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不用著急,父母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小田,性格比較內向、安靜,學校的集體活動,她能不參加就不參加。班級在學校的各類評比中獲得了榮譽,別的同學興高采烈她往往是無動於衷,好像這事和自己沒有關係。

平時,在學校,下了課,幾乎不和同學們說話。週末、假期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我想,沒有哪個家長不喜歡自己的孩子,活潑、開朗、善於交際、討人喜歡的。

但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喜歡獨來獨往,並不合群,其實這是孩子性格孤僻的一種表現。

孩子不合群?不用著急,父母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1、有人說,性格孤僻是遺傳,不過否認,這個跟遺傳有一定的關聯。但是,很大程度上,跟後天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方法有關。為什麼這麼說?

現在大多數家庭是“6+1”的教育模式,因此,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其格外的疼愛,孩子的各種要求幾乎無條件滿足,而且總是有人在陪孩子玩遊戲、講故事,這樣孩子就難以產生找同齡夥伴玩耍的動力。

2、孩子在和成人交往的過程中,成人總會讓著他,但在和同伴交往時,他們就需要商量、協調,甚至出現衝突的時候還要想辦法解決,這對於沒有豐富交往經驗的孩子來說,他們會覺得很麻煩,因此寧願自己一個人玩,或者只和成人交往,而不願意和同齡的孩子接觸。

孩子不合群?不用著急,父母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3、有的孩子由於性格比較柔弱、老實,在和同齡人相處的過程中,曾經有過受欺負的負面交往經歷,導致他們採取一些迴避的方法來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

其實,孩子都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只是,有些父母、長輩們擔心他受欺負或者其他小朋友不衛生,限制孩子與小朋友來往,動不動就說:“某某太淘氣了,不跟他玩”,“某某不愛乾淨,別和他玩”。

孩子聽了這些話就會受到影響,變得不合群起來。其實,天生性格孤僻的人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人際交往的需求,當他們慢慢的長大,直到上幼兒園,上小學的時候,孩子的這種需求會變得越來越強烈。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的交往需求受到了抑制,他們不僅會因此而感到孤獨,而且還會有可能形成苦惱和焦慮等消極的情緒。

這對孩子的性格發展,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那麼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心理,給他們足夠的機會,讓他們融入屬於他們自己的世界。

孩子不合群?不用著急,父母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那麼,父母該如何去幫助和引導孩子融入到群體當中

有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strong>一個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要比沒有進過大學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可見社交能力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那怎麼辦才好呢?

父母可以試試以下三種方法,引導孩子變得活潑、善於效際。

第一,給孩子提供更多與同齡人相處的機會

週末或假期,父母可以安排一些小型的聚會和活動,邀請孩子的同學來家裡坐客,或者說,邀請自己朋友的孩子來家裡,讓孩子當小主人,招待對方。

也可以帶孩子去別人家裡做客。總之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與同齡人多接觸

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實現自我價值,體驗人際互助的樂趣。

孩子接觸的人多了,鍛鍊的次數就多了,性格就會慢慢變得開朗起來

孩子不合群?不用著急,父母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第二、引導孩子多說話,多表達

說話能力是交際能力的核心,因為人與人交往最直接的形式就是說話。會說,說的好,交際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父母平時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多說話,訓練他的表達能力。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平時,我也給孩子機會,讓他多說,多表達,可是孩子憋了半天,也說不出話來。這其實,不是孩子不想說,有可能是孩子想說,但不知道怎麼說。

這裡有一個辦法,父母可以試試,就是親子閱讀。通過,跟孩子讀繪本,讓孩子練習表達能力。

繪本是一個一個小故事,並且有圖。經常讀給孩子聽,孩子就知道遇到這樣類似的事情,我該怎麼去說?說什麼樣的話?

並且,在閱讀過後,父母還可以通過提問和討論引導孩子表達。如,“如果,你是小熊,你會怎麼辦?”、“你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孩子不合群?不用著急,父母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第三,父母不要太嚴厲

有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非常嚴厲,便是過份嚴厲會使本來就害羞、內向的孩子更加膽怯,嚴重的還會出現說話結巴的現象,這個時候父母如果強行糾正,孩子的結巴就會越來越嚴重。

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比較內向、害羞,千萬不要用責罵、諷刺、挖苦或嘮叨的方式,試圖去改變孩子。不但不會對孩子有絲毫的幫助,還會使他更加退縮,使他從害羞轉為嚴重的心理障礙。

那麼,怎麼辦才好呢?有一個立竿見影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當眾發言。現在,有很多演講培訓機構,父母可以讓孩子去參加。

但,這裡要注意的一點是,讓孩子學習演講,不是說要讓孩子多能說,口才多好,目的是鍛鍊孩子的膽量。口才好,是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的。

所以,先把孩子的膽量練出來。

當然,第一次當眾說話,孩子會感到害羞和膽怯,父母要鼓勵他,說的好壞,對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勇氣站上臺

這樣,一次,二次,三次,鍛鍊的次數多了,孩子會覺得當眾說話也就那麼回事,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可怕,就越來越自信了。一個自信的孩子,自然是願意與人交往的。

孩子不合群?不用著急,父母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