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行動:同舟共濟,以文抗疫

病毒肆虐,文學何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後,西盟縣各文藝家協會在縣文聯的倡導下,積極組織作家創作詩文,用文學凝聚力量,弘揚正氣,釋放正能量,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役中貢獻文學力量,發揮文藝作用。

即日起,縣文聯將分期推出《面對疫情,佤山文藝家在行動》系列詩文,強調防控的記錄與見證,抒寫萬眾一心抗擊疫情中湧現的感人事蹟,致敬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各路工作者,用文學鼓舞鬥志,傳遞真情,共克時艱,共唱戰“疫”歌,共譜英雄頌!

書法

西盟行动:同舟共济,以文抗疫

■程先美

西盟行动:同舟共济,以文抗疫

■程先美

繪畫

西盟行动:同舟共济,以文抗疫

■何興

詩詞

寫給最美的您

■蘇然

別哭,摘下口罩滿是勒痕的臉

在我眼裡,在14億中華兒女的眼裡

看得真切,看得刻骨銘心

您依然最美。最美的戰績

最美的生死印記,都生動地

刻在您的臉上

那麼美,美得純粹

美得讓人心疼,美得令人心碎

在我充滿祝福的心底

疊印出的,全是您天使般的笑靨

別哭,摘下頭套光禿禿的頭

是為節省穿脫防護服時間

為更好地與病魔戰鬥

為更健康更安全地服務病人

為救人方便快捷

您剪去的縷縷青絲

那可是救死扶傷的情絲萬縷

時間就是生命啊

和死神賽跑的您

在我心裡,在14億中華兒女的心裡

您光鮮的頭顱

折射出的是一顆金子般的心

在我滿懷祈願的心中

幻化出的,全是您滿頭烏髮的飄柔

真的,別哭

最美的您,依然最美

最美的您

愛的彼岸

■巖他

歲暮天寒,心繫武漢城。

疫情洶洶,席捲華夏地。

春意濃濃,卻無心賞悅。

相思重重,但無法相聚。

煽情悸動,已塵封心底。

夜以續日,守候初雞鳴。

萬眾一心,迎難而逆行。

蒿目時艱,幾許見彩虹。

身在此處,而心在彼岸。

疫情防控,人人皆有責。

窗外的藍天

■小紅米

窗外的藍天依然

藍天上的白雲依然悠悠

媽媽,我為什麼不可以外出

媽媽,我為什麼不可以去找朋友

無情的新型新型冠狀病毒

阻隔了孩子們的翱翔

阻隔了無數的歡歌笑語

阻隔了鼠年“鼠”於你的自由

阻擊病毒

戰勝“魔鬼肺炎”

我們責無旁貸

少出門 戴口罩

勤洗手 常通風

窗外的天空 真的好藍

江城子 堅決打贏控疫戰

■刀春林

年末歲首肺疫狂,隱聲響,匿形藏,勢如水火,遇人便囂張。正生死存亡時候,須鎮定,莫驚慌。

運籌帷幄黨中央,有良方,善安邦。嚴防死守,築鐵壁銅牆。白衣天使來各地,上疆場,戰疫王。

西盟行动:同舟共济,以文抗疫

戰“疫”出師表

■力所邊境派出所

庚子鼠年未至而疫情四起,今情勢嚴峻,間不容髮,此誠危急存亡之時也。然戍邊衛士捨生於內,邊疆幹警奮戰於外者,蓋履職責與使命,欲效之於人民也。誠宜眾志成城,踐行為民宗旨,恢弘中華志氣,不宜以逸待勞,緩不濟急,削減抗疫合力也。

大江南北,萬眾一心,同根相生,不宜異同。若及居家隔離與遭勸返者,實屬萬般無奈之舉,以安民眾焦灼之心,不宜過激,擾戰疫秩序矣。

回鄉、探親訪朋友、復工、返校等,此皆民生,重有千鈞,皆為傾力服務人民之要。然以為抗疫之事,事無大小,殫精竭慮,全力以赴,方可水到渠成,大敗疫魔。

堅強我黨,不忘初心,風雨兼程,磨礪彰顯本色,苦難鑄就輝煌,是為中華民族核心。誠以為抗疫之戰,運籌帷幄,定能使難關度過,安定四方。

親居家,遠聚集,此身體所以安康也;親聚集,遠居家,此身體所以臥病也。時常有聞,每觀疫情動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疫毒也。民警、輔警、黨員、群眾,此悉請戰一線之士,願公眾親之信之,則戰疫之勝,可計日而待也。

你我同仁,駐守邊疆國門,勵志邊境治安穩,力保邊疆百姓安。吾等不以疫魔厲,血肉之軀,奔走於萬里邊境線,諮情以返鄉群眾,身心安否,確保邊境轄區以安穩。公安民警,受任於復興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歷來皆是如此矣。

我黨以民為本,故臨危託吾等以大事。受命以來,夜以繼日,恐託付不效,致使疫情蔓延,故設卡封路,曉理勸返。今上下一心,物資充沛,當定心穩行,全面抗疫,攜手人民,戰勝疫魔,還家安寧,此吾等所以報國家而忠人民之職分也。至於闔家團圓、朋友相聚,則戰疫告捷之任也。

願大眾信吾等以抗疫凱旋之效,共戰,則疫魔退祛,以勝人民戰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警民同心抗戰,共續魚水之情,以諮諏善道,強化責任,合力嚴陣抗疫,家園不日可復矣。

疫情在前,時不我待,望眾支持。

散文

樓道里的叮嚀

■黃晨

離庚子春節近了,媽媽總是強調,今年一定要回老家過年了,我也滿口答應。連續兩年沒有回老家了,要不因為坐月子,要不因為脫貧攻堅。而我也確實想回家了,老家人有個習慣,不管多遠,過年一定回家過。老家的年也特別有味,那種濃厚的氛圍,是在城市不能企及的。終於是回到了家,可年味才剛剛拉開序幕,就聽到了來自武漢的噩耗,新型冠狀病毒由武漢為中心向各地蔓延開來。我們不得不離開家、離開親人,回到工作地待命。一個人就這樣在異地,刷著圈裡各種各樣的消息,當我看到醫生父母離開孩子奔赴前線那種撕心裂肺的哭泣,28歲的護士卸下手套後那雙發皺的手,青春的女孩摘下口罩後印滿血痕的臉,脫掉防護衣那溼透的脊背,一群勞累過度癱睡在涼地上的醫護人員,84歲的鐘南山院士堅守在第一線······他們都是普通的身軀,卻是疫情一線鐵骨錚錚的英雄,爭分奪秒地在跟病毒作鬥爭、救病人。每一次刷到這樣的畫面,都讓我熱淚盈眶,到底要有多大力量,才能成為這樣的英雄?

就在我居家待命的第二天傍晚,有人敲響了我家的門,我很警覺地問是誰?門外的人說:“我,住宿區疫情管控員”,我打開門一看,原來是住宿區裡的一位大叔,只是偶爾遇到,卻從未打過招呼。他說:“疫情期間,我負責管控我們住宿區,今天,我來登記一下你家的情況。家裡有幾個人,戶主叫什麼名字,你叫什麼名字,從哪裡回來,哪天回來的,電話號碼報給我一下”,我一一說了以後,他登記好就去敲我家對門那家的門,敲了半天也不見開門,然後就上樓繼續工作去了。可能結束了登記工作,他打了一個電話給我,問了我對門那家戶主的電話。第二天,大叔又來了,問我有沒有發燒等異常情況,最後,留下他的電話,讓我有異常情況及時聯繫他。第三天,他打電話給我,問我身體狀況,然後叮囑我說:“你是從外面回來的,要居家觀察14天以後再去上班,期間不要隨便外出”。我答應了。2月3日,按照縣上的要求,回到辦公室上班,我發了一條短信跟他報告。他說:“那就多注意觀察,千萬戴好口罩,下班也是趕快回家”。下午下班,看到大叔在住宿區門面貼宣傳單,可能是帶著口罩,他沒有認出我。等晚上八點,我聽到樓下有人敲門,我想可能又是那個大叔來排查疫情。果不其然,差不多5分鐘後,我家的門準時被敲響。大叔拿著紅外體溫計站在門口,我開門就給我腦門照一下,然後說正常就走了。從背面看去,大叔的頭髮有些花白,背微微有些佝僂,上樓也不那麼輕快了。

在疫情蔓延的這段時間裡,我見的最多的就是這個大叔,他就這樣奔走在兩個單元的樓道里,時不時傳來敲門聲,時不時又聽到他的叮嚀聲,沒有多餘的話語,只是簡單重複著這些工作。認真記錄每個住戶的情況,包括沒有回來的住戶,他也是通過電話詢問,記下他們在外的情況,隨後附上幾句問候。大叔只是在堅守,做著單位安排給他的工作,就這樣一項平常的工作,卻在這個疫情肆虐的寒冬,給住戶們帶來了溫暖,也讓我對這個不起眼的大叔肅然起敬。

面對這場疫情,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害怕,但卻沒有退縮,不管是在遙遠的地方,還是在我們身邊,都有堅守崗位的警察、救治病人的醫生、行走街道的宣傳員、管控市場的監管員、服務群眾的黨員幹部······還有一些知名不知名的,都在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發揮著各自的作用,不經意間成為別人眼中的最美“逆行者”,無形中築起了抗擊疫情最堅固的堡壘。我們常常會對英雄充滿敬佩,又會覺得英雄遙不可及。但或許,每個人都能成為別人心目中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