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恕我孤陋寡聞,在這次新冠疫情爆發前,對於號稱“全球最牛生物實驗室”的武漢P4實驗室,我一無所知。


但短短半個月後,也正是在這家實驗室的不懈努力下,我和所有“雲吃瓜”的小夥伴們,不僅認識了 P4 、武漢病毒,還對雙黃連和“專利”產生了全新的認知,順便見識了什麼叫真正開掛的人生(想看八卦的小夥伴,請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不得不說,這場疫情中,處在風暴眼的武漢 P4 實驗室和它背後的病毒所,刷出了極高的存在感。

01


作為背景,我們有必要先來說說這個名震江湖的武漢病毒研究所P4實驗室。這個P4實驗室隸屬於武漢病毒所,後者則受中科院管理。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國際上將生物實驗室分為P1—P4四個級別(也叫BSL1—BSL4),P4是其中的“王者”。


這裡的“P”並不能和研發實力劃等號,而是代表安全等級,是 “Protection” 的首字母,等級越高,安全係數越高,故而能參與研究更烈性的病毒。


比如,P2能做流感病毒的實驗,而針對埃博拉等“死神”級病毒的研究,只能在P4實驗室中進行。


因為壓制著地球上最烈性的病毒樣本,P4往往也被稱為“魔鬼實驗室”。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全球50多間P4實驗室中,中國大陸佔了兩個,除了武漢,另外一個位於哈爾濱的實驗室專攻動物疫病防控。


P4 實驗室有什麼價值?


前國家傳染病防控所所長徐建國的觀點是:P4實驗室是“一種能力”的表現,說明“當國家出現安全風險時,我們有防護能力”


正因如此,當12月底不明肺炎剛剛出現時,很多人都覺得這事兒不用慌,原因是“如果有P4的武漢都搞不定,沒人能搞的定”。


但結果是…武漢真的沒搞定。隨著疫情從武漢向外蔓延,全國都陷入了恐慌,搶口罩、建醫院,P4的事情不那麼受關注了。


看到有很多批評的聲音說,武漢P4實驗室這次對疫情“零貢獻”,講真,這個還真是冤枉。


從12月底到1月中旬的半個月間,武漢病毒所不僅測完了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還分離到病毒株,工作成績甚至被 WHO 點了贊。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直到1月31日前,武漢病毒所都還維持著兢兢業業、權威專業的形象,誰也想不到,接下來的劇情會突然跑偏。


沒錯,雙黃連。


這事兒說起來,武漢病毒所估計也滿肚子委屈。實驗思路和結論都是上海藥物所出的,自己只提供了個毒株給對方做實驗,就被“聯合發佈”,算到了武漢所頭上。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本來已經夠倒黴了,誰知道這才只是個開端,畢竟這屆網友,只要給他們一個線頭,他們就能順騰還你整個世界的瓜。

02


我估摸著最早翻到王延軼的資料時,網友一定覺得百度百科在忽悠人。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沒錯!你面前的這位顏值清秀的美女,就是所長本人。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最早被網友找出來說事兒的,是這個尚未確定是否真實的郵件。郵件來自著名首都醫科大學校長,生物科學家饒毅,

他在一封寫給中科院院長的郵件中表示讓武漢病毒所所長主動辭職。並認為其學術地位與其科研地位暫時無法匹配。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那麼這位傳言被饒毅否定,但在我等凡人眼裡卻人生開掛的所長到底何許人也呢?


王延軼,1981年出生,北京大學生物科學學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免疫學碩士,武漢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畢業後直接評上副教授,留校武大任教,29歲就達成許多學者不敢想的終身成就。


難能可貴的是,她並沒有安於這些小成就,而放棄挑戰。


31歲,她捨棄了武大的教職,跳槽去了中科院武漢病毒所,開啟了“升級模式”,用6年時間從一名基層研究員一步步成長為武漢病毒所所長,創下了全國最年輕女性正廳級幹部的紀錄。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有顏有才,年輕有為,試問這種天生自帶光環的人物設定,誰看了能不酸成一顆檸檬精?


更扎心的是,王所長還擁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愛情


這就是王延軼的丈夫,現任武大副校長、中科院院士舒紅兵。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王與舒相識於北大課堂,王延軼克服了自己與老公14歲的年齡差,大學一畢業,23歲的她就嫁給了37歲的舒紅兵,併成為了他的第四位妻子。


跨越年齡差、身份差、消除對屢次再婚男士的偏見,他們在一起了!用一句歌詞表達我此刻的心情,如果這都不算愛,我有什麼好悲哀….


此後二人夫唱婦隨,無論舒紅兵走到哪兒,身邊始終都有王延軼的身影,從北京到美國再到武漢,兩人克服了重重困難,堅持在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單位上學工作


  • 2004年,王延秩赴科羅拉多大學攻讀碩士,老公是導師。
  • 2007年,王延軼進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讀博,老公是該學院院長。
  • 2012年,王延軼跳槽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老公剛剛當選黨員中科院院士。
  • 2014年,王延軼被評為國家傑出青年,老公是全國政協委員。


兩人關係亦師亦友,既是生活中的 soulmate,也是論文中的“共同作者”,堪稱學術界的模範夫妻。


就在你們還在發愁怎麼討好導師,給自己掛名通訊作者的時候,學神已坐擁18篇頂刊論文,以及…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以及,漂亮的髮際線和一頭濃密的長髮!論文和頭髮可兼得,我實名酸到牙掉!


我們都知道國際上有一位知名的化學家“居里夫人”。她與她的老公,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王延軼就被部分網友尊稱為了中國版的“居里夫人“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當然,光酸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為了給廣大學渣們總結點實操性方法論,我專門去找了王延軼的論文。


以她的博士畢業論文為例,我大致梳理了結構: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第一章 研究背景,約53頁

第二章 實驗材料與實驗方法,約8頁

第三章 研究工作,約20頁

你看,學術大佬也不是神,寫論文照樣要靠瘋狂注水充字數…而且注的也是第一章。這一點上,我終於勉強和王所長打平了。


但相信我,即使再完美的人生也會有缺憾。


比如,和我們所有人相比,王所長就缺少了人生中一件珍貴的物品——高考准考證號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當年北京大學公示的錄取名單中,生物科學專業有一位與“王延軼”姓名極相似的考生,但是所有考生中,唯一沒有考號的一位


2000年,19歲的王延軼從西安重點告終考入北大,憑藉能歌善舞和藝術修養,王延軼被作為“特長生”錄取。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因為受到家人病毒感染去世的影響,她堅定得選擇了生物科學作為自己的專業,這才有了今天的“開掛人生”,和她治下的武漢病毒所。


以及一個撲朔迷離的迷局,王所長真名究竟為何,究竟是王延軼還是王延鐵?


在病毒疫情肆虐之時,難怪人們會將目光投放到這樣一個如此“亮眼”的傳奇女子身上了。美麗、年輕、有位高權重的老公、有老公一路帶領的科研成就、有快速升遷提拔、有多才多藝的特長。


寫到這兒,小編我突然也有點懊悔,同為女人,同樣讀到了碩士,自己為何如此笨拙,到現在還是一枚單身狗, 沒有摸到成功之路的命門。而我只能做一隻檸檬精,躲在被窩裡碼字感慨人生!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03


過去這半個月,估計多數人都會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圖源:微博@蔡小川)


這種不真實感,不僅來自摸不清底細的病毒,還有各種匪夷所思的魔幻現實。


赤膽丹心、魑魅魍魎集體現身。


人們覺得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人們總想挖掘出更多的故事,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其實這些現象早已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鄧文迪、田樸珺、還有在故宮裡停車的空姐,不都是武漢美女所長的前輩嗎?


故事總有那麼多的相似性。只是疫情把它又折射出來。不過我依然相信,他們永遠只是社會的少數。


面對疫情,我們不想用惡意去揣測任何人。


只是,希望經過一場慘烈戰役,我們總得剔除點什麼,改進點什麼,留下點什麼。


實名羨慕:武漢病毒所所長,中國的“居里夫人”

(圖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