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人參控多家投資管理類機構,這家個人系公募暫未獲批!17家同類基金"冰火兩重天"

發起人參控多家投資管理類機構,這家個人系公募暫未獲批!17家同類基金

發起人參控多家投資管理類機構,這家個人系公募暫未獲批!17家同類基金

個人發起設立申請的基金公司——富華玖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富華玖創”),時隔半年後獲證監會反饋意見,因擬任董事長參控股多家投資管理類機構,富華玖創的公募申請暫未獲批。

2月5日,證監會官網顯示,要求富華玖創就多個事項提供書面反饋,其中包括富華玖創自然人股東兼擬任董事長參控股多家投資管理類機構,如何防範與富華玖創基金之間的利益衝突、利益輸送安排;以及需對富華玖創基金擬任督察長及擬任獨立董事曾某是否符合條件等予以論證。

发起人参控多家投资管理类机构,这家个人系公募暂未获批!17家同类基金

目前全市場的17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已有數家嶄露頭角,規模排名位於行業中游。Wind數據顯示,2019年公募規模排名(剔除貨幣基金及短期理財債基),鵬楊基金排名46名,比上年度上升5名;泓德排名51位,同比前進3名;明星基金經理加持下的睿遠和中庚同樣表現不俗,前者每發行一隻基金都成為行業爆款,後者規模排名最近一年前進了19位。

前華商基金高管欲建個人系公募

2019年7月10日,富華玖創基金遞交設立申請,此後一直處於接收材料狀態。作別公募基金近4年的華商基金前任總經理王鋒出現在發起股東名單之列,與王鋒一起申請籌備該公司的還有曾任華商基金副總經理的程丹倩。

此次王鋒與程丹倩發起設立個人系公募,也是雙方時隔多年的一次迴歸之舉。公開資料顯示,王鋒(華商基金公告中名稱)因個人身體原因於2015年9月辭職,程丹倩則因個人原因於2013年8月辭職。

王鋒曾在博時基金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而後在雲南信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資產管理總部執行總經理。華商基金成立於在2005年9月,王鋒於同年10月加入華商基金,並於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管理華商領先企業混合型基金。2009年12月中旬至2015年9月王鋒擔任華商基金總經理職位。

富華玖創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架構中保留了北京金華盛開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北京五象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兩個員工持股平臺。

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金華盛開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股東分別為中經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王鋒、程丹倩,分別持股49.5%、49.5%和1%。高昕為中經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4%的股東,同時還兼任法定代表人,經理和執行董事。而北京五象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股東則分別為中經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程丹倩,分別持股49.5%、49.5%和1%。

因擬任董事長參控股了多家投資管理機構,證監會要求富華玖創基金書面回覆以下問題:

1、富華玖創基金自然人股東兼擬任董事長參控股多家投資管理類機構,請就這些機構的經營情況作出說明,並就如何防範與富華玖創基金之間的利益衝突、利益輸送安排作進一步說明。

2、就富華玖創基金擬任督察長是否符合《基金類行政許可審核工作指引

1號》有關條件作進一步論證。

3、就富華玖創基金擬任獨立董事曾某是否符合《證券投資基金行業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管理辦法》規定的基金管理公司獨立董事條件作進一步論證。

4、擬設基金管理公司名稱預核准通知書已過期,請予更新。

17家個人系公募分化明顯

截至目前,已有17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先後獲批成立,最新的一家為2019年6月28日獲批的達誠基金。

发起人参控多家投资管理类机构,这家个人系公募暂未获批!17家同类基金

上述17家公募包括分別是泓德基金、匯安基金、鵬揚基金、凱石基金、博道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合煦智遠基金、恆越基金、蜂巢基金、中庚基金、惠升基金、明亞基金、同泰基金、淳厚基金、睿遠基金、博遠基金以及達誠基金。

“個人系”公募基金中最為聲名鵲起的兩家非睿遠及中庚基金莫屬。睿遠基金由“公募大佬”陳光明和傅鵬博強強聯合,憑藉其一直以來可圈可點的投資業績,吸金無數。中庚基金也發行了中庚小盤價值基金和中庚價值領航基金,均有首席投資官丘棟榮管理,其中中庚小盤價值基金首募規模也高達到32.66億元。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新公司規模相形見絀。截至2019年末,有兩家“個人系”公募基金——恆越基金、合煦智遠基金成立兩年以上但規模低於2億元。此外,也有公司旗下基金因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面臨清盤風險。

對於規模較小的“個人系”基金公司,逐步陷入了惡性循環。例如,新基金進入大型銀行銷售名單難上加難,很多強勢渠道會設置白名單,但基本的門檻條件是非常苛刻的,例如產品規模和產品歷史業績表現等等,僅此兩項就把新基金堵在門口。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睿遠基金規模直接攀升至第79位,中庚基金排名躍升19位至91名。部分個人系基金公司成立至今已超2年,上半年末旗下產品總規模卻在1億元左右,規模排名也在第130位之後。

有研究人士認為,個人系公募缺乏強大的股東背景,募集資金的難度更高;個人的品牌效應如果沒有業績支持,則很難持續;在品牌影響力不夠的劣勢下,如何通過差異化來提升競爭力也是一大課題。

发起人参控多家投资管理类机构,这家个人系公募暂未获批!17家同类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