是潛水艇筆下的年輕小護士)

最近兩天,一線醫生因感染或過勞犧牲的報道紛至沓來,遠在老家醫院一線抗疫的妻子有點擔心,她工作的醫院已經確診了三例新冠肺炎患者,目前正在醫院劃定的隔離區接受治療。我在微信上打趣地鼓勵她:“不用擔心!你穿白色的防護服,我穿黑色的防護服,我倆是黑白雙煞。病毒遇到我們,一定會逃之夭夭,四處躲藏。”

她幽默地說:“除了黑白雙煞,你還是武功蓋世的上岸的潛水艇,海陸空各路奔來的病毒,咱們都不怕!”

我這三口之家沒過完年就各奔東西,兒子初五回到重慶準備上班,單位通知他在家隔離兩週,原因是他曾到外省過年。

我安慰他說:“在家隔離也是為防控疫情作貢獻,乘這個機會好好看書充充電,我和你媽上前線,不要閒著沒事到網上去信謠言。”

我和妻子都是平凡的醫務工作者,正在幹著份內的平凡事。疫情大敵當前,沒有什麼事情值得吹噓和引起大家共鳴。我只想對在家隔離的人們說一些心裡話,疫情防控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大家再堅持堅持,儘量不要出門,千萬不要給病毒可乘之機。

哪怕今天是元宵佳節,絕不出門找病毒。否則外面的病毒會笑話你:“看看!終於逮著了漏網之魚。哈哈!躲得了初一,總躲不過十五。”

借我們醫院檢驗科醫生老李的一句四川話告誡大家:“龜兒子新冠病毒,老子們都不出門,看你娃耍橫能耍幾天?病毒研究的專家說了,你那個錘子單鏈核酸的傳染性和毒力正逐漸衰減,我們怕你個剷剷和毛線!”

一對普通醫生夫婦的一線抗疫故事

(分割兩地,情不斷,我們幫這對夫婦拼了張圖)

4、老醫生的防疫知識: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

話說回來,疫情防控的專家們不斷提醒,對新冠病毒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防控診療手冊從第一版更新到第五版,說明病毒從潛伏到傳染最後到發病不同於SARS病毒,隱性感染和潛伏期都可能傳染。它們可能暗藏在隱性感染者的飛沫和痰液裡,也可能潛伏在外面的許多公共設施表面。

如果你沒有戴口罩,或者到外面閒逛,握上商場的扶梯,按上電梯的開關,打開公廁的水龍頭等等,鬼魂般的病毒可能會悄然附上你的身體,得意地進入你的體內大量繁殖,最終摧毀你的免疫系統,奪走你寶貴的生命。

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公共設施勤消毒,咳嗽病人請不要隨地吐痰,打噴嚏的人請掩住口鼻。只要大家齊心協力,遵守公德和秩序,新冠病毒的末日即將來臨。

當然,在家隔離的時間久了,各種心理問題會不期而至,有時恐慌或焦慮比病毒更容易傳染。建議大家多講正能量和暖心的話題,不看和議論消極悲觀的信息,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情,學會自我心理暗示或療傷。

在家鍛鍊身體是最好的減壓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通過瑜伽、靜坐、冥想、跑步、練啞鈴,作俯臥撐、深呼吸等,可以緩解許多不良情緒。還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鬆弛緊張的神經和肌肉,必要時也可以在網上諮詢心理醫生。



作者:上岸的潛水艇
標題:一對普通醫生夫婦的一線抗疫故事
鏈接:https://story.hao.360.cn/story/KtnYRhG0MHG7PD
來源:南瓜屋
此文為用戶在南瓜屋貢獻的內容,如有異議或者轉載需求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