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看!穿越疫情下的居家之痛


向內看!穿越疫情下的居家之痛


2020年的春節,一場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讓所有人措手不及。

很多人苦笑說:像豬一樣吃了睡、睡了吃,躺在床上就可以為國家做貢獻的夢想竟然成真了。

但這樣的日子絲毫沒有讓人感覺到開心,一打開手機,撲面而來的各種疫情信息,讓人神經緊張,每個人都被關在家裡,不能出門、不能工作、不能娛樂,像這樣失去自由的日子,無法確定還有多久。

在疫情消退前,即使要上班,也可預想到,充滿警惕與距離感地工作一天後,必定是匆忙回到家中,繼續過著與世隔絕的居家日子。

伴隨著這個關乎生命的危機,也帶來了負面的感受與情緒。網上抒發心情的句子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終於明白遛狗的重要性了,狗憋久了會抑鬱啊,何況人呢!”

−“疫情再不結束,我就要崩潰了!”

−“做豬也不容易,白天無聊,晚上失眠怎麼辦?”

在疫情面前,在居家隔離中,大多數人都高度關注此類信息:又新增了多少病例、醫療物資的缺乏情況、醫生護士被感染的報道、患者隱瞞行蹤導致疫情擴散……

向內看!穿越疫情下的居家之痛


這些內容,讓人心生恐懼、緊張、焦慮、憤怒。當日復一日地,看的、聽的、想的、說的都是此類負面的內容,我們內心的負面情緒就像火把被點燃了,感覺越來越糟糕。

另外,全民居家隔離的現狀,讓已經高速運轉了很久的中國人,獲得了難以適應的空閒與安靜。長久以來,很多人的核心活法就是不斷地努力,努力學習、工作、賺錢、維護人際圈,從事業的成就、財富的累積、人際的名望等方面獲得了內心的安定與滿足。疫情下,事業受影響的憂慮,及無所事事的空虛,帶來了微妙的焦慮感。

冠狀病毒,挑戰了我們的安全感;事業停頓,挑戰了自我存在感與價值感;人際疏離,挑戰著愛與被愛的得失感。

嚴峻的疫情,不但考驗了我們的身體免疫力,也考驗著我們的心理免疫力。

向內看!穿越疫情下的居家之痛


這是生命的一次邀請,邀請人們從數十年的外界物質追求慣性中暫停,向內看!覺察自己的心理模式,看待生命的方式,與自己共處的方式。

疫情是一面鏡子,你從中看到的,是正面還是負面,是讓人振奮還是沮喪,是開心還是傷心,都是你選擇去看的。覺察一下最近關注的信息是哪些?

−同樣是危重病人,有人是超級傳播者,感染一眾醫護人員,有人治癒出院,所有家人和照顧者安然無恙。

−同樣是面對封城,有人看到了國家的行動力和決心、萬眾一心的凝聚力,也有人覺得大事不妙,胡思亂想、抱怨抗拒。

−同樣是官員處理疫情不力,有人看到了國家的迅速處置糾錯,有人看到了當官的腐敗無能。

−同樣是疫情嚴峻,有人每天緊張地盯著新增病例、疑似病例,有人感動於社會上湧現越來越多的愛和幫助。

所有我們認為的真相,都是一種選擇模式,而自然導致了情緒的好壞,及心理免疫力的高低。

黃帝內經裡說:正氣內存,邪不可幹!說明了世間最強大的免疫系統,就是我們內心強大的正面力量。

向內看!穿越疫情下的居家之痛


正面思維模式、正面積極的情緒,形成內在的正氣,讓內心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地滋養著身體每個細胞、每個系統,給它們帶去能量,抵禦外來入侵,讓身體充分發揮自我修復能力、療愈能力。此刻,看看自己的身心小宇宙,正在以怎樣的規律運作的?

居家隔離的日子,慣性向外努力模式被按下暫停鍵,暫別了讓人獲得價值感、存在感、安全感的圈子,生活變得失去重心和快樂。如何把力量和快樂找回來?

一貫以來,人們把太多力量放在外界,外界是安全的,我的心才是安定的;在外取得了成功,我才認可自己;外界滿足了我的需要,我才快樂。當在外界獲得不了資源,我們的內在就枯竭了。

不妨利用這段時間,靜下心來,與自己的內在共處。問問自己:當下,我需要設置條件、理由,才能好好活著嗎?必須依賴成就、財富、學識、關係,我才配享受快樂嗎?深入向內看,你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去陽臺看看花草,讓你心生歡喜;讀一本好書,讓你感恩獨處的時光;一場運動,讓你身心暢快……

花點時間去觀察和體會內心的感受,做喜歡做的事情;及對自己懷著愛和仁慈之心,允許自己只是活著、放鬆著、單純地存在著,沒有任何理由、沒有任何條件,當下就能獲得心靈的平安與快樂。

向內看!穿越疫情下的居家之痛


當有痛苦的情緒在內心翻動,無論是焦慮、傷心、還是恐懼,都去直面它,不躲避不抗拒。好好地陪陪自己,靜靜地看著這一股翻動的情緒能量,看見自己的內在模式,覺察它、釋放它、轉化它。

向內看,做一個能安然和自己獨處和對話的人吧。讓內心變成太陽,既滋養自己,也溫暖著別人,同時給世間萬物帶去正能量,也是對疫情最大的貢獻呢!

2020年伊始,寫著苦難、寫著意外、寫著神奇、寫著愛。但,這只是個開端的題目,後來的每一篇由你自己來決定,如何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