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旅行社暫退80%保證金,業界怎麼看?

2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佈《關於暫退部分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支持旅行社應對經營困難的通知》。通知

指出,文化和旅遊部決定向旅行社暫退部分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標準為現有交納數額的80%。政策一出即引起廣泛關注

中國旅行社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暫退保證金的舉措,是文化和旅遊部應對疫情、扶持旅遊企業平穩渡過難關的重要工作部署,及時為旅行社“輸血”,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併為旅遊業今後的恢復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讓旅行社以及其他同行感受到旅遊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溫暖,凝聚人心,樹立攜手共渡難關的信心。

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旅行社企業,對此表示非常歡迎,感謝國家及地方各級旅遊主管部門,在非常時期切實為旅行社企業的運營提供實質性支持。按文化和旅遊部要求,全國旅行社已暫停經營團隊旅遊業務以及“機票+酒店”產品——這意味著旅行社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需要應對大量“延改退”情況,對於旅行社而言,巨大的現金流壓力可想而知。暫退80%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能緩解旅行社短期內猛增的現金流壓力,支持旅行社更好、更及時地為遊客提供“延改退”服務,一定程度上為旅行社減輕了負擔,提振行業發展信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旅遊研究室主任戴學鋒表示,疫情還在發展,對各個行業影響深遠,在此大背景下,國家必將出臺政策扶持關乎國計民生的產業和關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從中央到地方的救助措施,其意義是讓旅遊業保存生存下去的“血液”,為蟄伏後的發展奠定基礎。從旅遊企業角度看,不能簡單等國家救助,重點應是自救。

中國旅遊研究院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宏浩認為,此次政策出臺的意義,一是及時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旅遊企業正常營業情況下,雖利潤率不高,但現金流充沛。一旦因疫情進入“關停”模式,現金流會告急,影響企業生存。且旅遊業小微企業佔比較高,它們抵禦風險的能力更弱。救助政策的出臺有利於旅遊企業保持一定的現金流,保留一線生機。二是向企業傳遞信心。政策的及時出臺,表明政府部門自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在關注和評估各行業所受影響,積極研究應對措施,相信後續還會有更多支持政策出臺。建議在此非常時期,國家失業補助金等公共性資金的儲備適度向酒店等行業傾斜。三是文化和旅遊部門應有更多具體政策跟上。旅行社和在線旅遊預訂平臺免費取消預訂,承擔了大量損失,文化和旅遊部及時針對這類企業出臺了可操作性強、也能即時見效的政策。但旅遊住宿、旅遊交通和景區等企業在疫情中也受損嚴重,也需要一定的救助措施。

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馬曉龍教授表示,旅遊企業大多數屬於小微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承受能力相對較弱。本次疫情對旅遊企業,特別是以旅行社為代表的旅遊小微企業造成巨大打擊,很多企業現金流都出現問題,嚴重的甚至危及到企業的生存。及時退還大多數質保金的做法,一方面體現了文旅行政部門面對重大疫情,與中央保持一致、堅定支持旅遊小微企業共同應對疫情的決心和態度,另一方面是為旅遊小微企業疫情之後的復甦與發展爭取了時間,提前創造了條件。這個舉措既利於當前,又望眼長遠,是旅遊行業應對疫情幫助企業度過危機的務實舉措。(中國旅遊報記者 李志剛)

向旅行社暂退80%保证金,业界怎么看?

原題:《暫退保證金,樹信心聚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