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雲社裡郭德綱好像從不跟于謙鬧矛盾?

神的偏愛


知音難覓,而於謙正是郭德綱的知音。

于謙和郭德綱很早就相識了,2004年于謙就加入了郭德綱的德雲社,併成為德雲社的二把手,而且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也拜師在於謙門下,可以說,他們之間的關係真的非常高,這麼有默契的兩人為什麼要鬧矛盾?


于謙和郭德綱感情好是真的,有一年于謙過生日時郭德綱還送給了他一匹寶馬,市值大約50萬左右,因為于謙喜歡養馬,所以郭德綱就根據他的愛好送了他一匹。


細數郭德綱以前的相聲搭檔,都沒有于謙來的合拍,像什麼李菁、王文林、王玥波等根本就壓不住郭德綱,只有于謙和張文順才可以,不過張文順年紀大了,也不太愛上臺了,所以于謙是他最好的選擇。

于謙和郭德綱捧逗之間五五分成,誰也不吃虧,所以二人我願意長期合作,有人說兩個人在一起久了,難免會厭煩對方,不過郭德綱和于謙並不是經常都在一起,他們也有自己的事要做。



于謙剛剛得到澳門國際電影節的影帝,所以他有時間會選擇去拍戲,而郭德綱就是綜藝《歡樂喜劇人》的主持人,兩個人都很忙,只有表演的時候才會碰面,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相處久了感情就變了。


說實話,我很喜歡聽這兩個人講的相聲,能打動人,題材也很新穎,所以我個人希望他們一直合作下去,大家覺得怎麼樣?


娛樂圈的小太陽


郭德綱雖然在舞臺上罵人無數、把同行幾乎得罪光了,但也是個心思縝密的商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和搭檔于謙鬧矛盾、百害無一利,最關鍵的是于謙心態、位置擺得很正,言行舉止滴水不漏,連吵架的由頭都不存在。

相聲演員找合適搭檔,雖然不及伯牙和子期的知音程度、但也遠比找老婆來得難。郭德綱先後兩個固定搭檔,一個張文順、一個于謙,其他像早期王玥波、李菁、王文林等都給郭德綱捧哏過(量活),但都壓不住、火候不佳。

郭德綱的特點是嘴碎、思維跳躍快、現掛成分多、舞臺上鋒芒十足,能鎮得住他、跟上節奏又心甘情願為藝術“犧牲”家人的相聲藝人實在不好找。

張文順和于謙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爭名不奪利,臺上不搶風頭、臺下與世無爭。在給郭德綱量活之前,張文順已經很多年沒說相聲了,經商多年、雖不算富裕但也殷實,僅僅是出於對相聲的一份執念、才重新走上舞臺,並沒指著德雲社賺錢、反而時常倒貼。

于謙也是如此,在進入德雲社之前基本混跡於影視圈,除了依然掛著體制內相聲演員身份外、和相聲圈幾乎沒太多關聯了。重新穿上大褂,一是喜歡這門藝術、二是帶有“玩票”心態。

當然,倆人合作一段時期後,于謙找到了舞臺感覺,不辜負當初捨去“鐵飯碗”的決定,一心一意撲在了德雲社——除了馬場和偶爾拍電影。郭德綱斷不可能和肝腦塗地充當綠葉的張文順或於謙鬧矛盾。

況且,找默契搭檔難、裂穴對於相聲藝人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從馮鞏和牛群、大兵和奇志、馬志明和謝天順等足以窺見一斑。這種行業最忌諱的事情,郭德綱自然深知其中厲害關係。

最後一點,郭德綱當年能拜師侯耀文,于謙和師父石富寬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單憑這點、即使現如今的德雲社如日中天,郭德綱也不至於和于謙紅臉。


岑詮


于謙,北京人,踩著年代末的尾巴成了60後,以後似乎總在踩尾巴。年青力壯的父母隨著油田開採隊跑,出身四天的于謙被甩在身後。因而成為姥姥家的常駐嘉賓,無心學習,姥姥做主,騰出半個廚房給他養鴿子。同齡人做的事與競技關聯:學習上智力的比賽,或者遊戲中體力的冒犯。于謙卻追逐排在末尾的醉心:二三年級的小孩,興趣和老邁爺同樣,提著鳥籠到處浪。

  郭德綱和于謙是一對最調和的搭檔,就像昔時的陳佩斯與朱時茂,風雨多年,依舊惺惺相惜,相互瀏覽。10多年能夠保持如許和諧的關係,申明兩人在相聲藝術和性格上面是相互契合的。

  郭德綱說于謙是他“親生的伴侶”,于謙講這來往體例是互相尊敬、平居來往。“臺上如膠似漆,臺下互敬互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梗概也是這事理。德雲社十週年,郭德綱對於謙抒懷:“我很有望我們白頭到老。”

  于謙也曾經如許評價他和郭德綱“我們對各方面的理解和處世態度都同樣,相互的默契也不是從小到大培養的,而是半路同盟中相互的感受很好。根據傳統的相聲教誨,只要郭德綱勝利了,我就勝利了,但郭德綱願意發揚捧哏的感化,願意讓捧哏的也出亮點,並且不覺得這是捧哏的在搶風頭,我們是一個團體”。于謙愛玩並且說相聲也是為了玩,但是玩出了地步,他的颱風從容自然、反饋急迅與郭德綱那種充強扮愣、嘲笑靈動的樣式相輔相成,是郭德綱可遇而不行求的捧哏怪傑,而說到相聲界找搭檔,于謙覺得那是比找妻子還難。

  另有一點,于謙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曾經不止一次的說,“我沒有德雲社股分,即是員工,拿表演份兒錢,僅此罷了”。不拿股分,不介入德雲社的謀劃,不是德雲社經管層。這是于謙的高妙之處,作為普一般通員工,作為郭德綱的表演搭檔,郭德綱于謙二人表演費五五分成,平正合理。在利益方面,于謙歷來不爭,而郭德綱歷來不少給。並且每次郭德綱多給的時候,于謙歷來都會說一句,“這合適嗎?”所以說郭德綱于謙沒有益益方面的辯論,辣麼二人自然而然就沒有衝突。


雞蛋炒蛋


郭德綱與于謙,其實是兩類人,郭德綱事業心強,總想在相聲這一畝三分地更加出人頭地,于謙則是那種玩心重的人,啥都玩,啥都沒有那麼太在乎。



所以郭德綱和于謙的性格互補,一個要強,一個隨意,說句實在話,他們兩個想鬧,恐怕另一個都不帶接茬的,他們又怎能鬧矛盾呢!



臺上:相聲上郭德綱于謙心心相惜,互相扶持,五五分錢公平,自然不會有矛盾

在臺上,自從兩個人搭班演出了第一個《拴娃娃》開始,彼此都在相聲事業上找到了知音,郭德綱離開于謙,他的“開口脆”效果可能就沒有那麼明顯,于謙如果沒有郭德綱這樣的逗哏,他的捧哏功夫也不能很好體現。



而且,郭德綱于謙在相聲演出的收入上一直是五五分賬,大家公平掙錢,這樣的話,又怎能有矛盾?

臺下:兩人各玩各的,郭德綱忙著開拓德雲版圖,于謙忙著各種玩,沒有太多衝突與交集,自然不會有矛盾!

郭德綱的德雲社發展越來越好,不僅在相聲上有了很大優勢,而且在紅酒、服裝等方面都有發展,這是郭德綱忙活的事,而於謙則忙著釣魚、養馬、賽馬,之前又倒騰了一個乾果公司,他們明顯是各忙各的,沒有太多的交集,也沒有什麼所謂的矛盾。



當然,郭德綱于謙之間沒有矛盾,這與于謙本身的聰明有很大關係,作為德雲皇后的他,能夠擺在自己的位置,難得可貴!


尬笑天君


前段時間我僅看到一份關於二人的一次小矛盾的故事(很早之前),是郭德綱妻子王惠化解的起因不詳。但是二人合作小20年了,不可能一點兒小模擦都沒有,但大目標是一致的,就會忽略小小不嚴的小情緒。

本人喜歡這兩位的相聲

給我的陪伴太多,曾經的那些老段子我也是久聽不膩。觀眾們叫謙哥“皇后”,想必二人比較鐵,那麼就不會計較小心思小事情,如果趕上二人都是較勁兒的人,也不會合作這麼久。


據悉2000年開始於謙老師來的德雲社,開始與郭德綱合作,其間郭德綱的搭檔不只于謙老師一個人,正式搭檔至今是在2002年開始的,後來一直是他們二人一起合作相聲,掐指一算已有17年。

郭於性格特點有反差

郭德綱的性格特點非常突出,且有不饒人的心思,但于謙老師性格特點豪爽,小事大事不計較,兩個人很互補,這就是難能可貴的品質和優勢,而且搭子熟悉你我,捧和逗恰到好處,故而得名皇后的貴冠。


合作講究的是舒服

謙哥對於老郭來說顧全的東西太多,謙哥又是一個不多事兒的人,也有好事者問過謙哥:您在德雲社幹一輩子啊?謙哥的回答毫無水份:1、我老了說不動了。2、我的相聲滿足不了時代潮流了。3、我的捧哏沒有造詣了。

所以兩個人合作的愉快是第一需要,我希望郭於的相聲永遠陪伴著我們,空閒有愉悅的心情,何樂不為?


蘭竹ZLZ


說起相聲界著名相聲演郭德綱和于謙這對搭檔,大家可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對於他們之間的關係,網友也都戲稱于謙為“相聲皇后”。

從這點可以看出,二人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也可以印證樓主所說的郭德綱好像從不跟于謙鬧矛盾。

說道根本,還是用金錢來維繫的,這話雖有些無情,請大家細想,如果郭德綱在利益方面對於謙有“不當”的行為,兩人真的不會產生矛盾嗎?我想,一定會有矛盾。

為此這就產生了我的第一個觀點:

兩人已成利益IP,只有和氣才能生財!

郭德綱與于謙一起搭檔已有十幾年有餘,兩人在觀眾心目中也是黃金搭檔的存在,似乎兩人只要不在一起我們就感覺非常的不對勁,說到郭德綱就會想到于謙,說到于謙也會想到郭德綱。

我想二人的關係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了!

大家都知道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已經拜于謙為師,而於謙的兒子於雲霆更是在6個月大的時候正式成為郭德綱的五大門徒之一,也是德雲社年齡最小的小徒弟。

現在由郭德綱和于謙組成的德雲社已經成為相聲界的第一大利益IP,一說到相聲,大家都會想到德雲社,這就是他們二人攜名下弟子打下的江山,他們之間的利益關係是非常的緊密。

如果他們之間發生矛盾,最後還是會對自己打下的江山最不利,雙方相互捧著交朋友,說相聲,這才是真正的生財之道。

談到于謙大家都會想到于謙和徒弟們在臺上的調侃,抽菸、喝酒、燙頭,其實我總結了一下,就是愛玩,喜歡玩,不僅如此,喜歡交朋友,不善於與人爭鬥。

為此這就產生了我的第二個觀點:

于謙性格使然,不爭不鬥,性情超然物外!

大家都知道于謙大爺喜歡玩,不是在說相聲,就是在去玩的路上!自己一不演出,就出去旅遊,前幾天,還在網上看到于謙大爺去迪拜遊玩,在海里釣魚,真的可以說非常“任性”啊!

于謙大爺根本無需爭鬥,自己早已對金錢沒了興趣(這句話好熟悉啊哈哈),說實際的,于謙除了相聲這個身份之外,還上綜藝,拍電影,對於金錢的來源遠大於郭德綱,還有自己的馬場,動物園,於大爺很忙的,根本沒有時間放在這種小事上。

於大爺喜歡交朋友,沒事就和三五知己吃個飯,聚一下,大家說,這樣的人時跟別人鬧矛盾的人嗎?我想,不是的。

于謙大爺在沒有遇到郭德綱的時候,感覺相聲已經說不下去了,是後來與郭德綱合作,才覺得相聲還可以行,相聲還能說好。

於大爺自己也說過:如果郭郭德綱不說相聲了,自己也不會再說了,只要郭德綱不讓讓他走,他就永遠不離開。

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我把它總結為二人的搭檔情義,感情濃厚,勝似兄弟!

二人不鬧矛盾只是于謙在一直的“遷就”嗎?其實不是的,二人之間的關係能相處到現在,覺得不是某一個人的單方付出,絕對是二人性格相投,相見恨晚這種。

為此這就產生我的第三個觀點

郭德綱雖嫉惡如仇,但也是有恩必報!

大家都知道郭德綱的性格與于謙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樣的,于謙對於自己不喜歡的就完全不去理會,而郭德綱性格倔,比較耿直,對於別人傷害自己的行為是絕對不會接受的,之前郭德綱說過一句話,不懂我的人,遲早不要來勸我,因為你不知道我發生了什麼。

侯耀文老師則評價他為:一路坎坷走來,必定嫉惡如仇。

郭德綱和于謙最早在在2002年開始搭檔,到現在已經有了十七年的搭檔時光,二人不僅僅是搭檔關係了,更是親人一般。

于謙在德雲社只拿工資和商演,每次商演郭德綱都不少給於謙錢,而於謙大爺也說:這合適嗎?對與郭德綱來說,于謙可不只是一個我的搭檔這麼簡單,二人一起創建德雲社,相互的孩子是自己的徒弟,這種關係是非常牢固的吧。

郭德綱與于謙都是聰明人,豈會因為一點小小的利益就斷送這幾十年叫下來的朋友呢。

小結:此生何幸,與君同行;不覺悲苦,未感不平;天人與鬥,其樂無窮;尚有笑藝,緊密其行;傍君身側,兄弟之情;此生常走,相扶而行。我覺得這句話用來形容郭德綱與于謙的關係最合適不過,二人是兄弟之情,豈會因為小矛盾而鬧彆扭。


胡椒評娛樂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郭德綱和于謙老師是合作了十餘年的老搭檔,郭德綱在相聲舞臺上也表示和于謙老師友誼深厚,甚至沒急過眼,紅過臉,這種友誼真的非同一般。郭德綱坦言在舞臺上只要有于謙老師站在身旁郭德綱就有底了,可以說在藝術上于謙為郭德綱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幫助。而在臺下,于謙老師卻表示沒有矛盾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是德雲社演員,郭德綱是德雲社的領導,服從領導安排,這一點分的很清楚,基本上就不會在工作上有什麼大問題。生活上,其實與舞臺上還有很多普通的,吃開口飯的演員其實臺下是很內向的,兩個人以前住在一起,低頭不見抬頭見,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可以寒暄的。郭德綱很討厭墨分,兩個人在一起辦公各忙各的,可能一天也說不了幾句話。




郭德綱坦言,作為朋友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郭德綱很尊重於謙的愛好,于謙也很愛惜郭德綱的才華。于謙過生日,郭德綱送了名貴的寶馬,可以說是投其所好,對金錢也是毫不吝嗇。于謙評價郭德綱“德剛交友很用心”,可見二人都對彼此很有好感。隨著郭麒麟拜師于謙老師,于謙之一于思陽也拜在了郭德綱門下,師徒如父子,兩個人真的可以說是有通家之好了,感情更加穩固。于謙老師曾經表示自己退出德雲社無外乎三種情況:1、老了病了不能再說相聲了;2、自己的相聲藝術上停滯不前了;3、郭德綱有了更優秀的搭檔。
筆者當然是希望二人能長相廝守,為大家表演出更多精彩的作品。其實生活中,朋友並不是你發洩不滿情緒的對象,而且你遇到困難與你同舟共濟的好夥伴。


網遊魅力達人


于謙說過:如果不能合作了的話,這輩子都不說相聲了。

郭德綱說過:謙兒哥不能退出,如果退出天打五雷轟碎了你,但如果我辜負了你,讓雷先劈我。

郭德綱跟于謙互不虧欠,但又互相感恩互相羈絆。

郭德綱讓心灰意冷的于謙重新回到舞臺,並最終成為捧哽界的巨匠;

于謙幫助郭德綱有了相聲界的師承,並且陪他度過每一段最艱難的時期,然後一直看著德雲社壯大至今。



人與人之間的羈絆,有利益連接的,也有情感連接的。利益關聯的,也會隨著利益而消失。情感連接的,會隨著情感淡化而淡化。

郭德綱跟于謙之間,兩者都佔一點,但更加重要的是,他們兩人分的很清楚。在處理彼此關係時候,永遠理性優先,所以不會情緒上頭而產生矛盾。

郭德綱對曹雲金何沄偉,是情感大於理性的,甚至郭德綱還想用情感代替利益。而何沄偉曹雲金對郭德綱的期許,只有利益不要情感。所以雙方矛盾激化,並且越演越烈直到分道揚鑣。

郭德綱對王慧,也是情感大於利益,甚至超越一切利益考量,兩人患難時期一起熬,大富大貴之後仍然不分彼此。王慧對郭德綱的期許也是如此,兩人頻道一樣之後,就能走得更遠更和諧。


于謙是郭德綱另一個頻道一樣的人,甚至兩人比郭德綱跟張文順還合拍。于謙不一定支持郭德綱所有行為,但只要他參與他發言的,都是堅決力挺毫無保留。如果於謙不認可郭德綱的做法,他會選擇置身事外,而不是反對或者拆臺。

郭德綱也一樣,很多需要站隊表態的時候,他會找欒雲平找燒餅找張鶴倫找岳雲鵬,但不會找于謙。一方面他不願意為難於謙,另一方面也是保護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果於謙勉為其難表了態,那麼在心裡留下一個彈坑,將來就會成為雙方關係的隱患,就會爆發可怕的矛盾。

聰明人和聰明人交往,矛盾會在源頭就堵住,不會任由它生長髮育並爆發。郭德綱于謙都是聰明人,而且都找到最合適的相處模式,他們的矛盾都被控制在安全範圍內,至少一個很長的週期內,是不可能爆發的。


鹹魚茶館


第一娛記出品必屬精品!

答案其實很簡單:于謙是個聰明人,只要不與郭德綱有利益衝突就不會有矛盾!


郭德綱是個商人,以前和他有衝突的都是因為利益

何雲偉、曹雲金包括李菁為什麼離開?大家都知道,說到底就是因為利益分配!曹雲金覺得自己賺錢了,為什麼大部分要給郭德綱,所以他才說出“我一個人養活了整個德雲社”這樣的話。郭德綱要和曹雲金籤合同,拿走絕大多數錢,曹雲金不願意幹了。何雲偉也一樣,憑什麼你郭德綱要拿大頭,李菁認為,德雲社是我們一起辦的,現在變成你個人私有,心裡當然不爽。


德雲社說白了,就是一個演出公司,那些所有的藝人也好,演員也罷,都是為了各種演出服務。德雲社的終極目的就是賺錢!郭德綱這麼張牙舞爪也好,賣慘也罷,都是為了利益!

于謙是個聰明人,他不會觸及郭德綱的利益

我想很多人都看過一個採訪。有記者問于謙,為什麼作為德雲社的皇后,你竟然沒有一點股份?于謙是這樣回答的:不能因為我在德雲社演出,有一點名氣,我就要股份。憑什麼呀?何況郭德綱每次演出也不少他一分錢。



看,于謙多麼聰明啊!他知道郭德綱在乎的是什麼?如果他找郭德綱要股份,郭德綱肯定也不會同意,更何況,每次演出,郭德綱都是對半分給他錢,他錢也不少。


就於謙自己來說,他本身是個愛玩的人,抽菸喝酒燙頭之外,有馬場,愛動物,日子過得悠哉遊哉。而除了德雲社,他拍電影,參加綜藝,一個也不落下,收入也是槓槓的,完全沒必要去和郭德綱去爭那點利益。


第一娛記


朋友雖多,知己難求。對於說相聲來說,搭檔則比知己更加難尋,所以於郭德綱和于謙而言,自然是萬分珍重,哪還有什麼精力去鬧矛盾。

早期郭德綱為了謀生也是一名北漂,當時說相聲並不能養家餬口,不得已的他經常幹些別的副業,來維持自己的相聲事業,為進入主流相聲階層而辛勤奮鬥。

而於謙所在的劇團當時廣納賢才,將郭德綱夫婦招入麾下,並承諾解決工作編制及戶口問題,但最終也沒能如期兌現,這使得郭德綱不得不另覓出路,所幸在此期間他認識了于謙,幾次合作下來彼此心中都有了默契,也為以後的合作打下了基礎。

當時于謙在劇團裡的工作相當安逸,崇尚自由的他並不為劇團考勤所困,因為沒有考勤就沒有工資,于謙寧願不要劇團工資也願意到外面去闖蕩,所賺來的收入也勉強維持日常開支,期間也偶爾會與別的搭檔說過幾段相聲,但是要說靠相聲去謀生絕無可能。

郭德綱一直在為自己的相聲尋找出路,期間因為收入不穩定,也只是偶爾邀請于謙跟他搭檔一起說相聲,給予相應的報酬。直到後來德雲社的逐漸興起,郭德綱才力邀于謙加盟德雲社,對於酷愛相聲的于謙來說也是渴望已久,兩人自然是心心相印,惺惺相惜。

慢慢地觀眾對於德雲社的相聲由接受轉為喜愛,德雲社相聲發展的如火如荼,在全國各地都形成了很大的影響力,甚至在商演市場上基本就是“中國相聲”的代名詞,然而郭德綱並沒有因為德雲社的興起而內心膨脹,反倒是越來越敬重於謙。

然而天有不側風雲,如日中天時徒弟曹雲金等演出骨幹的離開,對德雲社來說無疑是重頭一棒,其商演市場也遭受了嚴重的打擊,但在這個時候于謙一直陪伴在郭德綱的身邊,不曾有半句怨言,積極協助郭德綱將德雲社重振旗鼓,恢復到往日的生機。

結語:

對於郭德綱來說,碰到于謙這樣的搭檔是可遇不可求的,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他的相聲才華,無疑他是非常幸運的。遇到于謙這樣的知己也是難能可貴的,在低谷時陪他東山再起,不離不棄。于謙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郭德綱不說相聲了,那他也不說了。所以郭德綱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這個黃金搭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