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冠狀病毒嚴重,口罩奇缺,馬上投資口罩生產設備來得及嗎?能否供應上?

機械設計之家


雖然做口罩不一定來得及了!但做酒精肯定來得及[大笑][大笑][大笑]


不喝酒的野山羊


我認為完全可以。

最近富士康宣佈生產口罩,在獲得生產許可前,主要是自己員工用於防護,2月底可日產200萬隻。

隨後,比亞迪也開始把生產線改成口罩生產線,3天出設備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到月底日產能500萬片。

現在大批企業開始跨界生產口罩,據報道,從1月1日到2月7日,超過3000家企業工商註冊增加了口罩、防護用品、消毒液等產品。


由此可見,現在投資生產口罩從技術上看是沒有問題的,很多企業已經付諸行動,而且產能比較可觀。

從市場情況看,現在可以說是“一罩難求”,我從春節就開始到處打聽、預約,到目前預約上3只口罩 ,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貨。

如果按我國14億人計算,需要出門戴口罩的為10億人,每天上午、下午各消耗1個計算,一天需要20億隻。

而且,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疫情過後,多餘口罩國家將負責收儲,這給口罩生產商提供後盾保障。

如果再考慮到全球對口罩的需求,口罩市場更大,口罩的原材料需求也非常大,因此,與口罩相關的生產線是非常值得投資的。


再看最近股市的表現,口罩概念股連續多天持續上漲,而且沒有停止的意思,普通投資者沒有能力投資口罩生產線,通過股市進行投資也是不錯的。

由於新冠病毒潛伏期長,輕重症混雜,防護時間估計較長,因此口罩可能會成為長期戰略物資,


互金直通車


朋友們好,這個問題還要從多方面來分析:短期來看,投資口罩生產有一定瓶頸。中長期看,仍然大有可為。

首先,根據歷史經驗,以及口罩生產的週期,有可能趕上末班車。

1,一次性口罩生產極其簡易,對設備和工人的技術,以及廠房,資金要求低。

正常情況下,短期內即可組織生產。

2,目前面臨一些瓶頸。現在投資生產口罩,面臨原材料短缺,設備運輸不通暢,等實際問題。

3,2003年的薩斯,應急週期大概是三個月。

小結:總體分析,現在投資生產口罩,有可能趕上末班車。

其次,衛生防護產品,包括口罩,在今後大有可為,而且最好是系列化,專業化。

1,隨實踐發展,人們的防護意識增強對口罩的需求,大大增加,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至少會持續數年。

2,不僅防病,防塵需求也很高。許多地區,已經有許多人,養成了日常戴口罩的習慣,因此產品的需求很廣闊,要系列化。

3,要有一定的研發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口罩的需求的增加,對產品的品質要求也不斷提高。今年我們已經看到,普通的口罩,呼吸阻力大,佩戴時間過長,對肺部有損害。因此,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新產品,

例如電動過濾口罩等等。新穎美觀,方便運動,近期壓力小,過濾度高,可重複使用。有可能成為一個新寵。

小結:口罩以及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市場廣闊大有可為,但也要與時俱進,才有可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最後,來總結分析:

其實,標題中的想法,是許多投資人共同思考的,已經看到了商機,正在付諸實踐。

結合實踐,我們有理由相信,現在投資口罩,是有可能趕上末班車的。但是,綜合規劃,提升技術含量,做好產品系列化規劃,穩定質量控制,才能在激烈的競爭,和廣闊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理財迦


剛好。昨天準備復工材料時董事長安排我去了解一下能否我們也投入口罩生產,不為賺錢,盡社會責任。我花了一天半時間輾轉找到政府和相關設備廠家已經這方面有經驗的專家連夜研究。

一、一個單線的單班五萬的口罩線加上輔助設備及廠房大概100萬,8人。

二、設備沒有,現定也沒有。找到一個有技術儲備的自動化公司高價生產,大概40-50天,估計安裝完成60天。

三、材料組織困難,畢竟沒采購過這些材料,臨時組織比較難。

四、政府大力支持,有綠色通道,本地(新一線)準備新投的有20多家,其中應該原有的醫療器械公司會快一些。

五、因為要趕出來時間較長,所以討論後放棄了。但不是說我司沒盡責,捐款了幾百萬。


老張某人


我個人觀點,短期想賺錢,來不及了,原因如下:

1,設備短缺,短時間內設備都是優先供應已經投產的企業,就算你有設備資源,從訂購到安裝到投產,最少得一個月時間,

2,營業執照,從你申請到營業執照發下來,最少要半個月,

3,安監,環評,這個如果沒有關係,從申報到審批要一年左右,還不一定能搞定,

4,檢測報告,醫用物品需要相關部門的檢測報告,沒有得到國家檢測通過前是不準上市銷售的,

綜上所述,你想短期內掙錢,基本沒有條件了,除非,你有關係,

那麼長期來看,個人也有幾點建議,

1,隔行如隔山,所有經銷渠道建立需要很多的資金跟時間積累,

2,普通一次性口罩屬於薄利多銷的產品,沒有疫情的期間,1口罩的毛利就2到3分錢,除掉人工水電房租還剩多少?

3,沒有疫情期間口罩基本靠醫院跟藥店資源,據我所知,醫院結款最快是按照季度結款,很多大醫院按半年或者一年結款的,還得招標你中標的前提下,意思是沒中標你連給醫院欠款的機會都沒有,你有沒有那麼多資金週轉?

所以為啥疫情出來這麼久,口罩供應量一直緊缺,按道理一套生產口罩的設備從幾十萬到百來萬的成本,很多人出得起,為啥沒有那麼多人開公司生產口罩的原因!


龍影之劍


聯繫當地政府來得及,現在政府大力扶持的,今天我們這邊有一個以前倒閉的口罩廠,從貸款到審批1400萬就花了三天時間,下星期全面啟動生產。


A8老王


人人帶口罩的情況還會持續至少半年,正常來講一隻口罩的有效期是四個小時,但是現在因為口罩供應不足,很多人都是一隻口罩帶好多天,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如果口罩足備,那大家也會按照科學的使用方法,大概一天用兩隻,每天如果有五億人出門,則每天國家需求量在10億隻,還不排除破損,弄髒,就算折半現在的產能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口罩行業還是可行的,都不需要定高價,當然國家也不允許,就算定每包(一次性無紡布20只)十塊錢,那你都噱翻了。

口罩生產設備價格不一,每分鐘產能最低也在40只以上,投入成本單臺設備大概30萬左右,還要包括電費,廠房,正常價格半個月基本回本,也算是一個創業方向,越困難的局面往往也存在著很多機會。但是時間不等人,越早下手賺的越多,等一年過去了,可能也就沒什麼銷量了,所以要打閃電戰。

不過因為投入也需要一筆費用,對於普通家庭可能不太好接受,所以也就限定了門檻,現在的成功幾率大於平時創業幾率,幾乎是90%以上,就看你能不能說服你自己了。





山羊AM


來不及了,不管怎麼快,走手續三五天,能生產了三五天,口罩的幹個那個什麼七到十四天後才能用,這個就24天了,也就是第一批口罩上市場的20天了,估計疫情都控制住了……也沒準趕個末班車。


遙遠的故鄉夢


我認為完全可以。

最近富士康宣佈生產口罩,在獲得生產許可前,主要是自己員工用於防護,2月底可日產200萬隻。

隨後,比亞迪也開始把生產線改成口罩生產線,3天出設備圖紙,7天出設備,10天出產品,到月底日產能500萬片。

現在大批企業開始跨界生產口罩,據報道,從1月1日到2月7日,超過3000家企業工商註冊增加了口罩、防護用品、消毒液等產品。

由此可見,現在投資生產口罩從技術上看是沒有問題的,很多企業已經付諸行動,而且產能比較可觀。

從市場情況看,現在可以說是“一罩難求”,我從春節就開始到處打聽、預約,到目前預約上3只口罩,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貨。

如果按我國14億人計算,需要出門戴口罩的為10億人,每天上午、下午各消耗1個計算,一天需要20億隻。

而且,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疫情過後,多餘口罩國家將負責收儲,這給口罩生產商提供後盾保障。

(也就是你生產富餘的,政府幫你收購了)

如果再考慮到全球對口罩的需求,口罩市場更大,口罩的原材料需求也非常大,因此,與口罩相關的生產線是非常值得投資的。

再看最近股市的表現,口罩概念股連續多天持續上漲,而且沒有停止的意思,普通投資者沒有能力投資口罩生產線,通過股市進行投資也是不錯的。

由於新冠病毒潛伏期長,輕重症混雜,防護時間估計較長,因此口罩可能會成為長期戰略物資。


大灣區金融資訊


來得及,關健是你要有人脈資源,可以訂到設備,否則如果等設備排單生產、交付、安裝、試運營、正式投產,可能疫情已經結束了。畢竟設備不是一早一夕生產出來的,如果說在平時,可能一兩個月就可以引進並投產,但是目前有和你這個想法的人,不再少數,全國各地都有不少企業紛紛轉產或者增加投資口罩生產線,所以就算此時投資,沒有人脈,沒有原有的基礎,你要拿到生產線並投產估計得在五六個月後,到時候疫情早已結束,口罩的需求量會大幅下降,所以你根本趕不上這趟列車了。

近期之所以紛紛投產、轉產,除了市場需求時一方面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國家明確對於多餘的產能收儲,在2月4日的時候,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在答記者問時就表示會多餘的產量進行收儲,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四部們更是聯合發佈了《關於發揮政府儲備作用支持應對疫情緊缺物資增產增供的通知》,以文件明確發揮政府儲備作用支持應對疫情緊缺物資增產增供,對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護物資,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收儲。這也是很多企業敢於轉產、投產的原因。

除了政府的收儲承諾之外,各地的各種補貼措施,也是近期很多人紛紛引入口罩、防護服生產線的原因,以福建泉州為例,自2020年1月26日至2月底前,對新購置或通過設備改造的口罩生產設備和防護服熱壓機生產設備安裝到位並生產的,按設備投入金額的30%給予補助。此外產量達到40萬片/日以上,一次性還可以100萬元的獎勵等等。

當然其實從上述的地方政策你就看到了,基本上是有時限的,而且政府的收儲的產能目前也只是正常需求的2倍以上,所以並非說你後續在投資就可以獲得補貼或者收儲的,比如你半年後,疫情已過,你再投產,這時候談何補貼或者收儲?所以要投資可以,最好是能在2月底以內投產,最遲不要超過3個月。可以預計的是疫情過後,口罩的產能肯定會產生過剩的情況,如果到時政府沒有收儲,那麼你的投資回本期限要大大的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