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孩子天性使然老是想去外面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小孩聽話?

情感官


特殊時期,孩子天性使然老是想到外面去玩,作為父母的第一要解決制止。第二要跟孩子講清楚危害,第三要與孩子一起開展室內運動。

孩子年齡小,跟他講過分深奧的或者太專業化的東西他不能很好地領會。所以,一定要以淺顯易懂的方法讓他明白新冠病毒是個大壞蛋,我們要想辦法戰勝它。現在網上有好多介紹新冠肺炎的兒童讀物,可以與孩子分享,讓孩子懂得出去玩耍會存在危險,讓他自覺自願不想往外跑。

再有一個,就是要與孩子一起互動,開展一些室內親子體育活動(蓮花開、趣味保齡球、推小車等等),有事可做了,孩子就不會一天到晚想往外走了。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一下一天的活動計劃,制定計劃的時候要考慮到動靜結合,勞逸結合。譬如:運動了一會,就要找點安靜的事情做做,可以聽聽故事,聽聽音樂放鬆一下。不要一下子玩瘋了,收也收不住,把所有的作息時間都打破了,那也不行。生活還是要有規律。

相信有了父母的靈活多樣的陪伴,孩子會打消老是向出去玩的念頭,慢慢安靜下來的。

我是佳期有遇 歡迎互動留言


佳期有遇


特殊時期,孩子天性使然老是想出去玩,父母怎麼辦才能讓孩子聽話?

貪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每次出門玩對於他們來說都像是探索新世界。但是面對現在這種特殊時期,為了讓孩子坦然接受只能在家玩的事實,我覺得就是直接告訴他目前我們正面臨著怎麼樣的現實情況。

一:直接告訴他實情。剛開始窩在家裡的時候我還不是特別想告訴他外面怎麼了,特別是剛開始幾天出門要求他戴口罩時特別抗拒,三歲的他從來沒有帶過口罩,我就告訴他外面現在有很多細菌,他一直對細菌的概念很模糊,只知道是不好的東西,後來他不願意呆家裡的時候我就告訴他,一旦被細菌感染了就會生病,離開爸爸媽媽隔離治療。從那後我孩子就記住了,現在外面有細菌不能隨便出去玩,有人從外面回來了第一時間告訴大家洗手漱口。

二:多多高質量的陪伴。其實對於孩子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外面,他需要的都是高質量的陪伴。多多搜索一些可以全家都參與進去的遊戲,他肯定會玩的不亦樂乎。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平安度過特殊時期。


欣若繁花


看你娃是多大的娃了,像我家五歲,一到晴天就想出去找小夥伴玩,那我就只能哄他說外面有抓人的👮叔叔,要是出去生病了,會被關起來看不到爸爸媽媽的。然後我就在客廳陪他玩了,上午一般都是跟他一起畫畫,隨便畫的那種,然後陪他玩做飯遊戲,打槍啥的,一個上午一般就過去了。下午睡覺,睡醒了給他看一會動畫片,然後給他講講故事,做他想做的事,再不行,就打掃房間,他會主動跑來一起幹。就是想著法子把他留在家裡。


素顏溪TY


你好!做為專職帶娃的奶奶,我回答這個問題吧。讓孩子不老想著去外邊玩,當然是必須給他高質量的陪伴了。

我家倆娃,三歲半和五歲半,男孩,按說正是想出去玩的年齡,可他們愣是沒說過想出去的話。

第一 倆娃比較聽話,這個就不多說了,在於平時的養成,一時間也沒效果。

第二 家長的心裡要規劃好,跟孩子一起做什麼,能很好的吸引他的注意力。我們最喜歡捉迷藏、時不時的玩會兒手機、過家家、講故事等。期間要注意的是:不能等他玩膩了,才考慮下一個節目,在他快膩了的時候及時換頻道,這樣下次還有的玩。

第三 儘量保證孩子的心情愉快。你想啊,一不開心他就提條件了:我想出去!

第四 家長一定要有耐心。難得的親子時間啊,家長一定要放下身段,最好讓自己的內心迴歸童年,孩子就是你的小夥伴,別怕把家裡搞髒搞亂,孩子想出去也不外乎想找小夥伴嘛,家裡有現成的,就不用想出去了。

總而言之呢,就是有了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就不會老想著出去玩了。畢竟,在這非常時期,孩子再鬧也不能出去,考驗家長智慧的時候到了,就好好的,和孩子鬥智鬥勇吧“竊笑”。祝你們愉快!


豔如血


你好很高興回到你的問題

我家寶寶之前也是天天出去外面玩…現在非常時期就沒有出去玩了…剛開始的時候寶寶還是有些不習慣的…因為經常在外面玩…突然不出去玩了…多少有些適應不了…然後我就是每天陪我家寶寶玩各種遊戲…如果一天玩下來的話寶寶也是會覺得無聊無趣…偶爾給再她看下動畫片一天就這麼過來了…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陪同…當她的玩伴…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謝謝



香港同同媽咪的vlog


在家裡安排豐富的活動,陪孩子玩,孩子過得充實了,就不會總是鬧著出去了。

比如:

1、運動類:可以在家裡玩一些運動類的遊戲,跳舞、跳繩、跳高等等,對於精力比較旺盛的孩子,運動時間適當長一些。

2、玩具類:建議跟孩子做一次大掃除,把所有的玩具都整理好,收拾起來。每天拿1、2個出來陪孩子玩,這樣孩子既有新鮮感,又能讓孩子有機會對玩具進行更深度的探索。

比如,積木類的玩具,因為可以發揮孩子無限的創造力,孩子有時候可以玩很長時間,這樣家長也可以休息一會兒。

3、閱讀:在沒法出門玩的日子,就讓孩子通過閱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吧。可以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讀累了,也可以放語音讓孩子自己邊看邊聽(比如點讀的書,或者可以用手機掃二維碼聽語音)。

如果在這個假期養成閱讀的習慣,不僅能打發時間,瞭解世界,識字,更為今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畫畫、手工:大家家裡可能都會有平時收到但是用不上的傳單,這個時候拿傳單來做剪紙遊戲,把傳單上的圖案剪下來,剪完再畫畫,然後用剪下來的圖案點綴,這樣大概又可以玩1、2個小時了。

5、看電視:有意思的電視節目(比如《廚王爭霸》、《中國詩詞大會》等)、兒童經典電影、紀錄片、動畫片,適合孩子的視頻等等。

6、做家務:其實孩子天生喜歡模仿大人做事,比如做飯洗碗等等。平時可能因為趕時間,害怕孩子幫倒忙,可能都儘量不讓孩子參與進來。現在,趁著時間多,可以慢慢的讓孩子一起參與,讓孩子慢慢的成長起來,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也能讓孩子內心變得更自信更強大。

當孩子沉浸於在家庭中的這些樂趣中,外出的願望就沒這麼強烈了,或者說稍微跟孩子解釋一下為什麼不能出去,他很容易接受。

至於為什麼不能出去,建議用下面的方式:

1、新聞:和孩子一起看新聞,或者家長看了新聞之後給孩子講

2、繪本:最近網上流行的給孩子的管狀病毒繪本《寫給孩子的管狀病毒繪本》、《溜達雞》、《帶花冠的病毒,你為什麼那麼壞》

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來給孩子解釋,他更容易理解。







童心媽咪


好動是孩子的孩子的天性。平常每天都要出去玩的孩子,在這種特殊時期,父母突然跟他說,不能出去玩了,小孩子肯定無法理解父母的決定。

首先當然是不能利用自己的權威去斥責孩子或盲目的講道理,也不能放任孩子的情緒不管。這樣孩子就無法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的理解外面正在發生的事情。

這裡給父母分享一個情感引導式育兒方法:

提前預告——觀察和判斷——同理心。

一、提前預告

提前讓孩子知道,在外面正在發生的事,以及你對他的要求是什麼。如果孩子事先知道要求是怎樣的,孩子就更有可能按照你的要求乖乖呆在家裡。

1. 具體怎麼做呢:

提前用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外面正在發生的事,當寶寶問:我們為什麼我們不能出去玩了?

媽媽可以這樣說:因為現在外面有很多人在生病。這種病,來自於一種人類新發現的病毒,這些病毒非常非常小,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在實驗室的高倍數顯微鏡下才能發現它們。這種病毒的形狀好像皇冠一樣,所以人們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最大的威力就是,它們會像一群怪獸一樣湧進人類的身體,在人體內製造破壞。當有些人的身體不能打敗它的時候,人們就會生病,嚴重的時候甚至不能動,只能在床上躺著。

病毒入侵我們的身體,會讓我們感到咳嗽、發燒、呼吸困難,全身無力,當病的更加嚴重的時候,要打針,吃藥,還只能讓醫生阿姨照顧,生病真是件痛苦的事情。

冠狀病毒最厲害的地方是,誰沾上了病毒,病毒就會通過噴嚏的飛沫派出更多的病毒,從一個人的身上,被帶到另外一個人的身上大肆製造破壞。它到過的地方都讓人感到害怕,人們只能遠離這種病毒。

所以,爸爸媽媽們都因為這個事情很擔憂,為了防止病毒通過飛沫傳播。我們會要求你帶上口罩,現在病毒到處亂跑,爸爸媽媽要保護你,只好讓你待在家裡,保護你不生病。

如果我們要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回家還要立馬洗手,病毒最喜歡通過手的接觸來傳播,只要你做到這這些,在對抗冠狀病毒的這場戰鬥中,你也是一名小小戰士。

要把不能出去玩的原因給孩子講清楚,孩子們即使當下沒聽懂,但是可以讓他們為接下來的不能出去玩做好心理準備。

到第二天早上起來,可以再跟孩子解釋一下昨天講過的故事,讓孩子明白現在外面正在發生的事情,告訴孩子我們為什麼不能出去玩,我們需要在家裡做些什麼。

2. 在家裡給孩子準備一些玩具,並和他們做一些互動的遊戲,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一家人在一起,也是難得的親子時光,本來就可以趁現在這個假期好好的享受一下,即使告訴孩子不能出去玩,也要儘量的讓孩子們覺得舒服,在必要的時候,拿出多一點耐心,陪伴他們,滿足他們提出的請求。讓他們知道雖然不能出門玩,但是有爸爸媽媽陪陪著他,在哪裡他都很開心。

二、觀察和判斷

觀察和判斷的本質是關注,看看孩子在家裡什麼情況下會感覺到煩躁、沮喪?如果他還是不太明白爸媽的意思,吵鬧著要出去玩,父母可以先陪著他一起玩會玩具,觀察他的小情緒,恰當的給予引導。

不要直接訓斥的說出:就是不能去,或者乾脆拗不過就帶他出去了。而是要引導孩子,讓他自己知道目前不能出去玩的原因。可以耐心一點,利用這個機會,剛好給孩子做一些關於病毒的科普。

三、同理心

無論何種情況,發生什麼事情,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感受。

可以對孩子說:我知道不讓你出去玩很難受,媽媽這會也很難受呢,因為很多人都因為這個事情生病了,媽媽也不能出去上班。爸爸媽媽理解你的難受,你需要爸爸媽媽帶你做些什麼呢?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只有他們自己表達出來的情緒得到釋放了,才不會有敵對的情緒,也能很快從消極的情緒中抽離出來,更加明白爸爸媽媽的決定,才有可能跟不能出去玩這個事情和解。

小小的孩子也許不能理解病毒和不能出去玩這些因果關係,但是隻要能採取適當的情感引導的方式,向孩子解釋清楚這些事情,會讓他們對這件事情有更深的理解且能夠正視自己的感受。也教孩子用更正確的態度去面對外面正在發生的事情,養成良好的習慣,理解爸爸媽媽做的各種決定。

最後:

宅在家,其實是很好的親子時光,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在家裡做一些小遊戲。網上也有很多免費的兒童節目,

父母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擁有一個不平凡但高質量陪伴的假期。


我的青桔子


個人覺得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特殊手段,這時候最好還是不要亂出去跑了,因為外面很危險。

第一,告誡孩子特殊時期出去玩會帶來的危害,大人要給孩子耐心講解一些病毒感染知識,講解一下為什麼不能出去及愛國主義,特殊時期不出門,是對那些在奮戰一線抗戰病毒的工作者們最好的支持,國家有難咱不添亂,教會孩子們愛護自己的國家,樹立孩子的愛國情懷。

第二,可以在家裡陪孩子們做一些有意義的小遊戲,爭強孩子和親人之間的感情。

第三,可以讓孩子在家裡學習幫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鍛鍊孩子的自主勞動能力。

第四,可以在家裡陪孩子看一些有益的電影爭強孩子的思想意識,在家陪孩子度過開心的每一天。

舍小家為大家,中國🇨🇳加油






光輝歲月開心每一天


在疫情期間,不但孩子想出去外面玩,包括我們成年人都很想在外面玩,這是我們人類的天性。

因為這是我們一直以來保持的生活習慣。現在突然疫情的關係,而打亂了我們原本的生活節奏。我們的內心和身體都需要慢慢地適應的。因此在這段不容易的時期,我們的父母要比原來要更耐心更用心,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讓孩子儘量減少原來他的生活習慣和節奏的差異感。例如孩子想在外面玩,我們可以創造家裡的遊樂場,在比較安全的、有空間的位置,設置親子游戲,彼此親子互相的陪伴支持。孩子的心都很單純的,只要有爸媽,有玩,他就開心了。祝福你們


遇儀


在家陪他玩,換著花樣玩。我們家兩個小孩。天天都是換著玩的。
而且現在正好多陪伴小孩,父母在家多多和小孩交流溝通,玩耍。這是難得的在一起時光,我就通過今日頭條視頻記錄這美好的時光。你可以在我視頻裡看看我們玩了多少花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7c4d931ddc334b9780d4db3a851e493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