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紙尿褲成抗疫醫護人員“標配”:節省資源、多救病患

“防護服一旦穿上就要堅持到下班才能脫下,為了不上廁所,我們提前穿好紙尿褲,上班期間儘量少喝水,少吃飯,這樣不僅可以節省醫療物資,而且能爭取更多時間瞭解病情,護理患者。”護士李芳說,“雖然有點尷尬,但是我們有勇氣接受生理和心理的挑戰,有勇氣克服各種困難。”

成人紙尿褲成抗疫醫護人員“標配”:節省資源、多救病患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解德智攝

中新網呂梁2月8日電 (劉小紅 解德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記者8日從山西呂梁交口縣新聞辦獲悉,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該縣定點救治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為減少防護服浪費,增加救護患者時間,上班期間一直穿著紙尿褲解決生理需求。

自山西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交口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設立發熱門診,設置應急隔離病房,組建25人的發熱門診“醫護突擊隊”。為避免操作不規範導致醫護人員受感染,交口縣還開展了防護服穿脫的講解培訓、實戰練習以及達標考核。

成人紙尿褲成抗疫醫護人員“標配”:節省資源、多救病患

戴口罩、戴帽子、穿防護服、護目鏡、戴手套、封領口等是進入發熱門診的必備流程。解德智 攝

對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戴口罩、戴帽子、穿防護服、戴護目鏡、戴手套、封領口,是進入發熱門診的必備流程,如此繁瑣的流程是醫護人員隔離病毒、自我保護不可或缺的“鎧甲”。然而,全國醫療資源告急,交口縣醫療集團防護服僅有175套。

該醫院感染科主任張翠萍介紹,防護服的穿戴步驟非常繁瑣,前後流程有幾十個,穿和脫加起來的時間,估計在30分鐘以上。上崗時如果去廁所,就需要重新穿脫一遍防護服,穿還好,關鍵是脫,稍有不慎極易造成汙染,而且浪費醫療資源和時間,上廁所成了醫護人員的難題,由於醫院物資緊缺,口罩、防護服、手套等又只能使用一次,大家都儘量減少更換。因此,成人紙尿褲成了醫護人員的“標配”,上班期間大家一直穿著成人紙尿褲工作,用來解決生理需求。

成人紙尿褲成抗疫醫護人員“標配”:節省資源、多救病患

圖為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解德智 攝

“防護服一旦穿上就要堅持到下班才能脫下,為了不上廁所,我們提前穿好紙尿褲,上班期間儘量少喝水,少吃飯,這樣不僅可以節省醫療物資,而且能爭取更多時間瞭解病情,護理患者。”護士李芳說,“雖然有點尷尬,但是我們有勇氣接受生理和心理的挑戰,有勇氣克服各種困難。”

據瞭解,穿脫防護服從頭到腳,接觸每一個不同的位置都要洗手,洗得手既乾燥又粗糙,戴手套久了出汗起疹子……這是醫護人員工作中的常態。一天的工作結束,他們摘下護目鏡、口罩等時,臉上都是深深的勒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