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醫生負責60多個患者,我們在方艙醫院“戰鬥”

“我們是參加過餘姚水災、菲律賓颱風、麗水山體滑坡、利奇馬臺風等救援的一支出色隊伍,今天,又一場硬仗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我院副院長、浙江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長

何強一聲令下,2月7日上午7點,救援隊準時進入武漢江漢方艙醫院,投入到緊張的救治工作中。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江漢方艙醫院的救治團隊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等武漢當地醫院和浙江等多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組成。共1800張床位,分4個區。按要求,浙江國家緊急救援隊與兄弟省救援隊醫生護士共同負責西區350多個床位的病人救治。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2月7日,利用前方擠出來的一點休息時間,我們連線了何強副院長及救援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費敏,聽聽來自“戰場”的故事。

收治患者超過1200人

醫生一天4班輪流值班

“浙江救援隊已經進入方艙醫院開始工作,今天主要是進一步收治病人。截至下午16:00,方艙醫院已經收治了900多位患者,預計今天可能還會收300多位患者,到2月8日會收治1200多個患者。”何院長介紹,平均5個醫生一組,每位醫生需要管60-70個患者。醫生採取輪班制,6小時排一班,一天4班。但醫生們實際上班時間遠遠不止6小時,因為從住宿地趕到方艙醫院,穿戴防護服,做一些準備工作,整個過程下來至少8個小時。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醫務人員的主要工作有兩方面,第一,評估病人的病情,找到重症患者並及時轉診。第二,每天對病人的基本情況進行診療、登記,瞭解病情變化。從2月8日起,要開始進行檢查以及複查等等。“有些已經患病10多天的患者,如果經過複查已經轉陰性,評估符合出院標準,就能夠準備出院了。”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何院長介紹,救援隊設計了一個相對簡化的工作表單,重點關注這些輕症患者的病情變化,也制定了一些規範化的診療、用藥和檢查的方案,並安排了醫生的分級分層管理。一部分高年資的醫生在艙外通過遠程指導進行會診,同時,艙內也有一些高年資的醫生必要時進行相關搶救。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大家為準備入艙隊員加油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王衛忠負責駐地的消毒殺菌工作

“國家對疫情防控工作非常重視,調動能力也非常強,各方面的生活保障措施也跟上來了,當然,我們醫療的力量也在逐步增強。相信再過不久,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

基本生活條件都有

還給患者準備了電熱毯取暖

救援隊中,首批進入方艙醫院的醫務人員包括主任醫師李亞清、副主任醫師費敏、副主任醫師徐良及主治醫師鄔盛昌,他們都是特別選拔的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而且全是黨員。除了進行醫學治療,他們還會對病患開展心理疏導。

“我以前在急診科工作也比較忙,但在這裡,還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裡三層外三層,加上眼罩、口罩,整個透氣都很困難,走路也不太方便。”救援隊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費敏說,最困難的還是沒法上廁所,為了讓一套防護服利用最大化,每個人都穿上了成人尿不溼,不吃不喝不拉,直到工作結束。這次,費敏排到白天第一輪的早班,從早上8:00到下午14:00,主要任務是查房,西區350多張床位目前已經滿了。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早上我進來的時候,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給每個患者分發早飯,中飯也是這種形式把盒飯送到患者手中。”費敏表示,條件相對艱苦,不過基本的生活條件都能滿足,住院必須的床鋪、被子、枕頭等一應俱全。因為武漢這段時間的氣候比較寒冷,方艙醫院還為每位患者提供了電熱毯取暖。接下來,會繼續增加一些取暖設備。

一般的檢查都能做嗎?

方艙醫院主要收治輕症患者,檢查設施相對簡單,以臨床觀察為主,但可以測血氧飽和度,還配備血壓、體溫、心率、呼吸頻率基礎生命體質監測,其他的化驗檢查目前還不能做。

總體來說,患者比較配合。大部分人在床位上刷手機,微信聊天、刷微博、追劇、看各種新聞和視頻,看書的也有。當然,也有會一些比較焦慮的患者,看到醫生經過會叫住詢問,問得最多的是“什麼時候可以核酸檢測?”“什麼時候能夠出院?”一個上午,至少有20多位患者詢問費敏這些問題。

一個人管理66個患者

一早轉出了3個患者

“我一個人負責管理66個病人,年齡最小的18歲,最大的65歲。”如果病情有變化,正在進展為重症或危重症,要儘早把這些患者篩選出來,及時轉到有救治能力的醫院去。

早上查房時,費敏就發現3名患者需要轉院治療。這三名患者雖然都屬輕症,但由於合併其他基礎疾病,所以均聯繫了轉院。

方艙醫院裡的醫生們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做好患者心理安撫,讓他們放鬆心情,更配合治療。需要隔離治療一段時間、家屬不能探視、環境又很陌生……種種因素可能都會加重心理上的孤獨感。特別是年紀相對大一點的患者,他們更迫切地想回家。

這就需要我們細心觀察,和患者積極溝通,儘可能地安慰他們,比如說聊聊天,告訴他們好好配合治療,經過評估符合出院標準就可以出院啦,千萬不要著急,也能減少他們焦慮不安的情緒。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何院長叮囑醫療隊員

這是一支特別能戰鬥的團隊。

這群白衣戰士們說,在方艙醫院所做的,正如曾經宣讀的希克波拉底誓言一樣:“救死扶傷,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希望疫情快些過去,待到春暖花開,再看櫻花浪漫!

一个医生负责60多个患者,我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審核:陳會揚 閆龑 曹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