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學,就徹底解放了嗎?大學裡,社交還是學習,哪個更重要?

題記:

高中時,老師們很喜歡用一句話來鼓勵睏倦疲乏的學生,“等你們上了大學,就徹底解放了!”。我們暫時不用去爭論這句話的對錯;客觀來說,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大學的整個節奏確實要比高中慢很多。老師們說這句話的意思,更多可以看作是一種壓力的釋放,和對自己責任的交付。當然,每個人的目標理想和行動軌跡也不同,還有很多同學也會關心,上大學之後,究竟是學習重要,還是社交更重要?

考上大學,就徹底解放了嗎?大學裡,社交還是學習,哪個更重要?

思考:上大學就真的解放了嗎?

考上大學,不一定是“真解放”,優秀的人依然在努力

曾幾何時,“徹底解放”對於那些還在上高中的同學來說,是多麼鼓勵人心;當中的許多人對大學的嚮往,並非來自於內心深處的某個理想。先有“解放”,再談“理想”,是很多人的共同認識;也解放和理想也成了高考和志願的目標,高考是為了解放,志願才是理想。的確,也只有好好讀書才有機會考上大學,也只有把成績考好,在選擇大學和專業的時候才有更多的空間,才能在大學時做自己喜歡的事。

1、想考上一所好大學不容易

大學,是“基礎教育”的一個終點,經過小學6年和中學6年的刻苦學習,最終就是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因為國情等原因,中國現階段的考試還是以“選拔考

”為主。中國的大學雖然很多,但是好的大學並不多,所以想考上一所好大學,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曾經有過一份統計,如果想考上中國錄取排名前10位的最好的大學,高中平均4個班裡只有1個學生有這樣的機會,也就是1/200左右的概率。如果放在一些百萬級考生數量的高考大省,這個概率自然就更低。所以,想考上一所好大學並不容易,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2、大學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

除了餐飲、汽修、物流等沒有太高的學歷要求的服務業外,對於大部分看起來相對體面的工作來說,大學學歷是一張最基礎的明信片。所以無論是城市的孩子,還是農村的孩子,成績稍好的,都想考一所大學。但是大學畢業之後,讀研讀博就不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所以和高中相比,大學期間學生沒有“升學考試

”的壓力。當然,也正因為此,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也確實將自己解放地很徹底;加上前幾年大學的“嚴進寬出”的模式導致了教學質量的下降和畢業生能力的嚴重滑坡,這才有了後來取消清考政策的出臺。

3、優秀的人依然在刻苦努力

對於那些考上國內頂尖名校的同學來說,真正的學習才剛剛開始,這是很多普通大學的學生不太能感受到的。名校的課業壓力非常激烈,而且有75%左右的頂尖學生會在畢業當年或者三年內選擇考研,繼續深造,或是從“工程”轉“商科”,或是繼續在本專業學科領域進行研究,從事更高端的實驗科研或者技術應用項目

。所以,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大學並沒有徹底解放,相反,艱苦卓越的日子可能才剛剛開始。優秀的人,即便到了大學,依然會選擇刻苦努力。而對於一些高考沒有發揮好的同學,也寄希望可以通過考研翻身。

考上大學,就徹底解放了嗎?大學裡,社交還是學習,哪個更重要?

頂尖大學的優秀學生,依然在努力學習

學習和社交同樣很重要,只是側重點和選擇有所不同

上大學之後,究竟是“學習”重要,還是“社交”重要?這個問題需要分開來看。一個要看你的所學專業,另外一個要看你的個人定位。一開始選擇專業的時候,都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但是,也並非所有的人,最後都在自己入門的行業一直做下去。因為性格、目標和外在環境因素的原因,很多人的自我定位始終處在一個動態的調整過程。所以,學習和社交,更多是側重點的不同,或者說是在不同時期的需要程度的不同。

1、所學專業不同,成長的方式就不同

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問一個學生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或者領域是什麼,其實他們很難回答。所以大多數人都會報考比較熱門的專業,比如理工類的計算機、電器工程或者文史類的會計、金融、法律等。相對來說,計算機、電器工程甚至一些比較冷門的比如植物保護等,都屬於研究性很強的學科,需要深入的學習和一定時間的沉澱,學生會更專注於學習,而且這些學科很多時候都需要獨立思考和完成。而文科生除了保持正常的專業知識的學習外,“

與人打交道”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當然,不是說理科生不需要與人打交道,本身很多科研項目都是一個團隊來配合完成的,但是團隊協調和這裡的打交道有所不同。文科生在今後從事的都是商科類的項目,所以需要社交能力人脈積累,無論從能力鍛鍊的角度,還是從圈子構建上看,都是需要從大學就開始規劃和實踐的重要的事

2、個人定位不同,成長路徑也不一樣

多元智能”理論,很早地解釋了每個人所擅長的,或者感興趣的優勢學科不一樣;此外,由於大家在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有所不同,所以構建起來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每個人的

自我定位是不一樣的。這並不是單純地說一個人內向或者外向的性格差異,或者將來要從事某個具體工作的工種不同,更多是聚焦於行為方式上的區別。

比如同樣是做一份“程序員”的工作,看起來這是一個純技術的工種。但是有的人的目標是想成為高級程序員,或者技術領域的尖端人才,而有的人則是從IT行業入門,將來往商業領域走。對前者而言,確實只需要自己好好學習就好了;而對於後者來說,將來一定要與人打交道,所要處理的問題、面臨的人際關係和事務的邏輯關係也是非常複雜的,從大學就開始有意識地強化和提高社交能力,也是必須的

考上大學,就徹底解放了嗎?大學裡,社交還是學習,哪個更重要?

華爾街的很多富豪,曾經都是IT界的精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