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薦股術”騙局:偽裝“股神、老師”收高額會費薦股

下面報道來自新京報調查??美女稱自己來自某某平臺

  新京報經濟調查組的記者通過應聘的方式進入位於北京某大廈A座的某某平臺事業部,並以業務員等身份參與該公司電話銷售、微信營銷、股票諮詢等工作,揭秘“薦股術”。


揭秘“薦股術”騙局:偽裝“股神、老師”收高額會費薦股


  【招數1】

  業務員以美女頭像微信跟客戶溝通,電話銷售時宣稱“BTV天下財經股友見面會的贊助商”。

  新單一部(主要負責開發新客戶的部門)的30多個工位上,每天都會時不時地傳出業務員與客戶電話攀談的話語。在新員工入職培訓中,培訓人員稱,公司有電話和微信兩種營銷模式。

  【招數2】

  朋友圈發軟文+圖片吸引客戶

  某某平臺主賣的五款產品根據服務期限、面向客戶及服務內容設定了不同的價位,最低3個月680元、最高一年168000元。微信添加客戶第一步完成後,朋友圈成了營銷的陣地。

  “我們會把朋友圈經營得非常好,工作和生活相結合,一直是營銷客戶會很反感。”新單二部的經理林(化名)在一次早會上表示,她們每天會發一到兩條關於工作的營銷,以鋪墊公司的實力,同時加上一到兩條生活方面的內容。

  “10月,加入牛股觀戰群的股民朋友們。恭喜你們可以免費得到一套App股票資訊,祝你們在2019最後2個月,有一個不錯的收益!”將這段話和一張群截圖發到部門微信群后,新單一部上拽組的陳(化名)告知業務員將其發至朋友圈,“一個圖,一段話”。

  而如果有客戶不假思索,便可能陷入套路。據林介紹,每次發消息都是軟文配圖片,之後自己給自己點評。“當你發得好的話,客戶會給你點贊或者評論,問怎麼合作。”

  不管是電話還是微信,目的就是向對方推薦付費業務。

揭秘“薦股術”騙局:偽裝“股神、老師”收高額會費薦股


  騙子“套路”很深,別說股市“小白”,就連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都會上當受騙。

  滿滿都是套路,被識穿就拉黑,讓不少投資者疑惑的是,如果是騙子的話,為什麼剛開始推薦的股票能漲得好呢?

  舉例說,在最近有行情或者有利好的股票裡面,選一百隻推薦給一百個投資者,這裡面總有一些是漲的吧?繼續給蒙對的這部分投資者推薦股票,這裡面又有一部分是繼續蒙對的,這部分連續蒙對的人群,就成為了騙子的目標。“如果這麼好賺錢的話,這些公司為什麼不直接自己炒股,還費心費力地來發展會員,收取會費呢?”該投資顧問還分析,一些騙術中會在一開始即承諾投資者月收益100%,按照複利計算,投入一百萬,半年就能翻好幾倍,怎麼可能?

  只有經中國證監會許可同時取得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機構才可以從事薦股諮詢業務。這樣的機構可以在中國證監會網站、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進行查詢核實。很多薦股公司並不具有薦股資格,投資者一定要擦亮眼睛。監會曾多次提示打擊非法薦股。很多時候被騙者通過網絡渠道被騙,在被騙過程中並沒有詳細瞭解到對方的真實準確信息,要追回資金困難重重。

  前文所述的公司不僅註冊資金未達規模,且薦股操作也不規範,屬於業內常稱的“野雞投顧”。這種“野雞投顧”不可能給到客戶以專業、準確的投資建議,他們的目的也只是“騙人騙錢”,投資者千萬不要相信這類“野雞投顧”。(新聞來源:新京報)

  最後法資快訊再囉嗦一句:十人受騙,九人貪財,天上掉餡餅,匯款是陷阱!堅守匯款底線,預防電信詐騙;息高利是浮雲,腳踏實地是正道!


揭秘“薦股術”騙局:偽裝“股神、老師”收高額會費薦股


  ▋結語

  理財投資時應擦亮雙眼,不要被高額回報所迷惑,選擇正規投資渠道和平臺,在投資前可查詢交易平臺備案情況,核實是否取得相應資質,注意避免使用第三方支付的平臺操作,儘量到正規的交易所、商業銀hang等金融機構進行理性投資。同時要牢記沒有一個投資能夠保證賺大錢,千萬不要相信有所謂“老師”可以帶領,或者有後門可以控制“漲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一旦發現被騙,降低損失。

虧損可挽回更多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法資快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