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應立一座紀念碑,刻上所有英雄的名字,記住他們,感恩他們

武漢病了,當一種可怕的像皇冠一樣美麗卻像惡魔一樣兇狠的疫情襲來時,武漢陷入了一種可怕的寂靜,在一個又一個隔離的房間裡,在一個又一個孤單的心野上,武漢人失去了豪爽,失去了衝勁,他們想哭,他們想對著黑沉沉的夜空大聲地呼喊。

我們不知道力量從哪裡來,我們不知道那些逆行而來的人們的名字,是的,數千人,數萬人,有軍人,有醫護工作者,從北京,從上海,從廣州,從成都,從長沙,從西安,從瀋陽,從全國各地,突然就湧來了,在除夕夜,在大年初一,他們是孩子的父母,他們是父母的孩子,他們告別了家人,告別了一家團圓,從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向著武漢而來,給武漢這座有著千萬人口的城市以生命的活力,給隔離在一個個小區、一個個房間裡的武漢人帶來了希望,他們讓武漢人也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看到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看到了中國人民的擔當。

是啊,武漢生病了,但武漢沒有倒下。作為一個武漢人,每天都被疫情包圍著,可我們也同樣被全國人民不捨棄、不放棄的人間大愛包圍著,感動著。武漢是疫區,同樣也是戰場,更是一個體現中國力量、體現中華民族精神、體現中國人民擔當的地方。這裡每天都會有許多故事發生,那些故事,那些細節,衝撞著我們的心扉,讓我們熱淚迸流,讓我們深感作為一個武漢人的幸運和幸福,因為有愛,因為有無私,因為有犧牲精神,武漢終會戰勝疫情,終會浴火重生,終會迎來春花爛漫的時節,也終會迎來一個更加生機勃勃的大大江大湖武漢的盛大歸來。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面對如此巨大危機、面臨如此巨大災難的時候,我們仍然能夠堅信,武漢一定能夠戰勝危機,一定能夠渡過難關,為什麼?是因為我們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李蘭娟在抗疫戰鬥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嗎?是因為中國有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漸凍症重疾卻仍然堅守在抗疫一線的的張定予和第一個發現並向上級報告這次疫情的武漢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主任張繼先嗎?

是啊,假如沒有他們,我們可能還會遭遇更大的災難,我們可能還要面對更加艱鉅的任務,可僅僅是因為他們嗎?也不是,是因為在重大疫情爆發、在面臨生死考驗的重要關頭,有許多仍然衝鋒向前的人,他們是解放軍官兵,是普通的醫護工作者,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姓名,他們都穿著防護服,他們留給我們的或許只是一個背影,或許連一個背影都沒有留下,一些醫護人員也受到了感染,倒在了抗疫一線,留下了他們破碎的家庭,儘管如此,仍有更多的醫護工作者源源而來,他們不懼生死,他們衝鋒向前,而我們卻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們的長相,只知道為了與病魔較量,他們一直在跑,一直在跑,總想跑到病魔的前面,一舉破去疫病的魔法,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他們是英雄,卻默默無名,他們是戰士,堅守陣地,視死如歸。

其實那些參加抗疫戰鬥的都是一些平凡的普通人,他們有家庭,有孩子,有父母。可他們從疫情爆發的那天起,就成為了一個戰士,在除夕夜,在大年初一,他們逆毒而行,向著疫區進發。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吳義1998年也赴湖北參加過抗洪救災醫療隊,他本來買好回重慶老家的機票,得知消息後,他毫不猶豫地取消了機票。在和女兒視頻時,她告訴女兒要去武漢,正在上大一的她哭了。“平時不覺得她對我有多依賴,這一刻讓我很感動。”他安慰女兒:“沒事兒,我會做好防護,等著我回來啊!”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接到指令後取消了家庭之旅,義無反顧地動身前往武漢。行前,女兒跟爸爸深深一抱:“爸爸,我們等你回家!”

年夜飯的菜剛上齊,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汪偉放在手邊的手機就響了。“8點半到醫院集合,出發去武漢!”“好的!”一個簡短的電話,一個果斷的回答,汪偉放下筷子,與妻女告別,沒有更多話語,只有“珍重”二字。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管護士盧燕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兩歲的孩子,他每天睡在我枕邊,從那麼小的嬰兒慢慢長成了小男孩了。我親親他的額頭:孩子,等媽媽平安回家!

關鍵時刻,必須黨員先上,這是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對黨員提出的要求:“我把所有崗位的醫生全都換下來,換成誰?換成科室裡所有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在宣誓的時候不是說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著困難上。我說現在開始,把所有的人都換下來,共產黨員上,再給我做出自己的樣子來。”

這些人或許參加過2003年的SARS救援,或許參加過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援,每當一次新的災難來臨,每當一次新的疫情爆發,他們都會義無反顧地再一次奔向陣地,在災區,在疫區,在緊閉的重症室裡,在充滿生命危險的環境中,沉著冷靜地承擔起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責任。

其實,參加這場戰鬥的不僅僅有解放軍官兵,也不僅僅有醫護工作者,還有更多擁有愛心的人們。曾經遭受地震災難的汶川人民開車36小時,將100噸蔬菜送往武漢。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武漢司機在除夕夜加入志願者協會,在義務接送醫護人員時感染新冠肺炎,於2月3日不幸逝世,他的名字叫何輝。有一個從土耳其回來的國人買了兩箱口罩默默地送給堅守崗位的警察,轉身離去時,只說了聲,這是從土耳其揹回來的。

2月6日,人民日報報道,南方航空肯尼亞內羅畢飛往廣州CZ634的一個普通商業航班上,整個飛機的前部機艙“坐”的不是客人,而是整齊擺放的一箱箱醫用物資,這些醫用物資包括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醫用手套、防護服、體溫儀、採血管等,全部是由在肯華僑華人愛心捐助。

疫區是武漢,愛心也在向武漢湧動。昨天晚上是中國傳統佳節元宵之夜,中央電視臺組織了一臺元宵晚會,節目現場一個觀眾都沒有,在演員的眼中卻裝滿了千家萬戶。武漢人都說,這是中央電視臺第一次為武漢這樣一座城市組織了一場元宵晚會,電視機前的武漢觀眾跟演員一起流下了熱淚。

雖然這場疫情仍在蔓延,但我們每個人都堅信中國能贏,武漢能贏,這種自信從何而來?來自於對我們國家有著強大的自信,源自於對中華民族有著強大的自信。前兩天,美國一家媒體將正在與疫情作戰的中國看作是“真正的亞洲病夫”,希望中國重回經過鴉片戰爭之後“東亞病夫”的狀態,重新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可今天的中國再也不可能回到一百七十年前,中國正在爆發出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偉大力量,正在重回世界舞臺的中心,正在重現漢唐盛世,一次疫情就想讓中國重新淪為“東亞病夫”任他們欺辱蹂躪嗎?

有不怕犧牲、無所畏懼的中國人民,有那些面對災難、面對疫情逆毒而上的千百萬默默無聞的英雄,我們有什麼樣的困難不能克服,有什麼樣的災難不能戰勝?有什麼樣的敵人不能打倒?

寫到這裡,我們武漢人還會感到無助嗎?我們還會認為武漢是孤單的嗎?不!當全國人民向武漢伸出雙手,當整個國家向武漢湧動溫暖,武漢不會孤單,武漢不會冰冷,武漢會溫暖起來,溫煦的陽光會重新灑滿街頭,繁盛的鮮花會重新開滿街頭,歡聲笑語會重新充滿街頭,生機活力會重新溢滿街頭。

我們要感謝那些為拯救武漢而獻身的人們,我們要感謝那些為醫治武漢而逆行的人們,我們要感謝那些為戰勝病魔而默默奉獻的人們。病魔來過,我們戰勝病魔,災難來過,我們戰勝災難,武漢將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記住那些英雄的名字,傳誦那些英雄的事蹟。我希望在戰勝這次新冠疫情之後,武漢立一座紀念碑,將那些參加過這場戰鬥、幫助我們戰勝病魔的所有人的名字都刻在碑座上,讓武漢人永世感謝,永久感恩。

我們靠什麼拯救武漢戰勝病魔?靠國家的力量,靠人民的力量,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這種力量將凝聚成武漢精神,凝聚成中國精神,讓武漢爆發出更加驚人的力量,走向世界,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將來應立一座紀念碑,刻上所有英雄的名字,記住他們,感恩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