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特別在乎別人的想法?

盧廣奎


因為比起在乎別人的想法,他們特別在乎的是自己對自己的想法。

其實我們都知道,別人的想法並沒有那麼重要,但山本文緒說過:“比世人的目光還要可怕的,實際上是你自己那顆在意世人目光的心。”


高一時,有一段時間裡我特別勤奮學習,因為我的物理和化學成績總是不如人意,不僅苦於找不到方法提升,自己本身還對物理化學這兩門學科本身有很大的厭惡感,結果越學越痛苦,但為了總成績的提高,只能花更多的時間在這上面。

那時候我變得特別敏感,每當我在下課時間或午休時間打開物理練習冊的時候,我都會變得特別焦躁,周圍的變動不管其聲音大小都會影響到我,使我更加學不進去。我更害怕聽到的是,路過的同學聽似雲淡風輕地對我說的簡單一句:“哇,你好認真啊!”我會因為這句簡單的話輕易和同學鬧矛盾。

然後我就開始想,為什麼這句話會讓我心煩意亂呢?

我討厭這句話,是因為我怕儘管我這麼認真,但最後沒有得到一個好結果。我怕別人覺得我很笨,很沒用,然後對我感到失望。

我把這些想法告訴了我的同桌,他對我說:“你為什麼覺得別人會這麼想呢?為什麼你的想法是他們會覺得你很笨、很沒用,而不是覺得你很有毅力、很正能量呢?其實,是你在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你看到其他特別努力但是沒有得到好結果的人,會感到失望,所以覺得,別人也會這麼想。你害怕別人對你失望,其實是你害怕自己對自己失望。”

是啊,對於別人對我的看法的其他可能性,我都忽略了,而只抓住“他們到時候會覺得我沒用”這點不放,所以我討厭這句話,進而討厭說這句話的人。

我真正的問題,不是“特別在乎他人的看法”,而是“特別在乎自己的看法”。

進一步想,也許,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對我失望,父母、老師會對我失望,從別人對我失望給我帶來的挫折感中,如果我首先認定了自己是個沒用的失敗者,我會同樣對自己失望。但如果我並不認為我是個失敗者,我明白自己這次不成功的原因,我下次可以做得更好,就算他們對我失望,我也不會對自己失望。

這樣的經歷,許多人都有過吧。

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它讓我明白了很多。後來,當我特別在意他人的看法時,我都會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這些事。

如果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是事實或偏離我們的真正想法,比起“要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想法上,只要更堅定地相信自己,而不是相信別人,別人的看法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如果別人的看法正好戳中我們的痛點,與其在心中怨恨他人或逃避現實,不如自己反思,怎樣做才能使現狀更好,然後一步步解決問題。

這樣,才能做到“不特別在乎他人的想法。”

自己的想法,才更重要啊。


生活在萌芽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先說這種性格是怎麼形成的。我兄弟姐妹六個,我行五。上邊兩個哥哥兩個姐姐,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有說過我半個字的不是,但是母親偶爾會批評一下我的過失,父母寵著我,哥姐愛著我,外邊的親戚朋友們總是誇獎,“聰明漂亮”“懂事聽話,善解人意”是我聽到最多的話。所以,我努力的做好我自己,儘量不被別人說我的負面話,對別人的評論很在乎,我當時並不知道,這種狀態會形成一種模式化的性格,自戀、完美主義、生活在別人的語言世界裡,致使自己活的很累很累。但看到別人釋放出來的善意,我心裡是滿滿的幸福。

上小學的時候,為了圓我的那個“聰明”,我會拼命的學習,努力的成為老師眼中的好孩子。初中的時候,同學們的一句“你的寫作水平真好”,我會犧牲我的午休時間,替別人完成好幾篇作文。結婚後,為了成為一個好媳婦,孩子自己帶,上著班還照顧著生病的公婆,工作中,無論領導還是同事,有事都願意找我幫忙,因為我“好說話”。我會加班加點的幫別人寫晉職論文,幫領導佈置展牌,幫同事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而末了就是一句“你真行。”現在仔細想想,我的所做所為,都是生活在別人的一句話裡邊,別人的廉價語言,會換來我的努力或付出,我喜歡,因為我的人氣總是那麼的旺。

我們畢竟不是生活在真空袋子裡,我們的社交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別人對你的看法會直接影響著你的日常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人品,別人的評價至關重要,尤其在農村,一個道德敗壞,口碑差評的人是站不住腳的。所以,我想以別人的觀點或想法完善自我,並不在乎我的付出。





忘憂草LXF86506


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就是敏感不自信。我的父母基本每天都會吵架,大多數都是我爸在罵我媽,只要回家進門就罵,看什麼都不順眼都要罵幾句。

在上中專的時候學校管理不太嚴,週五下午課可以不上,大多數同學中午就早早的回家了,我家離得很近但每次我都要到下課晚上才回,能在外面時間多一點就不想回家。在學校我交了特別要好的同學,她和我正好相反,她從來都是我行我素,經常做出一些與眾不同出格的事情,根本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和她在一起時間長了我慢慢的也變了很多,比以前自信了,真的很感謝她!


雲小小


人最難對付的就是自己,最強大的也是自己的內心。

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上,記住只要是自己計劃好的,只要是自己覺得對的,不管別人是否肯定,不管別人是否贊同,不管別人是否認可,讓心中的雜音寂靜,義無反顧地去做,你會聽見成功在不遠處召喚你。

在實際生活中, 我們很多人總是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尤其是當別人說自己不好的時候,他們便真的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無所適從, 從而使自己的行動完全取決於別人的看法,使別人的評價成為一種強大的支配力量。

事實上,別人的評價只能代表個人的看法,並不是真理,神聖不可改變,重要的是你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你知道自己是對的,就要經受得起冷言冷語以及懷疑的眼光,堅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此生不一定要幹大事、成大業,但一定要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一定要對自己所走的路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守清晰的人生目標。對於他人的言論,我們可以用耳朵去聽,但絕不可以用心去徘徊。

除了不在乎別人的言論,視若不見、充耳不聞之外,嫣然一笑也是不錯的方法。文學大師拜倫就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愛我的,我抱以嘆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他的這一“笑”,真是灑脫極了、有味極了。

現實生活中,只要你有所建樹,光彩照人,就難免遭到無端的指責、處心積慮的攻擊或蓄謀已久的凌辱。從這一角度看,當你遭到誹謗、詆譭、中傷時,反倒應該覺得慶幸,這通常意味著你已經獲得成功, 並且為他人所注意。正因為你極具重要性,別人才會去議論、關注,甚至汙衊你。此時,如果你針鋒相對,很可能會陷入別人設計的圈套中難以自拔,而耽誤本該做的正事、要事。

事實勝於雄辯, 真正有效、有意義的辯解是別往心裡去,嫣然一笑,堅持走自己的路,使別人的言論左右不了你傷害不到你、拖不垮你、拉不倒你、擋不住你,如此你就能一步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當他人望塵莫及時,只能欣賞你。

一點兒也不在乎別人的議論, 就像街 上的流浪漢一樣從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你具有這種內心自我平衡的力量嗎?如果擁有,你不但能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而且還能心無旁騖地朝著自己的人生目標前進。

“益則收,害則棄。“我們縱然歡迎別人指點迷津,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但是果自己走的是正確的路,那麼就不要疑惑,不要讓心隨著這些不負責任的言論而起伏跳躍,堅信自己的目標,勇敢地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賣女孩的小佛柴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而實際卻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人,作為社會性動物,都會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一個什麼形象,所以才會有人的自我修飾、自我表現。在正常的範圍之內,追求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所有人的合理願望。同樣,這種追求不能過分,一旦過分那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

說實話,老劉就是“自戀型人格障礙”。總是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說——老劉活在別人的感受中!這其實十分痛苦,對事情,老劉往往的第一反應並不是這件事情本身對老劉意味著什麼,而是更加關注這件事情會讓別人怎麼看老劉。

“自戀型人格障礙”其實在社會上非常常見,甚至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明顯特徵有:

1、喜歡錶現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甚至不惜以難堪的方式收場;

2、喜怒無常、患得患失;

3、喜歡批評別人抬高自己;

4、越是對親近的人越是挑剔。

“自戀型人格障礙”是很痛苦的,如果不能走向所謂的成功,很容易走向精神分裂或者抑鬱症!


劉普洛夫斯基


要在乎別人的想法和看法,說明人存在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你就不會這樣想了。

你只要正確認識自己,能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就會感覺自己沒那麼差,而是自己可能感覺狀態不是最佳或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或想法。而他人的看法或想法往往存在片面性,引起你不必要的自卑感。

一個人要正確認識自己,因為人與人性格差異很大,瞭解自己的性格優勢與不足。要學會揚長避短有助於形成自己獨特的自信心。人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己的認識,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和更完美。正確認識自己,就要作到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自己。所以人就特別需要充滿自信來完成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事業......你就能成為強者。

首先,你要有自信心,認為自己幹什麼事情都能行,只有認識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一定能達到目標的。從心靈上確認自己能行,自己給自己鼓勁。只要有心理準備,你就不會為一點困難而退縮。相信,你就能充滿信心完成任務。世界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也要隨著時代的步伐前進。人的發展目標也在時時發生變化。只要你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做自己幸福的締造者。你只要有了自信心什麼困難都能克服,什麼事情都難不倒你;你的學業或者事業就會成功,你就是一個最有出息的年輕人。

當你擁有了自信,你還要學會廣交朋友,只有在朋友們推心置腹的話語中能給你一種安慰,一種大膽說話的機會,一種鍛鍊你的場合,讓你不怕任何人,敢於表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為朋友能讓你遠離孤獨,才能融入社會而獲得快樂。

沒有友情的人生是暗淡的,就像大地失去了太陽的照耀,沒有光彩。沒有友情的人生是枯燥的,就像受了潮的火柴,任你怎樣摩擦,也點燃不起生活的希望之火。沒有友情的人生更是不完整的人生。一個人活在世上,既然沒有朋友,沒有朋友的關懷,又怎能理解人生的真正樂趣呢?

只有充滿了友情的人生才是充盈的,有意義的。有位哲人說:兩個人分擔一份痛苦,那就只有半個痛苦;兩個人分享一份快樂,則有兩份快樂。當你陷入困境,困窘急迫之時,忽然得到朋友的真誠幫助,即使只是平常的一句安慰、鼓勵的話語,你的心情會怎樣?是否會感到心靈得到了一種快慰的釋放,覺得一股暖流從心底升起,於是充滿信心,渾身是勁?當你獲得成功,欣喜萬分時,若得到朋友的真心祝福時,你的心情又會怎樣?是否感覺幸福。因此,增強你的自信心,就能消除自卑感。你就感覺自己是多麼自信!你在拾回自信的同時工作方面就能大展宏圖,你就是一位強者!


洋番薯電影院


讓生活歸於自己

在乎別人的想法嗎?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乎!而特別在乎也幾乎是我們每個人成長中的必經之痛,這與我們所接受的教育理念與方式息息相關!

我們對自己生活的判斷來自於誰呢?我們為誰而活呢?為自己,為他人,還是為生命本身?

孩提時代判斷我們的是父母、老師!我們為他們的稱讚而活,“你真棒”……等等,長大了判斷我們的是這社會,我們在自己的良心、願望與這個世界的良心間苦苦掙扎!患得患失!傷痕累累!

只到我們終於認識到,我們該為生命本身而活!父母、老師的稱讚不錯,可不都是對的!而所謂的這社會的、大眾的判斷常常是延遲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是對生命本身的自信,只有得著生命的稱讚,才會最終得到父母、老師、這個社會的稱讚!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會得著自己的稱讚、認可!得著自己的生活、不負此生的欣慰!

為我們的每一天,而心懷感恩!因為這才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晨聽慈


為什麼有的人特別在乎別人的想法?

我想這不止是有的人,而是大部分人都會在乎別人的想法,這其中涉及到了許多方面,如心理、倫理、社會和生存條件。

01

通常來說,特別在乎別人想法的都是有些自卑的人,他們很少表現得特立獨行,一定要和別人一樣,所以他們做什麼事都會去考慮下別人的想法,自己這麼做有什麼問題,生怕自己做的決定會受到別人的非議。

02

我想這可能是從很早前就遺留下來的能力,遠古時期的人類為了生存學會了團結,而團結的必要條件就是學會分享,而懂得分享就說明了你在乎別人的想法。在部落裡面如果出現自私的人,從不去考慮別人的想法,那就會受到排擠,所以在乎別人的想法是一種生存法則。

03

到了現代社會,在乎別人想法就成了一種共情能力,因為懂得了別人的感受,所以更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在我們現在依然是個非常好的生存法則。

我們要做到,不僅在乎別人的想法,還要理解別人的想法,當你提了這個問題,又或者進來看了這個問題,我們都是在瞭解其他人的想法,因為我們渴望知道別人的想法,也渴望能有和自己想法一樣的人。我們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但一定要在乎別人的想法。


夜雨滌塵


這個問題我以自身經歷說說。

一、和年齡有關

少年青年時期,心智不成熟,對別人想法會非常在乎,別人想什麼,說什麼,往往影響著自己,主要是這個年齡階段,獨立自我意識不夠強,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觀系統,容易受別人的想法影響。

二、和性格影響

內向,缺少主見,優柔寡斷……這類人的性格特點別在乎別人的想法,反之,外向,大大咧咧的人才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呢。


maomao53


你潛意識裡對自己的認知不是自信的。

你糾結懷疑於自己在陌生人眼中的形象吧。

其實這沒關係的,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一兩個人的,有許多人會喜歡你,也有許多人會討厭你。

但你一定要知道,如果你因為陌生人的討厭而討厭自己,而去難過,這一定是錯的。

相信自己,只要你一直在學習,一直在進步,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不會討厭你。

這個世界有太多人,你的世界只有那些,別讓泥汙染了清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