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子到底給社會帶來哪些價值?

娛樂小練兒


請不要用戲子這樣的詞語稱呼別人,娛樂藝人也是一種工作,只是這個時代提高了這些人的知名度,他們掙點錢多了點。但是你想想如果這些天沒有這些人在電視上媒體上的出現,你的日子會怎麼過?有些事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行業的原因,是這個社會帶來的。


挺好977


他們給帶來誤導社會導向,汙染社會風氣,他她們憑什麼拿天價高薪住別墅,開豪車,她們為國家做出了多大的貢獻,演藝圈中的淫亂之象私人會所這類見不光的現象,嚴重影響年輕人的價值觀。


海納百川166528216


戲子沒錯網紅也沒錯,它們的共同點就是給大家帶來快樂,有人說讓他們帶壞了下一代這種說法完全錯誤,帶壞的這部分人正真的是拜金主義者又羨慕別人,見不得別人好,


用戶5269196965984


不知道什麼時候演藝界變成了娛樂圈,不知道什麼時候藝人變成了戲子,現在又升級成了名利場,於是你爭我奪,偷逃國稅,只要有名有利,無所不用其極,無底線,無下限,不知道是圈子裡的人有問題 還是圈子有問題,如果我的子女我是不願意他進這個圈子的,且行且珍惜吧。


翱翔在天空200


“戲子”這個詞,一開始並不是蔑稱,也沒有貶義色彩。比如:

《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戲子扮演的卻是《王十朋荊釵記》。”

這裡僅僅就是一種對於戲劇表演工作者的普通稱呼,並沒有負面的含義。

但是到了清代,事情發生了變化,詞義也發生了改變,比如: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拿著我比戲子,給眾人取笑兒!”

這裡表達出唱戲的人社會地位比較低,所以被人看不起,像賈府那樣的王公貴族家的小姐公子哥,自然不會把他們放在眼裡,寶玉就因為和一個戲子走得比較近,還被賈政暴打了一頓。

但也不盡然,並不是說,到了近現代,戲子就完全是一個蔑稱,比如:

魯迅《且介亭文集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有一天,鄉下社戲來了,他和戲子相識,便上臺替他們敲鑼。”

現代漢語裡,戲子這個詞就明顯的帶有貶義,大多是因為“戲子無情”這個典故的影響。到了現代,戲子就用來代指演員、歌手等娛樂圈的從業者。

這其實是一種偏見,就像其他行業一樣,每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並沒有那個職業就比其他的更高貴,比其他人更高明。

反而演藝行業裡,就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比如著名導演李安,簡直就是電影界的華人之光;再如演員中的張國榮、周潤發、劉德華等,他們不管是從業務能力和個人修養上,都是社會上的佼佼者。就有人看到風災的時候周潤發在街頭幫老年人。很多藝人在專心打磨自己演藝技能的同時,還熱心各種公益事業。

所以,貿然給人扣上“戲子無情”的大帽子,潑上“戲子無義”的髒水是不合適的。既顯得自己沒有修養,而且見識短淺,判斷事情總是沒有自己的主見,人云亦云。


所以你說“戲子”究竟會給社會帶來什麼,跟其他行業一樣,有好的影響,也有壞的影響。只是他們的曝光率高,影響力大,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會比一般人放大許多。


符號帝國


每行每業都對社會有貢獻!戲子也不例外!相對於科技人員在各領域的作用,除基本民生外只能是副助的,豐富人民生活也需要文化藝術,演藝人員,但獅子大開口,動不動一年片酬抵一個縣的財政收入的確離譜!年收入達百萬己屬超高收入了!


我行我素178010350


戲子是貶義詞,新中國建國以前,這類人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化,專門服務於中上層,建國後把這類人稱之為藝人,性質上一樣,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媒體的無限擴大宣傳,人民有足夠的人力財力享受這些娛樂節目,為了好聽稱之為藝人,其實也是供人娛樂的產物,只是不願意承認罷了


a188204287


媒體功不可沒,只要不過度報道,正常發展也沒那麼多追星的,也不會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我就納悶明星到哪裡都有接機的,難道會神機妙算,主要是這些個經紀公司包裝的太烈害,為了賺錢無所不用。


踏碎虛空6


導向偏差,不知道是哪一年開始,開始大力吹捧,唱幾首歌成了藝術家,演幾個戲,導了幾部電影電視,天天霸屏,吹捧成眾人心中偶像,直白一點,就是羨慕其天文數字的收入,普通人是永遠達不到的。


丞相親你捨不得


戲子給自己帶來的效易遠大於給社會的貢獻,不過也不能一棒子全打死,有不少文藝界的藝術家們還是給國家和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的,如韓紅、成龍等等有社會責任感和良心的的藝術家門還是值得點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