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說一個零食的名字證明你已經老了?

丹妹兒728w


這是個很熱門的問題:

60後70後趕快看過來,相信當年那場巜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的電影會很快勾起我們童年時的回憶,那首角落之歌更會讓我們回憶滿滿。


我們小時候最常見的零食莫過於是五分一毛錢一包的瓜子,那是用舊報紙或舊書紙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那種,那一包包小小的瓜子無時無刻地呼喚著埋藏在我心底深處的記憶。

回味那包裝簡單,口味單一的瓜子,我的心中那種悵然若失的複雜情感湧上了心頭,讓我無法平靜。跟著我的感覺走,那種熟悉的感覺告訴我這些兒時的回憶巳經證明我的心開始老了。記得我們那時的小孩都是那副姿態,一隻手抄在褲子的口袋裡,緊緊握住那袋一毛錢一袋的瓜子。那時我們有的孩子還吃壞了肚子,得了急性腸胃炎而進了大隊衛生室。記得有一次,一個穿紅衣服的女同伴強迫一個老實點的男同伴吃瓜子,那男同伴不肯吃,女同伴就親自喂,嗆的男同伴眼淚直流,女同伴笑地前俯後仰。我還不禁感慨那女同伴那時的開心樣子,那時的女孩子個個都是女漢子,小時候這些事她們經常幹。

直到現在我也


忘不了那誘人的瓜子香味,那不錯的口味吃到了我的心裡,直到現在我的嘴裡不時泛起那種香味,那是我記憶中抺不去的味道。我們再也吃不到那報紙舊書包的瓜子了,再也不可能和那穿紅穿綠的女孩一塊玩了,這些將永遠失去,只留下滿滿的都是回憶!我們再也回不到那無憂無慮的童年了,我們兒時的往事是多麼的美好,但我們現在都老了!

那時的電影放映隊為活躍青年人的生活經常免費到我們的大隊放映,那時是叫人民公社,記得那時的社會是相當的複雜,我們貧寒家庭的小孩從小就懂得感恩,都知道社會地位的重要性!我六歲就上山放牛,我還敢壯著膽子把牛趕到很遠的山上吃草。記得當時快到十五時的月亮,是那麼的大又那麼的亮,我們和穿紅穿綠的女孩三五群群的嗑著瓜子,晚上到處嘰嘰喳喳,我們那時的孩子都是夜遊神。經常不顧家人的反對,只要哪裡放電影我們就一定能趕到哪裡。直到現在,當年那穿紅穿綠的女同伴我們現在有的能見面,有的沒見著面,但我們都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隨時隨地的陪伴著我們,都有那種無法抑制內心深處的思念!


直到現在我們總記住了那抹不去的味道,如果說我們是有一種感情在那裡面,我想那也只能是思念,如果說多了一種滋味在那裡面,那我們只能是老了,而且是不知不覺地老了!


C虎虎生威


小時候最喜歡吃大大卷泡泡糖,用一個小圓盒子裝的一圈一圈的卷著,吃的時候都不太捨得吃太多,都是一點一點揪著吃。還有西瓜泡泡糖,圓圓的像個西瓜,也特別的好吃。

還有一毛錢一袋經常吃的唐僧肉,胡蘿蔔絲,一毛錢一張的辣條。

放學後喜歡買冰袋汽水喝,就是一個正方形的塑料袋裝的冰,不同顏色是不同的味道,喝之前先用兩個手搓搓,搓出水再咬個小口子喝水,一包能喝一路子

還有就是溜村賣的紅豆冰糕,用木頭做的箱子裡面放著冰糕,箱子外面用棉被蓋著。每次聽到有賣冰糕的,我和弟弟都會吵著讓媽媽買。

現在想想小時候還是挺幸福的嘛!真是滿滿的回憶!





小雅美食


爐果,誰知道?小時候,媽媽在商店上班,每天下班回來,媽媽給我們的零食就是這種小爐果,還有四方脆,奶豆,那是媽媽是賣糕點的,我是六三年出生的,那時候的物質生活可以說是相當的貧瘠,爸爸是教師,我們家雙職工在這個小縣城裡,就已經算是條件比較好的,至少我們可以吃上像這些所謂的“糕點”。那時候我們家不遠也有一個小“代銷點”,這個名字也只有六零後知道,每天上班前,媽媽就給我跟妹妹兩角錢,作為一天的零花錢,我跟妹妹大多也是買爐果或者奶糖,所以,爐果這個詞,一直在記憶裡是記憶猶新,現在也沒有忘記那個味道


赫Xl


洋糖鍋兒 小時候家裡窮(現在屬於貧窮)老肚子疼 爹孃就去小診所拿幾個洋糖鍋兒(河北方言)那東西像是現在蛋糕上點綴的各種形狀的糖球 甜的微苦 但那時候吃不出有苦味兒 吃幾個後拉肚子拉出蟲子像蚯蚓一樣老長的玩意兒 那時候就覺得那東西好吃 其實是打蟲藥 現在砸吧嘴還有回味兒呢 各位大神能用當地的方言說出來是什麼藥嗎反正我吃著像零食一樣好吃 現在再也找不著那麼甜的東西了


紅星閃閃亮500


小當家吧,小學的時候大家都喜歡買,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裡面的那張水滸人物的小卡片,大家都想集齊108將,我不知道有沒有能夠集齊,我那時集了大概八十張吧,沒能集齊,最後是放在了口袋裡,洗衣服的時候忘了拿出來,被洗衣機攪成了一堆廢紙。小當家的年代,離現在有20年了吧,應該夠說明我老了。


好像很厲害的樣


排第一的是粘牙糖啊,長的跟粉條似的,三四釐米長,紅的綠的都有,簡易塑料皮成排包裝的,摳出來之後塞嘴裡,滿牙上都是,小時候不知道髒淨,經常用手扣下來再填回去[捂臉]至於有沒有香精,色素,衛不衛生,哪還管這些[摳鼻]。

再有就是方便麵調料和辣醬,小時候農村沒啥零食,有也沒錢買,所以偷偷的把方便麵調料帶出來,三五個小夥伴,每人手心撒一點,舔著吃,提供調料的孩子便理所當然的成了老大[大笑],辣醬也是,不過那個味道和便攜性稍遜於調料,再有就是比較肯上火[呲牙]。

還有個玩意,我覺得北方的吃的比較多吧,叫“麻糝”,這個發音,其實就是農村壓完花生油豆油後剩下的花生和豆粕餅子,砸下一塊來,邦邦硬的塞到嘴裡,用唾液溼潤之後,調整各種角度用牙颳著吃,特別香,不過技術方面就各顯其能了,有的塞在嘴裡一大塊,滿嘴,居然還能自由的在嘴裡調個個,技術不好的只能掐手裡舔完再用門牙生刮[大笑]。

要說平時這麼一問,還真想不起來,要不是這次假期一再延長,也不會有時間來回憶小時候,樂趣多多啊,很好的問題啊[靈光一閃]



我就是那個六毛


大大泡泡糖,辣條,嘎嘣豆,山楂片,旺仔小饅頭,


80後老莊


幼兒園時候幹吃,吃完袋子裡剩下的倒在手裡來回篩,最後一口men嘴裡



舒克貝塔的貝塔舒克


具體叫什麼不記得了,是那種酸酸的粉。一小包的,裡面還有一個小勺子。


長得醜O活得久


那個時候就沒吃過零食,西紅柿、黃瓜算不算,這些都是跑到生產隊裡頭偷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