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緊攢錢,本世紀中葉人類或許將獲得永生

在21世紀,人類很有可能真正要轉向實現長生不死的目標。

對於生命和死亡,現在科學和文化的觀點與宗教的完全不同,並不認為死亡具有某種形式上的神秘性,也不認為死亡是生命意義的來源,相反,對現代人來說,死亡是一個我們能夠也應該可以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中世紀的童話故事裡,死神披著黑色的連帽斗篷,手上還握著一把大鐮刀。

在現實中,人類之所以死亡,可不是因為一個披著黑色的斗篷的人在敲我們的肩膀,不是因為上帝的旨意,也不是因為這是什麼宇宙計劃的重要部分。人類之所以會死亡,是因為人體的運行出了技術問題,比如心臟不跳、大動脈被脂肪堵住、癌細胞在肝臟裡擴散,病菌在肺裡繁殖。那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些技術問題?答案是其他的技術問題。

只要是技術問題,就會有技術上的解決方案。要克服死亡,並不需要等耶穌或者其他神明再次降臨,只要實驗室裡的幾個科學家就足夠了。可以藉助化療或納米機器人,我們就可以殺死癌細胞;用抗生素,就可以殺死部分病菌;心臟不跳了,可以用藥物和電擊讓它重新跳動起來,如果還是不行,可以換一個心臟。

現在社會,也早已習慣把死亡當成一個技術問題。如果有位女士問醫生:“醫生,我是哪裡出了問題?”,醫生有可能說 ”你得了流感“ ”你得了肺結核“ ”你得了癌症“,但沒有醫生說你得了死亡。對我們來說,人會死,是因為得了流感、肺結核、癌症、而這些都是技術問題,總有一天能找到技術性的解決方案。

絕大多數科學家、醫生和學者並不會說自己正在努力實現讓人長生不死的夢想,只會說自己正在努力解決這個或者那個特定的問題。但因為衰老和死亡不過是許多特定問題的總和,醫生和科學家可不會哪天忽然停手宣佈”到此為止,不要在研究了。我們已經攻克了肺結核和癌症,不打算在解決艾滋病對人類的困擾。大家還會因為艾滋病對免疫系統的破壞,而被動的等待死亡“

雖然是少數,但已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思想家公開表示,現代科學家的重要任務就是藥戰勝死亡、賦予人類永恆的青春。

2013年,谷歌成立了子公司Calico,明確指定其使命就是要”挑戰死亡“。2015年1月接受採訪時,谷歌風投首席執行官馬里斯說:”如果你今天問我,人是否可能活到500歲,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馬里斯這番豪言壯語背後,是鉅額的資金支持。

谷歌風投的總投資金額高達20億美元,其中36%將投入到生命科技新創公司,包括幾項具有雄心的壽命延長計劃。

許多硅谷巨擘都抱有這樣的夢想。貝寶公司共同創始人彼得·蒂兒最近承認,他希望永遠活下去。

某些領域的進展飛快,例如基因工程、再生醫學和納米科技,讓預言越來越趨向樂觀。有專家認為,人類到了2200年就能打敗死亡,也有有人為2100年。但硅谷精英更樂觀,他們認為到了2050年,只要身體健康,鈔票夠多,人類或許大約每10年騙過死神一次,從而實現長生。按照他們的設想,我們大約每10年接受一次全面的治療,對衰老的器官或者疾病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

所以,長生將是一種無比消耗金錢的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