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得最深刻的是哪首詩?

黑黑家的豬


杜牧寫過一首詩,叫《金谷園》,“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說的是綠珠之事,《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豔。孫秀使人求之,不得,矯詔收崇。崇正宴於樓上,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於君前。”因自投於樓下而死。

“落花猶似墜樓人”,遂成名句。


這以上不是重點。

看過一篇文章,說是當年文革,某大學教授不堪受辱,紛紛自殺。某女教授跳樓之前,說了一句:“墜樓人比落花多”。我讀至此,冷汗潸然,方覺“落花猶似墜樓人”,弱爆了。


荼蘼香晚


馬上就要端午節了,人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詩,反映了當時朝廷的昏暗腐敗,他報國無門,為了表達自己的愛國之心,而投江自盡。

屈原的詩,不僅僅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作為一箇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都應該愛護自己的國家,時時刻刻不要忘記了,沒有國家,哪有家?!

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詩人,而我最喜歡的詩人,非毛主席莫屬,毛主席的詩詞,氣勢磅礴,詩詞中充滿著霸氣。

讓我記憶深刻,十分喜歡的詩人就是屈原,他的每一首詩中,從而表達了他自己的愛國熱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雖然離開了我們數百年,但他的名字,他的愛國主義思想情操,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羽白家族


(一)筆者記得最深刻的一首詩是明代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二)筆者對《臨江仙》這首詩印象深刻的理由主要有:

(1)《臨江仙》的作者是明代的大才子楊慎。楊慎因為《臨江仙》這首詩而家喻戶曉了!

(2)《臨江仙》詩歌被羅貫中選作了《三國演義》小說的開篇詩(詞)。《臨江仙》也可以說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當中,寫得最好的開篇詩歌了。

(3)央視《三國演義》電視劇,把《臨江仙》詩歌改編成為歌曲,經由楊洪基老師演唱後,氣勢恢宏,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






騎蝸牛走高速


摸魚兒·雁丘詞 --(金 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這只是這首詞的前半首,相信看過金庸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這首詞在《神鵰俠侶》中被反覆引用,最喜歡唱這首詞的人是李莫愁,而後,被郭襄反覆咀嚼其中詞義。

李莫愁,古墓派傳人之一,被師傅林朝英趕出古墓,後闖蕩江湖,被人稱為赤練仙子。說起來,李莫愁也是一個可憐的人,喜歡陸展元,卻因為性格不合,陸展元轉頭去喜歡何阮君去了,留下李莫愁一人,性情大變,從此成魔。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想當初,李莫愁年輕貌美,性格估計也不會太偏激,只是有些倔強。師傅林朝英逼她立誓,一輩子不出古墓,才讓她接掌古墓派,這其實是林朝英自己的問題,她愛王重陽,無法和王重陽結婚,就一棍子打倒全天下的男人,讓自己的徒弟也獨守古墓,實在有些過分。

<strong>

李莫愁碰到青年才子陸展元,情竇初開,自然不肯答應師傅的古怪規矩,所以無法接掌古墓派,還被趕了出去,可憐啊。

出古墓去找陸展元,不想陸展元還變心了,本來就悲苦的李莫愁,這下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才性情大變。

但她始終心中掛念陸展元,所以看到自己送給陸展元的帕子,才想放過陸無雙。此番痴心,也是可嘆。

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李莫愁獨自行走江湖,一個貌美的道姑,又是獨自一人,江湖上下三濫,覬覦她美色的估計不少,如果不是她武功高強,又有毒針自保,估計早不知道被欺負了多少次了。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江湖之大,對李莫愁來說,卻從來都是她一個人,沒有熱飯吃,沒有地方住,也從無人噓寒問暖。李莫愁隻身獨影,回頭自顧,可憐呀。

李莫愁的悲劇,被這首詞說的淋漓盡致,更是表達了她心中的哀苦,所以她才一直反覆吟唱,傾訴情懷。

一首詞,一位美女,一個悲劇。


我是百年樹妖,資深書蟲,分享不一樣的閱讀視角,雖有“妖言”卻不“惑眾”。喜歡我的文章就請關注我,謝謝。

百年樹妖


辛棄疾,南宋抗金名將兼宋詞大家,文成武就,青史留名。辛棄疾傳世詞作甚豐,其中一首《南鄉子》,是筆者中學時期語文課範文。此詞富凜憂國憂民、奮發向上的民族氣概,讀之令人熱血沸騰、印象深刻,數十年後依然隨口可吟。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施亦南


小時候學的“題西林壁”,背得最熟。那時老覺得這首詩寫的好。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也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後來讀了一些文章,總說宋詩不如唐詩。很不服,總覺得宋詩好懂。慢慢地才知道宋詩偏好講理,很多都有說教的味道,遠不如唐詩意境深遠。如果從對詩的定義來說,唐詩叫詩,宋詩有格式規整化的哲理印象。還有一些偏重追求字詞優美的傾向。總得來說,唐詩不約束人的想象,而宋詩偏向直接給你答案。這就缺乏了一個自我探索摸索的樂趣。

紅樓夢中有一段講香菱學寫詩很入迷,寫了一些自認為好句子讓黛玉評,黛玉的話代表了作者對詩的理解,黛玉讓香菱不要沉迷於字詞的精美,容易讓學詩走偏,還不讓她學陸放翁的詩,讓她多學學王摩詰的詩。

看來曹雪芹也認同意境是詩的本質。所以周汝昌說,即便是唐詩裡面,真正稱為詩的本身也不多。


靜靜地觀魚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毛主席的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唯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睛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主席這首詞,令我產生強烈的,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愛國熱忱。激發我奮發圖強,勝超前人,開拓未來的雄心壯志。所以,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道偉人的偉大傑作。


看透古今


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cjm700308


赤壁懷古高中時學的一首詩印象深刻。


金英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