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是怎樣一種動物?它真能打洞穿山嗎?

鳳凰3821


穿山甲是怎樣的一種動物,我不知道,多年前,看到過一個視頻,今天心裡扔然難受。人們喜歡吃烤穿山甲,活的穿山甲被放到火上烤,穿山甲害怕時團成一個團,抻不開,由於疼痛,火上的穿山甲就伸直了。烤的人立刻扒皮。有一隻穿山甲,已經被烤熟了。咋疼也不伸開,烤的人就奇怪,用刀切開,發現穿山甲懷裡抱著他的孩子。她挺著疼到死,用命再保護她的孩子。偉大的母愛!甚至超越人類。別再吃野生動物了。萬物都有靈性,大自然給人類的報復,血淋淋,人類,警醒吧!請善待生命。也是善待自己。


單雅雲1


.穿山甲“穿山”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穿山甲確實有土行孫一般的本領。據估算,中華穿山甲1小時能挖掘3~5米,從外面看,只需一會兒工夫它就消失在洞穴裡啦。雖然沒“穿山”,但鑽山確實不在話下。

穿山甲在哺乳動物中可以說是一個另類,大多數哺乳動物都長滿毛,它卻渾身披著鐵甲般的鱗片,而這鱗片還能片片豎起,煞是威風!據說,穿山甲一抖神威,竟能穿山而過,這是真的嗎?

穿山甲是僅存的鱗甲目哺乳動物,全球僅有7種,主要分佈在亞洲和非洲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兩種常見的穿山甲,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廣佈於中國南方各省的林間,國外見於尼泊爾及中南半島地區。除此以外,中國雲南、廣西還分佈有較大的印度穿山甲。穿山甲的體形因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身長40~50釐米,尾巴還有大約30釐米長,體重1.5~3千克,以白蟻為主食,一餐就可以吃下500克白蟻,偶爾也吃其他昆蟲。

“穿山”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穿山甲確實有土行孫一般的本領。它的爪子鋒利且有力,打洞時前腳開掘,後腳往外刨土,效率相當高。有時候,它也先用前爪把土掘松,鑽進去後豎起鱗甲,形成無數“小鏟子”,身體一邊後退,一邊把土剷下,拉出洞外。前進時,這些鱗甲又成了瓦工的“抹子”,將洞壁弄得光滑又堅固。據估算,中華穿山甲1小時能挖掘3~5米,從外面看,只需一會兒工夫它就消失在洞穴裡啦。雖然沒“穿山”,但鑽山確實不在話下。這等神通對付藏在地下的白蟻或螞蟻可謂得心應手,剿滅整窩白蟻也毫不費力。據估計,一隻成年穿山甲可以守護250畝林地不受白蟻威脅,可以說是真正的森林衛士。

穿山甲愛打洞,也愛住在洞裡。它剿滅了白蟻后,總愛在那裡再住上幾天當臨時居所。根據季節變化它也會住在不同的洞穴中:夏季住在夏洞,這種洞穴建在涼爽通風的高地,洞穴結構簡單。冬天則在向陽背風的低地開掘出蜿蜒曲折的洞穴,長度可達10多米,開掘途中往往還掃蕩幾個白蟻巢,當作冬季的“糧食”;洞的盡頭有一個巢室,裡面墊著細草,是越冬的“臥室”,也是“育嬰室”。

其實,穿山甲不僅“穿山”有術,上樹下水也不含糊,更有一套誘捕昆蟲的絕活。穿山甲有一身獨有的腥臭味,它趴在地上如同腐肉一般,對貪吃的昆蟲具有很強的誘惑力。成群的螞蟻和小蟲趕來“會餐”,卻不料中計,被穿山甲用長長的舌頭捉住吃掉。有時候它也會張開鱗甲,引誘昆蟲鑽進鱗甲的間隙,然後出其不意,收攏鱗甲,下到水中,張開鱗甲,讓蟲子們都漂到水面上,它好慢慢享用。穿山甲這身鱗甲用處夠多吧?不僅如此,穿山甲在遇到敵人時,還會縮成一團,憑藉這身堅硬的鱗甲抵禦敵人呢。

穿山甲一身奇術,都說“藝高人膽大”,它卻是膽子很小,白天藏在洞裡,晚上才偷偷摸摸出來活動。


拆na


首先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穿上甲是一個食螞蟻的動物,打洞很快,但是堅硬的石頭他是打不穿的,說穿山有點過了。

下面我給大家科普一下:我國長江以南的山丘地區活動著一種名叫穿山甲的食蟻獸。它是一種晝伏夜出的穴居動物。穿山甲打洞的本領很大,它先用前肢銳爪挖土,再利用身上鱗甲的活動把挖出的土推送出去。鱗甲是覆瓦狀排列的。在洞穴內堆滿挖松的土而需要搬出時,它就豎起全身鱗片,讓土落入鱗片間的空隙中,然後身體向後退,把鱗片間的泥土推出去。如此週而復始,宛如一臺鑿洞穿山的機器,“穿山甲”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 由此可見,不過是會刨土兒子,穿山越嶺就言過其實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大家,謝謝!





俗人壹枚小張


穿山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學 名 : Manis pentadactyla   

英文名 : Chinese pangolin   

渾身披掛著堅硬的鱗片,重迭而且能樹立,像盔甲一樣保護著身體。體背縱橫鱗甲15列,尾側鱗片17個。

顏面部、腹面自下頜過胸腹至尾基及四肢內側無鱗。鱗片間及無鱗區均長著稀疏的硬毛。   

體重1.5—3千克,全長約 1米。頭小呈圓錐狀,吻長無齒,眼小而圓,耳背光滑無毛,細長的舌頭伸縮自如。四肢粗短,五趾具強爪,每當受驚時,它總是迅速挖洞而溜之大吉。   

穿山甲多在丘陵山地的灌木叢、雜樹林和草莽等地帶挖穴而居,並且“住所”很不固定:冬春兩季,就遷 到背風向陽、較低的山坡棲息;夏秋時節雨水多、天氣熱,它們又搬到較高的山坡上,既涼快又不易被雨水沖刷。   

穿山甲不但善於掘洞,還能馱著崽獸游泳。

在必要的時候,它還能上樹,尤其是樹上有蟻巢的時候。這時,它先用銳利的前爪搗毀蟻穴,再把長長的吻伸進去,用帶粘液的舌頭舔食螞蟻。對於穿山甲來說,螞蟻和白蟻可能是最美味的了,但它們也捕食其它昆蟲幼體而有益於農、林。   


由於人們的大量捕殺,穿山甲數量銳減,現已列為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西瓜去旅行


穿山甲別名又叫石鯉、龍鯉、炮山甲等等,屬於哺乳動物,生活在亞洲地區,它們四肢粗短,背微駝,全身佈滿鱗甲,長長的舌頭,喜歡吃白蟻,所以又被稱為食蟻獸。

穿山甲性溫和,主要棲息在丘陵灌草從,擅長挖洞,但並不會穿山,穿山只是對它的稱呼罷了。生物來源通常是小型昆蟲,如蜜蜂、螞蚱、金龜子等。

除了人類基本沒有天敵,鋒利的鎧甲,在肌肉動物運動下,能做出切割運動,使得獵食者無從下口,試圖吃掉吃掉穿山甲的,都會被他的鱗甲切割掉嘴吧。

在古代穿山甲的又是一味名貴的草藥,《景嶽全書》記載:味鹹平,性微寒,能通經絡,達腠理,除山嵐瘧疾,風痺強直疼痛。

當今社會,穿山甲已經變得並不多見,在人類大肆的捕抓下,一度接近滅絕。後來亞洲各國紛紛將其列入保護動物名單,嚴禁買賣交易。

但是在巨大的經濟利益下,依然還是有人鋌而走險。要知道穿山甲繁殖十分低下,成年穿山甲通常一年一胎,在過度捕殺後極易滅絕 。

因此穿山甲數量一直沒有恢復正常。


會講故事的外星人


穿山甲屬, 是鱗甲目穿山甲科的一個屬,共有4個物種。地棲性哺乳動物。體形狹長,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體表被角質鱗甲。頭骨呈筒狀,吻尖長,無牙齒而舌甚發達。爪長,尤其是前足中趾爪特長,用以挖掘蟻類洞穴。

夜行性。分佈於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中華穿山甲(鯪鯉)Manis pentadactyla,棲於山坡洞穴內,傍晚出外覓食,以白蟻和螞蟻為食,包括蟻類幼蟲及卵。

穿山甲雖然有穿山這個名字,但是其實他並不會穿山。穿山甲的打洞的本領很大,它能夠先用前肢銳爪挖土,再利用身上鱗甲的活動把挖出的土推送出去的,鱗甲是覆瓦狀排列的。我們從穿山甲的名字中應該都能感受到,它的挖洞能力特別強,但是要說真的挖穿一座山,估計就有些誇張了,穿山甲1小時能挖掘3~5米,雖然沒“穿山”,但穿山甲的鑽山能力確實不在話下。穿山甲是一種喜歡棲息在丘陵和平原樹林潮溼地帶的動物,他們非常的喜歡炎熱的氣候而且能夠爬樹。穿山甲有十分長的舌頭,他們一般都是通過吃白蟻,蜜蜂或者是其他的昆蟲為食。穿山甲雖然是一種陸地的生物,但是他們卻有著非常好的爬樹能力,而且還可以有非常好的游泳能力。


穿山甲是有著一身本領,鑽洞能力也是很強的,但是會穿山就太誇張了。


娛樂圈那些不知道的事


穿山甲(拉丁學名:Manis),是對穿山甲科穿山甲屬的統稱。目前,在我國穿山甲屬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穿山甲是地棲性哺乳動物,體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多生活亞熱帶的落葉森林。白晝常匿居洞中,並用泥土堵塞。晚間多出外覓食,晝伏夜出,遇敵時則蜷縮成球狀。

目前全世界有8種穿山甲,亞洲和非洲共有4種,包含極危的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瀕危的菲律賓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還有瀕危的南非穿山甲、大穿山甲、樹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

穿山甲打洞本領高強,它先用前肢銳爪挖土,再利用身上鱗甲的活動把挖出的土推送出洞穴。因其鱗甲呈覆瓦狀排列,當洞穴內堆滿鬆土而需要搬出時,它就豎起全身鱗片,讓土落入鱗片間的空隙中,然後身體向後退,把鱗片間的泥土推出去,好比一臺鑿洞穿山的勇士,從而得到“穿山甲”名字的美稱。有的穿山甲在捕食螞蟻前,會選擇一個水塘邊躺下,然後將自己的全身鱗甲張開,散發出的氣味吸引螞蟻爬進張開的鱗甲內,之後穿山甲迅速閉合鱗甲滾水塘,再張開鱗甲,螞蟻浮出水面,如此成為穿山甲的美餐。

今年2月15日是世界穿山甲日(每年的2月的第3個星期六)。


何人貴2020


穿山甲為哺乳動物的一種,體長約30~100釐米,雌的比雄的長得短些,頭部細長,眼睛很小,無牙齒。除了腹部以外,穿山甲身上長了瓦狀角質鱗片,嵌接成形 。

受到驚嚇的時候,穿山甲會縮成一團,捲成球形。穿山甲四肢粗短,有強壯的爪子,便於挖洞。

和大食蟻獸、花蜜長舌蝠一樣,它們的舌頭並不附著在舌骨上,其極長的舌頭可以一直穿過咽部通到胸腔中。大型穿山甲的舌頭長度會超過40釐米,但直徑僅有0.5釐米。

穿山甲棲息在亞熱帶地區和熱帶地區的山區森林、灌叢等環境,晝伏夜出,白天睡覺時會抱成球狀。作為夜行動物,它們有良好的嗅覺以協助尋找昆蟲等食物。食物不能吃得太細緻,易有消化潰瘍出血症狀。



環球新奇事


我們從穿山甲的名字中應該都能感受到,它的挖洞能力特別強,但是要說真的挖穿一座山,估計就有些誇張了,穿山甲1小時能挖掘3~5米,雖然沒“穿山”,但穿山甲的鑽山能力確實不在話下。穿山甲是一種喜歡棲息在丘陵和平原樹林潮溼地帶的動物,他們非常的喜歡炎熱的氣候而且能夠爬樹。穿山甲有十分長的舌頭,他們一般都是通過吃白蟻,蜜蜂或者是其他的昆蟲為食。穿山甲雖然是一種陸地的生物,但是他們卻有著非常好



明天你好謝


穿山甲,如今是一種比大熊貓還要珍貴,數量還要少的珍稀動物,穿山甲雖然有穿山這個名字,但是其實他並不會穿山。穿山甲的打洞的本領很大,它能夠先用前肢銳爪挖土,再利用身上鱗甲的活動把挖出的土推送出去的,鱗甲是覆瓦狀排列的。我們從穿山甲的名字中應該都能感受到,它的挖洞能力特別強,但是要說真的挖穿一座山,估計就有些誇張了,穿山甲1小時能挖掘3~5米,雖然沒“穿山”,但穿山甲的鑽山能力確實不在話下。穿山甲是一種喜歡棲息在丘陵和平原樹林潮溼地帶的動物,他們非常的喜歡炎熱的氣候而且能夠爬樹。穿山甲有十分長的舌頭,他們一般都是通過吃白蟻,蜜蜂或者是其他的昆蟲為食。穿山甲雖然是一種陸地的生物,但是他們卻有著非常好的爬樹能力,而且還可以有非常好的游泳能力。

穿山甲非常善於挖洞,但其實它們並不能穿山。因為它們的食物是螞蟻和白蟻,螞蟻白蟻都是生於地下,以這兩種在地下生活的動物為食物,想要吃到美味的食物,不會打洞是難以生存的。穿山甲挖洞以後,伸出長又細小的舌頭來捕捉螞蟻進食。或許古人經常看到穿山甲在土裡、在挖洞,才會覺得它們有著穿山的本領,所以會叫它們為“穿山甲”。

穿山甲是亞洲物種,總共就4個物種,我國的穿山甲屬於瀕危動物,屬於禁止私人捕食,我們可能人人都聽說過穿山甲,但是見過的人卻不是很多,這穿山甲也是個奇葩,喜歡獨居不說,還有潔癖,每次大便都會先挖坑然後埋起來,而且夏天跟冬天住的洞也不一樣,經常挖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