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如何理解?

心恬澹


可恨之人為啥招人恨,不就是因為他可恨嗎。

一種,壞人

這種人是不是就是因為壞,所以招人恨,人販子,小偷,搶劫,騙子……等等等等。難道不招人恨嗎?所以他可恨。

二種,“自以為是”的人

不知道還用“自以為是”還是啥詞形容,舉個例子,樓下的熱心“鄰居”們,你家長你家短的,然後你媳婦怎麼怎麼,你婆婆怎麼怎麼,這時你心裡的OS是不是“管你啥事”你說這種“熱心腸”的人可恨嗎?可恨!更有甚者,還到處說,到處到是非,你說這樣的“傳播者”是不是更可恨?是!

三種,攪和的人

形容的不到位,但是工作中有這樣的“老好人”攪和的人,自己想想是不是也可恨?不可恨嗎?

所以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沒有什麼理解的,這就是正解。


玥小二


常言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最初,我對這句話不十分接受,覺得可憐與可恨之間,沒有相互的內在關聯,更不會相信,這兩種狀態會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

我和孫福是發小,穿開襠褲一起長大的。畢業後,又同時被招到一家單位工作。孫福個性有些懦弱,說話細聲細氣兒,膽小怕事。他家裡姊妹多,他老大,負擔重,幾乎每個月的工資全都上交,只留下中午的飯錢,比較拮据。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單位上很多人瞧不起他,有的還欺負他。只要我看到這種現象,立馬打抱不平,站在孫福一邊指責對方。所以,有我和孫福在一起的時候,別人都不敢對他怎樣,因為都知道我倆關係鐵。他家經濟條件不好,我常常把他叫到家裡,讓母親炒兩個菜一塊吃。我們兩個無話不說,有時一聊到深夜,天太晚了,他就和我睡在一張床上。我同情孫福,某些時候還覺得他挺可憐的。

幾年後,我被調到孫福所在的科室當主任,當時孫福已是副主任。報到之前我就有些顧慮,如果我不來,正科長的位子就是孫福的了。我仍然一如既往對待他,有事和他商量。但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有意無意地躲我,我也隱隱覺得我們之間好像有了一堵無形的牆。

有一年,單位選聘一名副經理,上級領導有意讓我幹,但要通過民意測驗,走走形式。最後我的票數通過,只待上報主管部門批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有關部門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羅列了我的一些“罪行”,說此人不可重用云云。

後來,上級主管部門經過調查,信中內容全系捏造,無中生有。我才得以洗清,被選拔到領導崗位。

事隔幾年,我的一位朋友,也是孫福的朋友,無意中告訴我,原來那封信是孫福寫的。孫福是酒後吐真言,他說,看著我被提拔,他心裡不平衡,所以才背後搞我。

後來怎麼樣?後來,他覺得無顏面對我,悄悄調走了。

毋庸贅言。通過我講的這件事,你也許大體理解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吧。


東音八度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是有道理的,而不是空穴來風。我有個同學,他人根本分,很靠譜,但老伴病逝後不顧大家的勸說和牽線,義無反顧的與舞伴結合,激情燃燒後開始戰火紛飛!那個女的根本不會過日子,就會玩會揮霍,來了脾氣就是個十足的潑婦。四度離合還在湊合,悲哀!大家給他介紹的都是有素質的人,他鬼迷心竅,非要舞伴不可,結果不但不幸福,還過的一塌糊塗!他真的是即可憐又可恨,我們都認為他是咎由自取!


jsw焦淑文


其實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應該解釋為有好多人他們總是有可恨的地方,一般是從小教育問題就有的,比如一下非常不好的習慣性格,往往這種人成年以後也改不了這些非常不好的習慣性格品質反而越來越差,這樣導致他們在社會中間生活中出現很多的大問題,一般都成不了大氣候或者處處都會遭受傷害打擊,故此大家會看的他們老是受傷,受害,其實是他們品格,人格,習慣,受到的教育根本就是錯誤的,人家古人這不就出來這麼一句,可憐之人不要可恨之處,當然也有一些人像可憐之人,但是他們絕對的沒有可恨之處[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聽雨草堂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是那種居居高臨下,毫無憐憫,冷漠無情人說的話。一個人在懶得給予需要幫助的人幫助時,捨不得付出時,推卸責任時。就會那這句話作為自己站在道德高點的依據。遠的不說就說這次疫情,那些無辜受到感染的人何其可憐。那些就因為和感染者坐一輛車,說一句話、擦肩而過的人何其可憐。那些為抗疫倒在工作崗位的醫護敬畏人員何其可憐。試問他們的可恨之處在哪裡。當我們面對一個需要給予關懷和支持的人時,請給予力所能及的關懷吧。哪怕是一句安慰,也很可能是別人生存下去的支撐。即使因為能力問題無法提供幫助,那安靜的走開就好,不用在對方身上尋找可恨的理由安慰自己。


清淨喜悅


贊同。

有的人會習慣性的用眼淚博起別人的同情心或者威脅別人同順從自己。別人看著她流淚也挺心疼就只好順從。

還有一種就是裝可憐博的別人的同情傷害別人。

有一種真正可憐的人是自己不努力想著別人同情和施捨。

總之可憐的人都是因為自己不努力想佔點小便宜。

也有那一種是,真正可憐而不想佔便宜的人,那種人是值得人同情,值得人尊敬的。那種有骨氣的人是值得的大愛的。讚揚的。


利廣志山


這是一句俗語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

這是一種因果關係吧,有什麼的因得什麼的果,因果報應。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我們的同情,拯救不了他人的自甘墮落,我們的幫助,換不來他人的感激,反而恩將仇報。

自我的一種思維限制,阿Q思想,這是他的宿命,被各種困難打擊,人生就是這樣子的吧。

我們只是旁觀者,沒有經過他人的人生,不知他人的生活方式,環境不同,產生的看法不同,就像是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要把我們的價值觀強加在別人頭上。


武聖嘉佑


大家好,我是Ming姐。“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是對一部分可憐又墮落、又無用、又無恥的人的批判。一個貌似可憐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往往是由於自己之前的過錯或咎由自取造成的,知道自己錯了還屢教不改,完全是咎由自取,這就是這種人的可恨之處

“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個人覺得是一種冷漠的排斥。人一生的際遇遭遇各不相同,但凡那種生活中境遇欠佳,總是磕磕絆絆,做什麼什麼都做不好的人,日子過得磕磕巴巴,不僅僅只是經濟拮据,很有可能各方面總是屢屢遭受挫折或者打擊,似乎老天爺總是跟他過不去,這樣的遭遇的確難免不讓人同情。但如果把他這些可憐的遭遇和處境細加分析,從中找出具體原因時,或許可以發現,恰恰和他個人的為人處世或者個性有著莫大的關係,也就是說,往往是由於自己身上一些令人可恨、可氣的缺點或缺陷造成他可憐的處境或遭遇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謝謝。


Ming姐愛生活


大家看到這個問題可能瞬間都出出來一個兩個的人,那麼細想一下那些可恨的人肯定會有恨人的地方,希望大家正確積極態度對待每一個人,不要憎恨每一個人,別人也許可恨,我們改變不了他人,也從心裡祝福他們越來越好。這個世界很美好。



新蔡快樂一家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個俗語“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句話的意思很是簡單明瞭,一個過得落魄,看起來很是可憐的人,必定是之前的過錯造成的。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沒有人情味,想想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很多人卻沒有聽說過,這句話的下半句就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處”。這下半句話才更為現實,把赤裸裸的人性直接揭示出來,讓人不敢直視。就像一個女人殺了丈夫,身陷囹圄,在別人看來,這個殺人犯十惡不赦,罪有應得,實在可恨。可在這可恨的背後,其實也是這個女人的種種無奈,誰不想過安穩幸福的生活,只是生活逼得她走向絕路,丈夫嗜賭成性,一輸錢就打女人。

女人想離婚,可是丈夫又不肯。過了幾年這樣的生活,女人心如死灰,才走上了不歸路,其實這個女人可是一個可憐人這下半句話就是說我們在看問題的時候,不要以偏概全,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問題,更不要人云亦云,這樣只會給別人帶來無謂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