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2020年鼠年新春

“新冠肺炎”肆虐華夏大地

讓數萬同胞飽受病痛折磨

牽動著億萬中華兒女的心


但大災面前越是凝聚大愛

特別是感恩的四川人,四川非遺人!

他們除了創作相關作品

為大家吶喊鼓氣!

還通過積極捐款捐物等方式

為大家加油!共克時艱!


攀枝花市

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老渡口酒釀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攀枝花市“長和釀酒廠”廠長劉永祿

捐贈100公斤消毒酒精給攀枝花市鐵路醫院。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攀枝花市文化館非遺辦主任李芳得知攀枝花市疾控中心急缺新型冠狀病毒測試試劑,趕緊聯繫了其在醫藥公司願意捐贈新型冠狀病毒測試試劑的朋友,讓疾控中心和醫藥公司牽上了線。


瀘州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瀘州老窖酒釀製技藝”保護單位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緊急啟動疫情防控物資、藥品全球採購行動,讓正在國外參加商務活動的工作組立即轉為疫情防控應急物資採購工作組,充分利用旗下境外員工及全球經銷商資源,為疫情防控籌措各類急需醫療物資,發動全球經銷商在北美、歐洲、非洲、澳洲、日韓等地緊急尋找、採購應急物資,火速馳援疫情防控。

早前,首批疫情防控用口罩7萬隻、防護服1000套、藥品2000瓶、護目鏡13000個、手套13000雙已採購到位並從多個國家發往國內,最先一批物資已於29日運抵成都。此外,瀘州老窖也捐贈2000萬元醫療防護裝備及現金。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瀘州王氏祖傳正骨醫技”保護單位瀘州王氏骨科醫院在行動!瀘州王氏祖傳正骨醫技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瀘州王氏骨科醫院院長、黨支部書記王華,前往大山坪派出所、龍透關派出所慰問戰鬥在疫情一線的公安民警,為他們送去口罩、方便麵;也向江陽區龍透關社區和社會各界人士捐贈一次性口罩、醫用酒精和食品物資。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左式中醫療法與丹膏煉製祖傳醫技”保護單位瀘州建平中醫醫院立即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領導小組”,制定應急預案,儲備應急物資。2020年1月23日,醫院組織全院職工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會,提高全員職工的防控意識,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培訓,部署門診預檢分診,發熱病人就診、轉診流程等工作,防止院內感染,確保醫護人員及就診患者的安全。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對包括患者、家屬在內的所有來院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如體溫超過37.00C,建議到有發熱門診的醫院就診,如有流行病學史的發熱患者,上報區衛健局聯繫上級醫院按相關流程轉診。對未佩戴口罩的患者及家屬,醫院免費提供口罩。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按照省中醫藥管理局下發的建議處方每天熬製大鍋藥,院內職工統一服用,同時免費提供給患者、家屬及過往群眾服用。每天用含氯消毒製劑對院內環境進行噴灑消毒,對病人乘坐的電梯等地放置紙巾等,杜絕院內感染。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根據龍馬潭區衛健局統一安排,派人值守瀘州客運中心檢測點,對所有進站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對發熱病人按相關流程進行收治。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藺麻辣雞傳統制作技藝”保護單位古藺姬三三麻辣雞公司自籌經費為桂花鎮偏遠地區的一線疫情防控志願者們送去了第一批物資。其中,方便麵138件、麵包58件,保障抗疫前線人員的能量補給,用實際行動履行著非遺傳承人的社會責任。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綿陽市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昌年畫”代表性傳承人王貞龍、王欽甲經過多方籌措採集物資,為疫情防控一線的醫療機構、相關部門捐贈一次性醫用口罩2萬個,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華齋米花糖製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德虎向江油市武都鎮政府捐獻價值3000元產品,慰問抗疫一線人員。


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黃楊木梳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陳生用將義賣自己的作品的5000元捐贈給湖北返川務工人員的疫情防控。


內江市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君子泉酒傳統釀造技藝”保護單位資中縣君子泉酒廠向資中縣人民政府、資中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城區交警中隊、水南鎮政府、重龍鎮政府、雙河鎮政府、龍江鎮政府、水南派出所、西外社區、筆壇社區、重龍鎮養老院等單位共捐出10噸消毒液用於抗擊疫情,並組織黨群先鋒隊助力社區防疫工作。此外,君子泉酒廠還正在積極籌集各種防疫物資。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品德醬豆腐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蘇品德為內江市市中區衛生健康局捐獻10箱醬豆腐,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盒飯佐餐。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南充市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川北涼粉傳統制作技藝”保護單位四川川北涼粉飲食文化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開著滿載愛心餐的麵包車來到南充市內某隔離點,將600份打包好的方便自熱米飯送到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手中。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我們就是想盡點自己的綿薄之力,為一線的醫護人員送愛心餐。” 順慶區新聯會會長、四川川北涼粉飲食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華表示,一線醫護人員忙於工作,飲食作息時間不規律,自熱米飯有多種口味選擇,無需用火、用電,加上冷水自動加熱,10分鐘內就可以吃上熱氣騰騰的米飯,這不僅是給醫護人員提供物資上的支持,更是對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一種精神上的鼓勵。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每天都給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等醫院一線醫護人員免費提供愛心餐,愛心餐有現做的,也有自熱米飯,現做的有兩葷一素,還有一份川北涼粉。”李華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疫情防控期間,他們一直會堅持給一線醫護人員送愛心餐,每天採購最新鮮的食材,讓一線醫護人員吃上可口飯菜,只要疫情不結束,愛心送餐行動就會一直持續。截至目前,該企業已為一線醫護人員送去上千份總價值4萬餘元的愛心餐。


眉山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青神竹編”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雲華,帶領雲華竹旅有限公司團隊自1月27日起為一線抗疫人員免費提供愛心餐食。為保證食品安全,該公司廚房所有員工崗前將進行體溫測量,且上崗均要求佩戴口罩、定時洗手,所有餐具等物品也進行過全面消毒。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 雲華竹旅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食堂製作愛心餐食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巧巧趙氏核桃糖傳統制作技藝”保護單位四川茂華食品有限公司,在1月27日便將公司生產備用的一批防護用品口罩、防護服捐贈給東坡區萬勝鎮政府。隨後,公司董事長趙建華在日本出差期間,瞭解到眉山急需醫療防護用品,又和員工在日本大量採購。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捐贈食品、口罩、酒精、護目鏡、防護服等累計價值一百萬元的物品。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 四川茂華食品有限公工作人員在機場等待物資託運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 待捐物資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洪雅雅連生產習俗”保護單位瓦屋山藥業有限公司向當地政府以及相關單位、個人共捐贈了3.6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向當地公安幹警、機關幹部、人民群眾免費熬製預防中藥;向武漢捐贈了1000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中藥。


涓涓細流成大愛,四川非遺人湧現愛心,共克時艱!

▲ 瓦屋山藥業有限公司進行防疫物資採購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么麻子藤椒油閟制技藝”傳承人趙躍軍個人特別捐贈200萬元,定向捐贈給疫情影響受損嚴重的廚師家庭,另還捐贈總價值15萬元的休閒食品。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廟白酒傳統釀造技藝”保護單位洪雅縣高廟古鎮酒業有限公司捐贈300個醫用口罩給高廟政府。


戰“疫”彰顯了

川人的責任和使命

這些僅是

四川非遺人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的一個縮影


我們堅信,戰“疫”必勝!

一切都將過去,靜候春暖開花!


  • 作品徵集:

歡迎廣大四川非遺傳承人和保護機構投稿,來稿請發至[email protected],郵件題目註明“戰疫·四川非遺人在行動”專題,並提供作品名稱、作者姓名、聯繫電話等信息,我們將陸續選登。



來源:綜合整理自攀枝花、瀘州、綿陽、內江、南充、眉山等非遺中心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